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技术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技术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4616621.jpg)
- 牛晋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43158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99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12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学技术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导论3
第一章 科学技术概念含义和功能3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概念及其关系3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分类与功能9
第三节 科学素养与科学辩证16
第二篇 古代科学技术概论33
第二章 自然科学的起源与发展33
第一节 神话与科学的萌芽33
第二节 宗教与科学技术的起源36
第三节 古代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40
第四节 古代天文学的建立与发展43
第五节 古代数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49
第六节 古代力学及其他科学的发展57
第三章 古代技术概论61
第一节 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61
第二节 古代纺织技术64
第三节 古代建筑技术66
第四节 古代手工业及其他技术68
第三篇 近代科学技术概论73
第四章 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兴起73
第一节 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73
第二节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78
第三节 天文学81
第四节 经典力学87
第五节 数学94
第六节 物理学101
第七节 化学108
第八节 生物学与地质学111
第九节 近代科学方法及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114
第五章 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123
第一节 数学123
第二节 物理学136
第三节 化学152
第四节 生物学159
第五节 天文学与地质学164
第六节 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171
第六章 近代技术的两次革命176
第一节 第一次产业革命的社会背景与兴起176
第二节 蒸汽时代技术的全面发展180
第三节 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兴起189
第四节 电信技术的产生和发展195
第五节 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199
第四篇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211
第七章 现代数学211
第一节 现代数学的思潮211
第二节 三大学派218
第三节 现代理论数学的发展224
第四节 现代应用数学的建立与发展229
第八章 现代物理学234
第一节 19世纪末现代物理学的三大发现234
第二节 相对论240
第三节 量子力学248
第四节 粒子物理学的形成和发展262
第九章 现代宇宙学与天文学275
第一节 宇宙观念的发展275
第二节 星系的起源和演化277
第三节 宇宙的构造284
第四节 现代宇宙学287
第十章 生命科学与智力探索296
第一节 生命的本质296
第二节 生命的物质结构298
第三节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304
第四节 智力探索308
第十一章 系统科学318
第一节 系统论318
第二节 信息论323
第三节 控制论327
第四节 自组织理论331
第十二章 复杂性问题研究343
第一节 非线性科学与复杂世界中的规整性343
第二节 确定性系统中的“无规”运动——混沌347
第三节 现实世界的几何体——分形351
第十三章 物质结构之谜356
第一节 物质结构之谜的揭示历史356
第二节 物质结构研究的当代进展357
第三节 探索物质结构的实验装置及发展363
第十四章 高技术概论368
第一节 计算机技术368
第二节 通信技术377
第三节 信息高速公路387
第四节 酶工程与微生物工程389
第五节 细胞工程393
第六节 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398
第七节 新材料技术405
第八节 新能源技术412
第九节 海洋技术420
第十节 空间技术427
第五篇 科学与人、自然、社会437
第十五章 科学与人437
第一节 科学与人类善恶437
第二节 科学的分裂与人440
第三节 科学的统一与人443
第十六章 人与自然447
第一节 人与自然的关系447
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环境452
第三节 人类环境保护463
第十七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473
第一节 科技发展与社会环境473
第二节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479
第三节 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484
第四节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486
第五节 科教兴国战略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