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追诉标准与司法认定实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追诉标准与司法认定实务
  • 莫开勤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39781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标准-中国;扰乱公共秩序罪-认定-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追诉标准与司法认定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妨害公务罪1

第一节 妨害公务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1

一、妨害公务罪的概念1

二、妨害公务罪的罪名渊源1

第二节 妨害公务罪的犯罪构成要件2

一、妨害公务罪的客体2

二、妨害公务罪的客观方面3

三、妨害公务罪的主体4

四、妨害公务罪的主观方面4

第三节 妨害公务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5

一、妨害公务罪的立案追诉标准5

二、认定妨害公务罪应注意的问题7

第四节 妨害公务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7

一、妨害公务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7

二、妨害公务罪的特殊形态认定9

第五节 妨害公务罪的刑事责任10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10

第二章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15

第一节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15

一、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概念15

二、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罪名渊源15

第二节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犯罪构成要件15

一、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客体15

二、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客观方面16

三、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主体17

四、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主观方面17

第三节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17

第四节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18

一、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18

二、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特殊形态认定19

第五节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刑事责任20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21

第三章 招摇撞骗罪22

第一节 招摇撞骗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22

一、招摇撞骗罪的概念22

二、招摇撞骗罪的罪名渊源22

第二节 招摇撞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22

一、招摇撞骗罪的客体22

二、招摇撞骗罪的客观方面23

三、招摇撞骗罪的主体24

四、招摇撞骗罪的主观方面24

第三节 招摇撞骗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25

第四节 招摇撞骗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25

一、招摇撞骗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25

二、招摇撞骗罪的特殊形态认定27

第五节 招摇撞骗罪的刑事责任28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29

第四章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30

第一节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30

一、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概念30

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罪名渊源30

第二节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犯罪构成要件31

一、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客体31

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客观方面34

三、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主体35

四、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主观方面35

第三节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36

第四节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36

一、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与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的界限36

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特殊形态认定37

第五节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刑事责任37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39

第五章 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44

第一节 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44

一、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概念44

二、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罪名渊源44

第二节 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犯罪构成要件44

一、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客体44

二、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客观方面45

三、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主体45

四、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主观方面45

第三节 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46

第四节 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46

一、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46

二、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特殊形态认定47

第五节 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刑事责任48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48

第六章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49

第一节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49

一、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的概念49

二、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的罪名渊源49

第二节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的犯罪构成要件50

一、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的客体50

二、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的客观方面50

三、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的主体51

四、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的主观方面51

第三节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51

第四节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52

一、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与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界限52

二、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的特殊形态认定52

第五节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的刑事责任53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54

第七章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56

第一节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56

一、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的概念56

二、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的罪名渊源56

第二节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的犯罪构成要件56

一、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的客体56

二、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的客观方面57

三、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的主体58

四、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的主观方面58

第三节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58

第四节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59

一、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59

二、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的特殊形态认定60

第五节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的刑事责任61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61

第八章 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62

第一节 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62

一、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的概念62

二、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的罪名渊源62

第二节 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的犯罪构成要件63

一、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的客体63

二、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的客观方面63

三、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的主体64

四、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的主观方面64

第三节 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65

一、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的立案追诉标准65

二、认定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应注意的问题65

第四节 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67

一、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67

二、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的特殊形态认定68

第五节 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的刑事责任68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69

第九章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70

第一节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70

一、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概念70

二、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罪名渊源70

第二节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犯罪构成要件70

一、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客体70

二、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客观方面71

三、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主体71

四、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主观方面71

第三节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72

第四节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72

一、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72

二、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特殊形态认定73

第五节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刑事责任74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74

第十章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76

第一节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76

一、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的概念76

二、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的罪名渊源76

第二节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的犯罪构成要件76

一、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的客体76

二、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的客观方面77

三、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的主体78

四、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的主观方面78

第三节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78

第四节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79

一、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79

二、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的特殊形态认定79

第五节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的刑事责任80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81

第十一章 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82

第一节 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82

一、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的概念82

二、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的罪名渊源82

第二节 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的犯罪构成要件82

一、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的客体82

二、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的客观方面83

三、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的主体84

四、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的主观方面84

第三节 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84

第四节 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84

一、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与非法经营罪的界限84

二、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的特殊形态认定85

第五节 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的刑事责任85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85

第十二章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86

第一节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86

一、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概念86

二、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罪名渊源86

第二节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犯罪构成要件86

一、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客体86

二、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客观方面87

三、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主体87

四、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主观方面88

第三节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88

第四节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88

一、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88

二、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特殊形态认定89

第五节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刑事责任89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90

第十三章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91

第一节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91

一、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概念91

二、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罪名渊源91

第二节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犯罪构成要件91

一、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客体91

二、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客观方面92

三、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主体94

四、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主观方面94

第三节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95

第四节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95

一、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界限95

二、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特殊形态认定96

第五节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刑事责任96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97

第十四章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98

第一节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98

一、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概念98

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罪名渊源98

第二节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犯罪构成要件99

一、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客体99

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客观方面99

三、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主体101

四、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主观方面102

第三节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102

一、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立案追诉标准102

二、认定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应注意的问题102

第四节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103

一、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103

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特殊形态认定104

第五节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刑事责任105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105

第十五章 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106

第一节 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106

一、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的概念106

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的罪名渊源106

第二节 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的犯罪构成要件107

一、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的客体107

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的客观方面107

三、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的主体107

四、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的主观方面108

第三节 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108

第四节 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109

一、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109

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的未完成形态认定109

第五节 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的刑事责任110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110

第十六章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111

第一节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111

一、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概念111

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罪名渊源111

第二节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犯罪构成要件112

一、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客体112

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客观方面112

三、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主体115

四、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主观方面115

第三节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116

第四节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116

一、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116

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罪数形态认定117

第五节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刑事责任117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117

第十七章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119

第一节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119

一、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概念119

二、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罪名渊源119

第二节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犯罪构成要件120

一、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客体120

二、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客观方面120

三、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主体122

四、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主观方面122

第三节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122

第四节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122

一、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与间谍罪的界限122

二、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特殊形态认定123

第五节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刑事责任123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124

第十八章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125

第一节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125

一、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概念125

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罪名渊源125

第二节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犯罪构成要件125

一、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客体125

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客观方面126

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主体128

四、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主观方面129

第三节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129

第四节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129

一、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129

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罪数形态认定130

第五节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刑事责任130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130

第十九章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131

第一节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131

一、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概念131

二、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罪名渊源131

第二节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犯罪构成要件131

一、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客体131

二、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客观方面132

三、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主体133

四、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主观方面133

第三节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133

第四节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134

一、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134

二、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罪数形态认定134

第五节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刑事责任135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135

第二十章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136

第一节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136

一、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概念136

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罪名渊源136

第二节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犯罪构成要件137

一、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客体137

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客观方面137

三、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主体138

四、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主观方面138

第三节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139

第四节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139

一、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139

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特殊形态认定140

第五节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刑事责任140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141

第二十一章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142

第一节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142

一、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概念142

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罪名渊源142

第二节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犯罪构成要件142

一、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客体142

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客观方面143

三、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主体143

四、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主观方面143

第三节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144

第四节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145

一、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界限145

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罪数形态认定145

第五节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刑事责任146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146

第二十二章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147

第一节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147

一、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概念147

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罪名渊源147

第二节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147

一、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客体147

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客观方面148

三、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主体148

四、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主观方面148

第三节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149

第四节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151

一、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与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界限151

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特殊形态认定152

第五节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刑事责任153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153

第二十三章 聚众斗殴罪155

第一节 聚众斗殴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155

一、聚众斗殴罪的概念155

二、聚众斗殴罪的罪名渊源155

第二节 聚众斗殴罪的犯罪构成要件155

一、聚众斗殴罪的客体155

二、聚众斗殴罪的客观方面156

三、聚众斗殴罪的主体156

四、聚众斗殴罪的主观方面157

第三节 聚众斗殴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157

第四节 聚众斗殴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158

一、聚众斗殴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158

二、聚众斗殴罪的罪数形态认定159

第五节 聚众斗殴罪的刑事责任159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160

第二十四章 寻衅滋事罪163

第一节 寻衅滋事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163

一、寻衅滋事罪的概念163

二、寻衅滋事罪的罪名渊源163

第二节 寻衅滋事罪的犯罪构成要件163

一、寻衅滋事罪的客体163

二、寻衅滋事罪的客观方面164

三、寻衅滋事罪的主体165

四、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方面165

第三节 寻衅滋事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165

第四节 寻衅滋事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167

一、寻衅滋事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167

二、寻衅滋事罪的罪数形态认定169

第五节 寻衅滋事罪的刑事责任170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170

第二十五章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173

第一节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173

一、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概念173

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罪名渊源173

第二节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犯罪构成要件174

一、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客体174

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客观方面174

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主体175

四、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主观方面175

第三节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175

一、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立案追诉标准175

二、认定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应注意的问题175

第四节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177

一、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177

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特殊形态认定178

第五节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刑事责任178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179

第二十六章 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182

第一节 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182

一、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的概念182

二、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的罪名渊源182

第二节 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的犯罪构成要件182

一、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的客体182

二、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的客观方面183

三、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的主体184

四、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的主观方面184

第三节 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184

第四节 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185

一、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与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界限185

二、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的罪数形态认定185

第五节 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的刑事责任186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186

第二十七章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188

第一节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188

一、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概念188

二、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罪名渊源188

第二节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犯罪构成要件188

一、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客体188

二、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客观方面189

三、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主体189

四、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主观方面190

第三节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190

第四节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190

一、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190

二、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罪数形态认定191

第五节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刑事责任192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192

第二十八章 传授犯罪方法罪194

第一节 传授犯罪方法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194

一、传授犯罪方法罪的概念194

二、传授犯罪方法罪的罪名渊源194

第二节 传授犯罪方法罪的犯罪构成要件194

一、传授犯罪方法罪的客体194

二、传授犯罪方法罪的客观方面195

三、传授犯罪方法罪的主体196

四、传授犯罪方法罪的主观方面196

第三节 传授犯罪方法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196

一、传授犯罪方法罪的立案追诉标准196

二、认定传授犯罪方法罪应注意的问题197

第四节 传授犯罪方法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198

一、传授犯罪方法罪与教唆犯罪的界限198

二、传授犯罪方法罪的罪数形态认定198

第五节 传授犯罪方法罪的刑事责任200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201

第二十九章 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202

第一节 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202

一、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的概念202

二、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的罪名渊源202

第二节 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的犯罪构成要件203

一、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的客体203

二、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的客观方面203

三、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的主体205

四、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的主观方面205

第三节 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205

一、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的立案追诉标准205

二、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207

第四节 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207

一、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207

二、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的罪数形态认定208

第五节 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的刑事责任208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209

第三十章 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210

第一节 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210

一、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的概念210

二、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的罪名渊源210

第二节 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的犯罪构成要件211

一、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的客体211

二、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的客观方面211

三、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的主体213

四、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的主观方面213

第三节 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213

第四节 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214

一、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214

二、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的罪数形态认定215

第五节 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的刑事责任216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216

第三十一章 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217

第一节 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217

一、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概念217

二、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罪名渊源217

第二节 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犯罪构成要件217

一、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客体217

二、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客观方面218

三、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主体219

四、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主观方面219

第三节 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219

一、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立案追诉标准219

二、认定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应注意的问题220

第四节 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220

一、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220

二、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特殊形态认定221

第五节 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刑事责任222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222

第三十二章 侮辱国旗、国徽罪224

第一节 侮辱国旗、国徽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224

一、侮辱国旗、国徽罪的概念224

二、侮辱国旗、国徽罪的罪名渊源224

第二节 侮辱国旗、国徽罪的犯罪构成要件224

一、侮辱国旗、国徽罪的客体224

二、侮辱国旗、国徽罪的客观方面225

三、侮辱国旗、国徽罪的主体226

四、侮辱国旗、国徽罪的主观方面226

第三节 侮辱国旗、国徽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227

第四节 侮辱国旗、国徽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227

一、侮辱国旗、国徽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227

二、侮辱国旗、国徽罪的罪数形态认定228

第五节 侮辱国旗、国徽罪的刑事责任228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229

第三十三章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230

第一节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230

一、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的概念230

二、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的罪名渊源230

第二节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的犯罪构成要件231

一、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的客体231

二、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的客观方面231

三、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的主体235

四、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的主观方面236

第三节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236

一、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的立案追诉标准236

二、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罪与非罪的界限237

第四节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238

一、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238

二、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的特殊形态认定239

第五节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的刑事责任240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240

第三十四章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250

第一节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250

一、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的概念250

二、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的罪名渊源250

第二节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的犯罪构成要件251

一、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的客体251

二、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的客观方面251

三、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的主体253

四、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的主观方面254

第三节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254

第四节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255

一、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255

二、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的罪数形态认定257

第五节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责任258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258

第三十五章 聚众淫乱罪261

第一节 聚众淫乱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261

一、聚众淫乱罪的概念261

二、聚众淫乱罪的罪名渊源261

第二节 聚众淫乱罪的犯罪构成要件262

一、聚众淫乱罪的客体262

二、聚众淫乱罪的客观方面262

三、聚众淫乱罪的主体263

四、聚众淫乱罪的主观方面263

第三节 聚众淫乱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263

一、聚众淫乱罪的立案追诉标准263

二、认定聚众淫乱罪应注意的问题264

第四节 聚众淫乱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264

一、聚众淫乱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264

二、聚众淫乱罪的罪数形态认定265

第五节 聚众淫乱罪的刑事责任266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266

第三十六章 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267

第一节 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267

一、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的概念267

二、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的罪名渊源267

第二节 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的犯罪构成要件267

一、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的客体267

二、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的客观方面268

三、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的主体269

四、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的主观方面269

第三节 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269

第四节 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270

一、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270

二、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的罪数形态认定270

第五节 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的刑事责任271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271

第三十七章 盗窃、侮辱尸体罪272

第一节 盗窃、侮辱尸体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272

一、盗窃、侮辱尸体罪的概念272

二、盗窃、侮辱尸体罪的罪名渊源272

第二节 盗窃、侮辱尸体罪的犯罪构成要件272

一、盗窃、侮辱尸体罪的客体272

二、盗窃、侮辱尸体罪的客观方面273

三、盗窃、侮辱尸体罪的主体274

四、盗窃、侮辱尸体罪的主观方面275

第三节 盗窃、侮辱尸体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276

一、盗窃、侮辱尸体罪的立案追诉标准276

二、认定侮辱尸体罪应注意的问题276

第四节 盗窃、侮辱尸体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277

一、盗窃、侮辱尸体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277

二、盗窃、侮辱尸体罪的罪数形态认定277

第五节 盗窃、侮辱尸体罪的刑事责任278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278

第三十八章 赌博罪279

第一节 赌博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279

一、赌博罪的概念279

二、赌博罪的罪名渊源279

第二节 赌博罪的犯罪构成要件279

一、赌博罪的客体279

二、赌博罪的客观方面280

三、赌博罪的主体281

四、赌博罪的主观方面281

第三节 赌博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281

一、赌博罪的立案追诉标准281

二、认定赌博罪应注意的问题281

第四节 赌博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282

一、赌博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282

二、赌博罪的特殊形态认定283

第五节 赌博罪的刑事责任284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284

第三十九章 开设赌场罪287

第一节 开设赌场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287

一、开设赌场罪的概念287

二、开设赌场罪的罪名渊源287

第二节 开设赌场罪的犯罪构成要件287

一、开设赌场罪的客体287

二、开设赌场罪的客观方面288

三、开设赌场罪的主体288

四、开设赌场罪的主观方面289

第三节 开设赌场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289

一、开设赌场罪的立案追诉标准289

二、认定开设赌场罪应注意的问题289

第四节 开设赌场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290

一、开设赌场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290

二、开设赌场罪的共同犯罪认定291

第五节 开设赌场罪的刑事责任291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292

第四十章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294

第一节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概念与罪名渊源294

一、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概念294

二、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罪名渊源294

第二节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犯罪构成要件295

一、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客体295

二、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客观方面295

三、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主体296

四、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主观方面296

第三节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296

一、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立案追诉标准296

二、认定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应注意的问题297

第四节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297

一、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297

二、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特殊形态认定298

第五节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刑事责任299

附: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文件299

主要参考文献300

后记3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