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五味轩诗词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古从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 ISBN:750594216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13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五味轩诗词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五味轩诗词选》序&刘梦芙1
自序&古从新3
五言绝句4
已巳春村行词(五首)4
已巳暮春见岸边草5
已巳春瞻古大存故居(三首)5
已巳三月借调县“一条龙”剧团任副团长兼任编剧(四首)5
已巳秋夜别紫金县龙窝镇观戏群黎6
读史感事书怀(四首)6
久旱秋夜喜雨(三首)7
梅7
桂7
松8
橘8
柳8
杏8
樱桃8
山海棠8
无名花9
瓶花9
庚午新春杂咏9
邻村见乞米者有感(四首)9
公门深夜闻歌偶拾10
花开10
题美女图10
忆诸弟(四首)10
夜坐怀方露馨11
路见11
近有11
偶题11
江村杂兴12
辛未春试题扇上画(五首)12
忆母13
不寐有怀13
客至13
谷雨前随父采茶13
勉儿13
雨中古松即景13
驻村杂咏(四首)14
过山中农家14
壬申春谢国本宗兄枉顾14
重到韶州15
南华寺留题15
曲江园谒张九龄铜像15
丹霞山即景15
夜宿丹霞山观日出(二首)15
冬上梅关16
在韶关艺校得家书并复(二首)16
癸酉仲春浈江看月16
英德宝晶宫16
鼎湖山白云寺16
题清远飞来寺17
飞霞山闲吟17
韶州与宗侄学荣话旧(四首)17
崖门怀古(三首)18
崖门古炮台18
偶遣18
羊城重晤栋明友(四首)18
甲戌杂咏(十首)19
笼鸟21
见假僧化缘21
旧事有忆(十首)21
中秋夜寄23
与友夜饮23
春江远眺23
惜春23
甲申秋中山会见魏君育贤友23
秋夜闻歌即兴23
山溪即景24
珠江夜游24
感怀24
夜坐24
春望笔架山24
约友不至24
梁燕25
松25
题画25
新月25
谢得李兄泗辉赠“夜漏诗成”书法斗方(六首)25
读友人诗题后(三首)26
偶思(四首)27
偶感(三首)27
戏题街头庸医28
戏题街头为相者28
喜友人见访(四首)28
夜坐怀李旭元兄(四首)29
题水寨大桥30
夏日即事书怀30
春末怀人30
寄燕京张静30
得燕京张静书却寄30
东莞粤晖园荷花苑留题30
知音桥31
宴月桥31
物我亭31
无香湖31
梦马31
秋暮怀乡31
杂感集唐人句(十六首)32
感时35
读《爱在红尘外》赠张小玲女士35
五言律诗36
辛未秋公门夜坐客至36
友将远行,夜别有赠36
早发韶州36
辛未除夕公门守岁作36
遇盗37
晚发羊城37
壬申初秋韶州寄内37
课间郊行见老农37
咏玻璃池金鱼38
吃蟹粥戏题(二首)38
咏怀(五首)38
癸酉秋武江泛舟40
中秋前夕寄学仁宗侄40
读《衔月楼诗钞》并怀求能宗叔祖40
《大田风情》读后40
观鱼41
久雨41
远望天柱山41
闻蝉41
题骏马图42
戏题酒筵陪歌女清唱42
秋夜寓思42
感怀42
重阳即兴怀骚苑诸友43
开大戏作品分析会夜宿阴那山43
人日夜怀诸弟43
言怀43
卖花少女44
癸未冬日与友人畅饮梅州翻寻味酒家44
雪44
山村道中44
狮雄山留题45
偶题45
夜起得“啼”字韵偶成45
友邀远游因事未能前行45
甲申元宵下坝赏灯46
柳46
客中作46
阳台牡丹花开46
看某电视剧值窗外虫鸣戏题47
游梅州千佛塔留题47
天堂山47
登天柱山47
石马山48
庐山会址48
郊游即景48
仰贾谊宅48
山海关49
贞女祠49
春日遇雨戏作49
偶占寄甘容文友49
偶吟50
书怀(二首)50
贺《林泉拾韵》二集出版50
冬日访友人山居留题51
题友人国画《红梅图》51
乙酉新春寄六桥诗友51
都门张静友折兰见寄51
夜坐忆及都门与张静友话别,怅然赋此52
丙戌初夏读永新友次韵答石斋,甚赏其意,得一首以寄52
寄怀诗家苏俊君52
次张本应学兄丙戌晚春见寄韵(二首)52
所感53
偶得53
村行杂兴53
夜静读《适闲堂诗稿》并寄丁思深教授(五首)54
端午前夕夜怀寄六桥诗弟(三首)55
七言绝句56
赏野菊戏题(二首)56
水仙56
梅花56
牡丹56
十五夜月57
次韵国本宗兄见寄(四首)57
晚春江行即景(三首)57
岩松58
次韵奉酬刘如廉老师见惠58
庐山随感58
庐山聪明泉戏题58
庐山好汉坡寄意59
柴桑烟水亭怀古59
过九江琵琶亭59
题柴桑陶渊明纪念馆59
登滕王阁59
瞻仰南昌起义纪念塔59
无题60
赏梅60
春望60
秋望60
暮登镇海楼60
秋月夜度60
暮秋夜宿江西丰城61
山竹61
虎门观海潮61
早梅61
秋登羊城越王台(二首)61
广州嘉应宾馆夜宿偶成62
题拙作大戏《涂来贵当官记》62
斗鸡62
戏题木兰花62
门前杏花62
迎春花62
雨中桃花63
寒食夜咏怀63
代贫妇作(五首)63
代怨妇作(五首)64
贺五华县美术中专学校《新蕾画展》巡回展出65
拔苗助长65
读惠龙太叔祖《读书四绝》有感敬赠65
佛山祖庙瞻仰李文茂雕像65
游西樵山65
西樵山碧元村留题65
深圳西丽湖纪游66
深圳锦绣中华纪游66
珠海市望海楼66
惠州西湖纪游66
苏堤寄意66
重登越秀山途中遇雨66
丙子春瞻仰毛主席遗容67
燕京残雪67
中国军事博物馆观看赖少奇个人美展67
瞻仰北京辛亥革命先烈纪念园67
游北海公园遇雨67
游陶然亭公园67
瞻仰北京袁崇焕庙68
瞻仰北京鲁迅故居68
丙子晚春燕京见杨花怆然有作68
北京人民大会堂看川剧《山扛爷》演出68
故宫吟68
太和殿68
故宫龙爪槐69
北京圆明园69
卢沟桥69
丙子五月登长城好汉坡69
天安门瞻仰英雄纪念碑69
丙子秋燕京醉归中国音乐学院招待所住处(二首)69
游北海静心斋偶题70
煤山古槐(二首)70
祈年殿70
香山红叶70
游旸台山大觉寺71
登北京钟楼71
游极乐寺留题71
游清华大学赠别71
北戴河剪影71
北戴河登望海亭远眺(二首)71
承德游避暑山庄怀古72
六合塔72
都门话别诸同学72
橘子洲72
瞻仰刘少奇故居72
瞻仰毛泽东故居73
暮登岳阳楼(三首)73
遥望君山亭73
剧作获奖73
怀母74
竹(五首)74
东施效颦75
有赠(八首)75
长乐烧酒吟76
参加《岭南诗社》诗词创作研讨会76
感事答友人76
赠潭江诗社李日明社长(二首)77
己卯早春(五首)77
题画家康阿水《戏虾图》78
有所思78
自遣78
庚辰深秋远望石马山(二首)78
瞻河汉小学并赠企业家缪寿良先生79
溪边晚照79
嘱题广东岭南诗社诗词研修班《驰骋集》出版(三首)79
悼孔凡章翁(三首)80
聆听刘梦芙导师莅临五华讲课(二首)80
湖南郴州王璘先生寄赠《郴江流韵》依韵奉和80
读《忍寒斋》诗稿,并赠辽宁王震宇方家81
湖北廖国华先生惠赠《无妄斋》诗集,读后致谢81
江西卢位梂方家惠赠《游踪浅印》诗集,读后敬赠81
咏盆桃81
夜兴81
顺德清晖园81
北京王澍方家惠赠诗文集读后敬题82
上海戏剧学院宋光祖教授惠赠《戏曲写作论》82
福建赵玉林方家寄赠诗文集读后,一绝申谢82
赠晋雄宗侄82
春燕82
琴江晚眺82
惠龙太叔祖调梅后,久未晤面,忆及往昔常聚于县城,感怀二绝以寄83
许由83
苍梧83
题后稷祠83
禹陵83
题夷齐庙84
吕尚84
季札84
勾践84
吴王夫差84
伍子胥84
范蠡85
坐井观天85
矮子看戏85
游益塘水库得友助兴口占85
夜读85
访友住处问客偶感85
村行即景86
回乡86
偶成86
自嘲86
遣怀86
暑夜倚栏赏月偶得(六首)86
步丁思深友原玉奉贺求能尊叔祖乙酉四月改非(三首)87
闻丁思深诗兄即将退养聊以一绝为贺88
乙酉秋,三弟从东莞回五华来舍赠别88
有感88
感时杂咏(十首)88
横陂镇坝头村大桥竣工嘱题(二首)90
春梦(三首)90
送别魏育贤友91
感遇91
示金儿(三首)91
墨梅(三首)92
代友人题赠92
东莞粤晖园水廉洞留题92
无香湖即景93
黄果树瀑布93
看四川九寨沟诺日朗瀑布照片题93
蕉岭皇佑庵看佛根即兴93
蕉岭龙潭留题93
石马山东坡亭93
仙溪湖即兴94
美女照镜94
通天洞94
将军岩94
读兰亭序题后94
车过榕城遥望鼓山94
车归闽粤汾水关95
大埔行吟(二首)95
韩江源远眺95
瞻仰“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95
题孙成康画家赠古宗超兄川西山水画95
赴蕉阳道中口占(四首)96
步京宁诗弟读拙作赴蕉阳道中口占见赠原玉(二首)96
谢台湾黄建鹏吟长惠赠《南窗集》97
丰顺道中(并序)97
车过瘦牛岭97
初到丰顺县城97
丰顺会后拜谒谢永伟友97
深夜得谢君永伟友宴请有述97
集唐人句敬酬西南大学赵家怡教授惠赠大著《南村诗词集》(五首)98
集唐人句深谢陈永正吟丈惠赠《沚斋诗词钞》大著99
集唐人句酬叶乃新吟长惠赠侯孝琼方家《流萤集》大著(五首)99
集《贺正明诗选》二首,酬正明吟翁惠赠大著100
集《风雨轩诗文集》四绝句,酬荆州刘德怀吟翁惠赠《风雨轩诗文集》大著100
集《鄱湖浪石集》句成五绝,并怀余正新吟丈兼谢邵天柱兄转赠《鄱湖浪石集》大著101
参观顺德北窖金楼留题102
集杜诗赠参加顺德北窖中青年创作研讨会诸吟友102
依韵步和丁思深教授丙戌中秋寄友(三首)102
谢吕君忾吟丈惠赠《无斋诗词钞》大著(三首)103
别张况友并序(五首)103
谢友人赐酒104
祝贺《晚晴集》付梓104
集《五盤诗词钞》成四绝句谢盤中玉、盤中珠惠赠大著105
七言律诗106
感时106
谒轩辕庙106
中年杂感(二首)106
读《衔月楼》近稿、敬呈求能宗叔祖107
夜怀兼寄叶华友107
忆旧并酬运桂、国本两宗兄(二首)107
甲申晚春夜游虎门遇雨匆返即景108
夜宿虎门北栅金龙宗叔家并序(二首)108
虎门将别有序109
题友人山居109
看《包青天》电视剧有感109
池荷109
浮萍110
觅梅110
竹梅110
庭梅110
山行即景111
重游阴那灵光寺111
独上庐山五老峰111
读史有感111
江村暮行有见112
北京行吟(二首)112
初游天安门广场写怀112
长安街漫步遣怀(二首)113
都门端午有怀屈大夫113
游昆明湖即兴(二首)113
颐和园谐趣园寄意114
居庸关114
游十三陵114
游故宫杂感115
晨望天坛115
秋登天安门城楼兼寄友人115
步韵敬和敬仁宗亲八十书怀(二首)115
登岳阳楼116
江西送发祥弟返家作116
忆旧寄友(三首)116
秋感117
登高抒怀117
瞻广州烈士陵园和黄花岗烈士陵园118
偕友返家道中值微雨118
忆旧感怀(六首)118
读《晚霞》续集,敬呈张国华先生(二首)120
依韵敬和孔凡章翁丁丑迎春曲(十二章)120
依韵敬酬叶乃新社长见赠123
答友人询问近况(三首)123
春日抒怀124
秋游灵光寺留题124
赏梅杂感125
晚秋在韶州寄运桂宗兄125
嘉应诗社成立十周年125
依韵步罗滨词长贺《嘉应诗社》荣获梅州市第四届梅花文艺先进集体称号125
深切悼念邓小平同志(三首)126
自省126
编剧自嘲127
读清史闻香港即日回归感赋127
秋夜梅江河泛舟127
晚秋怀人(二首)127
依韵敬和孔凡章翁戊寅迎春曲(十首)128
步韵敬和孔凡章翁己卯迎春曲(十首)130
次韵顺德潘根吟长己卯迎春曲(八首)133
遣怀135
己卯秋游顺德宝林寺135
访清末御医徐华清故居135
庚辰冬感怀并呈练立权、林文祥学友(二首)136
贺《徐志摩与三位美人》再版兼赠邹吉玲女士136
野菊吟136
步甘容文友和拙作《赏梅》原韵137
敬酬廖子梅画家见赠137
《无题》步长沙贺迎辉诗弟原玉137
贺县诗书画协会第二届代表会召开(二首)137
长乐元日138
依韵贺陈立夫先生百年华诞征诗138
贺广东岭南诗社五华分社成立138
遣兴139
题友人山水画139
谒岳武穆王墓139
寄赠尽心女士139
七星岩留题140
纪念五华解放五十周年怀诸先贤140
《嘉应诗社》成立十五周年喜赋140
依韵酬长沙刘伟明吟长见赠140
读《悠然斋》近稿赠爱群君141
己卯秋参加广东岭南诗社第三次中青年诗会赋赠诸吟友(二首)141
依韵和廖贻谋友《玩鸟》原玉141
羊城地铁采风感赋142
《林泉拾韵》读后,赠吴颂声吟丈142
参加广东岭南诗社第二次社长会议在顺德召开142
己卯中秋诗社雅集赠诸君142
己卯重阳彩旗山雅集作143
谢羊城蔡廷辉吟长见寄(二首)143
依韵酬丁思深教授见赠(三首)143
迎接澳门回归144
盆梅144
雨145
春望145
失眠145
端午吊屈原145
午醒146
夜遣146
步和北京吴柏森词丈庚辰迎春书怀原玉(十首)146
庚辰新春杂咏(十首)149
庚辰春郊行即兴151
读《同声集》赠熊鉴、老憨、古求能词长151
安徽桃霞居士刘振诗家《枕流集》惠赠致谢152
酬湖北黄冈童怀章方家惠赠大著《散柴什积》152
久怀长沙贺迎辉诗弟玉音不至因寄152
《蔡诚轩、蔡泰然诗词选》读后,拙成一律致谢152
廖贻谋诗兄赠《扯谈斋诗选》读后并寄153
赠成都《绿云楼》吟主刘友竹词长153
读《觅句轩韵痕》酬常州叶鹏飞方家153
《红闺春恨》读后,赠吉安邹吉玲女史153
读《适闲堂诗选》酬丁思深教授154
《片玉集》读后,敬酬普宁江东词长154
酬熊鉴方家惠赠大著《路边吟草》(二首)154
赠潮安《沧海楼》吟主曾圣任词长155
庚辰秋安徽苏自宽词长见寄,步韵奉酬155
读《忍寒斋近稿》并赠辽宁王震宇方家155
读《高旅诗词》题后(二首)155
酬福建王晴晖词长惠赠大著156
酬杨子元先生见赠(六首)156
狮雄山怀古158
登狮雄山塔(二首)158
《心远庐诗稿》读后,赠何达成吟长158
闻将复建长乐台行宫故址遐想(二首)159
题长乐学宫159
瞻仰古大存故居159
学诗感怀160
步韵奉和蔡诚轩词长《庚辰深秋初访五华诗社有感并呈座上诸公》160
次韵奉和蔡廷辉词长《重阳翌日水寨访友》160
初访蒲江中学留题160
宋词读后留题161
九日有怀161
杂兴(十首)161
贺叶乃新翁《一叶斋诗词选》出版164
寄赠安徽芜湖汪稚青吟长164
寄怀陈国强君164
赠杨君子元友164
赠心远庐主165
寄福建永安立雪庐主游生忠友165
编选何达成诗翁遗稿入刊,忆及往昔,情不能己,拙成一律,以寄哀思165
赠一了斋主并寄江西邵天柱诗兄165
闻《天章阁诗词选》付梓,并寄邹倬云吟长166
依韵步何永沂词长《六十初度》原玉166
秋江望芦花166
参加蕉岭梅州诗人联谊会并重游蕉阳166
瞻仰丘逢甲故居留题(三首)167
游闽粤赣释迦文化中心(三首)167
同八邑诗社诸公游蕉岭长潭(三首)168
闻拟出版《蕉阳雅集》并酬汤国云、林传芳两吟长169
酬杨庆春词长读拙作《五味轩近稿》见赠(六首)169
乙酉元旦,魏京宁、赖兴平等诗友招饮于县城某酒家171
谢魏京宁、赖兴平两诗友过访171
与魏京宁、赖兴平两诗友夜谈(二首)171
乙酉春日感怀寄台湾古炎生宗亲(四首)172
酬澳门《诗词净土》主编邓步峰先生约稿(三首)173
九日阳台赏菊有感兼寄台湾刘定远吟长(三首)173
步丁思深吟长《二○○五年元旦有作》原玉(三首)174
步叶乃新、吴颂声两诗翁乙酉迎春曲(三首)175
乙酉三月大埔行吟眺望万川明代古城寄意176
埔城西湖公园即景176
湖寮泰安楼留题176
晚游虎山拾韵176
重游启明寺兼寄友人177
山梅177
梦梅177
落叶联唱177
乙酉初冬晋雄宗侄招饮于羊城三江餐馆178
乙酉初冬军荣宗弟招饮于虎门莱茵酒家178
乙酉初冬羊城将别晋雄、凯荣两宗侄178
贺友人《中和斋诗词选》出版178
恭贺李老太太丙娥女士102岁华诞志庆179
感旧步京宁诗弟网聊韵(十章)179
秋夜怀李君永新弟181
感怀兼寄粉蓉友182
贺《墨池吟草》二集出版182
贺李泗辉兄《涂鸦》大著出版182
贺旗山阁落成182
贺将军联碑揭幕183
参加旗山文艺社第三辑首发式183
秋夜遣兴(二首)183
丁亥迎新步丁思深吟长韵(四首)184
贺邹海平老师《存诚轩集》付梓185
依丁思深教授读《五味轩诗词》稿寄从新韵185
迭前韵,酬求能宗叔祖读拙诗稿见赠185
再迭前韵,酬悠然斋主读拙诗稿见赠185
又迭前韵,谢求能宗叔祖新咏见赠186
再迭前韵,酬求能宗叔祖新咏见寄186
依前韵,二叠谢丁思深教授新咏见寄186
依前韵,三叠酬丁思深教授见赠186
依前韵,四叠谢丁思深教授又惠新作187
谢锐开尊叔招饮(并序)187
汉文堂弟每有诗来,粗成一律共勉187
词188
贺新郎·春日写怀188
眼儿媚·试新衣188
满庭芳·偕友游县府广场188
小重山·赠友人返中山189
好事近·戏题白窗花189
摸鱼儿·感秋189
少年游·忆友189
南乡子·春兴190
小重山·拟情190
南歌子双调·酒后(二首)190
南歌子·观书190
渔歌子·农舍191
忆江南·除夕拜神191
捣练子·忆旧(三首)191
生查子·闺情191
如梦令·客至192
点绛唇·世感192
浣溪沙·感旧192
一剪梅·晚眺192
唐多令·秋感192
一剪梅·忆旧193
江城子·风鸢193
临江仙·山居雨后杂感193
浣溪沙·万绿湖见孤鸳鸯193
诉衷情·秋雨客中作193
画堂春·题画194
水调歌头·中秋赏月194
附录:创刊寄语195
关于诗歌改革的思考196
《旗山文艺》第二集·序200
《柏嶂文峰》序203
《一叶斋诗词选》跋205
莫道久荒重搦管,东篱晚放占芳名——杨子元先生《中和斋诗词选》序208
后记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