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跨世纪的忧患 中国社会问题与教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跨世纪的忧患 中国社会问题与教育
  • 杨东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66034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跨世纪的忧患 中国社会问题与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代序 何时不再捏着鼻子做人?1

绪论篇2

第一章 美国人神经质吗?——社会危机与教育的国际透视2

第一节 历史的启示2

一、18世纪瑞典的教育立国2

二、19世纪普鲁士的教育救国2

三、19世纪法国的教育救国3

四、19世纪丹麦的教育立国4

第二节 美国人神经质吗?6

一、美国的独立与教育6

二、南北战争后的美国教育7

三、“卫星震撼”与美国《国防教育法》8

四、《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及其美国80年代的教育改革11

五、跨世纪的教育纲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13

第三节 日本官员因教育而自杀17

一、“教育立国”政策的兴起17

二、教育帮助日本从废墟中崛起19

三、规模宏大的第三次教育改革22

四、众口一词的结论——“教育的力量”25

第四节 教育——第三世界的出路27

一、韩国:“第一是教育,第二是教育,第三还是教育”27

二、新加坡:“人力资源是唯一宝贵的资源”31

三、台湾:败亦教育,成亦教育34

四、津巴布韦:“一个穷国的渴望”37

第二章 理性与良知的贫困——中国教育战略地位的曲折42

第一节 曲折的认识过程42

一、“政治跟屁虫”的教训42

二、十年树“六碑”46

三、科学的认识不等于科学的行动50

四、“教育万能论”的再认识53

五、政治与经济,谁主?谁仆?56

第二节 动力来自需要61

一、需要来自有用61

二、“读书无用”的事实67

三、“杠杆”何时倾向知识和人才71

第三节 理性与良知的贫困79

一、教育的贫困79

二、贫困的不是“钱”,而是“理性与良知”83

三、浪费因由体制起88

主论篇96

第三章 理想与现实的恶梦——经济效益问题与教育96

第一节“黑洞”效应96

一、无边无限的巨大投入96

二、日薄西山的产出率100

第二节 两种结构的畸变104

一、产业结构的畸变104

二、教育结构的畸变106

三、两种结构的“互动”作用109

第三节 先有蛋,还是先有鸡?113

一、技术落后的教育原因113

二、“鸡?蛋”的循环115

第四节“捏不拢的拳头”120

一、产业组织的涣散120

二、“拳头”的形成与人的质量122

第五节 管理与素质128

一、宏观管理的缺陷128

二、微观管理乏力133

三、管理的核心是素质134

第六节 效益与“人”的哲学139

一、从“增长第一”到“人为中心”139

二、“见物不见人”的经济141

三、“只见政治不见人”的教育144

第四章 大循环的失落——对外经济问题与教育151

第一节 理论与实践的误区151

一、“败家”引进151

二、外资的误区153

三、外贸的严重亏损154

第二节 风云变幻因由竞争起156

一、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156

二、国际经济集团化趋势159

三、国际经济技术密集型趋势160

第三节 大循环会失落吗?162

一、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启示162

二、“入关”的挑战167

三、“国际大循环”的误区169

第四节 教育:大循环的“启搏器”177

一、美国人如是说177

二、没有完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179

三、“人人都是投资环境”183

第五章 田野的呻吟——农业问题与教育192

第一节国土沉沦192

一、用家园建造坟墓192

二、“脖子上套着大饼被饿死”的童话194

第二节 同一块蓝天,两朵太阳198

一、不平等的起源198

二、农民会造反吗?202

第三节 幢幢高楼从地起206

一、“战胜饥饿和贫困的《独立宣言》”206

二、不平等的本质在于愚昧210

三、“盲流”:一个屈辱的名字214

四、“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217

第六章 膨胀与萎缩——消费问题与教育224

第一节 膨胀与萎缩的奇观224

一、超高速的膨胀224

二、日渐萎缩的精神文化消费227

三、“恩格尔定律”瞠目结舌230

第二节 消费金字塔的构成233

一、影响消费的双重因素233

二、消费金字塔与教育金字塔236

三、教育专业结构与消费平面结构238

第三节“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费力”240

一、“蛋糕”怎样做大240

二、“蛋糕”怎样切241

第四节 科学消费与教育246

一、教育提高消费者的综合能力246

二、教育优化社会消费文化247

三、教育传播消费知识248

四、教育消除“职位消费”249

五、教育消费的双重作用250

第七章 黄色的灾难与希望——人口问题写教育253

第一节 危机不仅仅是数量253

一、巨大的基数及其高速增长253

二、严重的质量问题254

三、结构日益畸变256

第二节 控制生育的“教育闸门”258

一、教育与生育的“线性负相关”258

二、教育与生育的“非线性负相关”261

三、教育与生育关系的一般原理263

第三节 待业乎?失业乎?267

一、“人员膨胀?效益递减”的恶性循环267

二、“人找事”与“事找人”的教育出路269

第四节 人口压力与人口动力274

一、中国人口并非世界最多274

二、人多,经济必定落后吗?276

三、教育:人口压力与人口动力的“转化器”279

第八章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生态问题与教育285

第一节 自然圈与社会圈的失衡285

一、自然圈的失衡285

二、社会圈的失衡288

三、搬石头砸自己的脚291

第二节自然、社会、教育的生态机理293

一、社会圈与自然圈的循环机理293

二、教育是循环的“负熵源”296

第三节 生态教育的目标与途径303

一、生态教育的必要性303

二、生态教育的目标模式305

三、生态教育的途径307

结论篇310

第九章 走出“象牙塔”——教育产业化的目标与途径310

第一节 教育是生产性产业310

一、教育是“事业”还是“产业”310

二、教育产业的生产性312

三、教育产业化的条件316

四、教育产业化的含义318

第二节 社会化——教育产业化的目标322

一、教育产品社会化322

二、教育劳动社会化326

三、教育产权社会化329

第三节 体制·机制·手段——教育产业化的途径333

一、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教育新体制333

二、建立市场为基础的教育运行机制337

三、建立教育市场体系3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