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兵器工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的兵器工业
  • 《当代中国的兵器工业》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ISBN:7801708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75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558页
  • 主题词: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工作-纪念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的兵器工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兵器与兵器工业1

二 中国古代兵器制造的历史2

三 中国近代的兵器工业4

四 革命根据地的兵器工业7

五 新中国的兵器工业12

第一编 兵器工业的发展历程第一章 支援抗美援朝战争17

第一节 兵器工业从战时体制向和平时期体制的转变17

第二节 抗美援朝20

第三节 大规模建设的准备25

第二章 初步建设兵器工业体系29

第一节 全面改造老企业29

第二节 试制制式武器31

第三节 兴建新厂33

第四节 建立新的管理体制35

第五节 探索军民结合39

第三章 在调整中提高41

第一节 调整部署41

第二节 紧急战备生产43

第三节 自行研制武器装备45

第四节 改进企业管理47

第四章 改善兵器工业战略布局50

第一节 三线建设50

第二节 反坦克和防空武器的发展53

第三节 恢复性整顿55

第五章 向军民结合型体制迈进58

第一节 全面整顿58

第二节 重大转折62

第三节 探索改革66

第四节 第二次创业的开始72

第二编 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第六章 坦克与装甲车辆79

第一节 主战坦克79

第二节 轻型坦克和水陆坦克84

第三节 装甲输送车85

第四节 步兵战车88

第五节 特种车辆89

第六节 柴油机92

第七章 火炮94

第一节 无坐力炮94

第二节 迫击炮96

第三节 火箭炮98

第四节 榴弹炮、加农炮和加农榴弹炮101

第五节 坦克炮和反坦克炮103

第六节 高射炮105

第七节 航空机关炮108

第八节 舰炮和海岸炮109

第八章 枪械113

第一节 手枪113

第二节 冲锋枪115

第三节 步枪和班用枪族117

第四节 机枪119

第五节 高射机枪120

第九章 弹药123

第一节 枪械弹药124

一、枪弹124

二、信号弹和枪榴弹125

第二节 迫击炮弹药126

一、60毫米迫击炮弹126

二、82毫米迫击炮弹127

三、120毫米和100毫米迫击炮弹128

四、160毫米和140毫米迫击炮弹129

第三节 高射炮弹药129

一、25毫米高射炮弹129

二、37毫米高射炮弹130

三、85毫米高射炮弹130

第四节 榴弹炮和加农炮弹药130

一、榴弹130

二、特种弹131

三、反装甲子母弹132

第五节 反坦克炮弹药132

一、破甲弹133

二、穿甲弹135

三、碎甲弹136

四、反坦克炮榴弹136

第六节 机载弹药137

一、航空炮弹药137

二、航空炸弹137

三、其他机载弹药140

第七节 舰载弹药140

一、舰(岸)炮弹药140

二、水中兵器142

第八节 手榴弹和工程弹药143

一、手榴弹143

二、工程弹药144

第九节 引信146

一、从旧杂式到制式化147

二、从改型到开发新领域147

三、引信的标准化149

四、火工品150

第十章 战术火箭与导弹151

第一节 火箭弹151

一、反坦克火箭弹151

二、野战火箭弹154

三、机载火箭弹155

四、特种用途火箭弹156

第二节 战术导弹157

一、空空导弹158

二、地空导弹159

三、反坦克导弹159

第三节 导弹配套产品161

一、战斗部162

二、引信和起爆装置163

三、固体火箭发动机163

四、火工品164

第十一章 火药、炸药与防护器材166

第一节 火药166

一、黑火药167

二、单基火药167

三、双基火药169

四、三基火药170

第二节 火箭固体推进剂171

一、双基推进剂171

二、复合推进剂172

三、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172

第三节 炸药174

一、单质炸药174

二、混合炸药176

三、起爆药178

四、合成技术的研究179

第四节 防护器材180

第十二章 军用光学电子仪器182

第一节 可见光仪器183

一、观察仪器183

二、瞄准仪器184

三、测距机186

四、高速摄影机和航空照相机187

第二节 夜视仪器188

一、红外夜视仪器188

二、微光夜视仪器190

第三节 激光仪器191

一、坦克激光测距机191

二、地炮激光测距机192

三、手持激光测距机192

四、激光器件193

第四节 火力控制系统194

一、坦克火力控制系统194

二、地炮火力控制系统195

三、高射炮火力控制系统196

四、机载火力控制系统197

第五节 制导系统199

一、红外制导199

二、红外测角仪199

三、激光制导200

第三编 兵器科学的发展与技术进步第十三章 兵器科学技术203

第一节 建立兵器科学技术基础203

一、设计新武器的尝试204

二、试制和生产制式武器205

第二节 独立自主发展兵器科学技术207

一、发展战略的转变与调整208

二、兵器科学技术工作全面展开209

三、发展战备急需武器211

四、兵器科学技术体系的建立与调整213

第三节 提高兵器科学技术水平214

一、新的起步214

二、把科研摆在首位216

三、发展新型武器217

四、改革科研管理体制218

第十四章 兵器应用技术研究220

第一节 应用技术的理论研究220

一、弹道学研究220

二、火药燃烧机理的研究223

三、炸药合成和爆轰理论的研究224

四、光学和光电子应用技术研究225

第二节 兵器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226

一、通用制造技术226

二、兵器专用制造技术231

第三节 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234

一、金属材料的研究234

二、非金属材料的应用237

三、光学材料的研究和应用238

第四节 防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241

一、药筒防腐241

二、电镀242

三、防锈封存242

四、功能性涂料242

五、防霉防雾技术243

第十五章 兵器技术基础244

第一节 科技情报信息244

一、兵器科技情报体系发展沿革244

二、科技情报交流245

三、科技情报的研究与服务246

第二节 标准化247

一、借鉴苏联标准247

二、制订中国兵工标准247

三、健全兵工标准体系248

第三节 新技术推广250

一、组织管理250

二、推广先进技术250

三、加强新工艺研究和应用251

四、新技术推广向技术市场转移252

第四节 科技档案252

一、发展简况253

二、科技档案的形成和管理256

三、科技档案的作用257

第十六章 兵器测试技术259

第一节 兵器测试的构成259

第二节 发展历程260

一、建立兵器测试基础260

二、拓宽兵器测试领域261

三、提高测试技术水平264

第三节 武器性能测试266

一、弹道性能测试266

二、模拟测试268

三、弹丸飞行姿态与发射装置运动参数测试269

四、坦克与装甲车辆性能测试270

五、火炸药检测271

六、武器装备的例行试验272

七、仓储自然环境试验272

第四节 兵器测试物质标准建设273

一、标准弹、标准发射药273

二、均质靶板274

三、标准器材与标准装置274

第四编 专业管理与业务建设第十七章 兵器生产体系与管理279

第一节 兵器生产体系279

一、中央管理的兵器工业生产系统279

二、地方军工生产系统281

三、兵器动员生产线282

第二节 兵器工业的行业结构284

一、枪械与火炮行业284

二、坦克车辆行业285

三、弹药行业286

四、火药与炸药行业286

五、光电仪器行业286

第三节 生产管理特点287

一、高度集中统一管理287

二、严格的指令性计划288

三、严密的生产调度制度288

四、质量第一,安全第一289

五、稳定的协作配套网络289

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290

第四节 军民结合与平战结合290

第十八章 基本建设293

第一节 建设骨干企业293

一、建设的前期工作294

二、分期分批施工建设295

三、自力更生完成收尾工程296

第二节 后方基地建设297

一、重庆基地建设298

二、豫西、鄂西、湘西基地建设299

三、“大规划”的冲击300

第三节 企业的技术改造301

一、“一五”计划时期的技术改造302

二、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的技术改造303

三、改革开放后的技术改造305

第四节 专用设施建设306

一、炮管热处理设施306

二、防爆与泄爆工程307

三、洞室工程307

四、靶场建设307

第五节 基本建设管理308

一、管理机构的设置308

二、建设的管理工作309

三、建设队伍310

第十九章 质量管理314

第一节 质量管理的发展314

一、质量检查314

二、技术监督315

三、全面质量管理318

第二节 军工产品的质量特点321

一、性能与质量特征321

二、质量标准322

三、质量测试鉴定323

第三节 质量控制324

一、研制过程的质量控制324

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325

三、售后服务和质量信息328

四、产品质量考核328

第四节 争创优质产品329

一、制定创优规划329

二、产品质量升级330

三、产品质量攻关330

四、开展创优竞赛活动330

五、对获奖产品进行复查331

第五节 军事代表验收制度331

一、军事代表验收制度的沿革332

二、军事代表的职责333

第二十章 安全技术管理334

第一节 安全技术管理的发展334

一、建立管理体制334

二、在干扰和挫折中前进336

三、安全技术管理的新发展337

第二节 安全技术教育338

一、专业干部教育339

二、全员教育339

三、建立劳动保护教育室340

四、出版刊物和摄制影片340

第三节 安全技术措施341

一、“一五”计划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341

二、新时期的安全技术措施342

第四节 劳动保护346

一、防尘与防毒346

二、个人防护347

三、医疗与疗养347

第二十一章 民品生产349

第一节 民品生产的发展349

一、民品生产的简要回顾349

二、两次民品生产的异同356

第二节 选型与建线357

一、民品选型的原则358

二、经济效益评价尺度359

三、民品生产线的建设360

第三节 管理机构362

一、五十年代的管理机构362

二、八十年代的管理机构362

三、专业民品销售公司的建立363

第四节 主要成果364

一、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六○年民品生产取得的成就364

二、一九七八年以来民品生产取得的成就365

第二十二章 国际技术经济交流370

第一节 技术引进370

一、引进苏联兵器技术370

二、开辟新的引进渠道373

三、向技术引进的正常轨道迈进374

第二节 对外经济技术援助375

一、技术支援375

二、成套项目援外376

第三节 国际技术交流379

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379

二、技术考察380

三、对外人才交流381

第四节 对外贸易381

一、产品出口382

二、成套项目出口383

第五节 组织管理384

一、市场开拓384

二、售后服务384

三、管理机构385

第二十三章 教育事业388

第一节 发展历程388

一、兴办教育事业389

二、探索办学道路391

三、“文化大革命”的冲击393

四、走上新的征程395

第二节 高等教育397

一、学制和专业设置398

二、科学研究399

三、开放办学401

四、设施建设402

五、教育队伍建设403

第三节 职业教育405

一、中等专业学校405

二、技工学校408

第四节 职工教育410

一、扫盲和文化、技术补课410

二、干部培训412

三、职工高等教育和继续工程教育413

第二十四章 职工队伍成长与思想作风建设416

第一节 兵工队伍的成长416

一、接受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417

二、在试制生产制式化武器过程中锻炼成长418

三、奋发图强,调整中前进419

四、顾全大局,逆境中献身兵工420

五、建设军民结合型企业,两个文明一起抓421

第二节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423

第三节 一丝不苟的求实精神426

第四节 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428

第五节 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429

结束语432

附录 兵器工业大事年表438

彩色插图目录470

后记4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