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 马克思主义史专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 马克思主义史专题研究
  • 马绍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4791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513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523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历史-教学研究-高等学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 马克思主义史专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学一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对象和分期7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史方法论探析33

附录一 以史为鉴,与时俱进——读《简明马克思主义史》70

附录二 治学要讲学风74

第一篇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若干专题8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81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81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建伟大事业83

第三节 《共产党宣言》高高举起科学社会主义旗帜85

第四节 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88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在反对无政府主义和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捍卫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90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反对巴枯宁主义斗争中的发展9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法权观念的理论在批判米尔柏格改良主义中的发展111

第三节 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理论120

第四节 在批判“苏黎世三人团”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捍卫和发展阶级斗争理论141

简短的结论148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军事思想150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军事思想的奠基人151

第二节 论战争与暴力革命163

第三节 论军队与无产阶级177

第四节 论军事学术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186

第四章 欧洲资本主义相对和平发展、无产阶级政党普遍建立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系统阐发19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相对和平发展时期遇到的新挑战198

第二节 《反杜林论》——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式的概述207

第三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观的系统阐明242

第四节 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新经验的理论概括269

第五章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28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家庭、私有制、阶级和国家起源问题的新贡献286

第二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300

第三节 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发展新趋势的科学分析和科学社会主义若干原则的新进展320

第四节 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的崇高地位348

第二篇 列宁思想若干专题365

第一章 列宁反对民粹派主观唯心主义的斗争365

第一节 民粹派的农民社会主义和主观社会学观点365

第二节 普列汉诺夫对民粹派的批判及其局限372

第三节 列宁对民粹派的批判379

第二章 列宁反对“合法马克思主义者”的新康德主义的斗争392

第一节 “合法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观点和哲学观点393

第二节 普列汉诺夫对“合法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及其局限397

第三节 列宁对“合法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407

第三章 列宁反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斗争417

第一节 伯恩施坦主义的政治观点和哲学观点417

第二节 普列汉诺夫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批判及其局限424

第三节 列宁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批判437

第四章 列宁反对经济主义和孟什维主义的斗争454

第一节 经济派和孟什维克的庸俗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观点454

第二节 普列汉诺夫对经济主义的批判及向孟什维克的转变460

第三节 列宁对经济主义和孟什维主义的批判463

第五章 普列汉诺夫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和对唯物史观理论来源的探讨及其方法论意义477

第一节 普列汉诺夫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477

第二节 普列汉诺夫对唯物史观理论来源的探讨及其方法论意义486

附录 学习列宁和普列汉诺夫反对俄国“合法马克思主义”斗争的历史经验502

后记5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