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眼科和耳鼻喉科学四易口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眼科和耳鼻喉科学四易口诀
  • 周宿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97344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6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183页
  • 主题词:中医五官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中医学院-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眼科和耳鼻喉科学四易口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中医眼科学四易口诀3

第一章 绪论3

中医眼科学的发展简史3

第二章 眼的解剖及生理功能5

第一节 眼球的解剖与生理功能5

一、眼球壁5

(一)外层5

1.纤维膜角膜5

2.巩膜6

3.角巩膜缘6

(二)中层 葡萄膜7

1.虹膜7

2.睫状体7

3.脉络膜8

(三)内层 视网膜8

二、眼球内容物10

1.房水10

2.晶状体11

3.玻璃体12

第二节 眼附属器的解剖与生理12

一、颅的前面及眼眶12

二、眼副器13

三、泪器13

四、眼球外肌13

第三节 眼部血管与神经14

一、眼的神经分布14

二、眼的血管分布15

第四节 中医对眼部解剖与生理的认识15

第三章 眼与脏腑经络的生理关系17

第一节 眼与脏腑的生理关系17

一、眼与六腑的关系18

二、五轮学说概要18

第二节 眼与经络的关系19

一、眼与十二经脉的关系19

(一)起止、交接及循行于眼内眦的经脉19

(二)起止、交接及循行于眼外眦的经脉19

(三)与目系有联系的经脉20

二、眼与奇经八脉的关系20

三、眼与经别及经筋的关系21

第四章 病因病机22

第一节 病因22

一、六淫22

(一)风22

(二)火22

(三)湿23

(四)寒23

(五)暑证24

(六)燥证24

二、疠气25

三、七情内伤25

四、饮食不节26

五、劳倦27

六、眼外伤、先天不足与衰老、其他因素27

第二节 病机27

一、脏腑功能失调27

1.心和小肠27

2.肝和胆28

3.脾和胃28

4.肺和大肠29

5.肾和膀胱29

二、气血功能失调29

三、津液代谢失调30

四、经络功能失调30

五、玄府不利30

第五章 眼科诊法31

第一节 眼科四诊31

一、问诊31

二、望目31

三、眼科闻诊33

四、眼科切诊33

第二节 眼科常用辨证法33

一、辨外障与内障33

(一)辨外障33

(二)辨内障34

二、五轮辨证34

(一)肉轮辨证35

1.辨胞睑肿胀35

2.辨睑肤糜烂36

3.辨睑位异常36

4.辨胞睑润动36

5.辨睑内颗粒36

(二)血轮辨证37

(三)气轮辨证37

1.辨白睛红赤37

2.辨白睛肿胀37

3.辨白睛结节、变青及其他病症38

(四)风轮辨证38

(五)水轮辨证39

1.辨瞳神大小39

2.辨瞳神气色改变39

3.辨眼后段改变40

三、辨眼科常见症状与体征42

(一)眼科病常见症状42

(二)辨视觉43

(三)辨目痛44

(四)辨目痒目涩44

(五)辨羞明45

(六)辨眵泪45

(七)辨翳膜45

(八)辨眼位改变46

第三节 眼科常规检查47

一、视力视野检查47

二、色觉、立体视觉48

三、眼底检查48

第四节 眼科特殊检查49

一、眼底血管造影检查49

(一)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49

(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50

二、视觉电生理检查、视网膜电图51

第六章 眼科治疗概要52

第一节 眼科常用内治法52

一、祛风清热法、泻火解毒法52

二、利水祛湿法52

三、止血法53

四、活血化瘀法53

五、活血利水法54

六、疏肝理气法54

七、补益气血法54

八、补益肝肾法55

九、滋阴降火法55

十、软坚散结法 退翳明目法55

第二节 眼部病变针灸常用穴位56

一、眼周围穴位56

1.睛明56

2.攒竹57

3.眉冲57

4.承泣57

5.瞳子髎57

6.四白58

7.丝竹空58

8.阳白58

9.头临泣58

10.目窗59

二、胸和四肢的穴位59

1.太渊59

2.合谷59

3.曲池59

4.臂臑59

5.巨髎60

6.头维60

7.足三里60

8.神门61

9.后溪61

10.天柱61

11.心俞62

12.肝俞62

13.脾俞62

14.肾俞62

15.关元俞62

16.光明63

三、治疗眼部疾病的经外奇穴63

1.四神聪63

2.印堂63

3.鱼腰63

4.球后64

5.太阳64

6.内睛明64

7.上睛明、下睛明64

8.上明64

9.翳明64

10.耳尖65

第七章 胞睑疾病66

第一节 针眼66

第二节 胞生痰核66

第三节 风赤疮痍67

第四节 睑弦赤烂67

第五节 上胞下垂67

第六节 胞轮振跳68

第七节 椒疮68

第八节 目劄69

第九节 睑内结石69

1.粟疮69

2.胞肿如桃70

3.胞虚如球70

第八章 两眦疾病71

第一节 流泪症71

第二节 漏睛71

第三节 漏睛疮71

附:赤脉传睛72

第九章 白睛疾病(巩膜)73

第一节 风热眼73

第二节 天行赤眼73

第三节 天行赤眼暴翳73

第四节 脓漏眼74

第五节 时复目痒74

第六节 金疳75

第七节 白涩症75

第八节 胬肉攀睛76

第九节 白睛溢血76

第十节 火疳76

第十章 黑睛疾病(风轮、属肝)78

第一节 聚星障78

第二节 凝脂翳78

第三节 湿翳79

第四节 花翳白陷80

第五节 混睛障80

第六节 疳积上目81

第七节 宿翳81

1.黄液上冲81

2.蟹睛症82

3.风轮赤豆82

4.赤膜下垂血翳包睛82

第十一章 瞳神疾病84

第一节 瞳神紧小、瞳神干缺84

附:葡萄膜炎84

第二节 五风内障(绿风内障、青风内障)85

一、绿风内障85

二、青风内障86

第三节 圆翳内障87

第四节 云雾移睛88

第五节 暴盲88

一、络阻暴盲89

二、络瘀暴盲89

三、络损暴盲90

四、目系暴盲90

第六节 视衣脱离91

第七节 消渴内障91

第八节 视瞻有色92

第九节 视瞻昏渺93

第十节 高风内障94

第十一节 青盲94

第十二章 目眶疾病96

第一节 眉棱骨痛96

第二节 突起睛高97

第三节 鹘眼凝睛97

第十三章 外伤眼病99

第一节 异物入目99

第二节 撞击伤目99

第三节 真睛破损99

第四节 酸碱伤目100

第五节 辐射伤目100

第六节 热烫伤目101

第十四章 其他眼病102

第一节 近视102

第二节 远视102

第三节 目倦102

第四节 通睛103

第五节 风牵偏视103

附:弱视104

下篇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四易口诀109

第一章 绪论109

第二章 耳鼻咽喉口齿的生理功能及特点111

第一节 耳的生理功能及特点111

第二节 鼻的生理功能及特点111

第三节 咽喉的生理功能及特点111

第四节 口齿唇舌的生理功能及特点112

第三章 耳鼻咽喉口齿与脏腑经络的关系113

第一节 耳鼻咽喉口齿与脏腑的关系113

一、耳与脏腑的关系113

二、鼻与脏腑的关系113

三、咽喉与脏腑的关系114

四、口齿与脏腑的关系114

第二节 耳鼻咽喉口齿与经络的关系115

第四章 耳鼻咽喉口齿疾病的病因病机116

第一节 耳鼻咽喉口齿疾病的主要病因116

第二节 耳鼻咽喉口齿疾病的主要病机116

第五章 耳鼻咽喉口齿科的辨病与辨证117

第一节 耳鼻咽喉口齿部四诊117

(一)耳局部四诊117

1.耳朵局部望诊117

2.耳郭的闻诊、问诊、切诊117

(二)鼻局部四诊118

1.望诊118

2.闻诊118

3.问诊119

4.切诊119

(三)咽喉局部四诊119

(四)口齿唇舌局部四诊120

1.口齿唇舌的望诊120

2.闻诊120

3.口齿唇舌的问诊120

4.切诊121

第二节 耳鼻咽喉口齿科的八钢辨证121

一、表里辨证121

1.表证121

2.里证121

二、寒热辨证121

1.寒证121

2.热证122

三、虚实辨证122

1.虚证122

2.实证123

第三节 耳鼻咽喉口齿科的脏腑辨证123

一、肾病辨证123

二、肝病辨证124

三、脾病辨证124

1.脾胃气虚证124

2.脾胃湿热证和胃火炽盛证125

四、肺病辨证125

五、脏腑兼病辨证126

第四节 耳鼻咽喉口齿科常见症状的辨病与辨证126

一、耳病的常见症状辨证126

1.耳痛126

2.耳脓127

3.耳鸣耳聋127

4.眩晕127

5.耳痒128

6.鼓膜异常128

二、鼻病的常见症状辨证129

1.鼻塞 鼻甲异常129

2.鼻涕 头痛129

3.鼻痒130

4.鼻衄130

5.嗅觉异常130

三、咽喉病的常见症状辨证131

(一)咽喉红肿疼痛131

(二)咽干焮痒、异物感、呼吸困难131

(三)声音异常132

四、口齿病的常见症状辨证132

1.疼痛132

2.腐溃133

3.脓血、口臭133

第六章 耳鼻咽喉口齿科治疗概要135

第一节 耳鼻咽喉口齿科的治疗方法135

一、4种通窍法135

二、利咽法135

三、开音法和化痰法136

四、祛瘀法136

五、消痈排脓、疏肝解郁136

第二节 耳鼻咽喉口齿病的常用外治法137

第三节 耳鼻咽喉口齿病的针灸及其他治疗137

第七章 耳科常见病证138

第一节 旋耳疮138

第二节 耳带疮138

第三节 断耳疮139

第四节 耳瘘139

第五节 耳疖139

第六节 耳疮140

第七节 耵耳140

第八节 耳异物140

第九节 耳胀140

第十节 脓耳141

第十一节 脓耳变证142

一、耳后附骨痈 耳根毒142

二、脓耳面瘫(口眼斜)142

三、脓耳眩晕142

四、黄耳伤寒143

第十二节 耳鸣144

第十三节 耳聋144

第十四节 耳眩晕(耳源性眩晕)145

第十五节 耳面瘫146

第八章 鼻科常见疾病147

一、鼻病总述147

二、各种病证147

第一节 鼻疗147

第二节 鼻疳147

第三节 伤风鼻塞148

第四节 鼻窒148

第五节 鼻槁149

第六节 鼻鼽149

第七节 鼻渊150

第八节 鼻息肉150

第九节 鼻衄151

第十节 鼻损伤151

第十一节 杨梅鼻烂152

第九章 咽喉科常见疾病153

第一节 喉痹153

第二节 乳蛾154

1.风热乳蛾154

2.虚火乳蛾155

第三节 喉痈155

第四节 喉咳156

第五节 急喉风156

第六节 喉喑157

一、急喉喑157

二、慢喉喑158

第七节 声疲158

第八节 梅核气158

第九节 骨鲠158

第十节 鼾眠159

第十一节 喉癣159

第十二节 白喉159

第十三节 烂喉丹痧160

第十四节 杨梅喉疳161

第十章 口齿科常见疾病162

第一节 口疮162

第二节 口糜162

第三节 口癣163

第四节 牙痛163

第五节 牙痈164

第六节 牙齿交痈164

第七节 牙宣164

第八节 唇风164

第十一章 耳鼻咽喉口齿科常见肿瘤166

第一节 耳鼻咽喉口齿科常见瘤症166

第二节 耳鼻咽喉口齿科常见癌症166

附:癌症放疗,化疗配合中医辨证治疗1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