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血吸虫感染免疫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朱荫昌,吴观陵,管晓虹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4393638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血吸虫病-防治-研究;血吸虫病-免疫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血吸虫感染免疫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血吸虫生物学基础1
第一节 血吸虫分类、种类与分布1
一、血吸虫的分类与种类1
二、血吸虫病的分布2
第二节 血吸虫的形态与生活史5
一、血吸虫的形态结构5
二、血吸虫生活史6
第三节 血吸虫在终末宿主体内的移行与生长发育8
一、血吸虫在终末宿主体内的移行8
二、血吸虫在终末宿主体内的生长与发育10
第四节 血吸虫的超微结构18
一、血吸虫各生活史阶段的超微结构18
二、血吸虫超微结构与免疫学研究26
第五节 血吸虫的体外培养和细胞培养27
一、血吸虫的体外培养28
二、血吸虫的细胞培养28
三、血吸虫培养技术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32
第二章 血吸虫感染的临床医学37
第一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37
一、急性血吸虫病37
二、慢性血吸虫病38
三、晚期血吸虫病40
四、异位血吸虫病41
五、血吸虫病肾脏损害44
第二节 临床治疗45
一、抗血吸虫药物发展简史45
二、吡喹酮47
三、青蒿素类药物62
第三章 宿主对血吸虫感染的免疫应答及其调节78
第一节 血吸虫感染的免疫学特点78
一、多宿主与宿主特异性78
二、抗原的复杂性78
三、宿主免疫效应机制的多样性79
四、感染慢性化、反复感染与免疫逃避79
五、宿主免疫应答作用的两面性79
六、宿主免疫应答的遗传相关性80
第二节 血吸虫感染宿主的免疫应答82
一、免疫应答的分类82
二、免疫应答的过程83
三、宿主免疫应答的结果85
第三节 血吸虫感染后的免疫调节88
一、遗传对免疫应答的影响88
二、抗原与抗原递呈细胞在免疫应答启动阶段及效应过程中的关键调节作用89
三、专职免疫调节细胞的调节作用91
四、Th1/Th2应答效应的选择94
五、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作用96
六、抗体的调节作用97
七、其他因素对宿主与血吸虫免疫应答的影响98
第四章 血吸虫病免疫病理学106
第一节 血吸虫感染与超敏反应106
一、Ⅰ型超敏反应(速发型)106
二、Ⅱ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107
三、Ⅲ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107
四、Ⅳ型超敏反应(迟发型或细胞介导型)108
第二节 血吸虫病的病理变化109
一、尾蚴所致病理变化109
二、童虫所致病理变化109
三、成虫所致病理变化110
四、虫卵所致病理变化111
五、血吸虫感染导致的异位损害112
六、肠壁病理变化112
第三节 虫卵肉芽肿的免疫病理学114
一、虫卵肉芽肿的形成114
二、虫卵肉芽肿的形态演变116
三、虫卵肉芽肿的调节116
第四节 肝纤维化的免疫病理学118
一、肝纤维化病理变化118
二、肝纤维化的细胞及分子机制118
三、肝纤维化调节123
第五章 血吸虫的免疫逃避128
第一节 免疫逃避机制128
一、虫源因素128
二、宿主因素134
三、其他因素136
第二节 免疫逃避机制研究展望137
第六章 血吸虫病免疫流行病学140
第一节 概述140
第二节 血吸虫病人群保护性免疫力的流行病学研究141
一、体液免疫与免疫保护力141
二、细胞免疫与免疫保护力143
第三节 血吸虫病慢性化相关的人群免疫流行病学研究145
第四节 血吸虫病的免疫与传播动力学——理论与应用146
一、免疫应答的动力学方法147
二、传播动力学的常用模型148
三、模型的局限性、缺陷以及对模型的评价151
第五节 血吸虫病免疫诊断与免疫流行病学151
一、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151
二、免疫诊断模型与疫情预测及监测152
第七章 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的理论与应用158
第一节 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的理论基础158
一、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特点158
二、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159
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160
四、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免疫学检测的主要类型161
第二节 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用抗原和抗体166
一、天然抗原166
二、重组抗原170
三、模拟抗原173
四、其他与血吸虫病诊断相关的抗原174
五、单克隆抗体175
第三节 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的方法学177
一、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方法的沿革177
二、常用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方法及其评价178
第四节 免疫诊断在我国血吸虫病防治中的作用185
一、作为对流行区化疗目标人群筛查的有效工具185
二、作为对疾病控制地区疫情监测的有效手段187
三、作为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之一187
四、作为血吸虫病临床诊断的辅助诊断189
第五节 问题和讨论190
第八章 抗体技术及其在血吸虫病防治中的应用201
第一节 抗体技术201
一、概述201
二、多克隆抗体与鼠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203
三、基因工程抗体212
四、噬菌体抗体库技术214
五、噬菌体展示技术在抗体亲和力成熟中的应用217
六、核糖体展示技术和mRNA展示技术218
七、转基因小鼠制备全人源单克隆抗体220
八、功能抗体的种类及抗体的临床应用222
九、抗体工程225
第二节 抗体技术在血吸虫病防治中的应用226
一、抗体技术在血吸虫病诊断中的应用226
二、抗体技术在血吸虫病治疗中的应用228
三、抗体技术在血吸虫病预防中的应用228
四、抗独特型抗体在血吸虫病防治中的应用229
第九章 血吸虫病疫苗研制策略与现代研制途径和技术236
第一节 疫苗研究发展简史236
第二节 血吸虫病疫苗的研制策略237
一、血吸虫病疫苗研制的可行性237
二、血吸虫病疫苗设计的免疫学基础237
第三节 血吸虫病疫苗的研制途径和优化策略240
一、天然制备的疫苗240
二、基因重组疫苗241
三、核酸疫苗244
四、表位疫苗和合成肽疫苗245
五、多价疫苗或多基因疫苗247
六、“内影像”抗原——抗独特型抗体247
七、血吸虫病疫苗研制的相关技术简介247
第四节 血吸虫病疫苗研制的现状及效果评价255
一、天然虫源性疫苗255
二、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与核酸疫苗)260
三、合成肽疫苗和表位疫苗264
四、多价肽疫苗和多价核酸疫苗265
五、抗独特型抗体疫苗266
第五节 疫苗佐剂267
一、植物佐剂267
二、细菌佐剂268
三、人工合成佐剂268
四、铝佐剂及其他无机成分佐剂269
五、细胞因子佐剂270
六、核酸佐剂270
七、纳米佐剂271
八、理想佐剂的选择和发展方向272
九、免疫佐剂在血吸虫病疫苗研究中的应用272
第六节 血吸虫病疫苗的展望273
第十章 基因组学与血吸虫基因组学研究进展284
第一节 基因组研究概述284
第二节 基因组测序技术284
一、基因组文库构建与应用284
二、全基因组测序289
第三节 血吸虫基因组研究进展与应用292
一、血吸虫基因组研究进展292
二、在血吸虫病研究中的应用295
第十一章 蛋白质组学与血吸虫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309
第一节 蛋白质组研究概述309
第二节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与原则310
一、主要技术基础和发展趋势310
二、蛋白样品的制备311
三、大规模蛋白质分离技术——双向凝胶电泳技术315
四、质谱分析技术320
五、氨基酸测序技术324
六、蛋白质相互作用鉴定技术329
第三节 血吸虫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与应用333
一、曼氏血吸虫的研究333
二、日本血吸虫的研究333
三、在血吸虫病研究中的应用335
编后语343
中英(拉丁)文索引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