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刑法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刑法探索](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4601794.jpg)
- 张丽卿著 著
-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78986684295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56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刑法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壹篇 犯罪论1
第一章 责任能力与精神障碍3
壹、前言5
贰、责任能力之基础5
叄、影响责任能力之生理要素8
一、病理之精神障碍10
二、深度之意识障碍10
三、心智薄弱11
四、其他严重之精神反常11
肆、影响责任能力之心理要素13
伍、限制责任能力之争议16
陆、责任能力之立法方式19
一、生物学之立法方式19
二、心理学之立法方式20
三、混合之立法方式21
柒、与责任能力相关之刑法修正评估23
一、责任能力之立法23
二、原因自由行为之明文化26
三、监护处分28
四、配合第十九条修正之分则规定30
捌、结语32
第二章 原因自由行为35
壹、前言37
贰、原因自由行为之意义39
叄、原因自由行为之沿革40
肆、原因自由行为之种类41
一、故意的原因自由行为41
二、过失的原因自由行为42
三、新法修正42
伍、原因自由行为之可罚性基础43
一、例外说(习惯法上的例外)43
二、前置说(构成要件说)44
陆、原因自由行为与酗酒驾车行为46
柒、原因自由行为与麻醉状态下之违法行为48
捌、结论与建议51
第三章 刑事责任相关之立法修正评估53
壹、前言57
贰、不纯正不作为犯规定58
一、旧法规定及修正理由58
二、新法规定及适用58
叄、禁止错误之处理59
一、旧法规定及修正理由60
二、新法规定及适用61
三、能否避免错误之判断63
肆、与责任能力相关之修正67
一、第十九条规定68
二、第十九条第三项原因自由行为明文化80
三、第八十七条监护处分92
四、配合第十九条之分则修正99
伍、结语100
第四章 精神障碍或其他心智缺陷之认定109
壹、前言111
贰、精神障碍或其他心智缺陷之症状112
一、仪表障碍114
二、态度与意识的障碍114
三、定向感障碍115
四、注意力、知觉与情感障碍116
五、语言、智能与记忆障碍116
六、病识感障碍117
七、人格障碍118
八、欲望障碍119
九、思考障碍119
叄、精神医学上之认定122
肆、法律学上之认定126
一、精神卫生法第三条126
二、旧刑法第十九条128
三、新刑法第十九条129
伍、结语132
第五章 废弛职务致酿灾害的客观归责135
壹、前言137
贰、废弛职务致酿灾害的构成要件138
一、故意废弛职务139
二、酿成灾害140
三、因果关系140
叄、结论174
第贰篇 刑罚论177
第一章 褫夺公权制度之研究179
壹、前言183
贰、褫夺公权的性质184
叄、比较法上的观察184
一、日本185
二、德国188
三、小结194
肆、褫夺公权的刑罚理由195
伍、我国执行褫夺公权制度的困境196
一、褫夺公权的内容不当扩张197
二、其他法规凌驾刑法规定的限制198
三、裁量褫夺的要件不够明确199
四、有期褫夺的执行始点无法掌握200
五、从刑得否长于主刑迭有争议201
六、剥夺职业权背离宪法精神202
陆、新刑法褫夺公权之修正与评析203
一、修正要点评释204
二、比较理想的规范设计207
柒、结语211
第二章 连续犯的规定应否废除213
壹、争点所在215
贰、出于概括的犯意215
叄、连续为数个同种之行为217
肆、犯同一之罪名217
伍、连续犯的处罚221
陆、结语222
柒、新法修正223
第三章 假释制度之回顾与展望225
壹、前言229
贰、假释制度的起源及沿革230
一、近代假释制度之起源及沿革230
二、我国古代假释制度之起源232
叄、假释制度的刑罚理论基础234
一、假释制度与应报理论的关系235
二、假释制度与一般预防理论的关系236
三、假释制度与特别预防理论的关系237
四、假释制度与综合理论的关系238
肆、实务执行假释的实况及评估240
伍、假释的要件243
一、沿革243
二、评述247
陆、假释的撤销260
一、沿革260
二、评述262
柒、假释之效力269
一、沿革269
二、评述271
捌、执行刑之合并276
一、沿革276
二、评述278
玖、展望(代结语)281
第四章 刑法时效制度之回顾与展望283
壹、前言287
贰、时效的沿革288
一、欧陆时效制度的沿革288
二、我国时效制度的沿革289
叄、时效的学理根据290
一、痛苦代刑说291
二、改过迁善说292
三、证据消灭说292
四、秩序回复说292
五、怠于行使说293
六、小结293
肆、时效规定的体例295
一、实体法性质296
二、程序法性质296
三、混合法性质297
四、小结297
伍、追诉权时效的具体讨论298
一、追诉权时效的意义298
二、追诉权时效的期间299
三、时效的起算304
四、追诉权时效的停止305
五、追诉权时效停止原因的消灭308
六、追诉权时效的法律效果309
七、追诉权时效在审判中与侦查中的情形310
陆、行刑权时效的具体讨论312
一、行刑权时效的意义312
二、行刑权时效的期间312
三、行刑权时效的起算315
四、行刑权时效的停止316
五、行刑权时效的法律效果317
柒、结语与展望318
第参篇 财产犯罪321
第一章 窃盗与抢夺的界线323
壹、争点所在325
贰、窃盗罪的构成要件325
一、主观不法构成要件326
二、客观不法构成要件327
叄、抢夺罪的构成要件329
一、主观不法构成要件330
二、客观不法构成要件330
肆、结语331
第二章 无权使用或窃占333
壹、前言335
贰、实务见解的更迭336
一、不构成窃占罪336
二、构成窃占罪337
叄、无权使用的侵权行为338
肆、窃占罪的构成要件340
一、主观的不法要素341
二、须有窃占的行为342
三、行为客体必须是他人之不动产343
伍、结语344
第三章 机器与诈欺347
壹、前言349
贰、诈欺罪的基本架构349
一、施用诈术350
二、陷于错误351
二、财产处分351
四、财产损害352
叄、机器不会陷于错误355
肆、处罚滥用机器的立法建议(代结语)356
第肆篇 判解评析359
第一章 心神丧失与精神鑑定361
壹、案例事实363
贰、裁判要旨363
叄、判决评析365
一、心神丧失与罪责能力365
二、精神鑑定与法院判决的关系368
肆、建议369
一、专家参审的可行性369
二、修正刑法第十九条的规定371
三、开设「司法精神医学」之课程374
第二章 酗酒驾车在交通往来中的抽象危险377
壹、案例事实379
贰、裁判要旨379
一、从罪刑法定原则言379
二、从刑事证据法则言381
叄、判决评析382
一、本罪为抽象危险犯382
二、本罪为继续犯387
三、关于「不能安全驾驶」的故意与过失388
肆、结语394
第三章 强盗罪与诈欺罪的难题395
壹、案例事实397
贰、判决要旨397
叄、判决评析398
一、强盗罪的不法所有意图399
二、机器不能陷于错误408
肆、结语411
第伍篇 实例讲座415
第一章 都是瓦斯外泄惹的祸417
壹、前言419
贰、降低风险的行为419
叄、推测的承诺420
肆、假象避难421
一、二阶论422
二、三阶论423
伍、结语425
第二章 精神障碍犯罪者之犯罪427
壹、争点429
贰、责任能力之修正429
一、旧法规定及修正理由430
二、新法规定及适用432
叄、连续犯与接续犯435
肆、重伤之定义436
伍、结语437
第三章 乐极生悲439
壹、前言441
贰、构成要件该当性441
一、构成要件结果之实现441
二、不为期待的行为442
三、作为的可能性442
四、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443
五、保证人地位444
六、不作为必须与作为等价444
七、客观注意义务的违反与客观预见可能性445
叄、违法性与罪责446
肆、结语446
第四章 无法避免的禁止错误447
壹、前言449
贰、禁止错误之意义与种类450
一、直接禁止错误451
二、间接禁止错误451
叄、旧法规定及修正理由452
肆、新法规定及适用453
一、符合刑事责任法理453
二、涵盖消极的违法性错误454
三、「旧法」过渡至「新法」适用上之不同结果455
伍、能否避免错误之判断455
一、无法避免的禁止错误456
二、可以避免的禁止错误457
陆、结语459
第五章 祸从天降461
壹、前言463
贰、原因自由行为463
一、原因自由行为的种类464
二、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基础465
叄、麻醉状态下的违法行为466
肆、原因自由行为与麻醉状态下违法行为的区别468
伍、结语469
第六章 无期待可能性471
壹、争点473
贰、无期待可能性的法理与起源473
叄、无期待可能性的适用范围474
肆、结语477
第七章 故意曝光大峡谷底片479
壹、前言481
贰、可能成立毁损罪481
一、客观构成要件481
二、主观构成要件483
三、小结483
叄、可能构成背信罪483
一、客观构成要件484
二、主观构成要件485
三、小结485
肆、结语485
第八章 牵连转想像与连续转包括487
壹、前言489
贰、牵连犯废除后之法律适用489
叄、新型态之包括一罪490
肆、结语491
一、甲构成刑法第三二一条第一项之加重窃盗罪491
二、甲前后十次加重窃盗的行为,应可认为属于包括一罪492
第陆篇 附录495
新修正刑法之要点与评析497
壹、前言501
贰、法例502
一、罪刑法定主义502
二、从旧从轻原则503
三、刑法上之名词定义503
叄、刑法总则之犯罪论部份508
一、禁止错误508
二、责任能力511
三、原因自由行为明文化514
四、未遂犯515
五、正犯与共犯519
肆、刑法总则之竞合论部份523
一、牵连犯之删除523
二、连续犯之删除524
三、想象竞合之量定宣告刑525
伍、刑法总则之刑罚论部份526
一、刑之部分526
二、累犯531
三、刑之酌科及加减532
四、缓刑534
五、假释535
六、时效537
七、保安处分541
陆、刑法分则之部份545
一、常业犯之删除545
二、犯罪构成要件之修正546
柒、结语548
名词索引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