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景观与恢复生态学 跨学科的挑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景观与恢复生态学 跨学科的挑战
  • (以色列)Zev Naveh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9579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景观学:生态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景观与恢复生态学 跨学科的挑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作者自传与各章简介1

第一部分 理论、方法和应用21

第1章 生态系统和景观——批判性的比较与评价21

1.1 引言21

1.2 生态系统概念的内涵以及应用中的模糊性21

1.3 生态系统概念的关键方法和它的“自然生态系统”范式24

1.4 对景观含义的批判性评价25

1.5 结论:对比鲜明的生态系统与景观定义28

第2章 从生物多样性到生态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的景观生态学方法34

2.1 作为后工业时代环境变革一部分的生态多样性保护及恢复34

2.2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异质性35

2.3 景观生态学和生态多样性40

2.4 整体性的景观保护和恢复42

第3章 多功能景观整体理念的10个主要前提44

3.1 引言44

3.2 跨学科的景观研究的含义45

3.3 构建多功能景观整体性理念的10个主要前提46

3.4 结论59

第4章 多功能的、自组织的生物圈景观和整体人类生态系统的未来61

4.1 引言:向全球信息化的转变——地球生命的决定性时期61

4.2 景观生态学的使命和可持续性演化64

4.3 景观是整体人类生态系统中具体的具有格式塔结构的多功能系统65

4.4 关于非平衡系统中自组织和演化进程的新视角67

4.5 作为远离平衡态的具有耗散结构的自组织景观的演化与动态71

4.6 基于整体人类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景观分类:生物圈景观,技术圈景观和农业产业化景观75

4.7 结论:后工业化时代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需求84

第二部分 文化和景观的保护与恢复91

第5章 文化与景观保护:景观生态学透视91

5.1 引言91

5.2 景观生态学作为跨学科性科学的基本前提92

5.3 景观演化与感知的文化方面97

5.4 生物圈景观及其生态多样性的动态保护103

5.5 讨论与结论109

第6章 生态文化景观恢复与后工业化时代走向人类社会和自然共生关系的文化演化113

6.1 引言113

6.2 生态与文化景观恢复的前提114

6.3 文化景观的演化115

6.4 自然文化生物圈与技术圈景观的功能分类及其主要恢复策略116

6.5 结论121

第三部分 可持续发展:从马萨伊生态系统到信息社会的后工业化景观第7章 坦桑尼亚马萨伊地区的发展:社会与生态挑战125

7.1 引言125

7.2 坦桑尼亚马萨伊地区的自然和生物环境125

7.3 马萨伊游牧生态系统衰减的生态影响128

7.4 马萨伊地区牲畜产量的提高132

7.5 马萨伊地区牧场产量的提高135

7.6 小结138

第8章 景观生态学在发展中的作用139

8.1 引言139

8.2 作为一门跨学科的“人类生态系统”科学的景观生态学140

8.3 地中海高地发展的多用途对策模型143

8.4 小结146

第9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维度148

9.1 可持续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148

9.2 对可持续发展进行跨学科研究的需要149

9.3 环境可持续性革命的需要150

9.4 度量生态可持续性中出现的问题151

9.5 作为一门横断科学,景观生态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152

9.6 结论155

第10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跨学科教育计划157

10.1 需要一场深刻的全球可持续性变革157

10.2 要科学地领导区域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广泛的跨学科教育162

10.3 跨学科教学计划的三大前提164

10.4 一般系统论和新兴的关于整体性和复杂性的科学164

10.5 等级理论及其跨学科区域发展的含义169

10.6 整体人类生态系统——跨学科可持续发展统一超理论的概念基础171

10.7 对动态自组织和共同进化的新认识171

10.8 从多学科到“生态学科”的综合172

10.9 Jantsch的跨学科教育等级系统方法及其可持续发展含义176

10.10 跨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性数学方法178

10.11 跨学科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178

10.12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模拟模型实例182

10.13 结论184

第四部分 要点回顾187

第11章 从景观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向跨学科的整体性景观研究、管理、规划、保护与恢复转变187

11.1 引言187

11.2 在向全球信息化时代过渡过程中面临的生态、社会经济和文化危机187

11.3 面向全球的后工业化生态经济和可持续革命193

11.4 景观生态学家和恢复生态学家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需要更新观念197

11.5 对传统生态科学中自然-人类-义化关系的批判性评价198

11.6 生态科学中的整体论倾向201

11.7 综合性的生态科学——跨学科性的进步204

11.8 跨学科性在景观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中的作用205

11.9 跨学科性对两门景观科学的真正意义209

11.10 整体性与跨学科性科学革命212

11.11 整合所有事物的理论及其对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重要意义214

11.12 结论:跨学科性景观科学的新挑战218

第12章 全球信息社会和整个后工业化景观之未来222

12.1 引言222

12.2 人类社会及其景观的无序转变动态224

12.3 历史的教训226

12.4 加速的生态、社会经济和文化危机227

12.5 农作物提取生物燃料的悲剧231

12.6 苦涩的大米故事233

12.7 同时代的两个对比明显的实例:格陵兰和中国生态现状分析233

12.8 结论:急需可持续发展变革的重要但非充分的标志241

参考文献243

索引268

中文版后记272

译者的话2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