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代画像砖石墓葬的建筑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代画像砖石墓葬的建筑学研究
  • 张卓远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483549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385页
  • 主题词:画像石墓-建筑学-研究-中国-汉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代画像砖石墓葬的建筑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汉代画像墓葬建筑综述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我国古代墓葬的早期形式及墓室“空间”的创出1

第二节 汉代墓葬的形制及画像砖石墓葬建筑的分布、分期6

一、汉代墓葬的形制演变概述6

二、汉代的行政区划及画像砖石墓葬的分布8

三、汉代画像砖石墓葬的分期10

第三节 汉代画像砖石墓葬建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2

一、汉代画像砖石墓葬的基本概念和内涵12

二、汉代画像砖石墓葬的建筑学视角所关注的研究对象12

第二章 汉代画像砖石墓葬的地上建筑15

第一节 汉代以前的墓上建筑概况15

第二节 两汉时期的墓上建筑遗存17

一、两汉帝陵的陵园建筑布局17

二、两汉画像墓葬的地上建筑17

三、汉代的墓阙与石祠19

第二编 汉代画像砖石墓葬23

第三章 汉代画像砖墓、画像石椁墓建筑23

第一节 汉代画像砖墓建筑25

一、西汉早期的画像砖墓25

二、西汉中期的画像砖墓27

三、西汉晚期的画像砖墓32

四、新莽时期的画像砖墓37

五、东汉早、中期的画像、花纹砖墓39

六、东汉晚期的画像、花纹砖墓41

第二节 汉代画像石椁墓建筑45

一、西汉早期的画像石椁墓46

二、西汉中期的画像石椁墓47

三、西汉晚期的画像石椁墓49

四、新莽时期的画像石椁墓50

五、东汉早期的画像石椁墓53

第四章 汉代壁画墓建筑55

第一节 西汉早中期的壁画墓55

第二节 西汉晚期的壁画墓59

第三节 新莽时期的壁画墓62

第四节 东汉早期的壁画墓66

第五节 东汉中期的壁画墓68

第六节 东汉晚期的壁画墓71

一、河南地区71

二、辽宁辽阳地区76

三、山西、河北、内蒙古地区82

四、甘肃地区88

第五章 汉代画像石墓建筑91

第一节 西汉中期的画像石墓92

第二节 西汉晚期的画像石墓94

一、南阳及其周围地区的画像石墓94

二、山东地区的画像石墓98

第三节 新莽时期的画像石墓99

第四节 东汉早期的画像石墓104

一、南阳地区104

二、鲁中南、豫东、苏北地区108

第五节 东汉中期的画像石墓111

一、河南地区的画像石墓111

二、山东地区的画像石墓117

三、苏北地区的画像石墓119

四、陕北地区的画像石墓121

第六节 东汉晚期的画像石墓126

一、南阳及其周围、豫中北地区的画像石墓126

二、山东地区的画像石墓133

三、豫东、苏北、皖北及其附近地区的画像石墓147

四、山西地区的画像石墓157

第六章 汉代壁画、画像砖及画像石混合形式墓葬建筑162

第一节 西汉晚期的画像砖、壁画墓162

第二节 新莽时期的壁画、画像砖石墓167

第三节 东汉早期的画像石、壁画墓172

第四节 东汉中期的混合形式墓葬173

第五节 东汉晚期的混合形式墓葬177

一、河南地区178

二、山东地区187

三、四川地区192

四、其他地区193

第三编 汉代画像砖石墓葬的结构、形式及建筑技术水平解析200

第七章 汉代画像砖石墓葬的平面布局及形制200

第一节 族墓、对墓与联墓200

一、族墓200

二、对墓及联墓202

三、双门墓葬204

第二节 画像石椁墓与画像砖墓的平面形制204

一画像石椁墓的平面形制204

二、画像砖墓的平面布局205

第三节 壁画墓的平面形制207

一、西汉早、中期的壁画墓布局207

二、西汉晚期到新莽时期的壁画墓平面结构208

三、东汉早、中期的壁画墓平面形制209

四、东汉晚期壁画墓的平面结构210

第四节 画像石墓的平面形制211

一、南阳、鄂西北地区画像石墓的平面形制211

二、山东地区画像石墓的平面形制215

三、豫东、苏北、皖北地区画像石墓的平面形制217

四、豫中、洛阳及豫北地区画像石墓的平面形制218

五、陕北、晋北地区画像石墓的平面形制219

第八章 汉代画像砖石墓葬的空间结构形态221

第一节 汉代墓葬的空间结构形态概说221

一、汉代画像砖石墓葬空间结构发展简历221

二、墓葬建筑的“单体”空间与“群体”设计223

第二节 汉代画像砖石墓葬的空间结构形态225

一、西汉早、中期的墓葬空间结构形态225

二、西汉晚至新莽时期的墓葬空间结构形态225

三、东汉早、中期的墓葬空间结构形态227

四、东汉晚期的墓葬空间结构形态229

第九章 汉代画像墓葬建筑的装饰形式、表现手法及内容235

第一节 两汉“画业”博览235

一、我国绘画的起源和汉代以前建筑壁画的概况235

二、两汉的画事237

三、两汉的画工及画评239

四、两汉建筑的绘画装饰240

第二节 画像砖墓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内容242

一、西汉、新莽时期画像砖的艺术表现形式及主要内容242

二、东汉画像砖的艺术表现形式及主要内容248

第三节 壁画墓的装饰手法、布局及主要内容252

一、西汉、新莽时期壁画墓的装饰手法、布局及主要内容252

二、东汉壁画墓的装饰手法、布局及主要内容256

第四节 画像石墓的艺术表现手法、布局及主要内容262

一、南阳地区画像石墓的艺术手法、布局及主要内容262

二、山东地区画像石墓的艺术手法、布局及主要内容267

三、豫东、苏北、皖北地区画像石墓的艺术手法、布局及主要内容270

四、陕北地区画像石墓的艺术手法、布局及主要内容273

五、晋北地区画像石墓的艺术手法、布局及主要内容274

第五节 画像与装饰艺术的综合运用275

一、砖石印、刻与绘画艺术的结合275

二、印、刻、绘画与木、帛挂落等的综合运用278

第十章 汉代砖石墓葬的建筑技术水平281

第一节 汉代的建筑工程管理机构281

第二节 汉代砖石墓葬建筑的技术发展水平282

一、汉墓建筑的材料科学282

二、墓葬的排水、防渗、防潮与防腐287

三、汉墓的结构力学、跨度和空间289

第四编 汉代画像砖石墓葬的建筑史学回眸294

第十一章 汉画墓葬的多维建筑学视角294

第一节 汉代画像砖石墓葬在建筑历史上的特征、地位及意义294

一、汉画像石墓的发展历程简述294

二、汉画像石墓的结构及装饰特征300

三、汉画像石墓的建筑学意义及其衰亡原因分析304

四、结语307

第二节 汉画砖石墓葬建筑的产生与流变308

一、汉代画像砖石墓葬的产生308

二、两汉画像石及壁画墓葬的基本特征311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画像墓葬概述314

四、对汉代画像砖石建筑文化研究的一点思考315

第三节 汉代(画像)砖石墓葬的空间结构转换技术317

一、西汉、新莽时期的空间结构转换技术317

二、东汉早、中期空间结构转换技术的发展319

三、东汉晚期的空间结构转换技术形式320

四、汉代砖石墓葬空间结构转换技术在建筑史研究中的地位和意义322

五、结语323

第四节 汉代画像木椁墓葬324

一、汉代画像木椁墓葬案例简介324

二、汉代画像木椁墓葬的形成及其特征327

三、余论329

第五节 我国汉代的复合顶结构砖石(画像)墓葬329

一、复合顶汉代墓葬建筑简介330

二、汉代墓葬建筑复合顶技术成因分析331

三、结语331

第六节 汉代建筑画初论——兼谈“界画”的起源332

一、汉画中建筑画的出现及形式332

二、汉画“界画”初论336

三、汉画“界画”的研究价值及意义338

第七节 我国汉画墓葬建筑中的外来文化因素浅议339

一、两汉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339

二、汉画墓葬中的异域文化风格举例340

三、汉画墓葬中的异域文化因素分析341

四、结语342

第十二章 汉画像砖石墓葬与堪舆风水理论343

一、早期堪舆学的起源和发展343

二、汉代的堪舆理论发展简述344

三、两汉时期的墓葬堪舆活动345

四、结语347

附录一:鲁灵光殿赋348

附录二:家赋354

附录三:感丘赋354

附录四:图版目录355

附录五:参考书目366

后记3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