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日本文学的伦理意识 论近代作家爱的觉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日本文学的伦理意识 论近代作家爱的觉醒](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4700987.jpg)
- 刘立善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 ISBN:753132465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6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日本文学的伦理意识 论近代作家爱的觉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一 赤羽学1
导论 日本近代作家的“爱学”观1
第一节 爱在人生与文学中的价值1
序二 赵乐甡4
第二节 关于爱的“施与”说7
第三节 关于爱的“夺取”说11
第一章 森鸥外文学中的爱与个人主义25
第一节 鸥外走向文豪之路25
一 鸥外与津和野养老馆25
二 东京求学27
三 留学德国29
四 初登文坛33
第二节 《舞姬》的悲剧与鸥外的忏悔37
一 西洋文化冲击下的自我觉醒37
二 爱恋的萌发与自我意识40
三 恋爱与功名的格斗44
四 鸥外的忏悔录——《舞姬》47
第三节 《泡沫记》与爱的价值形态57
一 《泡沫记》、《神曲》、《风流佛》与爱的升华57
二 不期邂逅与情感解放66
三 恶运对爱的摧残71
第四节 《信使》中关于爱与理智的思考76
一 鸥外文学与“眼睛情结”77
二 伊伊妲对贵族联姻传统的反抗精神80
三 人道之爱与恋爱的界限84
四 恋爱旁观者的价值89
五 《信使》·《栗山大膳》·《山椒大夫》91
六 鸥外的“爱学”理想94
第五节 《青年》与个人主义面面观97
一 《信使》与《青年》之间97
二 日本的个人主义与易卜生101
三 极端利己个人主义的本质108
四 关于“利他个人主义”的论证113
五 “利他个人主义”的理论依据120
六 “利他个人主义”与时代的关系127
第六节 《青年》与反自然主义文学131
一 鸥外与坪内逍遥的“没理想论争”131
二 从写实主义到自然主义137
三 性欲、恋爱与自然主义文学143
第七节 《雁》的爱情悲剧153
一 从《青年》到《雁》153
二 阿玉的“自我牺牲”与“自我觉醒”154
三 爱的偶然发生及其发展158
四 “命运”引发了爱的凋零164
五 关于鸥外文学的几点总结169
第一节 登上文坛之前的二叶亭四迷174
一 汉学对二叶亭的影响174
第二章 二叶亭四迷文学中的爱与家庭174
二 东京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时代176
三 二叶亭结识坪内逍遥179
第二节 《浮云》与官场及恋爱意识182
一 《浮云》的诞生经过及其反响182
二 二叶亭对官场的批判184
三 势利与气质生出的恋爱纠葛190
四 《浮云》的象征意义及其他195
一 《浮云》与《面影》之间198
第三节 《面影》中的爱与金钱198
二 金钱压抑下的人性203
三 爱的萌芽及其发展背景208
四 爱的悲剧与基督教216
五 正宗白鸟的《破调平调》与《面影》的比较221
六 《面影》与二叶亭的文学理念226
七 关于二叶亭文学的几点总结232
一 酸楚的童年与发奋的少年236
第一节 走向作家生涯的夏目漱石236
第三章 夏目漱石的“自己本位”与恋爱理念236
二 从大学时代到留学时代237
三 归国后的甘苦240
第二节 《其后》中的爱与“自然”242
一 恋爱与友爱的矛盾242
二 “自然”促动爱的觉醒247
三 金钱与爱的关系253
第三节 《门》里的“爱”与罚262
一 爱的发端及其趋向262
二 以夫妇之爱抵抗惩罚268
三 宗助的参禅与漱石的境界追求278
四 关于漱石文学的几点总结282
第四章 武者小路文学中的“自我确立”精神288
第一节 《妹妹》与“自我牺牲”意识288
一 《妹妹》与武者小路的反战争思想289
二 外部压力摧残下的自由意志293
三 西岛“自我牺牲”精神的局限性297
四 关于静子“自我牺牲”精神的价值判断301
五 《妹妹》与《津村教授》的比较研究308
六 《妹妹》与武者小路的理想主义文学观316
第二节 《友情》与近代新女性的独立精神324
一 《友情》与武者小路的“新村”时代324
二 漱石的《其后》对《友情》的影响329
三 恋爱与日本新女性的自主意识332
四 “相互夺取”——恋爱成功的基石337
五 杉子与三千代的人物性格差异347
六 恋爱中的调和机能与“罪过”的脱落350
七 武者小路失恋体验的文学价值358
八 关于武者小路文学的几点总结365
第一节 《和解》中爱的诸般形态374
一 父子不和的缘由与志贺的社会意识374
第五章 志贺直哉的自我至上与“调和”意识374
二 “和解”的艰难历程及其文化背景383
三 友爱与亲子爱对和解的影响389
四 志贺的自我意识与“调和”意识400
第二节 《学徒的神仙》与仁爱的艺术性406
一 《学徒的神仙》在文学史上的地位406
二 A关爱仙吉的动机及其结果409
三 A的“寂寞”与志贺的人道主义思想413
第三节 《暗夜行路》:志贺克服极端自我的途程420
一 《暗夜行路》的构思阶段及其诞生过程420
二 《暗夜行路》的主人公原型与作品主题424
三 “宽恕”意识的虚伪本质428
四 “悲剧命运”对主人公的惩罚433
五 志贺的忏悔意识450
六 关于人与自然融合的哲学思考462
七 彻底“宽恕”与爱的互融471
八 《暗夜行路》与志贺的文学观473
九 关于志贺文学的几点总结477
第六章 有岛武郎文学的悲剧轨迹484
第一节 《宣言》的悲剧484
一 《宣言》的创作背景484
二 《宣言》与《阿格拉凡和赛莉塞特》486
三 恋爱与友爱的撞击492
四 有岛“爱学”理论中的爱与死505
第二节 有岛思想的绝顶——《爱是恣意夺取》510
一 《爱是恣意夺取》诞生的背景510
二 反基督教的思想512
三 柏格森与有岛的“生活三段论”519
四 有岛的“爱的美学”525
五 有岛思想的局限与时代意义530
余论 关于日本近代文学中“爱”的思考536
主要参考资料551
后记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