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统一战线“凝聚力工程”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统一战线“凝聚力工程”研究
  • 周镇宏,孔庆榕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新世纪出版社
  • ISBN:978754054310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统一战线工作-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统一战线“凝聚力工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新世纪统一战线的战略举措1

一、“凝聚力工程”的涵义1

二、统一战线实施“凝聚力工程”面临的新问题3

三、实施“凝聚力工程”的重大意义11

第二节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发展力13

一、民族凝聚力的涵义13

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特质16

三、新世纪中华民族凝聚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2

第三节 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关系28

一、两者的差异性和一致性28

二、统一战线在凝聚全民族中不可替代的作用31

三、中华民族凝聚力是统一战线目的实现的必要条件35

第二章 凝聚力工程的领导核心38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华民族的领导核心38

一、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地位是历史的选择38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41

三、凝聚力工程的根本是增强党在全民族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43

第二节 加强党对凝聚力工程的领导45

一、巩固党的阶级基础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45

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和谐社会48

三、高举两面旗帜 扩大爱国统一战线51

第三节 加强党自身的凝聚力与凝聚力工程建设55

一、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迫切性55

二、凝聚力工程与党的建设59

三、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关键在于增强党的凝聚力61

第三章 中华文化与凝聚力工程70

第一节 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凝聚基因70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和合特征70

二、民族层面上和合与凝聚的相近性73

三、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凝聚机制74

第二节 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的辩证关系78

一、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魂78

二、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内在本质79

三、民族精神对民族凝聚力的功能作用81

四、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86

第三节 统一战线实施凝聚力工程的文化路径88

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平共处是统一战线的思想精髓89

二、重新启动文化统一战线战略91

三、以文化认同为基点 开拓统一战线新思路92

第四章 政党关系与凝聚力工程96

第一节 政党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96

一、政党关系的内涵96

二、政党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地位102

三、政党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作用106

第二节 政党关系与民族凝聚力的互动109

一、政党关系与民族凝聚力互动的规律109

二、政党关系与民族凝聚力的正向互动113

三、政党关系与民族凝聚力的逆向互动118

第三节 促进政党关系的和谐发展122

一、有利政党关系和谐发展的经验122

二、有碍政党关系和谐发展的问题126

三、促进政党关系和谐发展的对策130

第五章 民族关系与凝聚力工程138

第一节 民族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138

一、民族关系的内涵138

二、民族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地位142

三、民族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作用146

第二节 民族关系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互动148

一、民族关系与中华民族凝聚力148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152

三、制约当前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因素155

第三节 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159

一、巩固和发展新型的民族关系159

二、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165

三、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168

第六章 宗教关系与凝聚力工程173

第一节 宗教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173

一、宗教关系的内涵173

二、宗教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地位175

三、宗教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作用178

第二节 宗教关系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互动182

一、宗教关系与中华民族凝聚力182

二、党的宗教政策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184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凝聚力工程186

第三节 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发展189

一、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89

二、促进宗教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194

三、促进爱教与爱国的统197

第七章 阶层关系与凝聚力工程203

第一节 阶层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03

一、新社会阶层的出现和特点203

二、阶层关系和新社会阶层的本质特征208

三、阶层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地位作用210

第二节 阶层关系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互动213

一、社会阶层关系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关系213

二、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215

三、新社会阶层与社会关系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制约219

第三节 促进阶层关系的和谐发展222

一、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222

二、促进新社会阶层人士的健康成长224

三、提升新社会阶层的素质226

第八章 海内外同胞关系与凝聚力工程230

第一节 海内外同胞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230

一、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内涵230

二、海内外同胞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地位233

三、海内外同胞关系在凝聚力工程中的作用235

第二节 海内外同胞关系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互动236

一、海内外同胞关系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区别和联系236

二、“文化认同”是凝聚海内外同胞的基本点239

三、“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启示242

四、在海内外同胞关系中实施凝聚力工程的现状分析247

第三节 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发展256

一、促进港澳的“人心回归”256

二、推动两岸的“政治认同”257

三、以中华文化为基础推进海外华侨华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59

四、增强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的有效性260

第九章 凝聚力工程的完善与发展263

第一节 强化凝聚力工程理论的认识263

一、加强理论认识263

二、深化理论研究268

三、普及理论知识274

第二节 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的发展277

一、强化领导管理277

二、优化工程结构281

三、掌握工作方略285

第三节 提高凝聚力工程实施的质量289

一、提高人员素质290

二、健全辅助机制293

三、创建凝聚途径297

四、注重总结推广300

后记3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