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院校教材 邓小平理论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等院校教材 邓小平理论概论
  • 戴晓仪主编;洪涛,杨玉森,吕建春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01414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等院校教材 邓小平理论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1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6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8

一、邓小平理论的立论基础8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10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13

第三节 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15

一、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意义16

二、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方法18

第二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20

第一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20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20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22

三、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24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26

一、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26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29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法宝31

第三节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3

一、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走自己的路33

二、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35

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3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39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根本问题39

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42

三、对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重大意义4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49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49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52

三、发展才是硬道理55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8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61

第一节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1

一、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过程6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63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65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69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72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72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78

第五章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81

第一节 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81

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81

二、“三步走”的战略部署84

三、“台阶式”发展的战略思想87

第二节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90

一、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90

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92

三、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94

第三节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96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96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00

第六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03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103

一、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103

二、改革是当代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06

三、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110

第二节 我国的对外开放112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12

二、我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117

三、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122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126

第一节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2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26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31

三、非公有制经济135

第二节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39

一、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139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141

三、正确处理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几个关系142

四、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45

第八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4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49

一、市场经济14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151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意义15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55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155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56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161

第一节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61

第九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61

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原则164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66

一、发展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66

二、加强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172

第三节 改革政治体制,完善民主政治制度177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77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181

第十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8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187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出187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189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19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192

一、思想道德建设192

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193

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根本方针19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195

二、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196

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197

第十一章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199

第一节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199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由来199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202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203

第二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204

一、香港回归使“一国两制”构想变为现实204

二、澳门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又一次成功实践206

三、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208

第十二章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环境和外交战略211

第一节 对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211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211

二、当代国际形势的新变化214

三、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与作用216

第二节 我国的外交战略218

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18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19

三、按照四项原则处理党际关系221

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22

第十三章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22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225

一、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225

二、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紧紧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227

三、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各民族的团结230

四、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32

五、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234

第二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36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236

二、加强党的建设是一个新的伟大工程242

主要参考文献249

后记2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