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统计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统计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4716915.jpg)
- 管于华主编(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统计系)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7720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统计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什么是统计学2
一、统计的涵义2
二、统计学的过去与现在5
三、统计学的研究方法8
四、统计学的内容10
第二节 统计学有什么用11
一、统计给我们智慧与力量11
二、统计学在经济领域的应用12
三、统计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13
习题14
第二章 统计学的基本问题17
一、四个常用数据集18
第一节 四个数据集及数据类型18
二、数据类型Ⅰ20
三、数据类型Ⅱ22
第二节 统计总体、个体与样本23
一、统计总体和个体23
二、总体的特点23
三、样本25
第三节 标志、指标与变量25
一、统计标志25
二、统计指标26
三、变量29
第四节 指标体系29
一、统计指标体系29
二、举例:工业企业统计指标体系——企业管理与信息处理指标子体系30
三、举例:宏观统计指标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31
一、概述33
二、Excel实现数据处理的主要途径33
第五节 统计计算工具33
习题36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39
第一节 统计资料的收集40
一、统计资料及其来源40
二、统计调查41
第二节 统计资料的整理46
一、统计资料的审定46
二、统计资料的分组46
三、次数分布48
第三节 统计表与统计图52
一、统计表53
二、统计图54
习题59
第四章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63
一、数值平均数64
第一节 集中趋势的描述64
二、位置平均数70
第二节 离散程度的描述76
一、离散程度的绝对指标76
二、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79
三、数据的标准化80
四、是非标志标准差81
第三节 分布的偏态与峰度82
一、原点矩与中心矩82
二、分布的偏态83
三、分布的峰度84
第四节 计算工具使用指南85
一、计算器的使用85
二、Excel的描述统计分析功能87
习题90
第五章 指数97
第一节 指数概念98
一、什么是指数99
二、为什么要把数据转换成指数100
第二节 指数的构造方法100
一、简单综合指数101
二、简单平均比率指数103
三、拉氏指数和派氏指数104
四、加权平均比率指数107
五、指数公式优良性测试与指数体系108
第三节 指数的应用与调整110
一、指数的调整作用110
二、指数数列与基期更换111
三、拉氏指数与固定权数112
四、总指数与类指数113
第四节 几种常用的经济指数114
一、消费者价格指数(CPI)114
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15
三、股票价格指数116
习题120
第六章 参数估计125
第一节 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27
一、抽样推断的特点和作用127
二、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128
三、抽样误差与抽样平均误差129
四、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131
五、参数估计的基本步骤132
第二节 参数估计中的点估计132
一、总体参数的点估计132
二、点估计量的优良标准133
第三节 参数估计中的区间估计134
一、参数估计的精度与抽样平均误差计算134
二、参数估计的误差范围与概率度137
三、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139
一、简单随机抽样140
第四节 抽样组织方式及其参数估计140
二、分层抽样142
三、系统抽样144
四、整群抽样144
第五节 必要样本容量的确定145
一、平均数的必要样本容量145
二、成数的必要样本容量146
三、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147
习题148
第七章 假设检验153
第一节 假设检验概述154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154
二、假设检验的步骤155
三、两类错误和假设检验的规则156
一、单个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157
第二节 总体均值的检验157
二、两个正态总体均值之差的检验160
三、两个非正态总体均值之差的检验162
第三节 总体成数的检验166
一、单个总体成数的检验166
二、两个总体成数之差的检验167
第四节 总体方差的检验168
一、一个正态总体方差的检验168
二、两个正态总体方差之比的检验169
习题170
第八章 非参数检验173
第一节 非参数检验概述174
第二节 单样本非参数检验175
一、χ2检验175
二、单样本K-S检验177
三、符号检验179
四、游程检验180
第三节 两个样本的非参数检验182
一、列联表与x2的独立性检验182
二、两样本的K-S检验184
习题185
第九章 方差分析189
第一节 方差分析概述190
一、方差分析中的常用术语190
二、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191
三、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192
第二节 单因素方差分析192
一、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数据结构192
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骤193
三、方差分析中的多重比较198
二、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199
一、双因素方差分析的种类199
第三节 双因素方差分析199
三、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203
习题208
第十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211
第一节 相关分析212
一、相关关系的概念及分类212
二、相关关系的识别214
第二节 等级相关分析219
一、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219
二、Kendall等级相关系数221
第三节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223
一、一元线性回归223
二、参数β0,β1的最小二乘估计224
三、对一元回归方程的评价226
四、一元回归方程的预测区间230
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233
第四节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33
二、多元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234
三、对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评价235
第五节 非线性模型238
一、直接代换法238
二、间接代换法239
习题239
第十一章 多元统计分析245
第一节 主成分分析246
一、基本思想246
二、数学模型247
三、模型的求解248
四、主成分的性质249
五、基本步骤与应用实例249
二、数学模型254
一、基本思想254
第二节 因子分析254
三、因子载荷的统计含义255
四、因子的求解256
五、因子得分256
六、基本步骤与应用实例256
第三节 聚类分析258
一、基本思想259
二、统计量259
三、分类方法(系统聚类法)260
四、基本步骤与应用实例261
第四节 判别分析266
一、基本思想266
二、基本方法266
三、判别效果的评价267
四、基本步骤与应用实例268
习题270
第十二章 时间序列分析273
第一节 时间序列及其因素分解274
一、时间序列的类型275
二、构成因素275
三、时间序列的数学模型276
第二节 时间序列的描述性分析276
一、图形描述276
二、指标分析278
第三节 因素分析287
一、长期趋势分析287
二、季节变动分析291
三、循环波动分析294
习题297
第十三章 统计决策303
一、决策的概念304
第一节 统计决策概述304
二、决策的步骤305
第二节 风险型决策方法306
一、损益矩阵306
二、以期望值为标准的决策方法307
三、以合理性为标准的决策方法308
四、以最大可能性为标准的决策方法308
五、决策树309
六、敏感性分析310
第三节 贝叶斯决策方法312
一、贝叶斯定理312
二、贝叶斯决策分析313
第四节 不确定型决策方法316
一、“好中求好”决策方法317
二、“坏中求好”决策方法318
三、α系数决策方法319
五、各种决策方法的比较320
四、“最小的最大后悔值”决策方法320
习题321
第十四章 统计质量管理325
第一节 质量与质量管理326
一、质量与质量波动原因326
二、质量管理与统计质量管理327
三、质量管理的简要历程327
第二节 质量管理中的两个常用图形328
一、帕累托图328
二、鱼刺图330
第三节 统计过程控制图331
一、计量值控制图332
二、计数值控制图336
三、控制图的观察分析337
第四节 工序能力分析340
一、工序能力指数341
二、工序能力评价343
三、控制图344
习题344
附表一 标准正态分布表348
附表二 随机数表351
附表三 t分布临界值表352
附表四 x2分布临界值表354
附表五 F分布临界值表355
附表六 单样本K-S检验统计量表357
附表七 符号检验界域表358
附表八 游程检验临界值表359
附表九 相关系数临界值表360
附表十 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临界值表361
附表十一 Kendall等级相关系数临界值表362
附表十二 控制图系数表363
参考文献364
后记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