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卫星控制系统仿真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卫星控制系统仿真技术
  • 刘良栋主编;刘慎钊,孙承启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
  • ISBN:780144688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7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94页
  • 主题词:卫星-控制系统-系统仿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卫星控制系统仿真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仿真概念与特点1

第一章 概论 刘良栋 刘慎钊1

1.2 卫星控制系统仿真的分类和功能2

1.2.1 数学仿真3

1.2.2 半物理仿真4

1.2.3 全物理仿真8

1.3 系统仿真在卫星控制系统研制过程中的作用10

1.4 卫星控制系统仿真的可信度13

1.5 卫星控制系统仿真的新发展14

2.1 概述17

第二章 卫星控制技术基础 孙承启17

2.2 卫星的轨道确定和导航21

2.3 卫星的轨道控制技术24

2.3.1 轨道机动25

2.3.2 轨道修正26

2.3.3 返回和再入的制导与控制27

2.3.4 交会和对接31

2.4 卫星姿态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姿态测量系统34

2.4.1 姿态测量和姿态确定34

2.4.2 姿态敏感器37

2.4.3 典型的卫星姿态测量系统45

2.5 卫星的姿态控制技术47

2.5.1 姿态控制的方式47

2.5.2 姿态控制执行机构50

2.6 典型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54

2.6.1 双旋稳定系统54

2.6.2 喷气三轴姿态控制系统55

2.6.3 动量交换式三轴姿态控制系统57

2.6.4 全姿态捕获60

2.6.5 轨道机动期间的姿态稳定62

2.6.6 太阳帆板和天线指向控制64

第三章 卫星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李铁寿 孙宝祥69

3.1 概述69

3.2 卫星动力学模型69

3.2.1 动力学建模69

3.2.2 卫星轨道动力学模型75

3.2.3 卫星姿态动力学模型89

3.2.4 环境力和力矩数学模型108

3.3 姿态敏感器的数学模型116

3.3.1 太阳敏感器119

3.3.2 地球敏感器129

3.3.3 恒星敏感器143

3.3.4 惯性敏感器152

第四章 卫星仿真中的模型辨识技术 张洪华 吴光裕160

4.1 概述160

4.2 卫星数学模型辨识的一些实用方法161

4.2.1 频域辨识方法161

4.2.2 时域辨识方法170

4.3 带有挠性附件卫星的模型辨识177

4.3.1 系统描述177

4.3.2 在轨辨识的几个应用178

4.4 噪声模型的辨识方法184

4.4.1 数据采集185

4.4.2 数据预处理185

4.4.3 模型识别190

第五章 卫星控制系统数学仿真及计算机辅助设计 胡军 郭树玲202

5.1 概述202

5.2 卫星控制系统数学仿真203

5.2.1 数学仿真原理203

5.2.2 数学仿真方法205

5.2.3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205

5.2.4 卫星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特点及几种典型非线性环节209

5.2.5 数值积分算法214

5.2.6 稳定性分析与积分步长控制218

5.3 卫星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224

5.3.1 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有关概念224

5.3.2 卫星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模型描述方式228

5.3.3 卫星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实例234

5.3.4 卫星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239

第六章 卫星控制系统半物理仿真 刘慎钊241

6.1 概述241

6.2.1 卫星轨道动力学仿真242

6.2 动力学仿真242

6.2.2 卫星姿态动力学仿真244

6.3 运动学仿真248

6.3.1 用欧拉角描述的卫星姿态运动仿真249

6.3.2 用四元数描述的卫星姿态运动仿真252

6.4 硬件接入回路仿真253

6.4.1 卫星半物理仿真类型253

6.4.2 关于速率陀螺接入仿真回路的问题256

6.4.3 关于地球敏感器接入回路的问题259

6.4.4 关于太阳敏感器接入回路的问题261

6.5.1 三轴稳定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控制系统半物理仿真264

6.5 卫星控制系统半物理仿真实例264

6.4.6 半物理仿真软件264

6.4.5 关于加速度计接入回路的问题264

6.5.2 自旋卫星主动章动阻尼控制系统半物理仿真269

6.5.3 低轨道三轴稳定卫星控制系统半物理仿真275

第七章 卫星控制系统全物理仿真 李季苏280

7.1 概述280

7.2 卫星控制系统全物理仿真的原理和方法282

7.3 卫星控制系统全物理仿真的作用283

7.4.1 单轴气浮台全物理仿真系统286

7.4 全物理仿真系统的组成、主要设备及技术要求286

7.4.2 三轴气浮台全物理仿真系统289

7.5 卫星控制系统全物理仿真试验实例290

7.5.1 采用飞轮作为执行机构的卫星控制系统全物理仿真291

7.5.2 挠性结构卫星控制系统全物理仿真研究295

7.5.3 多体卫星复合控制物理仿真试验技术298

研究298

7.5.4 大型航天器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系统仿真研究305

第八章 卫星运动仿真器 伏宝林 于锡武 李季苏311

8.1 概述311

8.2.1 伺服转台的分类及机械台体结构312

8.2 伺服转台312

8.2.2 机电部件315

8.2.3 三轴伺服转台控制系统325

8.3 三轴伺服转台技术指标的测试330

8.3.1 检测仪器及设备331

8.3.2 检测方法332

8.3.3 检测结果和检测周期348

8.4 气浮台349

8.4.1 卫星控制系统仿真试验对气浮台的要求349

8.4.2 单轴气浮台350

8.4.3 三轴气浮台355

第九章 目标仿真器 黄明宝 郭玉蛟 黄欣 段晓东365

9.1 概述365

9.2 太阳仿真器367

9.2.1 一般概念367

9.2.2 真实太阳光辐照特征368

9.2.3 在试验室内实现太阳仿真369

9.2.4 仿真试验室太阳仿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及特性370

9.2.5 太阳仿真器的技术指标及测试373

9.2.6 用于半物理和全物理仿真试验室的两种太阳仿真器374

9.3 地球仿真器375

9.3.1 一般概念375

9.3.2 作为卫星姿态参考源的地球的特征377

9.3.3 地球仿真的要求380

9.3.4 地球仿真的方法383

9.3.5 适用于高轨道地球敏感器的地球仿真器385

9.3.6 适用于中低轨道地球敏感器的地球仿真器391

9.4 星仿真器395

9.4.1 一般概念395

9.4.2 作为卫星姿态参考源的恒星特征396

9.4.3 恒星仿真399

9.4.4 星仿真器的分类及功能408

10.1 概述415

第十章 仿真计算机 张新邦 赵玉清415

10.1.1 仿真计算机分类416

10.1.2 仿真计算机性能要求分析416

10.2 数字仿真计算机组成417

10.2.1 数字计算机体系结构417

10.2.2 实时操作系统421

10.2.3 仿真计算机接口技术427

10.3 仿真计算机的发展431

10.3.2 混合计算机432

10.3.3 全数字仿真计算机432

10.3.1 模拟计算机432

10.3.4 现代仿真系统中的计算机新技术438

10.4 分布交互仿真(DIS)441

10.4.1 DIS的定义、组成及其技术特点441

10.4.2 DIS中的关键技术与相关技术443

10.4.3 高级体系结构(HLA)446

第十一章 航天器交会对接仿真技术 林来兴 解永春452

11.1 概述452

11.2 交会对接敏感器456

11.2.1 微波交会雷达456

11.2.2 激光雷达457

11.2.3 GPS/GLONASS接收机458

11.2.4 CCD光学成像敏感器460

11.2.5 接近敏感器(PXS)461

11.3 交会对接动力学模型462

11.3.1 坐标系462

11.3.2 轨道动力学模型463

11.3.3 姿态动力学模型464

11.3.4 相对姿态控制和相对位置控制之间的耦合465

11.4 交会对接半物理仿真466

11.4.1 交会对接半物理仿真系统的组成和功能466

11.4.2 典型的交会对接半物理仿真系统4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