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4670968.jpg)
- 李旭,艾渤,钟章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0709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移动通信-通信系统-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1
第1章 移动通信概述1
1.1移动通信的概念1
1.2移动通信的分类和组成2
1.2.1移动通信结构2
1.2.2移动无线通信的分类3
1.3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6
1.3.1发展历程6
1.3.2发展趋势与长期演进10
1.4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11
1.4.1物理层的关键技术11
1.4.2数据链路层的关键技术12
1.4.3网络层的关键技术12
1.4.4其他层与跨层的关键技术13
1.5移动通信的业务14
1.6标准化组织14
本章小结16
思考题与习题16
参考文献16
第2章 无线电波传播与无线信道技术18
2.1电波传播理论的发展18
2.2无线电波的传播机制19
2.2.1直射19
2.2.2反射20
2.2.3绕射21
2.2.4散射21
2.3无线电波的衰落特性22
2.3.1大尺度衰落22
2.3.2小尺度衰落24
2.3.3多普勒频移30
2.4无线电波传播模型30
2.4.1电波传播模型综述30
2.4.2宏小区传播模型31
2.4.3微小区传播模型35
2.4.4微微小区传播模型37
2.4.5室内传播模型38
本章小结39
思考题与习题40
参考文献40
第3章 蜂窝系统原理42
3.1频率复用42
3.1.1大区制移动通信网42
3.1.2频率复用42
3.1.3小区制蜂窝移动通信网43
3.1.4 GSM网的频率复用方式44
3.2干扰分析45
3.2.1同频干扰45
3.2.2邻频干扰46
3.2.3互调干扰47
3.3提高蜂窝小区容量的方法47
3.3.1小区分裂47
3.3.2划分扇区48
3.3.3分区微小区48
3.3.4评价指标49
3.4信道分配方法与案例49
3.4.1信道分配策略49
3.4.2固定的信道分配方案50
3.4.3动态的信道分配方案51
3.5话务量与呼损率52
3.5.1呼叫话务量与呼损率概念52
3.5.2爱尔兰B公式和爱尔兰C公式53
3.5.3案例54
3.6位置区理论54
3.7小区结构57
3.7.1宏蜂窝、微蜂窝和微微蜂窝系统57
3.7.2智能小区58
3.7.3异构网络融合60
本章小结61
思考题与习题61
参考文献61
附录 爱尔兰B表62
第4章 移动通信系统结构、协议与信令及编号方案65
4.1移动通信系统网络结构、关键单元及功能65
4.1.1 GSM/GPRS网络结构、功能单元与接口65
4.1.2 CDMA 2000网络结构、功能单元与接口73
4.1.3 LTE网络结构、功能单元与接口76
4.2移动通信系统协议栈78
4.2.1 GSM协议78
4.2.2 IEEE 802.16 WiMAX协议79
4.2.3 LTE协议80
4.3移动通信网络信令81
4.3.1信令的基本概念81
4.3.2信令的分类81
4.3.3 No.7信令82
4.4编号方案与专网GSM-R编号案例分析84
4.4.1 GSM编号方案84
4.4.2 IS-95编号方案86
4.4.3专网GSM-R编号方案——案例说明87
本章小结92
思考题与习题93
参考文献93
第二部分94
第5章GSM、 GPRS系统与均衡技术94
5.1 GSM系统94
5.1.1 GSM系统的基本特点94
5.1.2 GSM系统的频段和信道94
5.1.3 GSM系统的帧结构96
5.1.4 GSM系统中的身份标识码96
5.1.5 GSM系统的承载业务97
5.1.6 GSM系统的移动网络功能100
5.2 GPRS系统100
5.2.1 GPRS系统的主要特点100
5.2.2 GPRS的业务功能101
5.3均衡原理及算法105
5.3.1均衡器原理与实现105
5.3.2均衡器结构及分类106
5.3.3均衡算法109
本章小结114
思考题与习题114
参考文献115
第6章 CDMA系统与多用户检测技术116
6.1概述116
6.1.1 CDMA技术标准的演进117
6.1.2双模式数字蜂窝系统的概念117
6.1.3扩频的概念及方法118
6.2 CDMA系统119
6.2.1 CDMA系统频率和信道规范120
6.2.2 CDMA系统下行信道121
6.2.3 CDMA系统上行信道122
6.2.4 CDMA系统的调制方式123
6.2.5 CDMA系统的时间基准123
6.2.6 CDMA系统的特点124
6.2.7 CDMA系统的容量126
6.2.8 CDMA系统的功率控制技术127
6.3多用户检测技术129
6.3.1多用户检测技术概述130
6.3.2多用户检测技术的分类131
6.3.3多用户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135
本章小结136
思考题与习题136
参考文献136
第7章 OFDM系统与同步、峰均比关键技术138
7.1多载波调制138
7.1.1单载波调制技术概述138
7.1.2多载波调制技术概述138
7.1.3多载波调制技术的发展140
7.2 OFDM系统及其数字实现140
7.2.1 OFDM系统概述140
7.2.2 OFDM系统中的关键技术142
7.2.3 OFDM系统中的数字实现143
7.3同步:频率偏移和时间偏移144
7.3.1同步技术概述144
7.3.2符号定时同步146
7.3.3频率同步154
7.3.4采样钟同步161
7.4峰均功率比降低技术166
7.4.1 OFDM系统的高峰均功率比166
7.4.2峰均功率比降低技术167
7.4.3峰均功率比降低——限幅技术168
7.4.4峰均功率比降低——频域导频技术169
7.4.5峰均功率比降低与PA线性化技术174
本章小结178
思考题与习题178
参考文献178
第8章 MIMO及多用户协作通信技术183
8.1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183
8.1.1系统概述183
8.1.2 MIMO模型184
8.1.3编码技术185
8.1.4信道容量186
8.2多用户协作通信技术192
8.2.1协作通信与协作分集192
8.2.2多用户分集193
8.2.3波束赋形196
8.2.4多用户分集性能196
本章小结198
思考题与习题198
参考文献200
第9章 WiMAX系统与集中式调度关键技术201
9.1 WiMAX系统与标准201
9.1.1 WiMAX概述201
9.1.2 IEEE 802.16系列标准201
9.2 WiMAX系统的技术优势与应用202
9.2.1 WiMAX系统的技术优势202
9.2.2 WiMAX系统的应用202
9.3 OFDM技术与MIMO技术203
9.3.1 OFDM技术203
9.3.2 MIMO技术205
9.4 IEEE 802.16 PMP模式下MAC层206
9.4.1业务流管理207
9.4.2业务流标识、连接标识和业务类208
9.4.3分类符208
9.4.4动态业务管理209
9.5 EEE 802.16的ARQ机制209
9.5.1 IEEE 802.16的ARQ机制简介209
9.5.2 ARQ块210
9.5.3 ARQ参数210
9.5.4 ARQ反馈消息格式211
9.6 WiMAX的移动性支持212
9.6.1移动性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213
9.6.2系统内切换213
9.6.3系统间切换215
本章小结217
思考题与习题217
参考文献217
第10章 无线Mesh网络与链路控制关键技术218
10.1无线Mesh网络简介及其应用218
10.1.1无线Mesh网络218
10.1.2无线Mesh网络的优势219
10.1.3无线Mesh网络的应用方案220
10.2无线Mesh网络的关键问题222
10.2.1无线Mesh网络的媒体接入控制(MAC)222
10.2.2无线Mesh网络的路由问题222
10.2.3无线Mesh网络中的QOS问题223
10.2.4无线Mesh网络中的安全问题226
10.3无线Mesh网络MAC层协议228
10.3.1 IEEE 802.11 MAC层协议228
10.3.2 IEEE 802.16 Mesh MAC协议233
10.3.3 IEEE 802.15.4 Mesh MAC层协议238
10.4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242
10.4.1表驱动路由选择协议242
10.4.2按需驱动路由选择协议246
10.4.3混合式路由选择协议249
10.4.4其他的路由选择协议249
本章小结250
思考题与习题250
参考文献251
第11章 UWB与认知无线电技术253
11.1 UWB的发展及其标准化253
11.2 UWB的优势与挑战254
11.2.1 UWB的优势254
11.2.2 UWB所面临的挑战255
11.3 UWB关键技术分析255
11.3.1 UWB脉冲信号的产生255
11.3.2 UWB脉冲检测与多址257
11.4 UWB认知无线电技术257
11.4.1 UWB与认知无线电相结合的意义257
11.4.2 UWB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258
11.4.3认知无线电的标准化258
本章小结259
思考题与习题259
参考文献259
第12章 LTE与无线资源管理260
12.1演进路线与目标260
12.2无线资源管理261
12.2.1概述261
12.2.2接入控制261
12.2.3功率控制262
12.2.4分组调度266
12.3移动性管理269
12.3.1安全机制269
12.3.2切换管理271
12.3.3位置管理274
本章小结274
思考题与习题275
参考文献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