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及其实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及其实施](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4691408.jpg)
- 张建林著 著
- 出版社: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604654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教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及其实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摘要1
ABSTRACT3
第一章 引论5
第一节 大学本科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5
一、时代要求大学生不仅能学习而且能创造5
二、大学教学的本质要求6
三、单一化、刚性化、接受式为主的教学造成人才培养的重大缺陷8
四、问题的症结:大学本科教学过程应体现学习与发现科学真理认识过程的完整统一9
第二节 关于学习和发现科学真理的认识过程10
一、从认识过程的特征来看10
二、从大学本科教学过程来看11
三、本书的基本观点13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13
一、理论意义14
二、实践意义15
第四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的现状15
一、当前我国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研究现状16
二、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状态25
第五节 研究性学习思想的历史考察29
一、我国教育思想史中所体现的研究性学习思想29
二、西方教育思想史中所体现的研究性学习思想30
三、历史考察给我们的启示36
第六节 本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的主要内容37
一、本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37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37
第七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39
一、研究方法39
二、研究思路40
第二章 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的内涵41
第一节 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的定义41
第二节 对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定义中几个概念的辨析42
一、关于学习的概念42
二、关于研究的概念43
三、关于环节的概念45
四、关于接受性学习的概念46
五、关于发展的概念47
第三节 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48
一、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方式所体现的主要特征48
二、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发展环节所体现的主要特征56
第三章 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的立论基础59
第一节 大学本科教学过程完整性与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59
一、大学本科教学过程完整性60
二、大学本科教学过程的过渡性特点体现的大学本科教学过程完整性65
三、大学生学习过程的内化、外化规律要求大学本科教学过程具备完整性68
四、从人的全面发展看大学本科教学过程完整性71
第二节 洪堡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经典理念与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77
一、洪堡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经典理念78
二、洪堡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经典理念的历史继承与发展82
三、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经典理念体现在“教”上:研究成果引入教学内容和使教学过程具有探索性87
四、彻底贯彻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经典理念还必须使其体现在“学”上90
五、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经典理念体现在“学”上: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91
第三节 大学本科教学内容个性化与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94
一、大学本科教学内容个性化是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必要条件94
二、教学内容个性化与教学基本目标的关系98
三、大学本科班级授课制与教学内容个性化的矛盾102
四、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环节的引入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途径104
第四章 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与相关学习的比较106
第一节 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与自身在不同教育层次的比较106
一、与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比较106
二、与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比较111
三、进一步的讨论:研究性学习在不同教育层次中是“同中的不同”112
第二节 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与对应的接受性学习的比较114
一、相互间的关系114
二、具有上述关系的原因115
第三节 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与相近学习的比较117
一、与问题学习的比较117
二、与发现学习的比较119
第五章 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的生与师123
第一节 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的学生观123
一、对学生观的理解123
二、蕴含在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中的学生观124
第二节 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的师生关系127
一、整齐划一的集体学习中师生关系及其弊端127
二、体现在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中师生关系的转变128
三、制度化的师生关系:导师制129
第六章 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的实施131
第一节 从中小学相关研究看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的实施131
一、从教育部文件看我国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131
二、从国外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133
第二节 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层次性体现观点137
一、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层次性体现观点137
二、大学本科教学过程的层次结构137
第三节 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在“第一课堂”层次中的体现139
一、在宏观教学计划层次上的体现139
二、在中观教学过程层次中的体现153
三、在微观教学过程层次中的体现174
第四节 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在“第二课堂”层次中的体现181
一、在“第二课堂”层次中的体现与分析181
二、成功的经验:MIT等的大学生科研训练和华中科技大学电工电子科技创新中心182
第七章 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条件与评价200
第一节 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条件200
第二节 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原则202
第八章 本书研究成果的主要创新之处与局限性205
第一节 本书研究成果的主要创新之处205
第二节 本研究成果的局限性206
结语:进一步的思考209
参考文献213
附录1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改革思想221
附录2 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摘要)231
致谢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