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产控制的转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产控制的转换
  • 汪和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6756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138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消费经济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产控制的转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重新发现消费1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转型:全球性背景1

第二节 新古典主义发展模式的终结:中国处境5

第三节 消费如何推动经济增长?12

一、增长的路径12

二、政府投资的限制14

三、重新发现消费18

第四节 本书研究的立场、策略与结构20

一、研究立场与策略20

二、本书的结构26

第二章 迈向消费者-生产者关系研究29

第一节 消费者主权:“理想类型”分析30

一、“消费者主权”概念30

二、门格尔的观点32

三、米塞斯与主观主义的经济学理解35

第二节 生产者主权:“现实世界”分析43

一、加尔布雷思:经验主义批判44

二、需求创造与市场地位:主权判断45

三、竞争的限制与政府干预50

第三节 生产者-消费者关系研究:评论与假设54

一、跨越“敌对世界”观54

二、需求、可支配资源与互动-组织57

第三章 消费社会的演进:需求-关系的视角67

第一节 重审消费社会68

一、鲍德里亚的立场69

二、构建需求-关系的视角72

三、消费社会演进:图式与断代74

第二节 前消费社会:合一性生产体制的转变76

一、有限资源与需求控制76

二、两种转移配置80

三、起点之后:中西比较84

第三节 消费社会:市场化与生产者控制93

一、企业市场化94

二、大众生产如何可能?106

三、大众消费者崛起:消费者主权及其限制111

四、生产者控制及其后果123

第四节 后消费社会:转向相互依存161

一、有效需求的扩展:消费者需求的自我控制165

二、关系性资源的利用:资源获得的转变173

三、迈向消费者-生产者联合:条件问题179

第四章 生产组织及其控制方式的选择与转换:从静态到动态181

第一节 需求、资源与控制:基本元素182

第二节 有效需求的形成:一致性问题184

第三节 资源的获得与利用188

一、资源的类型与特征:一个比较189

二、关系性资源与协商机制193

第四节 生产组织及其控制方式的选择:图式与假设195

一、生产者生产:生产者单边控制196

二、消费者自制:消费者单边控制200

三、消费者定制:生产者-消费者双边控制202

四、消费者参与生产:生产者-消费者双边控制209

五、简短的总结216

第五节 生产组织及其控制方式的转换:趋势与力量218

一、消费者自觉与自我生产218

二、资源可替代性与双边控制224

第五章 关系性资源与交易治理:消费者参与生产的例证232

第一节 问题、概念与策略232

一、问题的提出232

二、几个核心概念235

三、研究策略239

第二节 交易转型:关系性交易的形成242

一、定价过程:双边妥协242

二、劳动时间银行:另类互动245

第三节 关系性资源投资与利用248

一、自我筛选:双边的匹配249

二、规模控制与信任维持251

三、关系性资源的利用:若干作用254

第四节 交易治理的选择259

一、关系性资源的性质:若干特征259

二、交易治理方式的选择265

第五节 结论269

第六章 总体理论思考271

第一节 探寻消费如何影响经济增长271

第二节 消费社会的演变与后果273

第三节 生产控制方式的选择与转换275

第四节 作为消费的经济社会学研究281

参考文献284

附录295

附录一尊严、交易转型与劳动组织治理:解读富士康295

一、引论:问题与假设295

二、尊严、保护性行动及其后果301

三、交易转型、人力资产专用性与尊严供求:动态模型311

四、转向-过渡的条件:企业家认知与结构自主性320

五、结论330

附录二 中国居民消费实践社会调查332

A.基本情况333

B.消费行为与实践335

C.消费意识与态度342

索引3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