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 合同卷 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 合同卷 2
  • 江必新,何东宁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9157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516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561页
  • 主题词:最高法院-审判-案例-中国;最高法院-合同纠纷-民事诉讼-审判-案例-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 合同卷 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合同订立1

规则1(要约与要约邀请的正确区分)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告属于要约邀请1

【规则理解】1

一、要约1

(一)要约的概念1

(二)要约的法律性质1

二、构成要约的条件2

(一)要约必须具有缔结合同的目的3

(二)要约原则上必须向特定的相对人发出3

(三)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3

(四)要约必须到达受要约人3

三、要约的法律效力3

(一)要约对要约人的法律效力3

(二)要约对受要约人的法律效力4

四、要约邀请4

(一)要约邀请的概念4

(二)要约邀请的法律意义4

五、国有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公告性质的理解5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5

(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公告的性质6

【拓展适用】6

一、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分6

(一)根据意思表示的目的进行区分6

(二)根据法律的规定进行区分7

(三)根据相对人是否特定予以区分7

(四)根据内容进行区分7

(五)根据交易习惯进行区分8

二、对几种具体行为的认定8

(一)寄送的价目表8

(二)拍卖公告8

(三)招标公告9

(四)商业广告10

(五)标价陈列商品10

【典型案例】11

时间房地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玉环县国土资源局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案11

规则2(签章行为与合同成立)当事人的盖章与签字一样可以产生合同成立的法律效力18

【规则理解】19

一、合同成立的内涵和要件19

(一)合同成立的概念19

(二)合同成立的意义19

(三)合同成立的要件20

二、当事人签字与盖章对合同成立的法律意义20

三、签章系伪造、变造情形下效力的认定21

(一)签字系伪造情形下效力的认定21

(二)印章系伪造、变造情形下效力的认定22

【拓展适用】23

一、借用印章的法律效力23

二、盗盖印章的法律效力24

(一)印章所有人的民事责任24

(二)盗盖印章人的民事责任25

三、超越职权使用单位公章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效力25

(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超越职权使用单位公章与人订立合同的效力25

(二)普通职员超越权限订立合同的效力26

四、当事人一方未盖章合同的效力27

(一)当事人一方签字但未盖章的效力28

(二)当事人一方未签字和盖章的效力29

【典型案例】29

中国出口商品基地建设总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浦东分行、上海中益国际贸易发展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29

规则3(缔约过失责任成立的限制)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无故意隐瞒或虚假陈述的行为,对方当事人亦未遭受损失,应认定未发生缔约过失37

【规则理解】37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内涵及构成要件37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内涵37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38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属性及保护的利益40

【拓展适用】40

一、缔约过失责任类型之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40

二、缔约过失责任类型之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报41

三、缔约过失责任类型之三:泄露和不正当使用商业秘密并给对方造成损失42

四、缔约过失责任类型之四: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缔约过失责任的情形43

(一)合同不成立时的缔约过失责任情形43

(二)合同无效和被撤销时的缔约过失责任情形43

(三)违反强制订约义务47

【典型案例】48

吴卫明诉花旗银行上海分行储蓄合同纠纷案48

规则4(格式合同)格式合同提供一方应当承担合同约定不明的责任53

【规则理解】53

一、格式合同的内涵和特征53

(一)格式合同的内涵53

(二)格式合同的法律特征54

(三)不属于格式合同的情形55

二、格式合同价值与弊端55

【拓展适用】56

一、对格式合同进行规制的原则56

(一)特别保护原则56

(二)打破垄断、保持竞争原则57

二、对格式合同进行规制的模式57

三、对格式合同进行规制的方法58

(一)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的原则58

(二)对格式合同提供者作不利解释的原则59

(三)非格式条款优于格式条款的解释原则59

(四)严格解释的原则60

【典型案例】60

海林国际有限公司与晓星物产香港有限公司购销合同纠纷案60

规则5(缔约过失责任的确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因撤销公告后造成竞买人在缔约阶段发生信赖利益损失的,应对竞买人的实际损失承担缔约过失责任64

【规则理解】65

一、要约邀请与要约的内涵及区别65

(一)要约邀请与要约的内涵65

(二)要约邀请与要约的区分65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特征66

(一)缔约过失责任是合同生效前产生的一种民事责任66

(二)缔约过失责任是违反先契约义务的民事责任66

(三)缔约过失责任是一种弥补性的财产责任67

(四)缔约过失责任是一种过错责任67

三、缔约过失责任的确定67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保护对象68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承担方式68

(三)缔约过失损害赔偿的范围69

【拓展适用】70

一、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主体70

(一)缔约当事人70

(二)缔约当事人之外的相关第三人70

二、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之比较72

(一)两者责任性质不同73

(二)两者责任产生的前提不同73

(三)两者责任产生的时间不同73

(四)两者责任的主体不同73

(五)两者责任方式不同73

(六)两者赔偿范围不同73

(七)两者归责原则不同73

(八)两者免责条件不同73

(九)两者责任与损害后果的关系不同73

(十)两者法律对责任的限制不同74

三、缔约过失责任与侵权责任之比较74

(一)两者责任形态不同74

(二)两者责任产生的前提不同74

(三)两者违反义务的性质不同74

(四)两者注意义务要求的标准不同74

(五)两者构成要件不同75

(六)两者保护的利益范围不同75

(七)两者损害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关系不同75

【典型案例】75

时间房地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诉浙江省玉环县国土局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案75

规则6(格式合同效力的确定)格式合同的条款只有具有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时,才能被宣告无效75

【规则理解】76

一、格式合同的法律性质76

二、格式合同的效力形态77

(一)可撤销的格式合同77

(二)无效的格式合同78

(三)免责情形80

【拓展适用】81

一、判断格式合同效力应考虑的因素81

(一)列入“黑名单”、“灰名单”与否81

(二)违反强行法与否81

(三)违反民法及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与否82

(四)合同当事人双方交涉力量对比82

(五)相对人接受程度82

二、格式合同的最终解释权82

三、格式合同的告知义务83

(一)现行法律对格式合同提供人告知义务的规定83

(二)现行法律规定格式合同告知义务的不足84

(三)格式合同提供人履行告知义务的界定及完善85

【典型案例】86

成路诉江苏省无锡轻工大学教学合同纠纷案86

第二章 合同效力91

规则7(签章行为与合同效力)当事人在合同书上的签字、盖章,具有使合同相对人了解交易对方的身份状况,从而确信合同当事人的作用91

【规则理解】91

一、签章的内涵及作用91

(一)确认法律行为的作用91

(二)识别行为主体的作用91

(三)区别主体身份的作用92

(四)代表代理权限的作用92

二、签字与盖章的联系与区别92

(一)两者主体不同92

(二)两者实施主体不同92

(三)两者法律效力的来源不同92

(四)两者证明力不同92

三、签字、盖章的法律意义93

(一)签字、盖章与合同成立93

(二)签章与合同生效95

【拓展适用】95

一、不同种类印章的法律效力95

二、印章与代表权96

三、签章与代理权97

(一)签章与有权代理97

(二)签章与表见代理97

(三)签章与无权代理98

四、签章行为的完善99

(一)自然人签章的完善99

(二)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签章的完善100

【典型案例】101

河北胜达永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与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河北宝硕股份有限公司银行承兑汇票协议纠纷案101

规则8(合同欺诈的认定)当事人所持合同文本内容不同,一方主张另一方存在故意欺诈的情形的,应当提供证据予以证明106

【规则理解】106

一、欺诈的概念及其效力106

(一)欺诈的概念106

(二)欺诈行为的法律效力107

二、欺诈的认定108

(一)欺诈方欺诈的主观意图108

(二)欺诈的行为109

(三)欺诈的行为与相对人错误意思表示之间的因果关系110

(四)欺诈行为具有的违法性111

【拓展适用】112

一、损害结果是否成为因欺诈而订立合同的构成要件112

二、第三人欺诈能否构成合同欺诈的民事行为113

(一)《民法总则》关于第三人欺诈的规定113

(二)对《民法总则》关于第三人欺诈规定的理解113

(三)受第三人欺诈行为的构成要件114

(四)受第三人欺诈行为与受相对人的欺诈行为以及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行为之间的区分115

三、欺诈与重大误解115

(一)两者法律效果不完全相同116

(二)两者意思表示瑕疵的原因不同116

(三)两者主观心态不同116

(四)两者错误认识的程度不同117

四、欺诈与虚假表示117

(一)两者的内心意思与表示行为是否一致不同117

(二)两者对表示发生法律效力是否希望不同117

(三)两者的法律效果不同117

五、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118

(一)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相似之处118

(二)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之区别118

【典型案例】119

中国农业银行长沙市先锋支行与湖南金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长沙金霞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119

规则9(合同撤销权)当事人未在撤销权行使期限内申请变更或者撤销合同,但以对方当事人欺诈为由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不予支持128

【规则理解】128

一、合同撤销权的性质及法律特征128

(一)合同撤销权的性质128

(二)合同撤销权的法律特征129

二、合同撤销权的行使129

(一)合同撤销权行使的要件130

(二)合同撤销权行使的方式131

(三)合同撤销权的消灭131

(四)合同撤销权行使的效果133

【拓展适用】134

一、民事权利及其行使期限134

(一)支配权与取得时效134

(二)请求权与诉讼时效134

(三)抗辩权与请求权的行使期间135

(四)形成权与除斥期间135

(五)合同撤销权行使期限的定性及完善135

二、合同中的撤销权辨析137

(一)效力待定合同中善意相对人的撤销权137

(二)可撤销合同中表意瑕疵当事人的撤销权138

(三)合同保全制度中的债权人撤销权138

(四)赠与合同中的撤销权139

(五)四种撤销权的比较140

【典型案例】141

中国农业银行长沙市先锋支行与湖南金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长沙金霞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141

规则10(债权人撤销权与第三人侵害债权)债务人恶意低价与他人置换股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有权依据《合同法》第74条行使撤销权141

【规则理解】141

一、债权人撤销权的内涵及法律特征141

(一)债权人撤销权的内涵141

(二)债权人撤销权的法律特征142

二、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要件143

(一)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合法有效的债权143

(二)债务人实施了有害债权的行为143

(三)债务人与第三人有偿转让时主观上具有恶意145

【拓展适用】147

一、债权人撤销权制度与合同无效制度的选择适用与区分147

(一)债权人撤销权制度与合同无效制度的选择适用147

(二)债权人撤销权制度与合同无效制度的区分147

二、债权人撤销权行使的法律效果148

(一)“绝对无效说”与“相对无效说”之争148

(二)我国立法规定148

(三)撤销权行使的具体效力149

三、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149

(一)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概述149

(二)债的相对性与不可侵犯性150

(三)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构成要件151

(四)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责任承担152

【典型案例】152

国家开发银行与沈阳高压开关有限责任公司、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隔离开关有限公司、沈阳北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借款合同、撤销权纠纷案152

规则11(合同欺诈与可撤销合同)股权转让合同转让方法定代表人虚构身份采取欺诈手段骗取受让方的信任,使受让方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签订股权转让合同,系可撤销合同166

【规则理解】166

一、合同欺诈的内涵及法律特征166

(一)合同欺诈的内涵166

(二)合同欺诈的法律特征167

二、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167

(一)因欺诈而成立的合同性质167

(二)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168

【拓展适用】170

一、《民法总则》、《民法通则》与《合同法》关于欺诈的不同规定及其适用170

(一)合同欺诈的行为性质争议170

(二)可撤销合同制度与无效合同制度比较170

(三)司法适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171

二、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行为界限172

(一)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行为类型172

(二)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界分173

(三)责任竞合时的司法适用175

【典型案例】176

广东黄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然自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一般股权转让侵权纠纷案176

规则12(备案合同)备案合同未变更或取代合同的约定条款,在双方当事人之间不构成新的权利义务关系182

【规则理解】183

一、“阴阳合同”概述183

(一)“阴阳合同”的内涵183

(二)“阴阳合同”的特征183

二、“阴阳合同”与合同变更之比较184

三、“阴阳合同”的效力认定185

(一)探究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186

(二)判断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186

【拓展适用】189

一、房地产买卖“阴阳合同”的认定189

二、建设工程“阴阳合同”的认定190

(一)依法必须招投标的建设工程190

(二)不属于依法必须招投标的建设工程192

三、公司资产或股权转让“阴阳合同”的认定192

四、劳动关系“阴阳合同”的认定193

【典型案例】193

山西嘉和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纠纷案193

第三章 合同解释207

规则13(文义解释)判断合同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首要方法是文义解释207

【规则理解】207

一、文义解释的特征和起因207

(一)文字的多义性208

(二)文字的概括性208

(三)文字意义的变化性208

(四)当事人对文义理解的局限性208

(五)当事人对文义理解的差异性209

二、文义解释的主体209

三、文义解释的对象209

四、文义解释的具体来源210

(一)词句的辞典含义211

(二)词句的习惯含义211

(三)词句的新含义211

【拓展适用】211

一、文义解释的方法211

(一)对字词的解释212

(二)对数字的解释212

(三)对标点符号的解释213

二、合同解释方法的适用规则213

(一)文义解释的适用214

(二)整体解释的适用214

(三)目的解释的适用215

(四)习惯解释的适用215

(五)诚信解释的适用216

【典型案例】217

淄博万杰医院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博山支行、淄博博易纤维有限公司、万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借款担保合同纠纷管辖权异议案217

规则14(目的解释)对合同约定不明条款进行目的解释,应按照与合同无利害关系的理性第三人通常理解的当事人共同的合同目的进行219

【规则理解】219

一、目的解释概述219

(一)合同解释的含义219

(二)目的解释的内涵及意义220

二、合同目的的探求222

三、目的解释的规则222

(一)促使合同成立、有效的原则223

(二)按具体合同目的解释合同内容223

(三)以目的解释为补充223

【拓展适用】224

一、合同解释与法律解释224

(一)法律解释与合同解释的联系224

(二)法律解释与合同解释的区别225

二、合同解释与合同漏洞的填补225

(一)协议补充226

(二)依据合同的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227

(三)依据法律规定填补法律漏洞227

(四)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填补合同漏洞228

【典型案例】228

枣庄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柴里煤矿与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青岛保税区华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联营合同纠纷案228

规则15(合同解释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对合同词语的理解产生分歧的,应对当事人订立合同时的真实意思表示作出判断,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加以解释237

【规则理解】237

一、合同解释的内涵237

(一)合同解释的主体238

(二)合同解释的客体238

二、合同解释的基本规则或方法239

(一)文义解释239

(二)整体解释239

(三)目的(性质)解释239

(四)交易习惯解释239

(五)诚实信用解释239

三、合同解释的原则、目的239

四、合同解释规则的选择适用240

【拓展适用】241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功能及限制241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241

(二)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241

(三)适用诚实信用原则的限制242

二、整体解释规则的必要性及方法243

(一)整体解释规则的必要性243

(二)整体解释规则的方法243

三、合同漏洞的填补244

(一)合同漏洞的内涵244

(二)合同漏洞填补的适用规则244

【典型案例】246

厦门东方设计装修工程有限公司与福建省实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商品房包销合同纠纷案246

第四章 合同变更与转让254

规则16(合同变更的认定)一方当事人在盖章时对部分协议条款修改,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异议的,应视为同意254

【规则理解】254

一、合同变更的内涵及法律特征254

(一)合同变更的内涵254

(二)合同变更的法律特征255

二、合同变更的要件256

(一)存在有效的合同关系256

(二)不存在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256

(三)符合相应的条件257

(四)遵循法定的程序和方式257

三、合同变更的种类257

(一)协议变更与请求变更257

(二)约定变更与法定变更258

四、合同变更的效力258

【拓展适用】259

一、合同变更与合同解除之比较259

(一)两者效力不同259

(二)两者条件不同259

(三)两者程序不同260

二、合同变更与“黑白合同”之比较260

(一)当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实不同260

(二)合同内容是否合法不同261

(三)当事人的目的能否实现不同261

(四)涉及合同实质内容是否变化不同261

(五)变更适用的程序不同261

三、涉及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变更262

【典型案例】263

吉林冶金设备厂诉烟台冶金研究所加工承揽合同纠纷案263

规则17(债权转让通知)债权转让双方在公开广泛发行的报纸上登报通知债务人及担保人,应认定债权人已将债权转让的事实告知债务人及担保人268

【规则理解】268

一、债权让与通知及其性质268

(一)债权让与通知的立法目的268

(二)债权让与通知的性质269

二、债权让与通知的构成269

(一)通知主体269

(二)通知对象270

(三)通知时间270

(四)通知形式270

(五)通知内容271

三、债权让与的公告通知271

(一)个别通知与公告通知271

(二)公告通知的有效性271

【拓展适用】273

一、债权让与通知的立法体例273

(一)关于债权让与通知的国内外立法例273

(二)我国关于债权让与通知的现行规定273

二、债权让与通知与诉讼时效274

三、债权让与通知的撤销275

四、几种特殊债权让与中的通知276

(一)债权表见让与中的通知276

(二)债权重复让与中的通知276

(三)债权依次让与中的通知278

【典型案例】278

东营市海科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与何荣兰、东营水泥制品厂、东营市黄河口建材开发总公司清偿债务纠纷案278

规则18(债权的让与)债权人转让权利未通知债务人的,不影响债权转让人与受让人之间债权转让协议的效力288

【规则理解】288

一、债权让与的内涵和法律特征288

(一)债权让与的内涵288

(二)债权让与的法律特征289

二、债权让与的性质289

三、债权让与的有效要件290

(一)债权让与协议的生效要件290

(二)债权让与对债务人生效的要件292

【拓展适用】292

一、债权让与制度中的利益衡量与保护292

二、债权的表见让与293

(一)债权的表见让与涵义与法律特征293

(二)表见让与和表见代理的区别294

三、债权的重复让与295

(一)债权的重复让与的定义与性质295

(二)债权的重复让与的处理295

四、证券化债权的让与296

(一)可让与性更强296

(二)无需让与通知297

(三)抗辩权受限297

(四)遵循无因性规则297

【典型案例】298

佛山市顺德区太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广东中鼎集团有限公司债权转让合同纠纷案298

规则19(债权转让后的效力)债权转让后,原债权人即丧失向债务人主张该权利的资格310

【规则理解】310

一、债权让与的对内效力310

(一)债权让与合同的生效310

(二)债权让与对受让人的效力311

(三)债权让与对让与人的效力313

二、债权让与的对外效力314

(一)债权让与的通知314

(二)债权让与对债务人的效力314

(三)债权让与对其他第三人的效力315

【拓展适用】316

一、债权的可转让性316

(一)债权让与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立法目的316

(二)可让与的债权类型317

(三)不得让与的债权类型318

二、债权的可分性320

(一)债权的可分性判断标准320

(二)债权的部分让与321

【典型案例】322

大连远东房屋开发有限公司与辽宁金利房屋实业公司、辽宁澳金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纠纷案322

规则20(债务转让)债权人对债务转移承诺书未予接受,亦未在债务转移协议书上签章的,应认定债权人未同意债务转让331

【规则理解】331

一、债务承担的法律内涵331

(一)债务承担的含义331

(二)债务承担的产生与发展332

二、债务承担的有效要件332

(一)债务有效存在332

(二)债务具有可移转性333

(三)债务承担合意的达成333

(四)符合合同形式要件336

【拓展适用】336

一、并存的债务承担与部分债务的承担336

二、债务承担与履行承担337

(一)债务承担与履行承担的内涵337

(二)债务承担与履行承担的区别337

三、法定的债务转移338

(一)法定债务转移的内涵338

(二)法人法定债务转移的情形338

(三)自然人法定债务转移的情形339

四、债务承担的法律效果340

(一)第三人取得债务人地位340

(二)抗辩权随之转移340

(三)从债务随之转移340

(四)从权利随之转移341

(五)求偿权的产生341

(六)诉讼时效中断341

【典型案例】34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三门峡车站支行与三门峡天元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三门峡天元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342

规则21(孳息的变动)除法律有特别规定或者当事人有特别约定外,取得孳息的权利随着主物所有权的转移而转移349

【规则理解】350

一、利息与利息之债350

(一)利息的内涵及法律特征350

(二)利息之债及其性质350

二、利息之债的变动351

(一)利息之债的发生352

(二)利息之债的变更352

(三)利息之债的转让353

(四)利息之债的消灭354

【拓展适用】355

一、利息之债在民事借贷与商事借贷中的不同规则355

二、法定利息之债356

(一)迟延利息356

(二)垫费利息357

(三)拟制利息357

(四)返还利息357

三、利息之债的计算358

(一)债权本金358

(二)借贷期间360

(三)利率362

【典型案例】364

福州商贸大厦筹备处与福建佳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借款纠纷案364

第五章 诉讼时效、管辖371

规则22(诉讼时效)商业秘密权利人在检察机关侦查终结前并不知晓权利被侵犯,此后对泄露商业秘密人提起民事诉讼,应认定未超过诉讼时效371

【规则理解】372

一、诉讼时效类型372

(一)普通诉讼时效372

(二)特别诉讼时效372

(三)最长诉讼时效373

二、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374

(一)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的意义374

(二)我国法律关于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点的原则性规定374

(三)我国法律关于诉讼时效起算点的其他规定375

【拓展适用】376

一、关于诉讼时效起算的立法例376

(一)自请求权产生时起算376

(二)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时起算376

(三)自请求权可行使时起算377

二、对不同立法例的评析377

(一)诉讼时效期间自请求权产生时起算377

(二)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时起算377

(三)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能行使权利时起算378

三、诉讼时效完善的设想378

四、请求权可行使的认定379

(一)请求权的存在379

(二)请求权可行使应当考虑的因素379

【典型案例】382

罗定市林产化工厂、刘显驰与株洲选矿药剂厂技术秘密侵权纠纷案382

规则23(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当事人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不应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386

【规则理解】386

一、无效合同适用诉讼时效的立法现状与主要争议386

(一)无效合同适用诉讼时效的立法现状386

(二)无效合同适用诉讼时效的主要争议387

二、确认合同无效与诉讼时效规则的适用387

(一)时效制度的客体决定确认合同无效不应适用诉讼时效规定387

(二)无效合同的性质决定确认合同无效不应适用诉讼时效规定388

(三)时效制度的功能决定确认合同无效不应适用诉讼时效规定389

三、合同确认无效后,请求返还财产及赔偿损失与时效规则的适用390

【拓展适用】391

一、债权请求权与诉讼时效规则的适用391

二、物权请求权与诉讼时效规则的适用391

三、人身权与诉讼时效规则的适用394

【典型案例】396

广西北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北海市威豪房地产开发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畜产进出口北海公司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纠纷案396

规则24(合同撤销权的诉讼时效)当事人以显失公平为由要求撤销协议,已经超出时效的,依法不予保护406

【规则理解】406

一、显失公平的合同406

(一)显失公平合同的法律特征406

(二)显失公平合同的效力407

二、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407

(一)合同撤销权概述407

(二)可撤销合同撤销权的性质408

(三)合同撤销权的行使主体409

三、可撤销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期间410

【拓展适用】411

一、合同撤销权行使期间的性质411

二、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期间的比较413

(一)立法目的不同413

(二)法律效果不同413

(三)适用对象不同414

(四)构成要件不同414

(五)起算点不同415

(六)是否可变不同415

(七)长短不同415

三、可撤销合同撤销权行使期间与其他合同法上撤销权行使期限之比较415

【典型案例】417

三和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诉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办事处水路运输货物保险合同纠纷案417

规则25(《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的“特殊情况”)海峡两岸长期隔绝历史的原因,致使当事人在法定诉讼时效内不能行使请求权,属《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的“特殊情况”421

【规则理解】422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与法律效力422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422

(二)诉讼时效的法律效力422

二、诉讼时效期间423

(一)诉讼时效期间的内涵423

(二)诉讼时效期间的特征423

三、诉讼时效期间的延长425

(一)诉讼时效期间延长的概念、事由及特点425

(二)诉讼时效延长的适用范围426

四、房屋典权回赎权行使期限426

【拓展适用】427

一、诉讼时效的中止427

(一)诉讼时效中止的条件427

(二)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律效力429

二、诉讼时效的中断429

(一)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429

(二)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的理解432

(三)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力432

三、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的区别432

(一)发生的时间不同432

(二)发生的事由不同433

(三)法律效果不同433

【典型案例】433

李金连、李娜萍诉柯杰生房屋典当回赎纠纷案433

规则26(违约金的诉讼时效)按日累计的违约金属于一个整体的合同权利,不能按违约时间分别计算诉讼时效434

【规则理解】435

一、违约金的法律特征与确定方式435

(一)违约金的法律特征435

(二)违约金的确定方式435

二、按日累计的违约金适用诉讼时效规则之争议436

(一)实践中的主要做法及理由436

(二)对实践中主要做法的评析437

三、按日累计的违约金与诉讼时效规则的适用438

【拓展适用】439

一、未规定履行期限合同债权与诉讼时效规则的适用439

二、分期履行合同之债与诉讼时效规则的适用441

(一)与按日累计违约金的差异441

(二)分期履行之债的诉讼时效442

三、按期支付债务与诉讼时效规则的适用443

(一)按期支付债务与按日累计的违约金之债的差异443

(二)按期支付债务与分期履行之债的差异443

(三)按期支付债务的诉讼时效443

【典型案例】444

泛华工程有限公司西南公司与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案444

规则27(补充协议与约定管辖)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由合同签订地法院管辖,虽然又在其他地方签订补充协议,但未修改原约定管辖条款,合同中约定管辖的条款仍具有约束力449

【规则理解】450

一、补充协议的内涵450

(一)补充协议以生效合同存在为前提450

(二)补充协议须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450

(三)补充协议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450

(四)补充协议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方式450

(五)补充协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451

二、补充协议的效力451

(一)对原合同内容的补充451

(二)对原合同内容的变更451

三、协议管辖与管辖的协议变更452

【拓展适用】453

一、补充协议中当事人真实意思的确定453

(一)意思表示的解释对象453

(二)协议或补充协议不明解释方法的确定454

(三)补充协议解释的特殊之处455

二、解释方法不能确定时补充协议内容之确定455

(一)履行标的456

(二)履行地点456

(三)履行期限457

(四)履行方式与履行费用457

【典型案例】457

德国亚欧交流有限责任公司与绥芬河市青云经贸有限公司合作协议纠纷案457

规则28(转让合同与协议管辖)多次转让的债权转让合同,当事人未重新约定管辖法院,亦未排除之前合同对管辖权的约定,可以认定之前合同中解决纠纷的约定继续有效460

【规则理解】461

一、关于协议管辖的内涵及其目的461

(一)协议管辖的内涵461

(二)协议管辖的目的461

二、关于协议管辖适用的条件461

(一)在审理级别上,协议管辖仅适用于第一审民事案件462

(二)在管辖类型上,协议管辖限于非专属管辖的诉讼462

(三)在表现形式上,协议管辖为要式行为,必须采用书面形式462

(四)在案件类型上,协议管辖只限于因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提起的诉讼,对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以外的其他民事案件和特殊合同纠纷不适用协议管辖463

(五)在内容确定性上,协议管辖必须是确定的选择463

三、关于债权转让协议对协议管辖的影响及注意的问题463

【拓展适用】465

一、关于担保纠纷案件管辖确定的原则465

二、关于债权人单独起诉担保人作为被告的案件管辖问题465

三、债务人与担保人必须作为共同被告案件的管辖问题465

四、关于担保合同与反担保合同协议管辖选择法院不同,担保人起诉时管辖法院的确定问题466

五、关于主合同协议仲裁管辖的效力能否及于从合同中的保证人问题466

【典型案例】468

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与中企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借款保证合同纠纷案468

第六章 其他470

规则29(代位权)债务人在债务到期后与次债务人签订协议延长履行债务期限,明显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属于怠于行使到期债权470

【规则理解】470

一、债权人代位权的内涵及法律特征470

(一)债权人代位权的内涵及法律特征470

(二)债权人代位权的法律特征470

二、代位权行使的要件471

(一)债权人对债务人拥有合法有效的债权471

(二)债务人迟延履行到期债务和怠于行使到期债权472

(三)具有债权保全的必要性473

三、代位权行使的法律效果474

(一)对债权人的效力474

(二)对债务人的效力475

(三)对次债务人的效力476

(四)对其他债权人的效力476

【拓展适用】476

一、债权人代位权与撤销权制度的结合运用和区分476

(一)代位权与撤销权制度的运用476

(二)代位权与撤销权制度的区分477

二、代位权行使的客体范围478

(一)我国代位权行使的客体限于债权478

(二)代位权行使的客体主要是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债权479

(三)代位权行使的客体应当是合法且到期的非专属性债权480

三、代位权行使的抗辩480

(一)债务人的抗辩480

(二)次债务人的抗辩481

【典型案例】481

中国农业银行汇金支行诉张家港涤纶厂代位权纠纷案481

规则30(涉外民事案件当事人适用法律的选择规则)涉外民事案件当事人在协议选择适用法律时,必须符合我国法律对涉外民事案件法律适用顺序作出的强制性规定487

【规则理解】487

一、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中法律适用的概述487

二、我国涉外合同选择适用法律的立法概况488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488

(二)司法解释490

三、当事人选择适用法律的限制491

(一)当事人选择法律范围的限制491

(二)公共秩序保留条款的限制491

(三)强制性规定的限制492

四、我国涉外合同适用法律顺序的原则493

【拓展适用】494

一、当事人选择有效法律的规则494

二、当事人选择法律适用的方式495

三、当事人选择法律适用的时间496

四、排除当事人选择适用外国法的合同497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股份转让合同的法律适用497

(二)外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包经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的法律适用498

(三)三类外资并购合同的法律适用498

【典型案例】498

陆红诉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国际航空旅客运输损害赔偿纠纷案498

规则31(不当得利)金融企业违反规定向当事人收取工本费以外的费用,构成不当得利502

【规则理解】502

一、不当得利的内涵及历史地位502

(一)不当得利的内涵502

(二)不当得利的历史地位502

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构成要件503

(一)必须是一方获得利益503

(二)必须是致他人受损害504

(三)必须是受利与受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505

(四)得利必须无法律原因505

三、不当得利请求权的主体、客体和返还范围506

(一)不当得利请求权的主体506

(二)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客体507

(三)不当得利请求返还范围507

【拓展适用】508

一、不当得利的类型508

二、不当得利“合法依据”的判断508

(一)给付性不当得利“合法依据”的讨论509

(二)非给付性不当得利“合法依据”的讨论510

三、对“合法依据”的举证责任分配510

(一)给付型不当得利“合法依据”的举证责任511

(二)非给付型不当得利“合法依据”的举证责任512

【典型案例】513

喻山澜诉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宣武支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不当得利纠纷案5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