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标准化学 标准化的科学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标准化学 标准化的科学理论
  • 麦绿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4519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78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495页
  • 主题词:标准化-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标准化学 标准化的科学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认识篇1

第1章 标准化的认识1

1.1 标准化的存在与感觉1

1.2 标准化学建立的必要性3

1.3 标准化学的科学性8

1.4 标准化的哲学认识11

1.5 标准化学的理论体系19

1.6 标准化的多维度认识24

参考文献34

第2章 全域世界新划分和标准化存在领域的本体论36

2.1 本体论的内涵36

2.2 对三界论的质疑37

2.3 全域世界的新划分40

2.4 标准化存在领域的划分43

2.5 标准化存在领域间的关系49

参考文献51

第3章 标准化的历史发展阶段及推进作用52

3.1 标准化的起源及里程碑标志52

3.2 标准化发展阶段的时代划分54

3.3 标准化发展阶段的推动力划分55

3.4 标准化未来发展阶段预测58

3.5 标准化对人类进化的影响59

3.6 标准化对社会进步的影响64

3.7 标准化的影响67

参考文献68

第4章 标准化作业的价值69

4.1 自主态劳动作业的模型化和特点69

4.2 标准化劳动作业模型72

4.3 标准化的工业生产模型74

4.4 标准化作业的价值和效果76

参考文献77

第二篇 基本理论篇78

第5章 标准的概念78

5.1 各方对标准概念的定义78

5.2 标准概念定义的局限性问题79

5.3 标准的广义概念83

5.4 标准的狭义概念85

5.5 标准和标准化的关系86

参考文献87

第6章 标准的存在形式与类型谱系88

6.1 标准的存在形式88

6.2 客观形成的标准体系91

6.3 主观建立的标准体系93

6.4 对客观规律认识的标准体系95

6.5 标准的哲理关系96

参考文献98

第7章 标准化的概念及其理论模型99

7.1 标准化概念的历史性认识99

7.2 ISO和中国对标准化概念定义的历程100

7.3 标准化定义的问题分析102

7.4 标准化定义的理性化思考105

7.5 标准化概念的理性分析106

7.6 标准化理性概念的创建108

7.7 标准化概念的关系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创建109

7.8 标准化概念数学模型的演绎111

7.9 标准化概念的应用与验证113

7.10 标准化状态的空间和时间传播数学模型和关系模型114

参考文献116

第8章 标准化的性质和作用118

8.1 性质的特点和建立标准化性质的意义118

8.2 标准化的第一性质118

8.3 标准化的第二性质121

8.4 标准化的第三性质122

8.5 标准化的第四性质123

8.6 标准化性质的应用124

8.7 标准化地位和作用的内涵124

8.8 标准化的地位125

8.9 标准化的作用127

8.10 标准化作用的关系和特点131

参考文献131

第9章 标准化的基本公理132

9.1 标准化概念的公理依赖性132

9.2 标准化公理的创建134

9.3 标准化公理的三维空间137

9.4 标准化公理的应用139

参考文献141

第10章 标准化形式的理论谱系142

10.1 标准化形式认定面临的困惑142

10.2 标准化形式的理论谱系创建143

10.3 标准化形式的理论验证147

参考文献150

第11章 标准化的核心原理151

11.1 标准化原理观点的回顾151

11.2 理论命题的内涵和区别153

11.3 标准化原理观点的评论154

11.4 标准化原理的理性探讨157

11.5 标准化原理的必备要素158

11.6 标准化原理需重建的原因159

11.7 标准化核心原理的构建161

11.8 核心原理的验证和应用方法170

参考文献174

第12章 标准化的基本定律175

12.1 定律的特点及必备要素175

12.2 定律与原理的关系176

12.3 标准化基本定律的创建176

12.4 标准化的变换定律(第一定律)177

12.5 标准化的统一最大定律(第二定律)178

12.6 标准化的相通定律(第三定律)181

12.7 标准化的时域同态定律(第四定律)182

12.8 标准化的空域同态定律(第五定律)183

12.9 标准化的时空域同态定律(第六定律)184

12.10 标准化的空间惯性定律(第七定律)186

12.11 标准化的时间惯性定律(第八定律)187

12.12 标准化的时空惯性定律(第九定律)188

12.13 标准化的复杂性效益定律(第十定律)189

12.14 标准化基本定律的验证与应用190

参考文献193

第13章 标准化的几何互换性定律194

13.1 几何互换性从规律到定律的感悟194

13.2 动配合互换性定律(第十一定律)195

13.3 定位配合互换性定律(第十二定律)198

13.4 紧配合互换性定律(第十三定律)200

13.5 几何互换性定律的验证与应用201

13.6 几何互换性空间创建202

参考文献203

第14章 标准化的功能互换性定律204

14.1 功能互换性的概念和研究需求204

14.2 功能互换性定律的创建(第十四定律)205

14.3 功能互换性的特点207

14.4 功能互换性定律的验证与应用210

参考文献212

第15章 标准化的模式互换性定律213

15.1 模式系统互换性的需求213

15.2 模式互换性定律的创建(第十五定律)214

15.3 模式互换性的特点216

15.4 模式互换性的维度表达218

15.5 模式互换性定律的验证与应用219

第16章 标准化的行为互换性定律221

16.1 行为不准现象221

16.2 行为互换性规律的需求222

16.3 行为互换性定律的创建(第十六定律)223

16.4 行为互换性的特点225

16.5 行为互换性定律的验证与应用227

16.6 互换性定律的族系227

第17章 标准化的熵228

17.1 标准化引入熵的思考228

17.2 熵的概念和认识229

17.3 标准化熵的概念及其数学模型的创建232

17.4 标准化熵的应用235

17.5 标准化熵进一步的工作236

参考文献237

第18章 相似标准化238

18.1 相似性与标准化的关系238

18.2 分形的概念和算法238

18.3 相似标准化的概念和理论241

18.4 相似标准化的应用244

参考文献245

第19章 标准控制方程246

19.1 标准控制方程的创建246

19.2 标准控制的状态维度关系249

19.3 状态的目标关系250

19.4 标准方程的自变量分析250

19.5 标准方程的控制因素分析251

19.6 标准方程的应用和评价252

参考文献252

第三篇 方法篇253

第20章 通用化的理论和设计方法253

20.1 通用化的概念和原理模型253

20.2 通用化的方式及范围256

20.3 通用化设计方法260

20.4 通用化关系分析264

参考文献265

第21章 系列化的理论和设计方法266

21.1 系列化的概念和关系模型266

21.2 系列化的类型及数学模型267

21.3 系列化设计273

21.4 系列化的经济关系分析277

21.5 系列化的应用279

参考文献279

第22章 模块化的理论和设计方法281

22.1 模块化的概念及其属性281

22.2 模块化的理论关系283

22.3 模块化的类型285

22.4 模块化的设计方法287

22.5 模块化的应用295

参考文献297

第23章 组合化的理论和设计方法298

23.1 组合化的概念298

23.2 组合化的标准化属性299

23.3 组合化的合成方式和对象300

23.4 组合化的应用302

23.5 组合化与模块化的关系302

参考文献303

第24章 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组合化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304

24.1 各“化”的概念及标准化属性304

24.2 各“化”的对象305

24.3 各“化”的特点306

24.4 各“化”的相互关系307

24.5 各“化”的存在与表述308

参考文献308

第25章 产品型谱和族系的理论和设计方法309

25.1 产品型谱和族系的概念及其关系模型309

25.2 型谱的分类312

25.3 型谱的设计方法313

25.4 建立产品型谱的价值316

参考文献317

第26章 统型的理论和方法318

26.1 统型的概念318

26.2 统型的原理319

26.3 统型的对象及其层次321

26.4 统型的方式322

26.5 统型的实施325

参考文献326

第27章 协同互操作性的理论和设计方法327

27.1 产品性能组成的调整327

27.2 协同互操作性的概念和原理模型330

27.3 协同互操作性的表征指标334

27.4 协同互操作性的设计方法343

27.5 协同互操作性的作用和价值350

27.6 协同互操作性的应用353

参考文献357

第28章 产品顶层设计的标准化理论和方法358

28.1 顶层设计的理论依据358

28.2 体系空间设计和平面内涵分析360

28.3 设计的表格表达362

28.4 设计的图谱表达365

28.5 方法的特点和应用368

参考文献368

第29章 产品集成优化的标准化理论和方法369

29.1 标准化的集成关系优化原理369

29.2 集成关系优化模型空间375

29.3 产品集成优化的模型体系377

29.4 优化模型流程的建立378

29.5 优化应用示例379

参考文献383

第30章 产品的标准化指标体系384

30.1 建立产品标准化指标体系的意义384

30.2 标准化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385

30.3 标准化指标体系的设计386

30.4 标准化指标的内涵387

30.5 标准化指标体系的应用397

参考文献398

第31章 标准化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399

31.1 标准化系统工程新模式的内涵399

31.2 产品技术体制和制式方案提出400

31.3 标准化工作体系建立401

31.4 产品全寿命周期标准化任务分配402

31.5 目标分析与目标优化方法403

31.6 工作分解结构与相关要素分析406

31.7 标准化综合体构建409

31.8 应用效果分析410

参考文献411

第32章 项目的标准管理与控制的理论和方法412

32.1 项目的标准管理与控制的需求和价值412

32.2 标准管控的概念413

32.3 标准管控的原理414

32.4 标准管控的范围和对象416

32.5 标准管控的基本流程418

32.6 标准控制的数学模型和控制要素421

32.7 标准管控的手段和应用422

参考文献423

第33章 产品零部件的标准化策略424

33.1 产品零部件标准化策略的利益424

33.2 零部件资源的资格认定和管理425

33.3 零部件资源的使用429

33.4 新零部件的研制管理432

33.5 零部件的变更434

33.6 标准化策略的应用要求435

参考文献435

第四篇 评价篇436

第34章 标准化应用状态与评价436

34.1 标准化应用状态的概念436

34.2 标准化应用状态的表征维度437

34.3 标准化应用状态的评价数学模型438

34.4 标准化应用状态评价关系的应用443

参考文献445

第35章 标准化效益评价模型446

35.1 标准化效益的内涵446

35.2 标准化效益的类别448

35.3 标准化效益评价的时机和对象450

35.4 标准化的效益评价模型和效果评价模型451

35.5 标准化率与标准化效益456

35.6 标准化效益评价模型的应用457

参考文献459

第五篇 讨论篇460

第36章 标准化若干理论问题的讨论460

36.1 标准化学的通约性460

36.2 标准化统一的极限性464

36.3 标准化的所知与所是465

36.4 标准化的动力因素466

36.5 标准化的阻力因素469

第37章 标准化方法和方法标准化471

37.1 “标准化方法”和“方法标准化”的内涵及关系471

37.2 标准化方法的理论关系与范畴473

37.3 方法标准化的实践关系与范畴474

37.4 两者的依赖和对立统一关系476

参考文献4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