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与环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与环境](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4685172.jpg)
- 左玉辉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30246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46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460页
- 主题词:环境科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与环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环境科学学科定位——五律观1
一、自然现象、自然规律和自然科学1
二、技术现象、技术规律和技术科学11
三、经济现象、经济规律和经济科学19
四、社会现象、社会规律和社会科学24
五、环境现象、环境规律和环境科学28
第二节 环境科学学科体系33
一、环境科学学科体系与环境规律体系33
二、环境科学主要分支学科35
第二章 人与水37
第一节 水资源37
一、地球上的水37
二、水资源43
第二节 水灾害50
一、洪水灾害50
二、干旱灾害55
第三节 水污染57
一、主要水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57
二、水污染源62
三、水污染的特征66
第四节 水环境质量标准70
一、水质基准与水质标准70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71
第五节 水污染控制78
一、水污染的源头控制78
二、污水的人工处理81
三、尾水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84
第三章 人与大气90
第一节 大气概述90
一、大气的成分90
二、大气的分层92
三、大气边界层94
第二节 大气污染95
一、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95
二、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97
三、大气污染的危害103
第三节 空气质量109
一、空气质量基准109
二、空气质量标准110
三、空气质量指数113
第四节 大气污染控制117
一、清洁能源117
二、绿色交通123
三、末端治理124
四、环境自净125
第四章 人与土壤126
第一节 土壤概述126
一、土壤的组成126
二、土壤的结构128
三、土壤的形成130
四、土壤的分类与分布规律132
第二节 土壤环境133
一、土壤环境的物理学性质133
二、土壤环境中的胶体物质133
三、土壤酸度和土壤缓冲性134
四、土壤氧化还原性134
五、土壤环境中的矿化作用和腐殖化作用135
第三节 土壤污染135
一、土壤污染概述135
二、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138
三、土壤的自净139
第四节 应对土壤污染140
一、土壤环境质量标准140
二、土壤污染防治142
第五章 人与生物144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中的生物144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子144
二、生物与环境147
第二节 环境污染中的生物149
一、环境污染物的吸收和分布149
二、分子水平上的危害149
三、细胞水平上的危害150
四、组织器官水平上的危害151
五、个体水平上的危害152
六、种群水平上的危害153
七、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危害154
第三节 生物安全155
一、再看生物多样性155
二、生物入侵160
三、转基因技术的生物安全问题163
第四节 环境生物技术165
一、生物技术的优点165
二、环境污染治理生物技术166
三、环境污染预防生物技术169
四、环境监测生物技术173
第六章 人与固体废物175
第一节 固体废物概述175
一、固体废物的定义175
二、固体废物的来源175
三、固体废物的分类176
四、固体废物排放量178
第二节 固体废物污染概述179
一、固体废物污染179
二、固体废物污染控制182
三、固体废物管理183
第三节 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185
一、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输送185
二、固体废物的处理190
三、固体废物最终处置192
第四节 固体废物资源化与综合利用193
一、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194
二、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196
三、其他固体废物综合利用198
第七章 人与物理环境200
第一节 噪声200
一、噪声概述200
二、噪声的来源201
三、噪声的危害204
四、噪声控制205
第二节 电磁污染208
一、电磁污染的来源209
二、电磁辐射的危害209
三、电磁污染的控制210
第三节 放射性污染212
一、放射性污染来源213
二、危害和影响214
三、放射性污染的分类214
四、放射性污染的控制215
第四节 光污染218
一、光污染的来源218
二、光污染的危害218
三、光污染的控制220
第五节 热污染220
一、热污染类型220
二、热污染的危害222
三、热污染控制223
第八章 人与全球变化224
第一节 全球变化概述224
一、全球变化的概念224
二、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225
三、全球变化的影响及后果226
四、全球变化研究227
第二节 全球变化中的气候变化233
一、气候变化的直接观测233
二、气候变化的驱动要素234
三、气候变化的回顾和预测234
四、中国应对气候变化241
第九章 环境多样观245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多样性245
一、物质多样性245
二、生物多样性247
三、环境过程多样性248
四、环境形态多样性253
第二节 人类需求和创造的多样性255
一、人类需求的多样性255
二、人类创造的多样性256
第三节 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多样性258
一、相互作用界面的多样性258
二、相互作用方式的多样性259
三、相互作用过程的多样性259
四、环境效应的多样性259
第十章 环境和谐观262
第一节 适应生存262
一、生物生态适应263
二、社会生态适应264
第二节 环境安全265
一、自然灾害与安全266
二、环境灾害与安全267
第三节 环境健康272
一、原生环境问题与健康272
二、环境污染与健康273
第四节 环境舒适276
一、城市环境舒适276
二、农村环境舒适281
第五节 环境欣赏283
一、自然景观欣赏283
二、人文景观欣赏285
第十一章 环境规则观290
第一节 规律规则原理290
一、规律290
二、规则291
三、规律与规则292
四、认识规律规则原理293
第二节 环境基准与环境质量标准293
一、环境基准293
二、环境质量标准296
第三节 环境技术规则298
一、环境技术政策298
二、环境标准300
第四节 环境社会规则311
一、环境伦理312
二、环境法313
三、环境管理315
第五节 环境经济规则317
一、环境经济战略317
二、环境经济政策318
三、环境经济制度320
第十二章 五律观322
第一节 五律解析与五律协同322
一、五律协同原理322
二、五律解析系统分析方法323
三、五律协同系统综合方法324
第二节 水环境调控的五律解析与五律协同325
一、水环境演变的五律解析325
二、水污染控制的基本思路334
三、水污染控制策略五律协同分析336
第三节 大气环境问题五律解析340
一、煤烟型污染的五律解析340
二、交通型污染的五律解析342
三、酸沉降污染的五律解析345
四、臭氧层破坏的五律解析347
第十三章 中国人口环境351
第一节 人口发展的五律解析351
一、自然约束351
二、技术促进354
三、经济平衡356
四、社会引导357
五、环境制约359
六、小结361
第二节 中国人口调控的原则362
一、人口不能过多362
二、人口不能过少362
三、人口不可剧变363
第三节 中国人口调控的时机和情景364
一、人口-环境调控时机364
二、中国人口调控情景365
第十四章 中国经济环境372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五律解析372
一、自然——经济发展支撑力和潜动力372
二、技术——经济发展显动力373
三、经济——经济发展市场力375
四、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力378
五、环境——经济发展亲和力382
第二节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展望383
一、中国经济发展总体趋势:增长383
二、中国经济增长总体特征:趋缓386
三、中国经济增长粗略预测386
第三节 中国经济-环境调控机遇388
一、机遇一: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升级388
二、机遇二:第二产业升级390
三、机遇三:投资总量增加392
四、机遇四:居民消费升级395
五、机遇五:进出口结构升级397
第十五章 中国资源环境400
第一节 能源利用的五律解析400
一、化石能源400
二、核能407
三、水电411
四、风能和太阳能413
五、生物质能414
第二节 土地利用的五律解析419
一、“四地”平衡的基本概念419
二、“四地”平衡五律解析424
第三节 水资源调控五律解析——以大西线调水为例425
一、自然解析426
二、技术解析427
三、经济解析429
四、社会解析430
五、环境解析432
主要参考文献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