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每天读点国学精粹 经典白金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每天读点国学精粹 经典白金版
  • 东篱子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ISBN:978750647402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51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271页
  • 主题词:国学-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每天读点国学精粹 经典白金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国学常识点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3

第一章 文化常识3

易学知识:上古《三易》是什么3

儒经中的“三礼”指什么3

《春秋三传》是指哪三部著作4

“百家争鸣”及其代表性人物和主要思想5

孔子为什么被称为“圣人”7

孟子为何被尊称为“亚圣”7

道家学说创始人传奇的一生8

庄子的文学地位8

浅谈荀子的思想9

韩非子的思想及成就是什么10

屈原为什么值得尊敬10

《十三经》的内容是什么11

什么是《十三经注疏》13

《左传》是如何成为儒家经典的13

中国文学如何分类14

先秦散文有什么特色15

赋是一种什么文体16

古代礼俗包括哪些16

第二章 朝廷那些事儿——古代帝王权臣的相关常识19

中国远古文明可追溯到何时19

中国朝代历史顺序是如何排序的19

三皇五帝分别是哪些人20

炎黄子孙的由来21

尧帝的伟大功绩是什么21

舜帝的历史功绩22

禹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23

商汤的功绩是什么23

周文王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4

管仲及其学说、功绩与深远影响24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是什么25

李斯究竟取得了哪些政绩26

如何评说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功过26

如何评价桑弘羊的改革措施及历史作用27

司马迁有哪些史学贡献27

王莽篡汉是怎么一回事28

王充的哲学思想体现在什么地方28

诸葛亮为何被认为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29

为何称陶弘景是“山中宰相”30

为什么说唐太宗是一位杰出政治家31

康熙帝的主要政绩有哪些31

乾隆帝的主要政绩有哪些32

慈禧太后的历史作用33

第三章 诗词韵律常识35

诗词格律35

平上去入35

押韵36

古体诗36

近体诗37

四言诗37

五言诗38

七言诗38

词39

词牌39

楚辞40

骚体41

歌行体42

乐府诗43

第四章“规矩绳墨”的官制常识45

中国传统的封建官制是什么45

封建皇权制度的建立45

中国传统地方行政制度起什么作用46

传统的爵位制度经历了哪些演变46

中国古代吏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7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有哪些48

客卿制度是怎么回事48

古代官员的俸禄都有什么样的形式49

北周的官制改革有哪些50

周代诸侯等级是怎样划分的51

汉朝经历了哪几次官制变化52

隋代的官制改革有何借鉴53

清代是如何考核官吏的53

如何区别宰相和丞相54

“三公九卿”具体包括哪些54

太尉是什么官55

太师在各朝是什么样的官职56

少师在商周的时候是什么官职56

御史大夫是什么意思56

内阁大学士是什么官职57

大将军是什么军衔称谓57

“大夫”是什么官职57

古代的“孝廉”是什么意思57

安抚使是什么意思58

尚书省是什么意思58

“门下省”如何解释59

中书省是什么意思59

古代六部的职能分别是什么60

总督的权力与职责是什么60

都督是什么职位61

提督是什么官61

第五章 历史典故常识63

吴下阿蒙63

周公吐哺63

糟糠63

社鼠64

南柯一梦64

接舆歌凤64

掩袖工谗65

箪瓢陋巷65

盗泉65

坐怀不乱66

请君入瓮66

退避三舍66

曲突徙薪66

结缨67

马齿徒增67

祸起萧墙67

散木68

断袖之癖68

问鼎68

长乐老69

五日京兆69

身无长物69

捉刀70

坠楼人70

羞与哙伍70

伴食宰相71

弄獐宰相71

唾面自干71

执牛耳71

画虎不成反类犬72

应声虫72

上下其手72

丧家之犬73

食言而肥73

逐客令73

杜撰73

牛衣对泣74

青蝇吊客74

董狐笔74

第六章 民俗节日常识75

春节的由来及文化习俗75

元旦的来历76

元宵佳节的起源76

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77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77

中秋节的由来及习俗78

重阳节起源及习俗79

腊八节来历及习俗79

中篇 国学经典集锦——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83

第七章 蒙学——启蒙经典83

人之初的修身课——《三字经》83

宇宙洪荒,不过千字文章——《千字文》83

关于中文姓氏的书——《百家姓》84

教育孺子的最佳读物——《弟子规》85

道德文章冠冕一代——《曾国藩家书》85

古代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龙文鞭影》86

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增广贤文》87

读《幼学》走天下——《幼学琼林》88

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声律启蒙》88

文字韵律的精妙与优美——《笠翁对韵》89

传统修身经典——《小儿语》89

第八章 经部——儒学经典91

《易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91

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92

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礼记》92

最古老的散文总集——《尚书》94

汇集儒家思想之精华——《论语》95

兼具高超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孟子》97

古代教育理论的扛鼎之作——《大学》98

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中庸》99

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100

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102

训释语言文字的工具书——《尔雅》103

中国第一部文字学专著——《说文解字》104

“天人合一”的神学观——《春秋繁露》104

第九章 史部——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107

富于神话传说的古籍——《山海经》107

国别体史书——《国语》107

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108

史学的第一个高峰——《史记》109

史学的第二个高峰——《汉书》110

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后汉书》110

记述魏蜀吴三国兴亡的历史巨著——《三国志》111

唐朝史馆官修的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晋书》112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113

中国第一部典章制度专史——《通典》114

包罗各代典章制度的史书——《通志》115

越国史记的专名——《越绝书》116

展现吴越争霸的历史轨迹——《吴越春秋》117

涉及佛事,考证地理——《洛阳伽蓝记》117

独具特色的政论性史书——《贞观政要》118

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南齐书》119

二十四史之一——《梁书》119

纪传体断代史著作——《陈书》120

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魏书》121

纪传体断代史——《北齐书》122

中国历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周书》123

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隋书》124

二十四史之一——《南史》124

二十四史之一——《北史》125

最早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日唐书》126

记载中国唐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新唐书》127

五代十国时期各民族的一部断代史——《日五代史》128

唐代设馆修史以后唯一的私修正史——《新五代史》128

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宋史》129

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宋书》130

二十四史之一——《辽史》131

元修三史之一——《金史》132

记录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元史》132

二十四史之一——《明史》133

清代史事素材——《清史稿》134

第十章 子部——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135

宋朝四部大书之一——《太平御览》135

宋朝四部大书之一——《册府元龟》135

道家学派的传世经典——《老子》136

充满浪漫色彩的道家经典——《庄子》136

墨家学派的传世经典——《墨子》138

战国末期的儒家典籍——《荀子》138

法家学派的重要典籍——《韩非子》139

道家学派的重要典籍——《列子》140

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吕氏春秋》140

记述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著作——《晏子春秋》141

反映法家政治思想之书——《商君书》142

史上奇才的治人兵法——《鬼谷子》142

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六韬》143

古代“兵学圣典”——《孙子兵法》144

中国古代第一部专论战略的兵书——《黄石公三略》144

取自法家而优于法家之书——《淮南子》145

阐述哲学思想的专著——《法言》145

抨击迷信活动的学说——《论衡》146

形神相即,形质神用——《神灭论》146

注重儒家思想的教育著作——《颜氏家训》147

传不习乎——《传习录》148

道教的重要经典——《太平经》149

述神仙方药,言人间得失——《抱朴子》149

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齐民要术》150

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151

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考工记》151

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152

中国古代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153

历代医家必读之书——《伤寒杂病论》154

综合性临床医著——《千金要方》155

“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155

中国古代天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天文学著作之一——《灵宪》156

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梦溪笔谈》157

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天工开物》158

第十一章 集部——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159

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楚辞》159

中国古代妇女史——《列女传》159

一部极有影响的志怪小说集——《博物志》160

中国文字训话学重要著作——《玉篇》161

古代重要的诗歌总集——《玉台新咏》161

中国第一部文学理论的专著——《文心雕龙》162

文学批评语体的代表作——《诗品》163

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古诗十九首》163

富有文学意味的重要文献——《说苑》164

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165

中国第一部记载河道水系的综合性地理书——《水经注》165

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搜神记》166

“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167

玄奘西行的实录——《大唐西域记》168

纵横学著作——《反经》169

中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乐府诗集》170

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词集——《花间集》171

研究宋代历史必读之书——《容斋随笔》171

宋代传奇小说——《梅妃传》172

中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西厢记》173

中国古代戏曲中一部经典名著——《琵琶记》174

明代的一部语录体著作——《菜根谭》175

清人众诗话中最著名的一种——《随园诗话》175

清朝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阅微草堂笔记》176

中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最高成就——《三国演义》177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水浒传》178

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西游记》179

明代长篇世情小说——《金瓶梅》180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代表——《三言》182

中国拟话本小说集——《二拍》183

中国古典浪漫爱情故事——《长生殿》184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桃花扇》185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巅峰之作——《红楼梦》186

中国古典短篇小说巅峰之作——《聊斋志异》187

清代一部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187

清末中篇小说——《老残游记》189

浪漫幻想迷离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镜花缘》190

古代散文选本的杰出代表——《古文观止》191

下篇 艺术美学精选——古老国度的特色文化195

第十二章 琴曲谱集,正音雅乐195

代表中国文人音乐的乐器——古琴195

中国古代的拨弦乐器——瑟195

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编钟196

古代石制的一种打击乐器——磬197

古老的弹弦乐器——箜篌197

东方钢琴——古筝198

东亚传统弹拨乐器——琵琶198

中国竹笛——笛子199

流行于中国民间的吹管乐器——洞箫199

擦弦乐器之一——二胡200

姐妹乐器——葫芦丝和巴乌201

古琴十大名曲——《阳春白雪》201

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广陵散》202

古琴曲——《平沙落雁》203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高山流水》203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梅花三弄》204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汉宫秋月》205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渔樵问答》205

著名的艺术古琴歌曲——《阳关三叠》206

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秦王破阵乐》206

中国古代琵琶曲文曲中代表——《夕阳箫鼓》207

骚体叙事诗——《胡笳十八拍》207

一首传统的琵琶曲——《十面埋伏》208

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霓裳羽衣曲》209

第十三章 对弈为主,玄妙多变211

围棋与东方智慧:几千年不衰说明它魅力无穷211

围棋别名的由来211

围棋棋盘的图案是什么样的212

图棋有哪些礼仪213

中国最著名的五大绝世棋谱是什么213

象棋有什么特色215

楚河汉界的由来215

第十四章 活力之美,遒劲雄健217

龟甲、兽骨上的历史——甲骨文217

先秦书法——金文217

大篆小篆的统称——篆书218

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字体——隶书218

汉字的一种书体——草书218

汉字发展史上的正体——楷书219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行书219

具有强烈隶书风格的楷书——魏碑体220

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瘦金体220

“石刻之祖”——石鼓文221

钟繇及其书法艺术221

王羲之缘何有“书圣”之称222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222

《瘗鹤铭》为什么被称为“大字之祖”223

欧阳询在楷体文字发展方面的贡献是什么223

张旭的草书有何特色224

怀素为何被称为“草圣”224

书法家中的“宋四家”指的是谁225

赵孟頫书法特色及其代表作226

董其昌的书画美学及作品有哪些226

故宫三希堂里的书法绝品“三希”指什么227

《书谱》对中国书法的发展有哪些影响227

“天下第二行书”——《祭侄稿》228

“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228

“中华第一美帖”——《蜀素帖》228

中华十大传世名帖指的是什么229

第十五章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231

中国画在艺术形式上有哪些特点231

中国画技法名——皴法232

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白描232

国画的一种画法——泼墨233

“十八描”是怎样分类的233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特殊的画法——指画234

顾恺之对绘画艺术做出了什么贡献235

王维在绘画艺术上有哪些主要成就235

中国画史上的名作——《韩熙载夜宴图》236

阎立本的人物画有哪些主要特色237

马远的绘图特点有哪些238

“元四家”指的是哪四家239

金代画坛上特点及人物代表有哪些239

明代画坛“吴门四家”是指哪四家240

山水画苍秀一路的代表作——《落霞孤鹜图》240

徐渭及其绘画艺术思想如何解读241

如何评价八大山人的绘画艺术242

石涛绘画艺术及对后世绘画发展有什么影响242

中国绘画史上的瑰宝——《清明上河图》243

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图》243

气势雄强,巨峰壁立——《溪山行旅图》244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有哪些主要特点244

仇英的《汉宫春晓图》有哪些特点245

郎世宁的《百骏图》构图风格怎样245

“扬州八怪”指哪几位画家246

郑板桥绘画艺术具有什么风格246

吴昌硕的绘画艺术特点有哪些247

如何评价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247

最著名的“中华十大传世名画”是什么248

中国古代壁画的奇葩——《永乐宫壁画》249

参考文献2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