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阎锡山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阎锡山传](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4687372.jpg)
- 雒春普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ISBN:978751250137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19页
- 主题词:阎锡山(1883~1960)-传记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阎锡山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家世教养一 出生在亦农亦商的殷实之家11
二 自幼丧母,从小养成了刚烈的个性13
三 6岁入私塾,接受启蒙教育,从《千字文》、《三字经》读起15
四 14岁辍学习商,开始涉足社会17
第二章 弃商习武一 “打虎”失败,遭遇人生的第一次挫折20
二 二度入塾,奠定国学根基22
三 报考武备学堂,寻找新的出路24
四 负笈东瀛28
第三章 追随革命一 在东京加入同盟会31
二 聆听孙中山先生教诲33
三 奉同盟会总部之命,回山西进行革命考察35
四 参加“铁血丈夫团”37
第四章 光复太原一 朝鲜归来,感慨“亡国之民,不如丧家之犬”40
二 完成在日本的学业回省就职42
三 参与发起倒夏45
四 暗中结纳同志,准备举义47
五 响应武昌起义,成就太原光复大业50
第五章 初握权柄一 28岁生日那天登上山西都督的宝座55
二 东、北、南三路出兵,扩充战果57
三 吴禄贞被刺,“燕晋联军”夭折60
四 大兵压境,娘子关一朝陷入敌手62
五 兵分南北,亲率北路军转战绥包65
六 以退为进,返省复任67
第六章 政坛小试一 着手削平“山头”,实施省政“统一”71
二 顺时应势,推行“新政”73
三 联合各省都督,阻挠袁氏集权75
四 孙中山先生巡晋,称赞“山西襄助共和之功”77
五 反对沙俄侵略,力主武力征蒙81
第七章 韬光养晦一 以屈求伸,在袁世凯的控制中自保84
二 “二次革命”中“呼吁和平”,“调和”南北86
三 面袁言事,谈论“军国主义”89
四 看风使舵,推波助澜促帝制92
五 一段插曲,一个谜96
第八章 崭露头角一 投桃报李,与段祺瑞的一段“师生”谊98
二 府院之争,明确拥段立场99
三 张勋复辟,征讨并举102
四 终于将山西军政大权集于一人之手104
第九章 政治统御一 确定“行政之本”,推行“村本”政治108
二 实施精神统御,倡导“洗心”112
三 “进山会议”开了两年零四个月,只为谋求所谓的“适中制度”115
第十章 军事经略一 晋军征湘,“缴枪没有打收条”118
二 军阀混战中扯起“保境安民”大旗120
三 睦邻友好,坚守山西地盘122
四 唯力是视,扩充军队与扩充军备双管齐下124
五 翻手为云,拥段联冯倒直军129
六 覆手为雨,联直附奉讨伐国民军132
第十一章 省政初步一 “六政”与“三事”齐抓共管137
二 视国民教育为“人群之生命”139
三 推行“厚生计划”,兴办地方实业143
四 开办山西省银行, “以钱赚钱”147
五 宏大的筑路计划及其实施151
第十二章 易帜北伐一 太原城头竖起了青天白日旗154
二 “清党”反共,一箭双雕156
三 出兵讨奉,受挫而返159
四 二次北伐,先声夺人163
五 政略先行,得到了华北地区的控制权166
六 后发制人,文章做足方登场169
第十三章 捭阖中原一 蒋介石着手“削藩”174
二 从助蒋压冯到拉冯抗蒋177
三 多谋不断,先机尽失179
四 当上了反蒋阵线的“领袖”182
五 唇枪舌战,风云突起186
六 一箭离弦,中原大战爆发了190
七 败局已成,善后无方195
第十四章 东山再起一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201
二 蛰居大连,探究成败得失204
三 闲适的隐居生活与对山西局势的遥控209
四 秘密回省,东山再起214
第十五章 “十年建设”一 “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案”219
二 组建“四银行号”与“实物准备库”222
三 酝酿了20年的同蒲铁路建设计划付诸实施225
四 门类齐全的“公营”经济实体228
五 统制经济的“土货运动”231
六 “寓兵于农”,垦殖绥西234
七 “禁烟”与“官卖鸦片”237
第十六章 “防共”“联共”一 “以主义对主义”与“公道主义”241
二 为拦截红军请来了中央军244
三 “在三个鸡蛋中间跳舞,哪一个也不能碰着”248
四 拒蒋、联共、抗日251
五 “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应运而生253
第十七章 “守土抗战”一 “守土抗战”,有地方特点的抗战主张257
二 绥远抗战,“守土抗战”的第一次实践260
三 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总领晋绥抗战军务263
四 一战,阳高、天镇失守,以李服膺祭刀265
五 再战,平型关进退失据,腹背受敌撤兵内长城268
六 三战,忻口激战犹酣,娘子关破,太原陷落271
第十八章 “民族革命”一 提出“民族革命战争”论275
二 与共产党合作抗日,组成“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277
三 适应战争需要,组建山西新军280
四 “非常时需非常策”283
五 “反攻”太原不成又失临汾286
六 试行敌后“游击”289
第十九章 反共“磨擦”一 “今日不改用新做法,就不能存在”293
二 “民族革命同志会”296
三 国民党山西省党部在停顿了七年之后得到恢复298
四 “十二月事变”爆发,与共产党的磨擦演变为军事冲突301
五 划路而治,统一战线裂而不破304
第二十章 “克难”求存一 偏安于晋西一隅309
二 发起“克难”运动,“克难”求存311
三 追求“新的统御”,锻造所谓的“同志魂”314
四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和“兵农合一”的发韧317
第二十一章 “议和”待机一 “两一相加大于一”的理论与实践320
二 马拉松式的秘密“和议”322
三 “晋西保卫战”,对日作战的“最后风景”326
四 向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扩充地盘328
第二十二章 乘胜“接收”一 等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331
二 捷足先登太原城,四面出击争“接收”334
三 上党得而复失337
四 “寄存武力”,“残留”日军340
第二十三章 图谋再振一 “奋斗年”整训军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343
二 “肃清伪装”、“净白阵营”346
三 “三自传训”——“自清”、“自卫”、“自治”348
四 “平民经济”——控制物价与简化生活351
第二十四章 连战连输一 “停战协定”的烟幕下,小战不停354
二 汾孝战役,元气大伤357
三 晋南作战,三战皆输359
四 晋中惨败,对外联络的东部通道中断362
第二十五章 困守孤城一 “碉堡城”,一个“固若金汤”的神话366
二 拒绝和平解决,困兽犹斗368
三 四面楚歌声中,应李宗仁电召离晋370
四 遥控太原,直到城破之时374
第二十六章 出掌中枢一 往返于穗桂之间,做起了蒋李之间的“调停人”378
二 “反侵略大同盟”,一张政治王牌380
三 出长中枢圆“旧梦”,“入阁拜相”任院长382
第二十七章 败走台岛一 俨然一个开“药方”的大夫385
二 决心将国防部长一兼到底387
三 屈指可数的“政绩”389
四 “总体战”与“战斗内阁”391
第二十八章 菁山遗梦一 在一片非议声中卸任395
二 远离喧嚣,乡居菁山中398
三 闭门造车,构想“大同”401
四 故弄玄虚,自拟挽联预嘱身后事403
五 终老台北,魂不归里405
主要参考书目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