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与实践
  • 刘晓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1474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163MB
  • 文件页数:294页
  • 主题词:城市群-自然资源-资源利用-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研究背景2

1.1.1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2

1.1.2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2

1.1.3城市群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地区3

1.1.4城市群地区已成为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高度集中且激化的地区3

1.1.5化解城市群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矛盾亟待加强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4

1.2研究意义5

1.2.1理论意义5

1.2.2实践意义7

1.3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8

1.3.1研究思路8

1.3.2研究内容9

1.4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0

1.4.1研究方法10

1.4.2技术路线11

第2章 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展13

2.1承载力研究进展与演化13

2.1.1理论奠基阶段——承载力理论源起及概念的产生13

2.1.2理论发展的探索争论阶段——对人类社会资源环境现实问题的研究15

2.1.3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深化阶段——强调人文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16

2.2资源承载力研究18

2.2.1土地资源承载力19

2.2.2水资源承载力20

2.2.3水土资源承载力22

2.3环境承载力研究24

2.3.1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研究24

2.3.2环境承载力的指标及其量化研究25

2.4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27

2.5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30

2.6研究进展评述与研究重点34

2.6.1总体评述34

2.6.2研究重点38

第3章 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机制41

3.1资源环境承载力定义及内涵41

3.1.1相关概念辨析41

3.1.2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及内涵43

3.1.3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征45

3.2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及特点47

3.2.1城市群的基本概念与特征47

3.2.2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义48

3.2.3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51

3.3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54

3.3.1系统理论54

3.3.2人地关系理论55

3.3.3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58

3.3.4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60

3.3.5可持续发展理论61

3.4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63

3.4.1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63

3.4.2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机理66

3.5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变化规律与变化机制79

3.5.1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变化规律79

3.5.2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变化机制84

第4章 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综合测度90

4.1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与承载力的辨证关系91

4.1.1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与承载力概念的辨证关系91

4.1.2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与承载力研究方法的辨证关系91

4.1.3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综合测度中承载力指数与承载状态的关系92

4.1.4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测算中承载力大小与承载状态的关系93

4.2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研究的基本要求93

4.2.1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研究应强调空间调控性的重要性94

4.2.2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研究应充分重视人类文化社会因素的影响94

4.2.3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研究应侧重于人类承载力研究95

4.2.4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压力量纲应能够归一化95

4.3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综合测度指标体系96

4.3.1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综合测度研究思路与步骤96

4.3.2综合测度指标的内容与分类98

4.3.3指标应具备的特性与功能100

4.3.4综合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101

4.3.5综合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03

4.3.6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及指标的量化辨识105

4.4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综合测度模型与评判方法111

4.4.1指标权系数赋值方法111

4.4.2指标加权和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113

4.4.3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综合测度模型114

4.4.4城市群地区可持续发展状态判断117

4.4.5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综合评价方法118

4.5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综合测度与评价119

4.5.1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概况120

4.5.2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综合测度指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156

4.5.3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度计算及结果分析167

4.5.4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综合评价170

第5章 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系统预景172

5.1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测算方法172

5.1.1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测算的研究思路及步骤173

5.1.2城市群地区经济承载力测算方法175

5.1.3城市群地区资源承载力测算方法175

5.1.4城市群地区环境承载力测算方法177

5.1.5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测算模型178

5.2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预景的SD模型178

5.2.1模型选择及软件介绍178

5.2.2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SD模型构建思路与步骤180

5.2.3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SD模型基本结构182

5.2.4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SD模型因果反馈流程184

5.3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测算187

5.3.1中原城市群经济承载力测算187

5.3.2中原城市群资源承载力测算192

5.3.3中原城市群环境承载力测算202

5.3.4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分析208

5.4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SD模型预景分析及调控215

5.4.1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系统分析216

5.4.2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SD模型参数确定217

5.4.3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SD模型情景分析229

5.4.4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变化规律及调控机制235

5.5提高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对策建议239

5.5.1适度提高城市群紧凑度240

5.5.2逐步实施三大经济发展战略241

5.5.3允许一定规模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243

5.5.4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环境支撑能力244

5.5.5加强资源环境政策体制软环境建设245

第6章 结论与展望247

6.1主要结论247

6.2主要创新点251

6.3进一步研究展望251

主要参考文献253

后记2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