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货币金融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玉洁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323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737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761页
- 主题词:货币和银行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货币金融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金融与经济的关系1
二、货币银行学、金融学与货币金融学12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19
第一节 货币概述19
一、货币的起源19
二、货币的定义24
三、货币的职能26
四、货币的作用29
五、货币的不同类型30
第二节 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34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34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35
三、货币制度要素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的变化37
第三节 货币制度的演变38
一、银本位制38
二、金银复本位制38
三、金本位制41
四、信用货币本位制43
第三章 信用与信用形式46
第一节 信用概述46
一、信用的定义及其本质46
二、信用的产生48
三、信用发展的三个阶段49
第二节 信用形式51
一、商业信用52
二、银行信用57
三、国家信用58
四、消费信用59
五、国际信用61
第三节 信用与股份公司65
第四章 利息与利息率72
第一节 利息的形成与性质72
一、利息的产生73
二、利息的性质74
第二节 利率的种类与功能75
一、利率的种类75
二、利率的功能77
三、利率功能释放的条件81
第三节 单利与复利84
一、单利84
二、复利84
三、现值85
四、有效利率86
五、时间价值的敏感性分析87
第四节 利率理论88
一、关于利率决定的理论89
二、利率结构理论96
第五节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97
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市场化98
二、债券利率的市场化99
三、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101
第五章 金融体系113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形成113
一、金融体系的概念113
二、金融体系的形成115
三、金融体系的功能124
第二节 金融体系格局及其比较127
一、金融体系的一般架构127
二、金融体系模式比较131
第三节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框架136
一、中国人民银行136
二、三大监管机构138
三、商业银行141
四、政策性金融机构146
五、非银行金融机构148
第四节 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151
一、影响金融体系发展变化的因素151
二、金融体系的两大发展趋势156
第六章 商业银行161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162
一、西方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162
二、中国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166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类型和组织形式169
一、商业银行的类型169
二、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175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178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178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179
第四节 商业银行业务182
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183
二、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187
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199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概述199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203
第六节 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的创造209
一、商业银行与货币创造209
二、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209
三、派生存款的创造过程211
四、创造派生存款的前提条件214
五、派生存款的扩张与制约因素215
第七章 专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220
第一节 专业银行221
一、投资银行221
二、储蓄银行224
三、抵押银行226
四、农业银行227
五、进出口银行229
六、外汇银行230
七、合作银行230
第二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231
一、保险公司231
二、信用合作社234
三、财务公司236
四、信托投资公司238
五、证券公司239
六、租赁公司240
七、典当行242
第八章 中央银行245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245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246
二、中央银行的类型251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256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256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257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260
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260
二、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261
第四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271
一、基础货币是商业银行货币创造的源头271
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与货币创造的关系272
三、法定存款准备率与存款货币的扩张275
第九章 金融工具277
第一节 货币市场交易工具278
一、票据278
二、国库券283
三、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285
四、货币市场共同基金288
第二节 证券市场工具290
一、股票291
二、债券302
第三节 衍生金融工具310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310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基本特点311
三、衍生金融工具市场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313
四、衍生金融工具的分类315
第十章 金融市场329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330
一、金融市场的定义330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330
三、金融市场的分类331
四、金融市场的功能334
第二节 货币市场337
一、货币市场的主要特点337
二、同业拆借市场339
三、票据市场340
四、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341
五、短期政府债券市场342
六、回购市场342
第三节 证券市场343
一、证券发行市场344
二、证券流通市场346
三、证券交易方式350
第四节 外汇市场与黄金市场351
一、外汇市场的定义与功能351
二、外汇市场的作用352
三、外汇市场的主体353
第五节 期货和期权市场355
一、金融期货市场355
二、金融期权市场360
第十一章 金融市场相关理论的发展367
第一节 证券组合理论367
一、风险与投资368
二、风险的测度369
三、有效资产组合372
四、最佳资产组合的确定373
第二节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375
一、CAPM的基本内容375
二、CAPM的意义与缺陷377
三、CAPM之后的发展——多要素模型与套利定价理论377
第三节 有效市场假说378
一、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379
二、有效市场形式380
三、研究有效市场假说对市场完善和投资者决策的意义382
第四节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383
第五节 行为金融理论386
一、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387
二、行为金融理论模型387
三、行为金融学的应用389
四、行为金融理论的贡献、局限393
第十二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402
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述403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403
二、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405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407
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407
二、传统的货币数量论408
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413
四、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417
五、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424
第四节 货币供给426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426
二、现代经济中的货币供给主体427
三、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和内生性429
第五节 货币均衡430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431
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432
三、货币均衡的理论模型432
第十三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441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和类型442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度量442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446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448
一、通货膨胀的一般成因448
二、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455
第三节 通货膨胀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458
一、收入分配效应458
二、财富再分配效应459
三、资源配置效应460
四、经济增长效应460
五、其他负面效应462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治理466
一、紧缩的货币政策466
二、紧缩的财政政策467
三、紧缩的收入政策468
四、积极的供给政策468
第五节 通货紧缩及其治理469
一、通货紧缩的含义及其度量469
二、通货紧缩的类型471
三、通货紧缩产生的机理472
四、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474
五、通货紧缩的治理475
第十四章 货币政策478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479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含义479
二、货币政策目标间的关系483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487
一、货币政策工具的分类487
二、一般性政策工具488
三、选择性政策工具492
四、直接信用管制493
五、间接信用指导494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494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494
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497
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应500
一、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应500
二、紧缩性货币政策效应501
三、货币政策时滞对其效应的影响502
第十五章 国际收支506
第一节 国际收支的基本含义506
一、国际收支概念的沿革506
二、国际收支的含义与特征508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510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510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510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512
第三节 国际收支调节515
一、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515
二、国际收支的调节手段522
第十六章 外汇与汇率534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概述534
一、外汇及其分类534
二、汇率及其标价方法541
第二节 汇率的决定及其变动550
一、决定汇率的基础550
二、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553
三、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558
第三节 汇率制度560
一、固定汇率制度560
二、浮动汇率制度563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566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577
第一节 内外均衡理论578
一、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含义578
二、内外均衡理论582
第二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选择593
一、固定汇率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593
二、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601
第十八章 国际金融体系611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611
一、国际金本位制612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615
三、牙买加体系617
四、欧洲货币体系619
第二节 国际金融机构622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623
二、世界银行集团628
三、国际清算银行633
四、亚洲开发银行635
五、非洲开发银行637
六、泛美开发银行638
第三节 国际信用639
一、国际资本流动639
二、国际信用形式的种类641
第四节 金融业的国际化648
一、金融业国际化的发展648
二、银行机构国际化649
三、国际金融市场651
四、国际金融中心653
第十九章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658
第一节 金融脆弱性的界定658
一、金融脆弱性的概念658
二、与金融脆弱性相关的概念662
第二节 金融脆弱性理论663
一、关于货币脆弱性问题的早期理论研究663
二、关于货币脆弱性问题的现代理论研究665
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676
一、利率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677
二、混业经营与金融脆弱性680
三、金融创新和金融脆弱性681
四、机构准入自由与金融脆弱性684
五、资本自由流动和金融脆弱性684
第四节 金融危机686
一、金融危机的含义和分类687
二、金融危机概览690
三、金融危机理论694
四、金融“脆弱—危机”的演变机制701
五、金融危机的防范704
第二十章 金融监管711
第一节 金融监管理论711
一、金融监管的含义711
二、金融监管的要素712
三、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713
第二节 金融监管制度714
一、金融监管制度的形成及变迁714
二、金融监管的组织体制716
第三节 金融监管内容719
一、金融监管的目标719
二、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719
三、金融监管的内容721
四、金融监管的措施724
第四节 全球化趋势下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724
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724
二、全球化趋势下的金融风险及国际监管合作的实践725
三、国际金融监管的合作方式726
参考文献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