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重塑中华 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重塑中华 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 黄兴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22487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35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452页
  • 主题词:中华民族-民族历史-研究-近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重塑中华 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中华民族”:近代国人民族自觉的新概念与新符号1

第一章 清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的酝酿9

一、延续与转换:从清朝满人的“中国认同”说起9

1.“中国”“中华”及其历史上的认同9

2.清朝满人的“中国认同”及其现代转换——兼谈作为现代国名的“中国”究竟始于何时13

二、新的思想资源:现代“民族”概念在中国的形成50

1.郭士立与传统汉文里“民族”一词的早期转化51

2.清末现代“民族”概念的形成及其主要来源55

三、“大民族”观念的创发及最初的指代词60

1.梁启超与“大民族”观念的创发和“中国民族”说60

2.“中华民族”一词的诞生及其早期观念内涵——两种“中华民族”概念问世记65

四、寻归“大同”:立宪运动与各民族平等融合的新自觉——以满人官员和留日旗人的民族观念为中心71

1.“五族大同”:立宪运动期间的民族一体融合论72

2.“同民族异种族之国民”说的发轫及其民族观依据77

3.现代“国族”一词的出现、概念内涵及其他83

第二章 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确立与传播90

一、民国建立与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基本形成90

1.“五族共和”论及其引发的“中华民族”观念91

2.袁世凯与民初民族融合的新背景及实际效应109

3.“中华民国”国号、早期国歌的意义与影响117

4.李大钊、申悦庐与“中华民族”旗帜的高揭124

二、五四运动后现代中华民族观念逐渐传播开来132

1.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得以确立的诸多因素133

2.孙中山的有关倡导及其深远影响138

3.梁启超专研“中华民族”:思想来源及意义149

4.“国家主义”派的关切和外蒙古“独立”事件的刺激155

5.“中华民族”的认知进展与标志词符进一步流通161

第三章 “中华民族”符号认同的强化与深化165

一、南京国民政府与“中华民族”一体认同符号的强化165

1.两部代表性史著之诞生及其“中华民族”观念内涵166

2.国民党政府和学界精英“整合”民族的继续努力——“蒙藏宣化”、黄陵祭祖与“民族”重审171

二、日本侵华与“中华民族”认同的深化——以“中华民族复兴”话语为中心的透视186

1.“九一八”和“七七”事变的巨大影响——以少数民族人士的“中华民族”认同为例186

2.“中华民族复兴”理念和话语的兴起194

3.国共两党与“中华民族复兴”论203

4.民族复兴论的高涨、内涵及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联211

三、“民族英雄”“汉奸”与历史教科书的“中华民族”书写229

1.抗战开始之后的“民族英雄”问题229

2.“汉奸”与“华奸”之辩242

3.中学历史教科书里的“中华民族”书写252

第四章 全面抗战前后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大普及258

一、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社会化与多媒介的认同表达258

二、单一性民族的“中华民族”观之强烈诉说与回响265

1.顾颉刚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论说及其争论265

2.民族一元论的由来、其他形态与黄帝子孙说的新解释——兼及吴文藻“文化多元、政治一体”之回应281

3.蒋介石以“宗族说”为基础的“中华民族”一体观304

三、“中华国族”入宪讨论与芮逸夫的“中华国族”解316

1.孙科等人与“中华国族”入宪的努力317

2.芮逸夫的“中华国族”解说328

四、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观及其与其他各方之互动338

1.抗战时期中共“中华民族”观念的变化338

2.国共两党和其他各方的观念互动及其结局350

结语 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及其认同特征的再认识360

一、Nation内涵的历史性、复合性与现代中华民族认同之特质361

二、“一元”抑或“多元”?“建构”还是“演化”?376

三、一点感悟384

附录 情感、思想与运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检视386

1.从传统“民族”意识到近(现)代“民族主义”:不容忽视的历史过程与内涵转换387

2.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值得深入透视的几个现象与特点392

3.“新文化史”研究方法的运用与思想分析的强化问题399

参考文献406

后记4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