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超越人本主义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超越人本主义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新论
  • 张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9886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费尔巴哈,L.A.(1804~1872)-人本主义-哲学思想-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超越人本主义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1章“以费解马”的两种模式15

1.1以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为导向的理论阐释16

1.1.1恩格斯对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解读18

1.1.2第二国际理论家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凸显22

1.2以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为导向的理论阐释31

1.2.1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阐释32

1.2.2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阐释46

1.2.3阿尔都塞对青年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人本主义阐释50

1.3马克思哲学“费尔巴哈化”的理论实质及要害52

第2章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60

2.1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形成及内容61

2.1.1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形成61

2.1.2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68

2.2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理论贡献76

2.2.1德国古典唯心人本论及其理论困境76

2.2.2费尔巴哈对德国古典唯心人本论的扬弃82

2.2.3费尔巴哈对18世纪唯物主义的超越86

2.3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理论限度及根源90

第3章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对马克思的影响96

3.1质疑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费尔巴哈阶段”96

3.1.1两种“两个转变”论及其理论实质96

3.1.2马克思思想发展中不存在完整的、纯粹的“费尔巴哈阶段”99

3.2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费尔巴哈影响”105

3.2.1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间接影响105

3.2.2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直接影响108

3.3马克思本人对“费尔巴哈影响”的认识133

3.3.1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误解133

3.3.2马克思对误解的认识136

第4章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扬弃与超越140

4.1批判和超越的历史进程140

4.1.1最初的理论差别及其扩展141

4.1.2实质性突破和不自觉超越149

4.1.3在批判和清算中成熟153

4.2唯物史观的人道主义意蕴156

4.2.1关于唯物史观与人道主义156

4.2.2唯物史观的人道主义价值诉求和精神实质164

4.3唯物史观基础上人道主义的科学性172

4.3.1唯物史观实现了对人的科学认识172

4.3.2唯物史观赋予人道主义以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哲学基础177

4.3.3唯物史观提供了实现人道主义的现实途径181

4.4科学理性与人道主义在马克思哲学革命中的统一187

第5章 马克思实现超越的根源194

5.1普罗米修斯情结和火热的个性194

5.2“改变世界”的理论倾向和实践活动199

5.2.1理论研究中的实践倾向199

5.2.2亲历现实的革命实践202

5.3准确把握时代精神206

5.3.1 19世纪40年代德国的理论与现实206

5.3.2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对时代精神的不同把握209

5.4借助巨人的肩膀攀登211

第6章 马克思人道主义的当代发展及意义231

6.1马克思人道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解释力和批判力233

6.1.1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特点、新问题233

6.1.2马克思人道主义的当代解释力和批判力237

6.2全球性环境问题凸现马克思人道主义的当代意义244

6.2.1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及特征244

6.2.2对全球性问题的解释和应对凸现马克思人道主义的当代意义246

6.3“以人为本”:马克思人道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251

6.3.1时代变迁呼唤马克思人道主义的发展251

6.3.2“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是马克思人道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256

6.4小结265

参考文献267

后记2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