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官话方言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语官话方言研究
  • 钱曾怡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齐鲁书社
  • ISBN:978753332453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38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549页
  • 主题词:汉语-官话-方言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官话方言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一 官话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1

二 官话方言在汉语方言中的地位和影响2

三 官话方言研究的意义4

四 关于把晋语纳入本课题研究范围的说明6

第一章 概述9

第一节 官话方言的分布9

一 官话方言分布图9

二 官话方言各区片的分布10

三 官话方言在26省市分布的县市区及使用人口统计16

第二节 官话方言的形成17

第三节 官话方言几项特点的内部比较19

一 尖团分混20

二 古全浊声母今读22

三 古知庄章声母今读24

四 古日母字今读27

五 鼻辅韵尾的分合消存30

六 声调类型34

七 80个生活口语高频词语的对照分析42

八 四项有分区意义的语法现象比较57

第二章 北京官话61

第一节 北京官话概述61

一 北京官话的分布61

二 北京官话的形成62

第二节 北京官话的特点68

一 声母68

二 韵母69

三 声调74

第三节 北京官话的内部比较及分片76

一 声母76

二 韵母80

三 声调82

四 北京官话的分片83

第四节 北京官话的其他特点86

第五节 北京官话研究简述88

一 研究意义88

二 研究现状89

第三章 胶辽官话94

第一节 胶辽官话概述94

一 胶辽官话界说94

二 胶辽官话的分布94

三 胶辽官话的形成95

第二节 胶辽官话的特点100

一 古清声母入声字读上声101

二 古日母字的读音105

第三节 胶辽官话的内部比较及分片106

一 胶辽官话的主要内部差异及分片106

二 尖团分混107

三 古知庄章声母的读音109

四 古影疑二母开口一等字的声母113

五 果摄见系字韵母的读音113

六 古蟹止山臻四摄合口一三等端系字u介音的有无114

七 鼻辅韵尾的消存115

八 古今声调的调类分合115

第四节 胶辽官话其他重要特点116

一 语音116

二 词汇121

三 语法121

第五节 胶辽官话研究简述122

一 胶辽官话的研究价值122

二 胶辽官话研究概况123

第四章 冀鲁官话127

第一节 冀鲁官话概述127

一 冀鲁官话的分布127

二 冀鲁官话的形成128

第二节 冀鲁官话的总体特点131

一 中古入声调在冀鲁官话中的演变类型131

二 从比较看清入字归调的历史层次并论冀鲁官话的特点135

三 冀鲁官话其他方面的一些特点141

第三节 冀鲁官话的内部差异144

一 声调144

二 声母147

三 韵母151

四 各片及小片的特点155

第四节 冀鲁官话研究简述158

一 1978年以前158

二 1978年以后159

第五章 中原官话164

第一节 中原官话概述164

一 中原官话的分布164

二 中原官话的形成164

第二节 中原官话的特点166

一 古入声今读166

二 古全浊声母今读168

三 知庄章三组字声母今读170

四 日母字的今读174

五 古影疑母开口字的今读175

六 果假两摄韵母的今读175

七 蟹止两摄韵母的今读176

八 遇效流三摄韵母的今读177

九 宕江摄入声韵的归向178

十 曾梗摄入声韵的归向179

第三节 中原官话的内部比较及分片179

一 中原官话分区的语音标准179

二 相关问题的讨论181

第四节 中原官话的其他特点182

一 声调182

二 声母183

三 韵母185

四 汾河片主要的文白异读现象分析186

五 其他特点192

第五节 中原官话研究简述194

一 历史文献关于中原官话的一些记载194

二 中原官话研究的现状195

第六章 兰银官话199

第一节 兰银官话概述199

一 兰银官话的分布199

二 兰银官话的形成200

第二节 兰银官话的总体特点203

一 声调203

二 声母205

三 韵母207

四 其他209

第三节 兰银官话的内部差异212

一 声母212

二 韵母220

三 声调225

四 各片的特点228

第四节 兰银官话其他重要特点229

一 声母229

二 韵母230

第五节 兰银官话研究简述232

一 20世纪80年代以前232

二 20世纪80年代以后232

第七章 西南官话236

第一节 西南官话概述236

一 西南官话的分布236

二 西南官话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237

三 从历史文献看早期的西南官话241

第二节 西南官话的总体特点243

一 古入声今读阳平是西南官话最重要的语音特点243

二 川黔派西南官话的入声及其历史文化背景247

三 稳定的四声框架也是西南官话重要的语音特征250

第三节 西南官话的分片及内部比较256

一 西南官话的内部分片及其语音差别256

二 西南官话的八种声调类型259

三 分阴阳去的西南官话和三个声调的西南官话261

四 精见两组的分混形式与尖团的分混类型262

五 云南方言声母中的尖团与腭化问题266

六 知庄章三组的读音类型269

七 泥母与来母的分混274

八 非组与晓组的分混275

九 四种特殊的声母演变类型276

十 两种特殊的韵母演变类型279

第四节 西南官话研究简述281

一 关于西南官话的调查281

二 关于西南官话的研究285

三 小结287

第八章 江淮官话289

第一节 江淮官话概述289

一 江淮官话的分布289

二 江淮官话的形成290

第二节 江淮官话的特点291

一 存在独立的入声调类291

二 ?n ?不分,in i?不分292

三 n l大多不分292

四 不分尖团292

第三节 江淮官话的内部比较及分片293

一 江淮官话的主要内部差异及分片293

二 中古全浊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的声母送气情况294

三 中古四声与今读调类关系295

四 知系合口字与见系合口字是否同音295

五 知章组洪音与精组洪音的分合关系296

六 阴声韵的演变297

七 阳声韵的演变298

八 入声韵的演变300

九 中古疑影母今读301

十 中古日母今读302

十一 中古端系合口字今读大多无介音303

十二 中古开口见系二等字大多存在文白异读303

十三 中古庄组内转字读同精组,外转字读同知章组304

十四 部分中古邪母平声字大多读同次清声母字305

十五 关于鄂西陕南的江淮官话305

第四节 江淮官话研究简述306

一 17世纪初至20世纪初307

二 20世纪初至1949年307

三 1949年以后308

第九章 晋语310

第一节 晋语概述310

一 晋语的分布310

二 晋语的形成311

第二节 晋语的特点312

一 入声312

二 全浊上声314

三 分音词314

四 文白异读316

五 韵母一二等的分别332

第三节 晋语的分片及各片的特点338

一 晋语的分片338

二 晋语各片的特点339

第四节 晋语其他语音现象352

一 声母352

二 韵母356

三 声调359

第五节 晋语研究简述362

一 20世纪80年代以前362

二 20世纪80年代以后363

第十章 音变现象述要369

第一节 非重叠式两字组的连读变调369

一 北京官话370

二 冀鲁官话和胶辽官话370

三 中原官话373

四 兰银官话374

五 西南官话375

六 江淮官话376

七 晋语377

八 非重叠式两字组连读变调的特点379

第二节 轻声382

一 调值不受前字控制、完全归并的轻声383

二 调值部分归并的轻声384

三 调值没有归并的轻声386

四 不轻的“轻声”387

五 轻声前字的变调388

第三节 儿尾和儿化韵(附:子变韵和子变调)389

一 儿尾自成音节及其地域分布390

二 对基本韵母不发生影响的儿化韵391

三 卷舌儿化韵392

四 边音尾儿化韵393

五 平舌儿化韵394

六 嵌r儿化韵及其对声母的影响397

七 儿尾和儿化并存的方言400

八 儿化音节的变调401

九 子变韵402

十 子变调405

附录 官话方言8区42片1026个音系基础字字音对照表407

参考文献522

后记5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