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代谢组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医学代谢组学
  • 贾伟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4780492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代谢-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医学代谢组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代谢组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

一、概念和历史沿革1

二、代谢组学在系统生物学中的地位和作用5

第二节 代谢组学研究现状及研究领域简介8

一、代谢组学国内外研究概况8

二、代谢组学研究领域简介11

第二章 代谢组学与中医药24

第一节 中医理论的系统性特征24

一、中医的整体观和系统观24

二、中医的个体化治疗25

三、中医的预测理论25

四、中医预防医学26

五、组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28

第二节 体现整体性与动态性的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的关联与互融28

第三节 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现代化31

一、代谢组学与中医辨证施治31

二、中药质量标准化33

三、中药整体疗效37

四、中药安全性40

第三章 代谢物的生理作用48

第一节 生物学分析的意义和生化代谢通路分析方法48

一、代谢紊乱与疾病的关系48

二、代谢物功能与分析50

第二节 生化代谢通路51

一、能量代谢51

二、物质传递相关58

三、信息传导相关的通路70

四、胃肠道菌群相关代谢83

第三节 与疾病相关的关键调控通路及网络变化的生物学意义分析84

一、实例介绍:出生缺陷与甲硫氨酸和叶酸代谢85

二、肠道菌群对胰岛素抵抗小鼠脂肪肝的贡献94

第四章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98

第一节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技术特点98

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原理及特点98

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的组成99

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104

第二节 代谢组学常用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器介绍106

一、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仪(GC/Q-MS)106

二、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GC/TOF-MS)107

三、气相色谱-离子阱串联质谱联用仪(GC/IT-MS-MS)108

四、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GC × GC/ TOF-MS)109

第三节 气质联用(GC/MS)分析的样本处理111

一、样品的采集及提取方法111

二、衍生化方法114

第四节 图谱数据的提取处理117

一、数据提取117

二、数据的预处理118

三、模式识别119

四、生物学信息的提取119

第五节 实例介绍:基于GC/MS的尿毒症代谢组学研究120

一、实验方法120

二、结果与讨论122

第五章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127

第一节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特点及其在代谢组学上的应用127

一、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的发展127

二、原理129

三、分类136

、LC/MS与代谢组学137

第二节 常用液相色谱-质谱仪介绍139

一、常用的4种LC/MS仪器139

二、原理和特点140

第三节 实例介绍: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142

第六章 核磁共振(NMR )技术149

第一节 基于不同分辨率的核磁共振技术149

一、原理简介149

二、不同分辨率NMR的代谢组学实例比较150

第二节NMR的其他检测方法155

一、超低温探头检测方法155

二、动物组织原位研究的“魔角旋转”磁共振检测方法157

三、LC/NMR联仪系统161

四、LC/SPE-CryoNMR-MS联用仪165

第三节 实例介绍:基于NMR的代谢组学研究169

第七章 代谢组学研究的其他分析技术175

第一节 毛细管电色谱(CEC)技术175

一、原理176

二、CEC在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177

第二节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技术(ICP/MS)与微量元素组学180

一、微量元素的生理意义182

二、微量元素组—“金属组学”184

三、应用实例186

第八章 代谢组学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193

第一节 图谱数据的预处理193

一、归一化方法194

二、数据转换194

三、数据标准化(中心化/标度化)201

第二节 多维与单维统计方法205

一、实验用数据信息205

二、多维统计方法简介205

三、模型质量评价208

四、“多标准”筛选差异性变量211

五、单维/多维分析结果215

第三节 数据处理方法总结218

第九章 基于代谢表型差异的疾病研究222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研究222

第二节 肿瘤的诊断和研究224

一、基于核磁共振(NMR)技术的肿瘤代谢组学研究225

二、基于色质谱联用技术的肿瘤代谢组学研究227

三、基于其他技术的肿瘤代谢组学研究229

四、实例介绍:肠癌和肝癌的代谢组学研究229

第三节 代谢性相关疾病的诊断和研究237

一、糖尿病的代谢组学研究237

二、肥胖相关代谢组学研究243

三、胃肠道菌群与代谢综合征研究250

第四节 临床疾病中医证型的诊断252

一、两种中医证型的骨关节炎的代谢组学研究252

二、慢性肾衰和心衰的肾阳虚证的代谢组学研究255

第十章 代谢组学用于药物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266

第一节 疾病模型及药物干预266

一、结肠癌癌前病变以及中药干预266

二、肉苁蓉干预大鼠“肾阳虚”模型270

三、药物代谢组学研究272

第二节 中药的作用机制研究276

一、人参皂苷的抗应激作用276

二、中药的保肝作用285

第十一章 代谢组学用于毒性研究289

第一节 肝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289

一、化学药物导致的急性肝损伤289

二、乙醇(酒精)导致的肝损伤299

第二节 其他毒性研究304

一、马兜铃酸肾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305

二、雷公藤多苷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312

三、三聚氰胺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315

第十二章 药用植物的代谢组学321

第一节 植物代谢组学研究进展321

一、植物代谢组学的定义及发展321

二、植物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及优点322

三、代谢组学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前景323

第二节 代谢组学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323

一、分类鉴定323

二、化学成分分析324

三、群体筛选326

四、压力下的代谢应答326

第三节 代谢组学与其他组学整合327

第四节 实例—普洱茶的代谢组学研究329

一、不同种类茶叶的成分组成的差异329

二、健康人群饮用普洱茶的代谢组学研究3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