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 201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 2011](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4634117.jpg)
-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978750277997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635页
- 文件大小:213MB
- 文件页数:661页
- 主题词:海洋战略-研究报告-中国-2011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 201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海洋发展的宏观环境3
第一章 海洋的基本情况3
一、世界的海洋3
(一)海洋和陆地3
(二)海洋地形地貌7
(三)海洋的价值8
二、人与海洋11
(一)对海洋的认识和利用11
(二)对海洋的争夺与控制12
(三)海洋国土概念的形成13
(四)人与海洋13
三、海洋对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15
(一)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海洋15
(二)海洋安全关乎国家安全15
(三)海洋通道越来越重要16
(四)海洋对国家民族生存发展具有现实重要性16
四、中国的海洋自然地理16
(一)中国周边的海洋17
(二)海岸线21
(三)海域面积22
(四)中国的主要海岛22
(五)主要海峡和水道24
(六)主要海洋资源26
五、小结26
第二章 中国海洋发展的国际环境27
一、联合国与海洋事务27
(一)联合国在全球海洋事务中的作用27
(二)联合国涉海机构28
二、其他涉海国际组织33
(一)海洋航行与运输的组织34
(二)海洋生物与非生物资源的组织34
(三)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的组织35
三、区域性组织35
(一)区域性政府间组织35
(二)区域非政府间组织36
四、小结36
第三章 中国海洋发展的周边环境38
一、周边海洋的政治形势39
(一)周边国家的海洋战略与政策39
(二)周边海洋形势46
(三)中国与海上邻国的交流与合作47
二、周边海洋的开发形势48
(一)海洋油气资源48
(二)海洋捕捞与水产养殖49
(三)海洋交通运输50
(四)滨海旅游51
(五)海洋可再生能源52
三、周边海洋的环境保护53
(一)基本状况53
(二)管理与保护行动54
四、小结55
第二部分 海洋法律与海洋权益59
第四章 国际海洋法律制度59
一、国际海洋法的发展59
(一)国际海洋法的产生59
(二)联合国三次海洋法会议60
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建立的法律制度62
(一)内水62
(二)领海及毗连区63
(三)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64
(四)群岛水域65
(五)专属经济区66
(六)大陆架67
(七)公海68
(八)国际海底区域68
三、国际海洋法实践的新发展69
(一)海洋划界实践69
(二)200海里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确定72
(三)国际海底区域制度的新发展77
(四)涉海国际条约的新发展79
四、小结82
第五章 中国海洋法律制度83
一、中国海洋法律制度概况83
(一)中国海洋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83
(二)中国海洋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86
(三)中国海洋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89
二、中国的海岛法律制度90
(一)中国海岛概况90
(二)中国海岛法律制度的发展91
(三)《海岛保护法》的主要内容93
三、中国的地方海洋立法96
(一)地方海洋立法职权96
(二)地方海洋立法概况98
(三)地方海洋立法的作用及特点106
四、小结107
第六章 中国的海洋权益108
一、中国的海洋权益概述108
(一)管辖海域内的海洋权益109
(二)中国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112
二、中国海洋权益面临的形势115
(一)国际海洋权益热点问题115
(二)中国周边海洋权益问题119
三、维护海洋权益的政策举措123
(一)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主要措施和成效123
(二)2010年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主要举措124
四、小结127
第七章 中国的海洋安全128
一、海洋安全概述128
(一)海洋安全观128
(二)国家海洋安全政策130
二、中国周边海洋安全形势135
(一)黄海安全形势135
(二)东海安全形势138
(三)南海安全形势138
(四)海上通道安全形势139
三、中国维护海洋安全的政策和措施141
(一)中国的海洋安全政策141
(二)2010年的中外海上安全合作142
(三)举行海上军事演练144
四、小结144
第三部分 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147
第八章 世界海洋经济与科技的发展147
一、世界海洋经济的发展147
(一)海洋石油天然气业148
(二)海洋渔业153
(三)海洋交通运输业158
(四)滨海旅游业162
(五)海洋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164
二、世界海洋科技的发展165
(一)主要沿海国家的海洋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165
(二)海洋科学调查与研究168
(三)海洋技术发展169
三、小结178
第九章 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179
一、海洋经济运行情况179
(一)全国海洋经济总体运行情况179
(二)区域海洋经济运行情况181
(三)涉海就业概况183
二、海洋产业的发展185
(一)海洋传统产业185
(二)海洋新兴产业190
三、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194
(一)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194
(二)地区优势海洋产业197
四、小结200
第十章 中国海洋科技发展201
一、《国家“十一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执行情况201
(一)《规划纲要》内容概述201
(二)《规划纲要》实施进展202
二、海洋科研及科技成果203
(一)海洋科研课题总体情况203
(二)涉海科研机构和人员情况203
(三)海洋科研机构经费收入情况208
三、海洋调查与重大专项计划执行进展209
(一)“我国近海海洋环境调查与综合评价”专项(908专项)209
(二)中国极地科学考察211
(三)大洋专项及大洋科学考察213
(四)海洋高技术计划(863)执行215
(五)海洋基础研究(973)216
(六)海洋公益科研专项217
四、海洋高技术发展现状218
(一)海洋高技术的定义218
(二)主要海洋高技术发展现状219
五、小结230
第十一章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31
一、“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及其实施231
(一)国家级规划中有关海洋经济内容要点231
(二)“十一五”海洋经济规划目标实施结果233
(三)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内容要点236
(四)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与实施经验243
(五)沿海地区“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执行情况245
二、“十二五”时期我国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研究247
(一)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的重要意义247
(二)发展思路247
(三)发展目标248
(四)发展重点249
三、“十二五”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研究250
(一)战略意义251
(二)发展思路252
(三)发展目标253
(四)发展重点254
四、小结255
第四部分 海洋生态环境与海洋资源259
第十二章 世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259
一、世界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259
(一)海洋环境污染状况259
(二)海洋生态保护262
二、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制度266
(一)国际机构266
(二)国际文书269
(三)全球海洋环境评价276
三、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热点问题276
(一)气候变化与海洋环境保护277
(二)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278
(三)海洋溢油279
四、小结281
第十三章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282
一、海洋生态环境现状282
(一)海水环境质量283
(二)沉积物质量286
(三)近岸海洋生物质量287
(四)海洋生态监控区健康状况287
(五)海洋生态环境灾害289
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291
(一)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291
(二)海洋保护区292
三、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动态293
(一)海岛保护得到加强293
(二)海洋生态补偿和损害赔偿得以尝试294
(三)陆海兼顾的海洋环境保护理念得以实践294
(四)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路有新转变295
四、参与世界海洋环境保护的主要行动295
(一)中国参加的海洋环境保护相关国际公约296
(二)中国参加的国际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项目296
五、小结298
第十四章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299
一、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内涵299
二、影响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因素300
(一)气候变化301
(二)经济全球化304
(三)人口和经济布局趋海化305
(四)海洋污染306
(五)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306
(六)外来物种入侵307
三、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形势308
(一)近海环境污染与海洋生态环境安全308
(二)海洋生态安全问题与影响315
(三)近海区域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形势322
四、小结326
第十五章 中国海洋环境灾害327
一、中国海洋环境灾害现状327
(一)海平面上升327
(二)海岸侵蚀328
(三)赤潮和绿潮331
(四)海上溢油334
二、海洋环境灾害造成的损失及影响336
(一)加重风暴潮等灾害的影响337
(二)加快“近岸死区”形成338
(三)加快近岸海水入侵及土地盐渍化速度339
(四)对沿岸人居环境构成威胁340
三、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及存在的问题341
(一)海洋防灾减灾能力342
(二)海洋防灾减灾设施345
(三)海洋防灾减灾存在的问题345
四、海洋环境灾害的防控措施347
(一)全面提升国家海洋灾害防治能力347
(二)强化突发性海洋灾害的防控措施347
(三)强化应对海平面上升的能力建设348
五、小结349
第十六章 中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350
一、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350
(一)国家管辖海域资源350
(二)国家管辖海域外资源356
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进展360
(一)海洋生物资源360
(二)海洋油气资源362
(三)海洋空间资源365
(四)海水资源367
(五)海洋可再生能源370
三、海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371
(一)缺少国家海洋资源政策的指导371
(二)粗放式开发造成对资源的破坏372
四、海洋资源开发的重点方向374
(一)海洋空间资源利用价值凸显374
(二)海水成为沿海地区的重要水源之一374
(三)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多元化利用374
(四)海洋再生能源利用发展受到重视375
五、小结375
第十七章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376
一、新时期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376
(一)海洋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376
(二)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377
(三)海洋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377
二、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进展评估378
(一)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378
(二)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进展评估379
三、海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393
(一)近海海洋环境污染严重393
(二)典型生态系统健康受损393
(三)海洋开发潜在风险高394
(四)渔业资源开发利用过度394
四、主要对策建议394
(一)制定海洋/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战略395
(二)建立陆海统筹的综合管理体制395
(三)健全海洋管理法律法规体系395
(四)建立海洋环境经济政策体系395
(五)加强生态恢复和建立海洋保护区网络396
(六)健全海洋重大污染事件风险预警及应急响应制度396
(七)建立海洋意识宣传与公众参与制度396
五、小结397
第五部分 海洋政策与管理401
第十八章 国际海洋政策发展401
一、海洋政策的概念与内涵401
二、国际海洋政策发展动态401
(一)美国的海洋政策402
(二)英国的海洋政策407
(三)日本的海洋政策410
(四)欧盟的海洋政策411
三、国际海洋政策的主要特点413
(一)重视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利用413
(二)建立高层次海洋管理协调机构414
(三)公众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414
(四)制定措施保证海洋综合政策的实施415
四、小结415
第十九章 中国海洋政策416
一、海洋政策的发展416
(一)发展历程416
(二)海洋发展的政策环境418
(三)海洋安全与防卫421
(四)发展现状422
二、海洋管理政策424
(一)海岛保护管理425
(二)围填海管理427
(三)海域使用管理427
(四)生态环境保护429
(五)海洋污染管理430
(六)海上风电管理431
三、海洋产业发展政策432
(一)海洋渔业发展政策432
(二)海洋交通运输业发展政策435
(三)滨海旅游业发展政策438
(四)海洋油气业发展政策439
(五)其他产业的发展442
四、小结443
第二十章 中国海洋管理444
一、海洋管理理念的发展444
(一)海岸带综合管理444
(二)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446
二、海洋管理体制448
(一)管理体制的演化449
(二)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及职责450
(三)主要涉海管理部门、机构及职责453
三、海洋管理实践458
(一)海域使用管理458
(二)海洋资源管理462
(三)海洋环境保护467
(四)海洋公益服务470
(五)海洋科技管理472
四、小结472
第二十一章 中国海洋执法474
一、海洋执法概述474
(一)海洋执法的概念、特点和原则474
(二)海上执法体制475
(三)国外主要海上执法队伍476
二、中国海洋执法体制477
(一)中国海监478
(二)中国海事481
(三)中国渔政482
(四)公安边防海警485
(五)海关缉私警察487
三、海洋执法活动490
(一)海洋维权执法490
(二)海域使用管理执法492
(三)海洋环境保护执法492
(四)海上护渔执法492
(五)海上突发事件应急执法493
四、执法保障体系建设494
(一)能力建设494
(二)法律法规建设498
(三)交流与合作499
五、巡航执法的立法建议500
(一)海上形势和国际趋势500
(二)立法的必要性500
(三)执法内容、主体和方式501
六、小结501
第二十二章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战略503
一、资源战略研究概况503
(一)资源战略研究的发展历程503
(二)中国资源战略研究概况504
二、海洋资源战略背景506
(一)海洋资源战略形势507
(二)资源战略研究的现实需求508
(三)海洋资源基础条件510
三、战略思想与基本思路512
(一)战略思想512
(二)基本思路513
四、海洋资源开发的目标与任务514
(一)海洋资源开发的总体目标514
(二)海洋资源开发的战略选择514
(三)海洋资源开发的主要任务515
五、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对策措施517
(一)加强海洋战略研究制定工作517
(二)加强海洋战略性、区域性调查评价518
(三)积极参与全球海洋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保护518
(四)制定鼓励利用世界海洋资源的政策措施519
(五)完善海洋资源综合管理体系519
(六)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建设519
(七)建立海洋开发规划体系520
六、小结520
结语522
附件527
附件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领海的部分基线和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线示意图527
附件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有关“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内容528
附件三2010年中央领导对海洋工作的指示530
附件四2009年《中国海洋行政执法公报》(摘录)532
附件五2009年《海域使用管理公报》(摘录)535
附件六2009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摘录)544
附件七200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摘录)565
附件八2009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摘录)577
附件九《2009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摘录)582
附件十2009年《中国海洋卫星应用报告》(摘录)586
附件十一 我国主要海洋法律文件590
附件十二 中国对有关国家大陆架划界案和初步信息致联合国秘书长的照会593
附件十三 中国就“区域”内活动担保国责任与义务问题向国际海洋法法庭海底争端分庭提交的书面意见599
附件十四 中国海军赴索马里海域护航情况607
附件十五 提交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和初步信息情况609
附件十六 主要涉海国际条约和协定614
附件十七 中国历次南极科学考察成果617
附件十八 全球沿海国家名录620
附件十九 全球部分岛礁争端情况628
参考文献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