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云和虚拟数据存储网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云和虚拟数据存储网络
  • (美)GregSchulz著;李洪涛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10833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存贮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云和虚拟数据存储网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展望:从问题和挑战中探索机遇1

1.1 入门1

1.2 数据和存储的重要性2

1.2.1 信息技术数据存储对商业的影响2

1.2.2 解决业务和信息技术问题4

1.2.3 是什么推动了数据增长和信息信任度4

1.3 业务问题和信息技术挑战5

1.4 业务和信息技术的机会6

1.4.1 传统的信息服务交付/型号6

1.4.2 信息工厂7

1.5 云、虚拟化和数据存储网络的机会9

1.5.1 IT云和虚拟化:不是如果,而是何时、何地、为何以及如何去做10

1.5.2 私有云:共存与传统IT的竞争13

1.6 常见云计算、虚拟化和存储网络的问题14

1.7 云计算、虚拟化和存储网络:整合(至少是现在)15

1.8 本章总结16

第2章 云计算、虚拟化和数据存储网络基础18

2.1 入门18

2.2 服务器和存储I/O的基本原理19

2.2.1 服务器和I/O架构20

2.2.2 存储层次结构22

2.2.3 从位到字节23

2.2.4 磁盘存储基础25

2.2.5 启动器和目标25

2.2.6 如何将数据写入存储设备以及如何从存储设备中读取数据26

2.2.7 存储共享与数据共享27

2.2.8 不同类型的存储:不是所有的数据存储都是相同的28

2.3 I/O连接和网络基础32

2.4 IT云35

2.5 虚拟化:服务器、存储和网络36

2.6 虚拟化和存储服务37

2.7 数据和存储访问37

2.7.1 直接附加存储(DAS)38

2.7.2 网络存储:网络附加存储(NAS)39

2.7.3 网络存储:存储区域网络39

2.7.4 网络存储:公共云与私有云40

2.8 常见问题41

2.9 本章总结41

第3章 基础设施资源管理42

3.1 云与虚拟环境的管理数据基础设施42

3.2 基础设施资源管理简介43

3.3 理解IT资源46

3.4 管理IT资源50

3.5 服务产品、类别和技术对齐方式50

3.6 获得态势感知力和控制力55

3.7 从SRM到E2E的SRA57

3.8 搜索和网络发现57

3.9 性能和容量规划58

3.10 数据移动和迁移60

3.11 本章总结61

第4章 数据和存储网络安全62

4.1 被保护,不害怕62

4.2 消除盲点,覆盖范围上的断层和“黑暗领域”63

4.3 安全威胁风险与挑战64

4.4 采取行动以保护资源66

4.4.1 物理安全67

4.4.2 逻辑安全68

4.4.3 多租户68

4.4.4 破译加密69

4.5 保护网络70

4.6 保护存储71

4.6.1 移动存储介质安全72

4.7 虚拟服务器、物理服务器和台式机73

4.8 保护云73

4.9 数字资产和技术的处置74

4.10 安全检查表75

4.11 常见的与安全相关的问题75

4.12 本章总结76

第5章 数据保护:备份/恢复和业务持续/灾难恢复77

5.1 前言77

5.2 数据保护的挑战与机遇78

5.3 保护、保存和进行信息服务79

5.3.1 基本信息的可靠性、可用性及可维修性81

5.3.2 高可用性和业务持续性82

5.3.3 灾难恢复83

5.3.4 数据保护与数据保存(备份与存档)84

5.4 SLO和SLA:需要多少可用性和期望多少可用性85

5.4.1 RTO和RPO:平衡数据可用性与时间和预算85

5.4.2 协调及评估RTO及RPO需求86

5.4.3 分层数据保护87

5.5 常识数据保护88

5.6 虚拟、物理和云数据保护89

5.6.1 工具和技术90

5.6.2 虚拟和物理机械移动94

5.6.3 启用高可用性94

5.6.4 快照和连续数据保护96

5.6.5 备份和恢复98

5.6.6 数据复制(本地、远程和云)104

5.6.7 数据保护管理105

5.7 现代化的数据保护和备份106

5.7.1 从灾难恢复策略扩大到业务持续性,从成本开销转变为利润中心107

5.7.2 使用虚拟化和云来增强数据保护108

5.8 数据保护清单110

5.9 高适用性、业务可持续性和灾难恢复常见的相关问题111

5.10 本章总结111

第6章 态势感知的指标与测量方法113

6.1 开始113

6.2 理解指标与测量115

6.3 不同读者使用不同指标116

6.4 关键性能指标117

6.4.1 均值、速率和比率118

6.4.2 复合指标119

6.5 测量IT资源和服务交付120

6.5.1 性能、可用性、容量、能源和经济121

6.6 去哪里获得指标127

6.7 记账和退款128

6.8 基准测试和仿真比较129

6.9 常见的与指标相关的问题131

6.10 本章总结131

第7章 数据足迹减小:能够实现成本效益的数据需求增长133

7.1 概述133

7.1.1 是什么推动了数据足迹的扩大135

7.1.2 改变数据访问和生命周期136

7.1.3 数据足迹的影响是什么?136

7.1.4 减小数据足迹带来的业务好处138

7.2 数据足迹减小的扩张范围和重点139

7.2.1 减小数据足迹140

7.2.2 数据或应用程序并非都相同140

7.3 DFR技术141

7.4 指标与测量142

7.5 寻找DFR技术的解决方案142

7.6 最佳实例143

7.7 常见的DFR问题144

7.8 章节总结145

第8章 启用数据足迹减量:存储容量优化146

8.1 DFR技术146

8.2 归档148

8.2.1 工具和目标149

8.3 压缩和紧缩151

8.3.1 压缩的实现151

8.3.2 实时与动态压缩151

8.3.3 后处理和递延压缩153

8.4 整合和存储分层154

8.5 重复数据删除154

8.5.1 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基础156

8.5.2 重复数据删除如何以及在何处被实现158

8.5.3 重复数据删除位置(硬件、软件、应用、资源和目标)159

8.5.4 全局与本地重复数据删除161

8.6 DFR和RAID配置163

8.7 节省空间的快照164

8.8 自动精简配置165

8.9 普遍的DFR问题165

8.10 章节总结166

第9章 存储服务和系统167

9.1 入门167

9.2 分层存储168

9.3 存储可靠性、实用性、可维护性169

9.4 校准存储技术与媒体应用需求171

9.4.1 硬盘驱动器172

9.4.2 混合硬盘驱动器173

9.4.3 可移动硬盘驱动器174

9.4.4 固态器件174

9.4.5 磁带177

9.4.6 不同的存储媒介混合使用效果更好179

9.5 存储服务和功能180

9.5.1 冗余组件180

9.5.2 RAID和实用性数据182

9.5.3 提高数据可用性和保护186

9.5.4 自动存储层和数据移动187

9.5.5 性能优化188

9.5.6 统一的,多协议和存储功能190

9.5.7 智能电源管理,“绿色”存储191

9.5.8 管理工具192

9.6 存储系统结构193

9.6.1 服务器作为存储,存储作为服务器194

9.6.2 集群和网格存储195

9.6.3 云存储197

9.7 存储虚拟化和虚拟存储198

9.7.1 容量管理与全局命名空间198

9.7.2 可视化和存储服务199

9.7.3 存储虚拟化的位置201

9.8 常见的存储问题202

9.9 章节总结203

第10章 服务器虚拟化204

10.1 开始204

10.2 虚拟服务器205

10.3 内部虚拟服务器和虚拟机205

10.4 虚拟桌面基础架构211

10.5 云和虚拟化服务器213

10.6 所有的服务器或桌面是否可以进行虚拟化213

10.7 超越虚拟化整合:实现IT灵活性214

10.8 常见的虚拟化问题216

10.9 章节总结217

第11章 连接:与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互联218

11.1 入门指南218

11.2 网络挑战220

11.3 I/O和网络的位与字节、编解码221

11.4 I/O和网络基础222

11.5 服务器(物理,虚拟和云)主题223

11.5.1 外围组件互连(PCI)224

11.5.2 适配器、网卡和CNA225

11.6 I/O与网络设备227

11.7 融合和统一网络228

11.7.1 PCI-SIG I/O虚拟化229

11.7.2 融合网络231

11.8 本地网络(DAS、SAN和LAN)233

11.8.1 网络存储的作用233

11.8.2 以太网(802.1)234

11.8.3 光纤通道(FC)235

11.8.4 光纤以太网(FCoE)236

11.8.5 InfiniBand(IBA)238

11.8.6 iSCSI(互联网SCSI)239

11.8.7 串行连接SCSI(SAS)239

11.8.8 块存储的最佳协议241

11.9 远程访问(城域网和广域网)241

11.9.1 带宽和协议优化244

11.10 有关云计算、虚拟化和管理的话题244

11.10.1 访问云存储和服务器246

11.10.2 虚拟I/O和I/O虚拟化(IOV)247

11.10.3 N端口ID虚拟化(NPIV)247

11.11 基于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RAS)的配置248

11.11.1 扁平网络249

11.11.2 配置和拓扑250

11.11.3 布线:工具与管理251

11.12 普遍的网络问题252

11.13 章节总结253

第12章 云和解决方案包254

12.1 引言254

12.2 澄清有关云的困惑:云需要做什么255

12.3 IaaS、PaaS、SaaS和AaaS256

12.4 访问云258

12.5 公共云服务器260

12.6 私有云261

12.7 堆栈和解决方案262

12.8 POD和模块化数据中心组件264

12.9 厂商锁定:好处、坏处和阴暗之处264

12.10 评估云服务和解决方案266

12.11 云常见的问题267

12.12 本章小结269

第13章 管理和工具270

13.1 引言270

13.2 软件和管理工具271

13.3 管理工具接口273

13.4 端对端管理274

13.5 有关许可证的话题276

13.6 管理工具的角色进化278

13.7 硬性和软性产品279

13.8 其他IT资源:人,过程和政策280

13.9 常见的管理相关的问题281

13.10 本章小结282

第14章 运用所学283

14.1 引言283

14.2 别害怕,但请三思而后行283

14.3 机遇与挑战并存284

14.4 视野、策略和计划是什么285

14.5 在评估科技、技术和服务时需要考虑什么288

14.6 常见的云、虚拟化和数据存储网络的问题289

14.7 本章小结290

第15章 综述下一步的工作和本书摘要291

15.1 圆满结束这段行程291

15.2 到哪里了,将要去哪里:从效率到效果291

15.3 下一步要做什么294

15.4 未来、趋势、前景和预测296

15.5 章节和本书总结2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