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元刊杂剧三十种之通俗性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元刊杂剧三十种之通俗性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34561101.jpg)
- 孙改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1407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362页
- 主题词:杂剧-文学研究-中国-元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元刊杂剧三十种之通俗性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通俗性概念的界定1
二 研究综述5
三 《元刊杂剧三十种》之通俗性研究13
第一章 刊刻的通俗性16
第一节 刊刻形式的不规范16
一 无牌记16
二 缺文20
三 墨丁与圈符22
四 残字与漫漶30
五 脱文与衍文32
六 重文符号的运用34
第二节 文字书写的不规范36
一 错讹之字37
二 采用新造字46
三 采用古代生僻字56
四 笔画繁多之字的随意代写60
五 大量使用简体字67
第二章 语言的通俗性69
第一节 方言俗词与方言俗音70
一 吸收北方汉民族各地方言俗词71
二 吸收少数民族词语82
三 方言俗音的应用87
第二节 通俗化的语气词92
一 《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的语气词及其来源92
二 叹词(43个)97
三 《元刊杂剧三十种》语气词的特点115
四 《元刊杂剧三十种》出现大量语气词的原因117
第三节 通俗化的摹状词119
一 《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的摹状词及其特点120
二 《元刊杂剧三十种》摹状词对后世的影响134
小结134
第四节 通俗化的衬字、儿化音、詈词、谑词谑语及俗语135
一 衬字135
二 儿化音137
三 詈词138
四 谑词谑语145
五 俗语147
第三章 科白的通俗性150
第一节 宾白的通俗性150
一 宾白语言与句式的通俗化150
二 宾白提示语的多样化154
第二节 科介的通俗性165
一 通俗化的动词165
二 配角在科白中灵活而通俗化的表演172
第四章 曲子的通俗性178
第一节 曲辞的通俗性180
第二节 曲牌的来源与曲牌名称的通俗性182
一 曲牌的来源182
二 曲牌名称的通俗性184
第三节 曲牌的灵活应用189
一 “一曲百唱”与“一曲多变”189
二 一曲入数调192
三 子母调199
四 对唐宋雅乐——大曲的改变与俗化213
第五章 视角的通俗性——民间视角221
第一节 剧情的民间视角处理223
一枕边风视角223
二 鬼神与梦境视角229
三 戏谑视角234
四 放诞不羁视角237
五 个人英雄主义视角238
六 多种视角综合运用239
第二节 历史人物的民间解读240
一 刘邦:无赖的形象240
二 张飞:夸张的“猛”张飞与“莽”张飞243
三 李白与霍光:被美化的完人247
四 秦桧妻:被丑化的形象249
第六章 《元刊杂剧三十种》与《元曲选》的通俗性比较251
第一节 语言通俗性的比较252
一 臧本将通俗化的词语改成浓厚的书面语253
二 臧本删改通俗化的俗语257
第二节 视角通俗性的比较262
一 不同视角下对戏谑内容的处理262
二 不同视角下对反君主思想的处理267
三 不同视角下对君王缺点的处理272
四 不同视角下对说教的处理275
五 臧本对封建伦理的宣扬276
第三节 曲子通俗性的比较277
一 元本句首多用叹词278
二 元本曲辞场面感强烈279
三 元本特殊的唱腔281
第七章 通俗性的原因及意义292
第一节 通俗性的原因292
一 文学规律发展的必然292
二 “杂剧”的本质决定了《元刊杂剧三十种》的通俗性294
三 元代商业的需要296
第二节 通俗性的意义299
一 对研究《元刊杂剧三十种》的意义300
二 对提高俗文学地位与审美趣味的意义305
三 对新时代下戏曲市场繁荣的借鉴意义312
结语320
附表322
附表一322
附表二326
附表三330
附表四336
参考文献341
后记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