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常见癌症丛书 胃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常见癌症丛书 胃癌](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0373356.jpg)
- 梁寒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90227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623页
- 文件大小:241MB
- 文件页数:648页
- 主题词:胃癌-诊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常见癌症丛书 胃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胃癌外科治疗近半世纪回顾及当今合理治疗1
一、胃癌外科治疗近半世纪回顾1
二、当今胃癌合理治疗几个要点的新认识4
第二节 胃癌诊治新进展7
一、诊断技术7
二、TNM分期7
三、外科治疗技术8
四、化疗9
五、分子靶向治疗10
第二章 胃癌流行病学15
第一节 胃癌的流行病学特征15
一、时间趋势15
二、地区分布16
三、人群分布17
四、移民流行病学18
第二节 胃癌的危险因素19
一、行为生活方式19
二、生物病因20
三、环境理化因素20
四、机体因素20
第三节 胃癌的预防23
一、一级预防23
二、二级预防24
三、三级预防25
第三章 胃癌筛查及早诊早治28
第一节 胃癌的流行病学及筛查早诊的必要性28
一、胃癌的流行病学28
二、胃癌筛查及早诊早治的必要性29
第二节 胃癌筛查方案及其评价29
一、筛查途径29
二、筛查方法30
三、筛查方案及评价31
第三节 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现状及展望33
一、日本33
二、东亚地区其他国家34
三、中国34
四、展望34
第四章 第14版日本《胃癌处理规约》及第7版UICC-AJCCTNM分期37
第一节 胃癌处理规约37
一、记载方法的原则37
二、肿瘤的进展和进展程度38
三、治疗结果的评价44
四、切除材料的处理45
五、胃的活检组织诊断分类(Group分类)47
六、药物、放射线治疗的评价48
七、药物有害反应48
八、生 存期48
第二节 胃癌的TNM分期48
第五章 第14版日本《胃癌处理规约》及第7版UICC-AJCC TNM分期临床应用价值49
一、清扫No.10、 No.11d淋巴结的必要性49
二、全网膜囊切除的必要性50
三、标准胃癌根治术51
四、扩大胃癌根治术51
五、淋巴结新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52
第六章 胃上皮性肿瘤组织学特征56
一、胃腺瘤和息肉56
二、胃上皮内肿瘤61
三、胃癌63
四、胃的神经内分泌肿瘤69
第七章 胃癌的影像诊断77
第一节 胃癌的X线检查77
一、胃造影的检查方法77
二、胃造影的正常X线表现79
三、胃癌钡剂造影X线表现79
第二节 胃癌的CT检查90
一、检查方法90
二、正常解剖91
三、读片 规范91
四、CT 表现92
五、胃癌治疗前CT分期94
六、CTA对手术计划的辅助作用95
七、胃癌化疗CT疗效评价97
八、胃癌术后CT随访98
第三节 胃癌的MRI诊断99
一、胃癌的MRI检查方法99
二、胃的正常MRI表现100
三、胃癌的MRI表现100
四、胃癌的术前TNM分期103
五、胃癌的治疗后观察104
第四节 胃癌的超声诊断105
一、仪器及探头的选择105
二、胃超声检查前准备105
三、胃超声扫查方法105
四、胃的正常声像图106
五、胃癌声像图表现106
六、经腹壁超声诊断胃肠肿瘤的局限性106
第五节 胃癌的腔内超声检查106
一、胃癌腔内超声检查的设备107
二、胃癌的腔内超声图像107
三、EUS在早期胃癌的应用108
四、EUS在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应用109
五、EUS在胃癌术后随访中的应用109
第六节 胃癌的PET-CT诊断111
一、胃癌的PET-CT表现111
二、PET-CT对胃癌诊断的临床意义114
第八章 胃癌的内镜诊断122
第一节 早期胃癌的内镜表现122
一、早期胃癌的定义122
二、早期胃癌的分型122
第二节 进展期胃癌的内镜表现124
一、进展期胃癌的定义124
二、进展期胃癌的分型124
第三节 胃间质瘤和恶性淋巴瘤的内镜表现126
一、胃间质瘤的内镜表现126
二、胃恶性淋巴瘤的内镜表现127
第四节 新型内镜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128
一、放大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128
二、超声内镜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128
三、窄带成像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130
第九章 胃癌肿瘤标志物133
一、肿瘤标志物的概念133
二、肿瘤标志物的发展历史133
三、肿瘤标志物的评估标准134
四、肿瘤标志物的特性134
五、肿瘤标志物的分类135
六、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意义135
七、常见的胃癌肿瘤标志物135
第十章 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的解剖基础139
第一节 胃周围血管及解剖变异139
一、胃的动脉139
二、胃的静脉141
三、腹腔干的分支及变异143
四、门静脉及其主干变异145
第二节 前哨淋巴结在胃周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146
一、胃癌前哨淋巴结应用的适应证146
二、胃癌前哨淋巴结的示踪方法147
三、前哨淋巴结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148
第十一章 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淋巴结清扫的意义152
第一节 概述152
第二节 淋巴结的清扫153
第三节 淋巴结的分组和转移频率155
第四节 淋巴结分站分组的变化及展望158
第十二章 胃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160
一、术前影像学分期是胃癌多学科治疗方案合理选择的前提和基础160
二、早期胃癌治疗方法的多种选择163
三、进展期胃癌预后的改善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165
第十三章 胃癌的手术前分期174
第一节 胃癌术前分期的临床意义174
第二节 胃癌术前分期的方法175
一、内镜超声检查(EUS)175
二、经腹超声检查(TAUS)177
三、多层螺旋CT(MSCT)181
四、磁共振成像(MRI)192
五、腹腔镜和腹腔镜超声检查(LUS)192
六、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成像(PET)和PET-CT193
七、其他方法(预测淋巴结转移状况)198
第十四章 胃癌的内镜治疗203
第一节 内镜高频电黏膜切除术203
一、器械204
二、适 应证204
三、术前准备205
四、操作方法205
五、早期胃癌内镜完全切除的标准207
六、注意事项207
七、并 发症207
第二节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207
一、ESD手术适应证209
二、ESD手术禁忌证209
三、ESD手术方法209
四、ESD术后管理213
五、ESD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213
六、完整切除率与复发情况217
七、ESD治疗早期胃癌评价和国内开展现状217
第三节 微波疗法217
一、适 应证218
二、术前准备218
三、临床应用218
四、注意事项218
五、并 发症218
第四节 激光疗法218
一、Nd:YAG激光治疗219
二、光动力学疗法219
三、内镜激光治疗管腔狭窄220
第五节 冷冻疗法220
一、适 应证220
二、术前准备221
三、操作方法221
、注意事项221
五、并 发症221
第六节 经内镜药物注射疗法221
一、适 应证221
二、术前准备221
三、治疗方法221
四、注意事项222
五、并 发症222
第十五章 胃癌的腹腔镜手术224
一、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224
二、手术设备与手术器械225
三、手术方式与种类225
四、胃癌根治术基本原则225
五、手术前准备226
六、手术步骤226
七、手术后观察与处理231
八、手术常见并发症231
九、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的疗效评价231
第十六 章胃癌的机器人手术237
一、适 应证237
二、禁忌证237
三、术前准备237
四、麻醉与体位238
五、手术步骤238
六、消化道重建240
七、术中操作难点和要点242
八、术后处理242
九、手术并发症242
第十七章胃癌腹膜亚临床转移的诊治进展244
第一节 胃癌腹膜转移形成的病理因素与分子机制244
一、腹腔脱落癌细胞(ECC)的病理因素及成因245
二、腹膜微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分子机制245
第二节 腹膜亚临床转移早诊方案的确立246
一、腹膜亚临床转移相关标志物的筛查246
二、免疫细胞化学对腹腔脱落癌细胞鉴别诊断247
第三节 腹膜亚临床转移防治的实验与临床研究247
一、胃癌浆膜面封闭胶的临床应用248
二、外科手术248
三、阻断胃癌细胞与腹膜黏附、侵袭的实验研究248
四、腹膜亚临床转移免疫生物治疗的实验研究248
五、腹腔温热低渗化疗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248
六、腹腔缓释靶向化疗的实验研究249
七、术后早期腹腔低渗化疗的临床研究249
第十八章 胃癌的外科治疗255
第一节 进展期胃癌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255
一、循证医学的相关概念255
二、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循证分析256
三、小结263
第二节 标准远端胃癌根治术263
一、适 应证265
二、手术操作顺序265
三、清扫前准备工作266
四、清扫横结肠上区淋巴结267
五、清扫右上腹区淋巴结269
六、清扫小网膜囊区淋巴结271
七、清扫左上腹区淋巴结273
八、清扫上腹部区淋巴结273
九、消化道重建274
十、引流275
第三节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分型与外科治疗275
一、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定义275
二、AEG的分型275
三、AEG的手术径路276
四、AEG的外科治疗原则277
五、标准近端胃癌根治术278
六、切脾保胰清扫术278
七、保留脾的脾门淋巴结清扫术281
第四节 根治性(D2)全胃切除术282
一、适 应证282
二、术前准备282
三、麻醉与体位283
四、手术步骤283
五、术后处理286
六、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技术要点286
七、全胃切除术的评价287
第五节 进展期胃癌扩大根治术287
一、胃癌扩大淋巴结清扫的手术适应证288
二、手术操作要点289
三、淋巴结清扫术中意外和处理300
四、扩大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301
五、胃癌扩大淋巴结清扫的循证医学评价304
第六节 胃癌联合脏器切除306
一、联合脏器切除的定义306
二、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306
三、联合脏器切除手术技巧与原则307
四、常用的胃癌联合脏器切除术式307
五、术后应注意的事项311
第七节 保留迷走神经的胃癌根治术311
一、概述311
二、手术操作314
三、手术治疗效果323
第八节 中上部胃癌外科治疗策略323
一、概述323
二、贲门癌特点324
三、贲门癌手术要点与经验325
第九节 胃癌肝转移的诊断和治疗330
一、流行病学330
二、胃癌肝转移癌组织学特点330
三、胃癌肝转移的检查方法331
四、胃癌肝转移的治疗331
五、展望339
第十节 残胃癌的外科治疗339
一、残胃癌的流行病学340
二、残胃癌的临床表现与诊断340
三、残胃的淋巴引流特点与残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341
四、残胃癌的外科治疗342
五、远侧残胃癌344
第十一节 胃癌的姑息手术治疗345
一、切除原发癌的姑息性胃切除术345
二、旁路手术345
三、喂食性造口术347
第十九章 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370
第一节 保留幽门的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370
一、适 应证370
二、手术技巧370
三、术式评价370
第二节 胃节段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372
一、适 应证372
二、手术要点372
三、术式评价372
第三节 远端胃次全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373
一、BillrothⅠ式消化道重建373
二、BillrothⅡ式消化道重建374
三、空肠袋间置代胃378
、空肠袋连续间置代胃380
第四节 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382
一、食管-胃吻合法382
二、间置空肠术383
三、连续间置空肠术383
四、空肠袋连续间置术384
第五节 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384
一、Roux-en-Y消化道重建384
二、Roux-en-Y+空肠储袋消化道重建385
三、间置空肠代胃术386
四、空肠袋间置代胃388
五、空肠袋连续间置代胃390
第二十章 胃癌手术中消化道重建的机械吻合技术394
一、概述394
二、胃癌手术中机械吻合技术适用的主要术式394
三、吻合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399
第二十一章 胃癌的围术期管理402
第一节 胃癌患者的术前准备402
一、术前评估402
二、一般准备402
三、特殊准备403
第二节 胃癌患者围术期营养支持404
一、术前营养状态的评估405
二、营养支持的时间与方法405
三、肠外营养406
四、肠 内 营养408
第三节 胃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411
一、术后近期并发症411
二、术后远期并发症421
第四节 胃癌患者围术期护理424
一、手术前护理424
二、手术后护理425
第二十二章 胃癌的化疗、生物治疗及靶向治疗430
第一节 胃癌的新辅助化疗430
一、新辅助化疗简介430
二、胃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概况430
三、胃癌新辅助化疗面临的问题437
四、胃癌新辅助化疗的一些经验437
五、展望438
第二节 局部进展期胃癌动静脉结合的术前化疗444
一、背景444
二、动静脉结合的FLEP法术前化疗444
三、动静脉结合的FLEOX法术前化疗445
四、动静脉结合的FLEEOX法术前化疗445
五、动静脉结合给药的术前化疗的特点447
第三节 胃癌的内科治疗449
一、胃癌的术后辅助治疗449
二、胃癌的术前新辅助治疗451
三、晚期胃癌的解救治疗451
第四节 胃癌的靶向治疗456
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457
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459
三、其他460
四、结语461
第五节 胃癌的生物治疗461
一、概述461
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462
三、特异性免疫治疗462
四、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464
五、基因治疗464
六、展望464
第六节 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465
一、腹膜复发转移的发生机制465
二、腹膜转移的诊断466
三、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的原理467
四、IPHC的适应证和禁忌证468
五、肿瘤去负荷术的临床意义469
六、IPHC的临床应用470
七、IPHC的实施方法471
第七节 胃癌腹腔内缓释化疗473
一、胃癌的腹膜转移473
二、胃癌的腹腔内化疗475
三、胃癌的腹腔内缓释化疗478
第二十三章 胃癌的放射治疗496
第一节 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术前放射治疗496
一、术前放疗的目的和适应证496
二、照射剂量497
三、手术时间间隔497
四、术前放疗的疗效评价497
第二节 术后辅助放疗499
一、术后放疗的目的和适应证499
二、照射剂量499
三、术后放疗的疗效评价500
第三节 术前与术后放疗的比较501
第四节 晚期胃癌的姑息放疗502
一、适应证及照射剂量502
二、姑息放疗的疗效评价502
第五节 胃癌照射技术和靶区确定503
一、照射技术503
二、靶区确定504
第六节 放疗的不良反应515
第二十四章 胃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521
第一节 概述521
第二节 胃癌的中医中药治疗521
一、肝胃不和型522
二、瘀毒内阻型522
三、脾胃虚寒型522
四、胃热伤阴型522
五、痰湿凝结型522
六、气血双亏型522
第三节 胃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523
一、中医药与手术治疗相结合523
二、中医药与化学治疗相结合523
三、中医药与放射治疗相结合524
第四节 展望524
第二十五章 胃癌转移相关分子标志物的基础研究525
第一节 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分子标志物525
一、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525
二、肝素酶基因526
三、E-钙粘素526
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527
五、肝再生磷酸酶527
六、5100蛋白家族527
七、Ras同源物基因家族成员C527
八、含三联基元29527
九、其他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分子标志物528
十、基于低密度芯片技术筛检的淋巴结转移相关分子标志物528
第二节 胃癌腹膜转移相关分子标志物528
一、癌胚抗原529
二、肝 素酶529
三、转化生长因子β1529
四、其他胃癌腹膜转移相关分子标志物529
五、基于基因芯片技术筛查的胃癌腹膜转移相关分子标志物529
第三节 血行转移相关分子标志物530
一、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530
二、胸苷磷酸化酶530
三、细胞黏附分子CD44v6530
四、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30
五、人类同源型有丝分裂控制点缺陷蛋白2530
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530
第四节 小结530
第二十六章 胃癌的预后534
第一节 胃癌患者预后与D2淋巴结清扫的合理性534
第二节TNM分期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535
第三节 胃癌淋巴结转移与预后538
第四节 淋巴结转移率评估胃癌预后的价值540
一、胃癌淋巴结分期现状540
二、MLR是预测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540
三、MLR评估胃癌预后的价值541
四、总结与展望543
第五节 淋巴结外软组织转移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543
第二十七章 胃淋巴瘤553
第一节 胃淋巴瘤的病理学553
一、概述553
二、胃淋巴瘤的病理类型554
第二节 胃淋巴瘤的外科治疗558
一、手术治疗的争议558
二、手术治疗的优势559
三、手术适应证559
四、手术术式的选择560
五、术后辅助治疗560
第三节 胃淋巴瘤的内科治疗561
一、概况561
二、诊断和临床分期561
三、临床治疗562
四、原发性胃DLBCL563
五、原发性胃MALT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563
第二十八章 胃间质瘤578
第一节 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学578
一、定义578
二、临床特点578
三、影像学检查579
四、病 理学579
五、GIST的危险程度评估582
第二节 胃肠道间质瘤的外科治疗583
一、胃间质瘤的手术种类及技术583
二、胃间质瘤手术中的特殊问题585
三、影响胃间质瘤患者的预后因素587
四、GIST靶向治疗研究进展587
五、伊马替尼治疗失败的问题589
第三节 胃肠道间质瘤的分子靶向治疗590
一、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及作用机制590
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GIST临床经验591
第二十九章 胃类癌602
一、概述602
二、类癌的生物学特性602
三、类癌的分类602
四、类癌的诊断603
五、类癌的治疗604
六、预后606
附录1 胃癌常用药物的中英文名称及缩写610
附录2 国际著名多中心协作组织612
附录3 常用缩略语表614
索引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