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综合 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综合 2](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4649666.jpg)
- 政法干警招录培养考试命题研究中心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978711311702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232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警察-招聘-考试-中国-自学参考资料;行政管理-能力倾向测验-中国-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综合 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考试指南1
第一章 政法干警(研究生层次)招录培养考试综述1
第一节 政法干警招录培养考试的内容及特点1
一、考试的内容1
二、考试的特点1
第二节 政法干警招录培养考试试卷的结构及题型分类2
一、试卷的结构2
二、题型的分类2
第三节 政法干警招录培养考试的作答要求及评分标准3
一、作答要求3
二、评分标准4
第二章 政法干警(研究生层次)招录培养考试备考方略6
第一节 政法干警招录培养考试高分技巧6
一、制定备考计划6
二、熟悉考试程序7
三、掌握答题技巧8
四、提升应试能力9
第二节 政法干警招录培养考试命题最新动态10
一、命题规律10
二、命题趋势12
第二部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6
第三章 数量关系16
第一节 数字推理16
题型介绍16
备考策略16
考点精讲17
一、等差数列及其变式17
二、等比数列及其变式17
三、和差数列及其变式18
四、积商数列及其变式18
五、幂数列及其变式19
六、组合数列19
七、图形数字数列20
八、其他数列21
强化练习21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22
第二节 数学运算22
题型介绍22
备考策略23
考点精讲23
一、计算题23
二、工程问题25
三、行程问题25
四、利润问题26
五、盈亏问题26
六、排列组合问题26
七、钟表问题26
八、日历、年龄问题27
九、平面几何问题27
十、容斥原理问题27
十一、植树问题27
十二、方阵问题28
十三、混合溶液问题28
十四、比例问题28
十五、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问题28
十六、抽屉原理28
十七、统筹问题29
强化练习29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30
第四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31
第一节 阅读理解31
题型介绍31
备考策略31
考点精讲32
一、主旨(中心)型32
二、意图推论型33
三、理解文意型33
四、观点态度型34
五、拟命标题型35
六、语句衔接型36
七、语句排序36
强化练习38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40
第二节 逻辑填空41
题型介绍41
备考策略41
考点精讲41
一、实词填空41
二、成语填空43
三、关联词填空44
强化练习45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47
第三节 语句表达47
题型介绍47
备考策略48
考点精讲48
一、病句判断48
二、歧义辨析49
三、长句理解49
强化练习50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51
第五章 判断推理52
第一节 图形推理52
题型介绍52
备考策略52
考点精讲52
一、图形对比推理52
二、图形视觉推理54
三、平面图形空间还原55
四、图形拆分重组55
五、图形坐标推理56
六、图形延续推理57
强化练习58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59
第二节 定义判断59
题型介绍59
备考策略59
考点精讲60
一、单定义型判断60
二、多定义型判断60
强化练习61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63
第三节 事件排序63
题型介绍63
备考策略63
考点精讲63
强化练习64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64
第四节 类比推理65
题型介绍65
备考策略65
考点精讲66
一、基本类比推理66
二、双重类比推理67
三、三重类比推理67
强化练习68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68
第五节 逻辑判断69
题型介绍69
备考策略69
考点精讲69
一、直接推导型69
二、前提假设型70
三、加强支持型71
四、削弱质疑型71
五、解释说明型72
六、分析评价型72
七、匹配运算型73
八、判断推理方法型73
强化练习73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75
第六章 常识判断77
第一节 法律常识77
题型介绍77
备考策略77
考点精讲77
一、宪法77
二、行政法80
三、刑法83
四、民法86
五、商法和经济法89
六、其他法律常识91
强化练习92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93
第二节 政治、经济常识94
题型介绍94
备考策略94
考点精讲95
一、哲学95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96
三、党建、国策98
四、经济常识99
强化练习101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101
第三节 行政管理常识102
题型介绍102
备考策略102
考点精讲102
强化练习104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104
第四节 人文、科技常识104
题型介绍104
备考策略105
考点精讲105
一、中国历史常识105
二、中国文学常识106
三、中国文化常识108
四、科技常识109
强化练习111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112
第七章 资料分析114
第一节 文字资料114
题型介绍114
备考策略114
考点精讲115
强化练习116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117
第二节 统计表118
题型介绍118
备考策略118
考点精讲118
强化练习120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121
第三节 统计图122
题型介绍122
备考策略122
考点精讲123
一、条形统计图123
二、扇形统计图123
三、网状统计图125
四、折线统计图125
五、综合统计图126
强化练习127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128
第四节 复合型资料分析128
题型介绍128
备考策略128
考点精讲129
一、文图、文表复合资料129
二、图表复合资料130
强化练习131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133
第三部分 申论136
第八章 阅读理解136
第一节 阅读理解概述136
一、给定材料的类型136
二、阅读理解的原则139
第二节 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139
一、阅读理解的方法139
二、阅读理解的技巧140
第三节 阅读同步练习141
一、给定材料141
二、材料分析144
第九章 综合分析145
第一节 综合分析概述145
一、综合分析概括材料145
二、综合分析的原则148
三、综合分析的要求148
第二节 综合分析的方法和技巧148
一、综合分析的方法148
二、综合分析的技巧152
第三节 综合分析同步练习153
一、给定材料153
二、材料分析156
第十章 策划方案157
第一节 策划方案概述157
一、提出方案157
二、方案有效性分析158
第二节 策划方案的方法和步骤158
一、策划方案的方法158
二、策划方案的步骤161
第三节 策划方案的注意事项161
一、领会题意,准确定位162
二、深入剖析,针对主题162
三、可以操作,切实可行162
四、统观全局,联系实际162
第四节 策划方案同步练习163
一、给定材料163
二、材料分析167
第十一章 论述写作169
第一节 论述写作概述169
一、论述的题型169
二、论述的类型169
第二节 论述的立意和程序170
一、论述的立意170
二、论述的程序170
第三节 论述的结构和语言171
一、论述的结构171
二、论述的语言173
第四节 论述的方法和技巧173
一、论述的方法173
二、论述的技巧177
第五节 论述的不同文体178
一、议论文178
二、说明文179
三、应用文179
第六节 论述写作同步练习189
一、给定材料189
二、作答要求192
三、材料分析192
四、作答指导192
五、参考例文192
第四部分 法理学193
第十二章 绪论193
考纲要求193
考点讲解193
第一节 法学193
一、法学的含义193
二、法学的产生和发展194
三、马克思主义法学194
第二节 法理学195
一、法理学的含义195
二、法理学的研究方法及意义195
强化练习195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196
第十三章 法的本质与特征197
考纲要求197
考点讲解197
第一节 法、法律的含义197
一、汉语中“法”与“法律”的含义197
二、西语中“法”与“法律”的含义197
三、当代中国“法”与“法律”的使用198
第二节 法的本质198
一、非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198
二、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198
第三节 法的基本特征199
一、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199
二、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199
三、法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200
四、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200
强化练习201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201
第十四章 法的起源与演进202
考纲要求202
考点讲解202
第一节 法的起源202
一、法起源的主要原因202
二、法起源的一般规律202
第二节 法的演进203
一、古代法203
二、资本主义法203
三、社会主义法205
强化练习206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206
第十五章 法的作用208
考纲要求208
考点讲解208
第一节 法的作用的含义208
一、法的作用的定义及实质208
二、法的规范作用与法的社会作用208
第二节 法的规范作用209
一、指引作用209
二、评价作用209
三、预测作用209
四、教育作用210
五、强制作用210
第三节 法的社会作用210
一、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210
二、法律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210
第四节 当代中国法律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211
一、当代中国法律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地位211
二、当代中国法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211
第五节 法的作用的局限性212
一、法调整的对象是人的行为,法调整的范围不是无限的212
二、法的特性212
三、法的制定和实施受人的因素的影响212
四、法的实施受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212
强化练习213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213
第十六章 法律制定215
考纲要求215
考点讲解215
第一节 法律制定的概念215
一、法律制定的概念215
二、立法权与立法体制215
三、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216
第二节 法律制定的原则216
一、合宪性和法制统一原则216
二、科学性原则217
三、民主性原则217
第三节 法律制定的程序217
第四节 法律效力217
一、法律效力的概念217
二、法律对人的效力218
三、法律的空间效力218
四、法律的时间效力218
强化练习219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219
第十七章 法律体系220
考纲要求220
考点讲解220
第一节 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220
一、法律体系的含义220
二、法律部门221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222
一、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特色222
二、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构成222
强化练习224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224
第十八章 法律要素226
考纲要求226
考点讲解226
第一节 法律规则226
一、法律规则的概念226
二、法律规则的种类226
三、法律规则的结构226
第二节 法律原则227
一、法律原则的概念227
二、法律原则的种类227
第三节 法律概念228
一、法律概念的含义228
二、法律概念的种类228
强化练习228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229
第十九章 法律渊源与法律分类230
考纲要求230
考点讲解230
第一节 法律渊源230
一、法的渊源的含义230
二、法的渊源的分类230
三、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230
第二节 法律分类231
一、法律的一般分类231
二、法律的特殊分类232
强化练习232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233
第二十章 法律实施234
考纲要求234
考点讲解234
第一节 法律实施与法律实现234
一、法律实施234
二、法律实现234
第二节 执法235
一、执法的概念235
二、执法的原则235
第三节 司法236
一、司法概念236
二、司法的原则237
第四节 守法238
一、守法的概念238
二、守法的构成要素238
三、守法的原因239
四、守法态度239
第五节 法律监督239
一、法律监督的概念239
二、当代中国的法律监督240
强化练习241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241
第二十一章 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243
考纲要求243
考点讲解243
第一节 法律解释243
一、法律解释的概念243
二、法律解释的分类243
三、法律解释的方法244
四、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244
第二节 法律推理245
一、法律推理的概念245
二、法律推理方式245
强化练习246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247
第二十二章 法律关系248
考纲要求248
考点讲解248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含义与分类248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248
二、法律关系的分类249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249
一、法律关系主体249
二、法律关系的内容250
三、法律关系的客体252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253
一、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条件253
二、法律事实253
强化练习253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254
第二十三章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255
考纲要求255
考点讲解255
第一节 法律责任255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255
二、法律责任的构成255
三、归责与免责256
第二节 法律制裁257
一、法律制裁的概念257
二、法律制裁的种类257
强化练习258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258
第二十四章 法治259
考纲要求259
考点讲解259
第一节 法治的含义259
一、法治的内涵259
二、法制与法治259
三、法治与人治259
四、法治与德治260
第二节 法治与民主260
一、法治与民主的一般关系260
二、社会主义法治与民主的关系261
第三节 法治国家261
一、法律与国家的一般关系261
二、法治的基本原则261
三、法治国家的标志262
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62
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262
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263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264
四、依法治国方略及其实施265
强化练习266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266
第二十五章 法与社会267
考纲要求267
考点讲解267
第一节 法与经济267
一、法与经济基础267
二、法与生产力268
三、法与市场经济268
第二节 法与政治270
一、法与政治的一般关系270
二、法与政策270
第三节 法与文化271
一、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271
二、法与道德272
强化练习274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274
第五部分 中国宪法学275
第二十六章 宪法基本理论275
考纲要求275
考点讲解275
第一节 宪法概述275
一、宪法的定义275
二、宪法的形式特征276
三、宪法的本质属性277
四、宪法与宪政277
第二节 宪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278
一、近代宪法的产生278
二、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280
第三节 宪法原则和宪法分类283
一、宪法的基本原则283
二、宪法的分类284
第四节 宪法规范和宪法作用285
一、宪法关系及其特点285
二、宪法规范的特点285
三、宪法的作用286
强化练习287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288
第二十七章 宪法的制定、实施和保障289
考纲要求289
考点讲解289
第一节 宪法制定289
一、宪法制定概述289
二、中国宪法的制定290
第二节 宪法实施291
一、宪法实施概述291
二、宪法的解释291
三、宪法的修改292
第三节 宪法实施的保障294
一、宪法保障的概念294
二、违宪审查制度294
三、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295
强化练习296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297
第二十八章 国家基本制度299
考纲要求299
考点讲解299
第一节 国家性质299
一、国家性质概述299
二、我国的国家性质299
三、经济制度301
四、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302
第二节 政权组织形式304
一、政权组织形式概述304
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305
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07
第三节 选举制度308
一、选举制度概述308
二、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309
三、我国选举的民主程序310
第四节 政党制度311
一、政党制度概述311
二、我国的政党制度312
第五节 国家结构形式313
一、国家结构形式概述313
二、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314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15
四、特别行政区制度316
五、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18
强化练习320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320
第二十九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322
考纲要求322
考点讲解322
第一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322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相关概念322
二、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323
第二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324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324
二、公民的基本义务330
三、外国人的权利保护331
强化练习331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332
第三十章 国家机构333
考纲要求333
考点讲解333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述333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及特点333
二、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334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335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35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337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338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338
一、国家主席的性质和地位338
二、国家主席的产生和任期339
三、国家主席的职权339
第四节 国务院339
一、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339
二、国务院的组成和任期340
三、国务院的领导体制340
四、国务院的职权340
第五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341
一、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341
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和任期341
三、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体制341
第六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341
一、人民法院341
二、人民检察院344
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关系345
第七节 地方国家机关346
一、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及常委会346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347
强化练习347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348
第六部分 中国法制史349
第三十一章 夏商西周春秋法律制度349
考纲要求349
考点讲解349
第一节 夏商法律制度349
一、中国法律的起源349
二、立法概况350
三、刑事立法350
四、司法制度351
第二节 西周法律制度351
一、立法概况351
二、刑事立法352
三、民事立法353
四、司法制度354
第三节 春秋法律制度355
一、成文法的公布355
二、公布成文法的意义355
强化练习356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356
第三十二章 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357
考纲要求357
考点讲解357
第一节 战国法律制度357
一、法制指导思想357
二、《法经》357
第二节 秦朝法律制度359
一、立法概况359
二、刑事立法360
三、经济立法361
四、司法制度361
第三节 汉朝法律制度362
一、立法概况362
二、刑事立法363
三、经济立法364
四、行政立法364
五、汉朝的司法制度365
第四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366
一、立法概况366
二、刑事立法367
三、司法制度368
强化练习368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369
第三十三章 隋唐宋法律制度370
考纲要求370
考点讲解370
第一节 隋朝法律制度370
一、立法概况370
二、《开皇律》的主要成就370
三、《大业律》371
第二节 唐朝法律制度372
一、立法概况372
二、刑事立法374
三、民事立法375
四、行政立法375
五、经济立法376
六、司法制度377
第三节 宋朝法律制度378
一、立法概况378
二、刑事立法378
三、民事立法379
四、行政立法379
五、司法制度379
强化练习380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381
第三十四章 元明清法律制度383
考纲要求383
考点讲解383
第一节 元朝法律制度383
一、立法概况383
二、刑事立法384
三、民事立法384
四、司法制度384
第二节 明朝法律制度385
一、立法概况385
二、刑事立法387
三、民事立法387
四、行政立法387
五、司法制度388
第三节 清朝法律制度389
一、立法概况389
二、刑事立法391
三、民事立法392
四、经济立法393
五、司法制度393
强化练习395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395
第三十五章 清末、中华民国法律制度397
考纲要求397
考点讲解397
第一节 清末法律制度397
一、清末“预备立宪”397
二、清末变法修律活动398
三、清末司法制度的变化401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法律制度402
一、宪法性文件402
二、其他法令404
三、司法制度405
第三节 北洋政府法律制度405
一、立法概况405
二、制宪活动与宪法性文件405
三、刑事立法406
四、司法制度407
第四节 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407
一、立法概况407
二、宪法性文件及宪法408
三、刑事立法408
四、民事立法409
五、司法制度409
强化练习410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410
第三十六章 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412
考纲要求412
考点讲解412
第一节 工农民主政权法律制度412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412
二、土地立法413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413
四、司法制度413
第二节 抗日民主政权法律制度414
一、《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414
二、土地立法415
三、刑事立法415
四、司法制度416
第三节 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法律制度417
一、宪法性文件417
二、土地立法417
三、刑事立法418
四、司法制度418
强化练习419
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