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德国史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德国史 下
  • 赖丽秀著 著
  • 出版社: 五南出版社
  • ISBN:957113438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898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德国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上册1

第一部分 德国概览3

第一章 地理环境3

第一节 自然景观6

壹、北德低地6

贰、中度高山隆起地7

参、西南德中度高山梯形地8

肆、南德阿尔卑斯山前地8

伍、巴伐利亚之阿尔卑斯山8

第二节 各邦简介9

壹、巴登-乌腾堡11

贰、自由国巴伐利亚15

参、柏林19

肆、布兰登堡22

伍、自由汉撒城不来梅25

陆、自由汉撒城汉堡27

柒、黑森31

捌、美克连堡-佛波美尔35

玖、下萨克森37

拾、北莱茵-威斯特法伦41

拾壹、莱茵兰-普法兹45

拾贰、萨尔48

拾参、自由国萨克森50

拾肆、萨克森-安哈特55

拾伍、石列斯威-霍尔斯坦59

拾陆、自由国图林根62

第三节 气候65

第二章 人口67

第一节 区域性差异和少数民族70

第二节 外国公民71

第三节 外国人政策和德国籍之申请73

第三章 德意志语75

第一节 德语字源78

第二节 精确逻辑的德语82

第二部分 德国历史89

第一章 日耳曼人的迁徙与建国89

第一节 日耳曼民族91

壹、有关日耳曼民族及其来源92

贰、日耳曼人的世界93

一、生活状况94

二、社会结构95

三、政治组织97

四、法律习惯97

参、日耳曼人的宗教信仰99

第二节 日耳曼人与罗马人的纠连105

壹、罗马大帝国版图之概述105

贰、日耳曼人与罗马帝国初次的接触108

参、日耳曼人承受并学习罗马的文化111

第三节 民族大迁徙与罗马帝国中之日耳曼诸王国112

壹、西哥德人114

贰、东哥德人117

参、汪达尔人119

肆、布根地人121

伍、伦巴底人122

陆、克尔特人123

柒、昂格鲁撒克逊人124

捌、阿雷曼人126

第二章 法兰肯人及其帝国129

第一节 法兰肯人的迁移131

第二节 梅洛温王朝的建立132

第三节 卡洛林王朝的兴起136

第四节 卡洛林王朝与罗马教宗之联盟139

第五节 查理曼大帝之帝国145

壹、查理曼的武功145

贰、卡洛林王朝的行政组织150

一、管理制度151

二、建立监察使制152

三、法律制度152

参、查理曼的文治153

一、经济生活154

二、复兴文化155

三、协助推广基督教157

第六节 卡洛林王朝的衰微157

第三章 中古世纪日耳曼王朝167

第一节 萨克森家族的统治169

第二节 沙利尔家族的统治180

第三节 斯道佛家族的统治193

第四章 中古世纪晚期的局势217

第一节 历代王朝与「金印诏书」219

第二节 哈布斯堡的霸业227

第三节 瑞士邦联和汉撒同盟231

壹、瑞士邦联231

贰、汉撒同盟233

第四节 条顿骑士团与普鲁士239

第五章 中古世纪的社会247

第一节 封建制度249

壹、封建制度的起源250

一、罗马帝国的政策251

二、日耳曼人的遗习251

三、蛮人异族的入侵251

贰、封建制度的概况252

参、封建制度的优点和缺点255

肆、封建制度的衰落256

第二节 农民的生活世界257

壹、农民和领主的关系258

贰、农耕技术与农民生活的改善260

参、农民意识的觉醒261

第三节 贵族与骑士Z263

壹、贵族的来历264

贰、封建贵族的堡垒与战争265

参、骑士的来历与骑士教育267

肆、骑士精神与骑士文学269

第四节 市镇、市民阶级与商业272

壹、市镇的形成和发展273

贰、市民阶级277

参、商业284

第五节 教会与文化289

壹、教会之组织290

贰、教会之信仰与教义292

参、学术、教育、艺术之贡献294

第六章 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301

第一节 日耳曼的人文主义运动304

第二节 马丁·路德与其新神学309

第三节 宗教改革始末312

壹、宗教改革的背景313

一、宗教方面313

二、政治方面314

三、经济方面314

四、思想方面315

贰、导火线及其经过315

参、路德与罗马教廷正式决裂317

第四节 路德派新教319

第五节 农民战争322

第七章 反宗教改革和信仰战争327

第一节 兹文利与瞎尔文的宗教改革330

第二节 日耳曼的宗教战争335

第三节 反宗教改革339

第四节 哈布斯堡王朝与战争343

第五节 三十年战争(一六一八~一六四八)353

壹、起因354

贰、经过357

一、波尔梅的叛乱(一六一八~一六二三)357

二、丹麦的干涉(一六二五~一六二九)358

三、瑞典的干涉(一六三〇~一六三四)359

四、法国的干涉(一六三五~一六四八)362

参、结果363

第八章 专制主义的时代367

第一节 霍亨丑伦家族和普鲁士的兴起370

第二节 哈布斯堡家族和奥地利382

第三节 「开明的」专制君主388

壹、普鲁士的佛利德利希大帝389

贰、奥地利的约瑟夫二世393

第九章 德国处于法国政治优势时期399

第一节 拿破仑与德意志的革命战争402

第二节 普鲁士的改革和解放战争410

壹、普鲁士的改革411

一、行政改革411

二、军事改革413

三、教育改革414

贰、民族解放战争414

第三节 维也纳会议418

第十章 复时期和革命狂潮425

第一节 德意志邦联与德国局势428

第二节 革命浪潮之下的德意志435

壹、一八三〇年的革命436

贰、普鲁士与关税同盟438

参、一八四八年的革命440

第三节 法兰克福的国民议会444

下册451

第十一章 俾斯麦和德意志帝国451

第一节 奥地利与普鲁士之间的角逐454

第二节 俾斯麦之领导与德意志的统一459

壹、威廉一世与国会的冲突460

贰、俾斯麦掌政465

一、普、丹战争469

二、普、奥战争471

三、普、法战争476

第三节 俾斯麦领导之德意志帝国485

壹、帝国政治组织486

一、德意志皇帝486

二、德意志首相486

三、联邦参议院488

四、帝国议会488

五、联邦政府488

六、政党489

贰、内政493

一、初年政续493

二、政教冲突与和解494

三、社会政策496

参、外交498

肆、殖民政策503

第十二章 德国的工业化和社会问题509

第一节 德国工业革命导致的成果511

壹、工业的进步513

贰、经济的繁荣516

参、农业的提升519

肆、自然科学的成就520

第二节 德国的社会问题522

壹、社会问题和马克思522

贰、社会问题的解决526

第十三章 威廉二世之领导和第一次世界大战531

第一节 威廉二世之政策534

壹、对内政策536

贰、扩充军备538

参、殖民地政策542

肆、外交政策546

第二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550

壹、起因551

贰、经过554

参、结果565

第十四章 威玛共和国571

第一节 威玛共和国成立至一九二三年574

第二节 经济复苏期至一九二九年596

第三节 经济大萧条至一九三三年603

第十五章 希特勒和第三帝国613

第一节 希特勒的极权统治616

壹、独裁政治与废除威玛宪法617

贰、大德意志主义与灭绝犹太人625

参、经济、社会政策与扩充军备640

肆、外交政策与发动战争650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656

壹、起因657

贰、经过659

参、结果675

第十六章 新的开始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年681

第一节 四强分区占领的德国684

查、战后德国状况686

贰、波茨坦会议688

参、纽伦堡战犯审判690

肆、东、西占领区的政治发展694

一、东占区(苏联管辖)695

二、西占区(美、英、法三国共管)699

伍、东、西占领区对德国统一问题之歧见704

第二节 第一次柏林危机711

第三节 德国正式分裂714

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715

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717

第十七章 艾德诺时代一九四九至一九六一年719

第一节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722

壹、政治体制723

贰、内政725

一、经济成就726

二、社会福利729

三、反对部署原子武器736

参、外交737

第二节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749

壹、政治体制7750

贰、内政752

一、经济成就753

二、社会福利755

三、起义、逃亡、异议人士756

参、外交759

第三节 德国问题760

壹、两个德国之间的互动761

贰、第二次柏林危机763

第十八章 两德关系的新发展一九六一至一九七二年767

第一节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769

壹、政权轮替770

一、艾哈德政府(一九六三~一九六六)770

二、大联合政府(一九六六~一九六九)771

三、布兰德政府(一九六九~一九七二)773

贰、思想的转变和内政改革775

一、「镜报」事件776

二、「一致行动」和「稳定经济法」777

三、德国民族民主党和极右激进主义778

四、大学生骚乱/国会体制外的反对者779

五、客籍工人780

六、紧急状态法781

七、一九七二年的企业法782

参、外交政策中的新路线784

肆、德国问题的调整790

第二节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794

壹、东德的新经济制度795

贰、德意志民族的社会国家795

第三节 两个德国之间的交流798

第十九章 两德责任问题之认知一九七二至一九八九年803

第一节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805

壹、政权轮替805

一、布兰德政府(一九七二~一九七四)805

二、史密特政府(一九七四~一九七六)807

三、史密特政府(一九七六~一九八〇)807

四、史密特政府(一九八〇~一九八二)808

五、柯尔政府(一九八三~一九八六)810

六、柯尔政府(一九八七~一九八九)811

贰、内政事件812

一、「反激进分子决议」与反恐怖主义813

二、民众组织与社会运动816

三、石油危机与能源政策821

四、异军突起的「绿党」823

五、经济危机与失业824

六、层出不穷的政治风暴826

参、外交突破830

一、欧洲国家与联邦共和国的关系831

二、联邦共和国与世界的关系833

第二节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837

壹、东德的政治设限838

贰、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协调839

参、东德的异议分子与教会841

第三节 两个德国之间的对话843

第二十章 德国的再统一始自一九八九847

第一节 德国再统一之始末850

壹、背景850

贰、经过852

参、结果861

一、两德统一的外交处理861

二、两德统一的内部处理863

第二节 统一后的德国概况869

壹、偏激的仇外行为874

贰、新邦的状况875

参、基本法之修定880

肆、社会国家的问题881

伍、一九九四年的超级选举884

第三节 德国统一的代价886

第四节 德国在世界舞台的角色888

参考书目8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