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体育测量与评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体育测量与评价](https://www.shukui.net/cover/7/30381835.jpg)
- 袁尽州,黄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ISBN:978750094183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32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人体测量(运动医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体育测量与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体育测量与评价概论1
第一节 体育测量评价的含义与特点1
一、体育测量的含义1
二、体育评价的含义2
三、体育测量评价的特点4
第二节 体育测量评价学科的研究对象与任务5
一、研究对象5
二、研究任务5
第三节 体育测量评价学科发展简况7
一、人类学测量时期7
二、人体机能测量时期7
三、运动能力综合性测量时期8
四、标准化测量时期8
第二章 体育测量的科学性10
第一节 体育测量的基础理论10
一、测量的概念及类型10
二、测量量表11
三、测量误差的类型及减小途径13
第二节 测验难度与区分度17
一、测验难度17
二、测验区分度18
第三节 测量的可靠性20
一、可靠性概述20
二、可靠性的类型21
三、可靠性的估价方法22
四、可靠性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31
五、影响可靠性的主要因素31
第四节 测量的有效性33
一、有效性概述33
二、有效性的分类34
三、有效性的估价方法35
四、影响有效性的因素37
第五节 测量的客观性38
一、客观性概述38
二、客观性的估价方法39
三、影响客观性的因素42
第三章 评价的基本理论45
第一节 评价的基础知识45
一、评价的基本形式45
二、评价的参照标准46
第二节 评价方法47
一、离差法48
二、百分位数法51
三、累进计分法56
四、综合评价法58
第四章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61
第一节 身体形态测量概述61
一、人体主要测量点61
二、身体形态测量注意事项63
第二节 体格测量与评价64
一、体格测量64
二、体格评价70
第三节 身体成分测量与评价73
一、身体成分测量73
二、身体成分评价79
三、骨密度测量80
第四节 身体姿势测量与评价81
一、身体姿势概述81
二、身体姿势测量与评价81
第五节 骨龄测量与评价85
一、骨龄与成熟度85
二、骨龄测量85
三、骨骼预测身高的方法87
第五章 身体机能的测量与评价89
第一节 循环机能的测量与评价89
一、心率的测量90
二、血压的测量93
三、心血管机能指数的测量与评价94
第二节 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98
一、肺通气机能的测量99
二、最大摄氧量的测量102
第三节 感觉与神经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110
一、感知跳跃距离测验110
二、感知推木盘距离测验111
三、简单反应时测验112
四、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测验112
五、皮肤两点辨别阈测验113
第四节 平衡机能的测量与评价113
一、静力性平衡能力的测量114
二、动力性平衡能力的测量115
三、动静态平衡能力综合测量117
第六章 身体素质测量与评价118
第一节 力量素质测量与评价118
一、力量素质的分类及测量形式118
二、力量素质测量的内容和方法119
三、力量测量的注意事项124
第二节 速度素质测量与评价125
一、速度素质的分类及测量形式125
二、速度素质测量的内容和方法125
三、速度素质测量的注意事项129
第三节 耐力素质测量与评价129
一、耐力素质的分类及测量形式129
二、耐力素质测量的内容和方法130
三、耐力素质测量的注意事项135
第四节 柔韧性素质测量与评价136
一、柔韧性素质的分类及测量形式136
二、柔韧性素质测量的内容和方法136
三、柔韧性素质测量的注意事项140
第五节 灵敏素质测量与评价141
一、灵敏素质测量的内容和方法141
二、灵敏素质测量的注意事项144
第六节 身体素质的成套测验145
一、巴罗(Barrow)运动能力测验145
二、斯科特(Scott)运动能力测验147
三、中国学生体质调查中的身体素质测验(中学组)149
四、部分国家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成套测验149
第七章 体育教学中的测量与评价150
第一节 理论知识测验150
一、理论知识测验概述150
二、理论知识测验的类型150
三、理论知识测验的编制151
第二节 试卷质量分析154
一、试卷成绩分布统计学估计155
二、试卷可靠性分析156
三、试卷有效性分析156
四、难度与区分度的分析156
第三节 体育教学效果和质量评估157
一、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157
二、学生学习进步幅度的评价158
第八章 运动技术测量与评价161
第一节 运动技术测量概述161
一、运动技术测量常用方法161
二、运动技术测量的分类161
三、运动技术测量内容162
第二节 部分运动项目技术测量与评价方法示例164
一、篮球164
二、排球172
三、足球177
四、乒乓球181
五、网球185
六、游泳188
七、体操190
第九章 运动员选材的测量与评价192
第一节 运动员选材概述192
一、运动员选材的内涵192
二、运动员选材要素193
三、运动员选材的测量学任务195
第二节 运动员选材的组织196
一、运动员选材的层次和阶段196
二、运动员选材的类别198
三、运动员选材的程序199
第三节 部分运动项目的选材指标体系200
一、不同运动项群运动素质选材要点200
二、主要运动项目运动素质选材测评指标201
三、主要运动项目身体形态、机能选材测评指标203
第十章 体质测量与评价205
第一节 体质与健康概述205
一、体质的概念及理想体质205
二、健康206
三、体质和健康的关系207
四、影响体质的主要因素207
五、国内外体质研究的发展208
第二节 体质测试的内容及综合评价209
一、体质测试的概念和内容209
二、体质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210
三、体质监测的意义210
第三节 学生体质监测211
一、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发展历程211
二、学生体质监测各年级测试指标211
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及权重系数213
四、学生体质监测各年级指标评价213
五、评价方法214
六、学生体质监测的主要研究成果215
第四节 国民体质监测216
一、学龄前儿童体质监测217
二、儿童青少年体质监测218
三、成年人体质监测218
四、老年人体质监测220
第十一章 测验的编制与实施222
第一节 编制测验的基本原则222
一、科学性原则222
二、可比性原则222
三、适用性原则223
四、鉴别性原则223
五、相关性与独立性原则223
第二节 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224
一、确定测验目的和拟测属性224
二、选择测验224
三、编写测验实施细则225
四、预备试验225
五、测验编排程序227
第三节 测验的组织与实施228
一、测验前的准备工作228
二、测验的组织实施229
三、测验后的工作229
附表230
主要参考文献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