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代以来中国西北边疆安全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近代以来中国西北边疆安全问题研究
  • 丁建伟,赵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710507443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11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650页
  • 主题词:边疆地区-国家安全-研究-西北地区-近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近代以来中国西北边疆安全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1

二、研究现状述评4

三、研究方法及原则28

四、理论创新29

五、逻辑结构30

第一章 鸦片战争后中国西北边疆地缘政治安全环境32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中国西北边疆地缘政治安全环境32

一、国际政治环境32

二、国内政治环境35

一、沙俄对中国西北边疆的早期侵略36

第二节 沙俄对中国西北边疆的侵略36

二、不平等的《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40

三、《中俄北京条约》及《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42

第三节 西北边疆危机全面爆发与新疆各族人民反侵略斗争49

一、阿古柏入侵49

二、沙俄武装占领伊犁与新疆各族人民的反侵略斗争53

三、“塞防”“海防”之争与清朝政府国家安全战略选择57

四、驱逐外寇 收复新疆64

五、新疆建省68

六、英俄对中国帕米尔地区的争夺76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中国西北边疆安全85

第一节 国际国内环境对西北边疆安全的影响86

一、国际政治环境对西北边疆安全的影响86

二、国内政治环境对西北边疆安全的影响91

第二节 “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的覆灭94

一、“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分裂政权产生的背景94

二、“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的建立97

三、“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的覆灭101

第三节 三区革命运动及新疆和平解放103

一、三区革命运动爆发103

二、三区革命运动发展过程105

三、新疆和平解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114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与西北边疆安全118

第一节 “一边倒”国家安全外交战略与中苏结盟119

一、“一边倒”国家安全外交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119

二、“一边倒”国家安全外交战略的提出及其历史地位121

三、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24

四、中苏结盟的战略基础126

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发展130

第二节 中苏同盟关系解体及中国安全战略的调整135

一、从友好走向对抗135

二、中苏关系破裂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140

三、中苏关系破裂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142

四、“两个中间地带理论”的提出与中国安全外交战略的调整144

第三节 中苏关系破裂对西北边疆安全的影响147

一、中苏边界问题及武装冲突147

二、“伊塔事件”缘起及其影响151

第四章 苏联解体后的中国西北边疆安全159

第一节 中亚国家安全战略与中国西北边疆安全160

一、中亚国家安全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160

二、中亚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内容165

三、中亚国家安全战略对我国西北边疆安全环境的影响166

四、中国对中亚五国政策的战略意义169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俄罗斯边界问题的解决176

一、中苏边界问题谈判肇起176

二、苏联解体后中俄边界问题的彻底解决178

三、中国与中亚三国边界问题的解决182

第三节 地区安全合作新机制:“上海合作组织”189

一、从“上海五国机制”到“上海合作组织”190

二、构建“上海合作组织”的现实基础194

三、“上海合作组织”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201

四、当前“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204

第五章 “9·11”后中国西北边疆地缘安全环境210

第一节 西北边疆在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211

一、西北边疆将成为中国国际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因素213

二、西北边疆将成为中国国家战略利益的重点214

三、西北边疆构成中国国家安全的战略纵深215

四、西北边疆是中国经济安全生命线之所在216

五、西北边疆地区影响中国国家统一和安全的权重进一步增强217

六、西北边疆是中国实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218

第二节 当前西北边疆安全形势基本判断219

一、军事压力明显增大220

二、地缘政治复杂多变222

三、恐怖威胁依然严峻223

四、信息安全凸显重要225

五、能源安全日益紧迫226

六、内部安全隐忧不减226

一、台海因素228

第三节 影响西北边疆安全与稳定因素的分析228

二、美国因素229

三、印度因素230

四、中亚因素231

五、恐怖分裂因素232

六、国内不稳定因素233

第六章 国家安全理论一般概述235

第一节 国家安全理论及概念236

一、国家安全的理论内涵:追本溯源236

二、国家安全理论基本概念241

第二节 国家安全理论的扩展:非传统安全253

一、非传统安全的内涵及其类型254

二、我国消除“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战略选择266

第三节 国家安全理论基础:国家安全观269

一、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演变270

二、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演变272

三、新国家安全观内涵及其特征279

四、对新国家安全观的战略思考280

第七章 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利益283

第一节 国家利益概念辨析284

一、国家利益概念的基本内涵284

二、国家利益的本质特征292

第二节 国家安全利益与国家安全利益问题296

一、中国国家安全利益297

二、中国国家安全利益问题299

第三节 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区及其分布308

一、国家安全利益区划分方法和原则309

二、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区地理划分310

第八章 经济发展与西北边疆安全321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的辩证关系322

一、国家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前提322

二、经济发展决定国家安全的质量和水平325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对西北边疆安全的效应327

一、新中国成立前后西北边疆经济状况329

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西北边疆安全的影响334

第三节 制度变迁与西北边疆安全341

一、制度变迁的理论内涵341

二、制度变迁对西北边疆安全的影响343

第四节 经济结构调整与西北边疆安全350

一、所有制结构调整引发社会阶层结构变动,影响社会的政治稳定351

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各产业比例关系变动,构成对政治稳定的冲击352

三、分配结构变化导致分配不公,对社会政治稳定产生直接影响353

第五节 加快经济发展 维护西北边疆安全355

一、经济发展是实现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355

二、实现西北边疆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战略359

第九章 民族关系与西北边疆安全364

第一节 西北边疆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365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边疆民族关系的历史回顾365

二、当前西北边疆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369

第二节 民族关系对西北边疆安全的影响372

第三节 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376

一、充分认识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努力增强民族团结的自觉性377

二、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中的矛盾和问题378

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现代化进程380

四、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政策和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385

五、维护祖国统一 反对民族分裂387

第十章 宗教问题与西北边疆安全389

第一节 西北边疆民族宗教信仰现状及特点390

一、西北边疆宗教现状390

二、西北边疆宗教特点393

第二节 宗教对西北边疆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双重影响397

一、宗教对西北边疆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影响的正向功能398

二、宗教对西北边疆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影响的反向功能406

三、当前威胁西北边疆安全的主要宗教问题及表现形式414

第三节 境外伊斯兰宗教势力与西北边疆安全420

一、境外伊斯兰宗教势力渗透方式及其发展趋势421

二、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战略对策与思考424

第十一章 “东突”问题与西北边疆安全431

第一节 “泛东突主义”的理论基础及其内涵432

一、“泛东突主义”概念的提出432

二、与“泛东突主义”相关的几个概念434

三、“泛东突主义”的理论基础439

四、“泛东突主义”的理论内涵447

第二节 “东突”问题的现实分析451

一、“东突”从民族分裂主义向恐怖主义的蜕变451

二、当代恐怖主义特征及其类型453

三、“东突”恐怖主义特征455

四、“东突”恐怖势力是国际恐怖主义的一部分458

五、“东突”恐怖主义组织464

一、中国政府依法打击“东突”恐怖主义467

第三节 依法打击“东突”恐怖主义维护西北边疆安全467

二、对进一步打击“东突”恐怖势力的战略思考472

第十二章 跨国民族问题与西北边疆安全478

第一节 关于跨国民族理论的几个问题479

一、跨国民族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479

二、跨国民族类型划分481

三、跨国民族与跨国民族问题483

四、跨国民族“和平跨居”模式485

第二节 中亚与中国西北边疆跨国民族历史形成过程487

一、哈萨克族跨国状态的形成487

二、乌兹别克族跨国状态的形成489

三、吉尔吉斯族跨国状态的形成489

四、塔吉克族跨国状态的形成490

五、维吾尔族跨国状态的形成491

六、东干族的形成492

第三节 中国西北边疆与中亚同源跨国民族构成及分布493

一、同源跨国民族族体构成493

二、同源跨国民族地理分布495

第四节 当代世界民族问题对跨国民族的影响499

一、民族意识对同源跨国民族的影响500

二、民族主义对同源跨国民族的影响502

三、“泛突厥主义”对同源跨国民族的影响505

四、“东突”民族分裂主义对同源跨国506

民族的影响506

第五节 跨国民族问题与西北边疆安全稳定机制的构建507

一、社会控制机制508

二、社会保障机制509

三、社会整合机制510

四、社会激励机制512

第十三章 中亚极端主义与西北边疆安全514

第一节 极端主义概念和基本类型515

一、极端主义概念界说515

二、当代极端主义的基本类型517

第二节 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的关系526

一、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的区别526

二、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的关系533

第三节 中亚极端主义势力的历史与现状535

一、历史上的中亚极端主义535

二、现代中亚极端主义的发展538

三、中亚地区主要极端组织及其特征549

第四节 中亚极端主义势力对我国西北边疆安全的影响558

一、对“东突”恐怖势力的催化和导向559

二、严重威胁我国西北边疆安全和周边地区安全561

三、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565

四、治理极端主义势力的战略对策思考567

结论569

一、保持西北边疆安全与社会政治稳定的历史经验569

二、21世纪初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和任务577

三、21世纪初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构想580

四、21世纪初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实现途径583

五、21世纪初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战略理论创新和发展591

主要参考文献593

后记6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