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18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重症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018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重症医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4533605.jpg)
-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5374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534页
- 文件大小:195MB
- 文件页数:544页
- 主题词:医学-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险症-诊疗-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18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重症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基础知识2
第一章 重症医学基本概念及理论2
第一节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2
第二节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3
第三节 氧输送和氧消耗4
第四节 微循环7
第五节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8
第六节 缺血与再灌注8
第七节 细胞功能障碍9
第八节 营养代谢10
第九节 免疫紊乱与调控11
第十节 内分泌紊乱与调理13
第十一节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15
第十二节 血液输注16
第十三节 感染21
第十四节 药理学相关概念26
第二章 重要脏器和系统的相关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28
第一节 循环功能障碍28
第二节 呼吸功能障碍34
第三节 肾功能障碍36
第四节 脑功能障碍39
第五节 应激状态下的代谢紊乱40
第六节 肝功能障碍41
第七节 凝血功能紊乱44
第八节 内分泌紊乱46
第三章 常见重症的病因、病理生理49
第一节 呼吸衰竭49
第二节 心功能衰竭51
第三节 休克53
第四节 急性肺水肿54
第五节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4
第六节 急性肺栓塞55
第七节 急性肝功能衰竭57
第八节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58
第九节 急性肾衰竭59
第十节 腹腔间室综合征62
第二篇 相关专业知识66
第一章 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心肌梗死66
第一节 急性冠脉综合征66
第二节 心肌梗死67
第二章 心律失常70
第一节 窦房结性心律失常70
第二节 房性心律失常71
第三节 室上性心动过速73
第四节 室性心律失常73
第五节 心脏传导阻滞75
第六节 预激综合征77
第七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77
第八节 人工心脏起搏78
第九节 心脏电复律79
第十节 心导管消融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79
第三章 心肺脑复苏80
第一节 心脏骤停80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81
第三节 急性全脑缺血82
第四节 特殊情况下的复苏83
第四章 心源性休克85
第五章 心功能衰竭86
第六章 高血压危象88
第七章 呼吸衰竭91
第八章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93
第九章 肺动脉高压95
第一节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95
第二节 继发性肺动脉高压96
第十章 重症哮喘98
第十一章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100
第十二章 大咯血102
第十三章 误吸104
第十四章 急性肾损伤106
第十五章 重症患者的肾脏功能改变及肾脏替代治疗108
第一节 重症患者的肾脏功能改变108
第二节 肾功能改变时的代谢改变与支持108
第三节 肾脏替代治疗109
第十六章 消化道出血111
第十七章 重症急性胰腺炎113
第十八章 肝功能衰竭115
第十九章 危重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118
第二十章 休克120
第一节 概述120
第二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122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123
第四节 梗阻性休克123
第二十一章 营养支持124
第一节 概述124
第二节 肠内和肠外营养125
第二十二章 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127
第一节 心电监测127
第二节 无创伤性动脉压监测128
第三节 有创伤性动脉压监测128
第四节 中心静脉压128
第五节 心排血量监测129
第六节 肺动脉压监测129
第七节 肺动脉楔压监测130
第八节 肺水测定130
第二十三章 氧代谢的监测131
第一节 氧输送131
第二节 氧消耗131
第三节 氧摄取率132
第四节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132
第五节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132
第六节 乳酸133
第七节 胃黏膜pH133
第八节 碱缺失133
第二十四章 呼吸功能监测基础理论135
第二十五章 神经系统监测与支持137
第一节 出血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37
第二节 神经系统监测的概念与测量原理140
第三节 脑保护策略148
第二十六章 镇静与镇痛149
第一节 镇痛和镇静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49
第二节 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150
第二十七章 感染与抗菌药物153
第一节 常见感染致病菌153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基础知识与抗感染的原则155
第三节 重症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57
第四节 导管相关性感染158
第五节 血源性感染159
第六节 尿路感染160
第七节 腹腔感染162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63
第二十八章 内环境紊乱165
第一节 水、钠代谢失常165
第二节 钾代谢失常167
第三节 酸碱平衡失调168
第二十九章 内分泌监测与支持171
第一节 肾上腺危象171
第二节 甲状腺危象173
第三节 高血糖与酮症酸中毒175
第四节 糖皮质激素176
第三十章 静脉血栓与肺栓塞178
第一节 静脉血栓178
第二节 肺栓塞180
第三十一章 全身性感染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82
第一节 全身性感染182
第二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83
第三十二章 创伤184
第一节 多发性创伤184
第二节 重症颅脑损伤185
第三节 连枷胸186
第四节 脊休克186
第三十三章 中毒188
第一节 概述188
第二节 常见农药中毒189
第三节 一氧化碳中毒190
第四节 药物中毒190
第三十四章 日射病192
第三十五章 儿科常见重症的处理193
第一节 高热惊厥及惊厥持续状态193
第二节 窒息194
第三十六章 妇产科常见重症的处理195
第一节 围生期的生理变化195
第二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96
第三节 子痫197
第四节 产后出血197
第三篇 专业知识200
第一章 重症医学科的建设与管理200
第二章 重症医学相关伦理学问题203
第三章 重症医学的职业规范205
第一节 应用循证医学指导临床实践205
第二节 共享仪器和设备206
第三节 规范化操作207
第四节 评价最近的重症治疗策略以及建议208
第五节 改善重症患者的管理209
第六节 积极参与质量保证流程210
第七节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211
第四章 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心肌梗死213
第一节 急性冠脉综合征213
第二节 心肌梗死214
第五章 心律失常218
第一节 窦性心律失常218
第二节 房性心律失常219
第三节 室上性心动过速220
第四节 室性心律失常220
第五节 心脏传导阻滞221
第六节 预激综合征221
第七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222
第八节 人工心脏起搏222
第九节 心脏电复律222
第十节 心导管消融治疗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223
第六章 心肺脑复苏225
第七章 心功能衰竭231
第一节 慢性心功能不全231
第二节 急性左心功能不全232
第三节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功能不全233
第四节 顽固性心功能不全233
第八章 高血压危象235
第九章 呼吸衰竭237
第十章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39
第十一章 肺动脉高压243
第一节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243
第二节 继发性肺动脉高压244
第十二章 重症哮喘246
第十三章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250
第十四章 大咯血253
第十五章 机械通气254
第一节 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选择254
第二节 人工气道的管理255
第三节 机械通气的目的和适应证255
第四节 无创正压通气256
第五节 机械通气的基本模式256
第六节 机械通气参数的调整258
第七节 机械通气的并发症258
第八节 脱机与呼吸机撤离259
第十六章 误吸261
第十七章 急性肾损伤和急性肾衰竭262
第十八章 重症患者的肾脏功能改变265
第十九章 肾脏替代治疗267
第二十章 肾功能改变时的代谢改变与支持271
第二十一章 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治疗274
第二十二章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276
第二十三章 肝功能衰竭278
第二十四章 胃肠功能障碍283
第二十五章 休克285
第一节 概述285
第二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286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288
第四节 梗阻性休克289
第五节 液体复苏与容量管理290
第二十六章 营养支持292
第一节 概述292
第二节 肠外营养293
第三节 肠内营养294
第四节 营养状态的评估与监测295
第二十七章 血液系统障碍的监测与支持297
第一节 凝血与纤溶功能的监测297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98
第三节 输血及血液制品使用的适应证和并发症299
第二十八章 脏器监测与支持300
第一节 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300
第二节 氧代谢的监测与支持304
第三节 呼吸功能监测与支持306
第四节 神经系统监测与支持308
第五节 围手术期监测315
第二十九章 镇静与镇痛319
第一节 镇静镇痛治疗指征319
第二节 疼痛与意识状态及镇痛镇静疗效的观察与评价319
第三节 镇痛镇静治疗的方法与药物选择323
第四节 镇静镇痛治疗中器官功能的监测与保护326
第三十章 感染与抗菌药物330
第一节 常见感染致病菌330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基础知识与抗感染的原则333
第三节 重症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336
第四节 导管相关性感染339
第五节 血源性感染340
第六节 尿路感染341
第七节 腹腔感染342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42
第三十一章 内环境紊乱345
第一节 水、钠代谢失常345
第二节 钾代谢失常347
第三节 酸碱平衡失调348
第三十二章 内分泌监测352
第一节 肾上腺危象监测352
第二节 甲状腺危象的监测353
第三节 高渗性昏迷与酮症酸中毒353
第四节 血糖监测与控制354
第五节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355
第三十三章 静脉血栓与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357
第一节 静脉血栓357
第二节 肺栓塞359
第三十四章 全身感染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364
第一节 全身感染364
第二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65
第三十五章 创伤368
第一节 多发性创伤368
第二节 重型颅脑损伤369
第三节 连枷胸370
第四节 脊髓损伤370
第三十六章 中毒372
第一节 概述372
第二节 常见农药中毒373
第三节 一氧化碳中毒374
第四节 药物中毒375
第三十七章 日射病378
第三十八章 儿科常见重症的处理379
第一节 高热惊厥379
第二节 惊厥持续状态380
第三节 窒息380
第四节 新生儿窒息381
第三十九章 产科常见重症的处理383
第一节 围生期的体内生理变化383
第二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83
第三节 子痫384
第四节 产后大出血385
第四篇 专业实践能力388
第一章 危重患者监测技术388
第一节 循环系统监测388
第二节 呼吸系统监测406
第三节 神经系统监测419
第四节 胃肠功能监测421
第五节 肝脏功能监测424
第六节 出凝血功能监测427
第七节 泌尿系统监测429
第八节 内分泌与代谢功能的监测429
第九节 体温监测435
第二章 诊断和治疗技术438
第一节 循环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438
第二节 呼吸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443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470
第四节 消化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471
第五节 泌尿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481
第六节 血液净化技术483
第七节 血液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487
第八节 感染相关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技术490
第三章 重症病情评价与预后预测501
第一节 非特异性病情严重程度评价方法501
第二节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503
第三节 简明急性生理学评分505
第四节 多脏器功能障碍评分506
第五节 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506
第六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价系统506
第七节 特定器官功能评价评分507
第八节 创伤评分508
第四章 危重患者的转运510
重症医学考试大纲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