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及其实践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孟宪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23559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577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5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及其实践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的研究理路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的逻辑起点和概念解说27
第一节 文化的起源及其常见概说形式28
第二节 文化的认识维度和解释向度36
第三节 文化的多元表征及其存在形式49
第四节 文化的精神格调和社会文明59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的学理基础及立论方式85
第一节 文化范畴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的研究方法85
第二节 文化符号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的话语表征107
第三节 文化边界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力量的防御功能127
第四节 文化力量与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自信品质145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的叙事场景及其当代中国的话语转换167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动力思想的话语结构和叙事基础167
第二节 第二国际时期文化动力思想叙事的变异及批判175
第三节 列宁斯大林文化动力思想叙事及其实践183
第四节 当代中国文化动力思想的话语转换及叙事方式190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动力论与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19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力量的解析19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力量的表达要求21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力量的作用途径230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力量的发挥及意识形态建设使命237
第五节 主流意识形态力量贯彻中存在的偏差246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动力论与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26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力量的一般描述261
第二节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科学技术力量及其异化26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科学技术力量及其实践285
第四节 网络时代的技术力量与人的未来发展306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论与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32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思想的基本观点328
第二节 精神力量的时代境遇与文化自信334
第三节 民族精神的力量与文化自信338
第四节 精神力量的表达与文化自信347
第五节 精神力量的价值取向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56
第六节 精神力量的实践路向——以对《共产党宣言》的学、思、行为例362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动力论与当代中国的文艺发展379
第一节 文艺力量的社会功能380
第二节 文艺力量的积聚与文化遗产的价值积淀387
第三节 文艺力量的性质及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404
第四节 文艺粗鄙化的消极影响及治理思路421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文化力量的批判性阐释与当代中国的宗教政策44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文化力量的虚幻性的阐释44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文化力量的社会性的阐释45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文化力量的暂驻性的阐释458
第四节 宗教文化力量的畸变与民族自决权异化467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宗教政策及其实践475
第九章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述略488
第一节 意识形态力量的多样化解释488
第二节 大众文化力量的多元化形式501
第三节 技术力量与理性力量的多重变奏522
第四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观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之比较方法538
结语 文化不是乌托邦 文明托起中国梦546
第一节 乌托邦的想象:虚幻的还是真实的546
第二节 乌托邦的内容:抽象的还是具体的551
第三节 乌托邦的维度:有界的还是无界的555
第四节 在现实与未来之间560
参考文献568
索引574
后记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