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化立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化立窑
  • 周沛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91669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22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3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化立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 现代化立窑的概念1

(一)原燃料、半成品、成品均化系统完善1

(二)现代化的技术和技术装备2

(三)技术经济指标先进2

(四)自动化水平较高2

(五)实施科学管理,质量管理严格2

(六)有适度的经济规模2

(七)文明生产3

(八)职工整体素质高4

二 我国立窑水泥工业目前生产水平5

(一)生产规模5

(二)技术装备5

(三)产品质量与品种6

(一)部分先进立窑企业和全国先进旋窑企业产品性能比较7

三 立窑与旋窑产品性能比较7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

(五)环境保护7

(二)立窑、旋窑产品质量总体对比分析11

(三)立窑、旋窑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性能比较11

(四)立窑、旋窑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比较13

四 立窑水泥工业的历史贡献及发展14

(一)历史贡献14

(二)立窑水泥工业的快速发展14

(四)企业管理水平不平衡16

六 我国立窑水泥工业今后的发展方向16

(五)粉尘污染严重,治理任务艰巨16

五 目前立窑水泥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6

(三)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16

(二)总体来看高标号水泥比例少,水泥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16

(一)立窑水泥工业发展很不平衡16

(一)有条件发展的立窑企业应向现代化立窑迈进17

(二)现代化立窑企业要带动有条件发展的立窑企业加速迈向现代化17

七 立窑水泥生产如何适应水泥新标准18

(三)无条件发展应淘汰的企业要加速关停并转18

(一)实施水泥新标准企业面临的新形势19

(二)生产中应采取的措施22

第二章 原、燃料及废渣利用25

一 原料25

(一)石灰质原料25

(二)粘土质原料28

(一)燃料的主要性质30

二 燃料30

(三)铁质原料30

(二)煤的发热量(热值)计算32

(三)标准煤33

(四)立窑水泥工厂用煤34

三 废渣利用39

(一)主要引入CaO,代替部分石灰石的废渣39

(二)主要替代粘土的废渣46

(三)主要用于校正Al2O3铝质原料的废渣52

(四)主要用于代铁的废渣54

第三章 优质生料63

一 合适的化学成分和配热63

(一)合适的化学成分63

(二)生料合适的配热68

二 生料均化的意义及有关参数69

(一)生料均化的意义69

(二)有关参数71

(一)石灰石矿搭配开采74

三 原、燃料搭配开采、搭配使用74

(二)原、燃料搭配使用75

四 原、燃料预均化76

(一)原、燃料需进行预均化的依据76

(二)预均化的基本原理76

(三)预均化的基本型式76

(四)预均化库的改进81

(五)原、燃料预均化库的选择85

(一)计量设备86

五 原、燃料配料86

(二)原料配比控制项目91

(三)煤配比控制项目及煤质波动时的简捷算法92

(四)检测仪器97

(五)自动控制107

六 生料均化107

(一)机械均化108

(二)间歇式空气搅拌库114

(三)连续式生料均化库122

(四)TP—1型均化库124

七 几种生料制备系统对质量的影响130

(一)生料制备的几种流程130

(二)分析讨论132

(三)提高生料质量的措施133

第四章 现代化机械立窑结构135

一 窑体结构135

(一)窑筒体结构135

(二)立窑的扩大口136

(三)立窑的直径和高度137

(四)短粗窑138

(五)立窑扩径138

二 加料装置141

(一)加料系统改进形式一142

(二)加料系统改进形式二143

(三)加料系统改进形式三144

三 卸料装置144

(一)对机械卸料炉篦的要求144

(二)机械卸料炉篦形式145

(三)卸料炉篦的传动152

四 密封装置153

(一)密封装置的作用153

(二)料封的类型、结构及软接头153

(三)料封的工作原理156

(四)料封卸料器的结构157

(五)料封的料位自动控制159

(六)料封系统的完善166

五 窑衬和隔热材料169

(一)窑衬的作用169

(二)对耐火材料的要求169

(三)目前立窑用耐火材料170

(四)隔热层及对隔热材料要求172

(五)隔热材料172

(六)配套窑衬、节能型隔热层和散热层175

(七)立窑窑罩隔热层176

(八)窑衬的镶砌176

六 立窑供风与排气178

(一)供风方式178

(二)供风进风管的改进178

(三)通风管道的敷设178

(四)立窑风量、风压179

(五)立窑用风机及有关性能179

(六)立窑排气198

第五章 现代化立窑熟料的煅烧201

一 煅烧过程物理化学变化201

(一)自由水的蒸发201

(二)粘土的脱水与分解201

(三)石灰石的分解202

(四)固相反应202

(五)熟料的烧成203

(六)熟料的冷却207

二 熟料形成热208

(一)熟料形成过程的热效应208

(二)各熟料矿物形成热208

(三)生成1kg熟料的理论热耗209

三 加速煅烧的措施210

(一)采用矿化剂210

(二)利用废渣代熟料作晶种217

(一)预热带220

四 水泥熟料在立窑内的煅烧过程220

(二)烧成带221

(三)冷却带221

五 物料在立窑内运动221

六 立窑内气体流动223

(一)立窑内气体阻力223

(二)立窑横断面通风均匀性225

(三)结论226

(四)加强立窑通风措施226

七 煤在立窑内的燃烧过程230

八 立窑内的传热232

(一)预热带传热方式232

(二)烧成带传热方式232

(三)冷却带传热方式232

(四)影响传热的因素233

九 立窑的热经济分析233

(一)立窑的实际热耗233

(二)降低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234

(三)降低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239

(四)减少其它方面热损失239

(五)节能的重要,将热耗降到最低水平240

第六章 预加水成球241

一 成球目的与要求241

(一)成球目的241

(二)对料球质量的要求241

二 预加水成球的特点与过程241

(一)预加水成球特点241

(二)预加水成球生产过程242

三 预加水成球主要设备244

(一)预湿搅拌机给水系统244

(二)预湿搅拌机245

(三)成球盘246

(四)预加水成球操作注意事项249

(二)手动操作250

四 预加水成球系统控制250

(一)人工操作250

(三)自动控制251

五 影响预加水成球质量主要因素分析251

(一)生料流量稳定251

(二)水量随生料流量同步调节252

(三)料球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253

(四)料球的粒度及其影响因素254

(五)料球的孔隙率及其影响因素257

六 普通成球系统的改造259

(一)主要设备的增加与改造259

(二)原厂房改为预加水成球的工艺布置260

第七章 热工制度的稳定262

一 热工制度稳定的条件262

二 煅烧操作正确、稳定、连续262

(一)合适的湿料层厚度263

(二)合适的烧成带265

(三)正确判断底火(烧成带)266

(四)正确地稳定底火(烧成带)267

(五)连续操作保持底火的长期稳定268

(六)立窑熟料外观质量分析269

(七)不正常情况的处理272

三 防止喷窑事故279

(一)喷窑前后主要表现279

(二)喷窑原因分析279

(三)预防措施280

四 热工标定281

(一)热工标定的目的意义281

(二)热工标定的步骤282

(三)热平衡体系的确定282

(四)水泥立窑的热工标定283

(五)水泥立窑热工标定实例291

一 质量的重要性及有关概念310

(一)质量的重要性310

第八章 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310

(二)有关概念311

二 质量管理314

(一)质量管理的重要性314

(二)广东塔牌集团公司质量管理经验316

(三)江苏湖山水泥厂质量管理经验319

三 质量控制321

(一)质量参数统计方法322

(二)质量控制指标323

(三)化验室三级计算机管理326

四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家标准329

(一)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的产生和发展329

(二)实施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的意义329

(三)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的结构和选用331

(四)质量体系的建立与实施331

(一)热工仪表的选用337

第九章 立窑自动化337

一 立窑热工参数的监测337

(二)热工参数的影响因素346

二 立窑热工参数的控制349

(一)人工控制热工参数349

(二)机立窑热工参数微机测控系统351

三 偏火自动监测控制系统354

(一)腰风调偏火原理354

(二)GYF工艺系统354

(三)GYF控制原理355

(四)腰风调偏火在生产中的应用355

(五)应用GYF系统中应注意的问题356

四 立窑水泥生产线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358

(一)系统的构成和功能358

(二)系统的软件组成362

一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363

(一)水泥企业粉尘污染严重363

第十章 保护、绿化、美化环境363

(二)水泥窑有害气体污染严重364

(三)水泥厂的噪声污染严重365

(四)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365

二 立窑烟气特点368

(一)立窑烟气组成368

(二)烟气温度与湿度369

三 立窑除尘设备370

(一)沉降室370

(二)大布袋除尘器370

(三)电除尘器374

(四)各种水除尘器374

(五)湿法高压静电组合式除尘系统374

四 湿法高压静电组合式除尘系统374

(三)设备性能与运行工艺参数375

(四)使用效果375

(二)系统运行过程375

(一)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375

(五)主要特点377

(六)使用中需注意的问题378

五 水泥厂噪声治理379

(一)水泥厂噪声污染源379

(二)控制噪声的方法379

六 加强管理,保护好环境385

(一)加强企业领导的环保意识,强化管理385

(二)环境管理体系简介386

七 绿化美化环境388

附录389

附录Ⅰ 有关能源消耗资料389

附录Ⅱ 有关单位制换算390

附录Ⅲ 热电偶分度表392

附录Ⅳ 窑体散热系数406

附录Ⅴ 我国部分机立窑水泥企业生产情况407

参考文献413

附言4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