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 文学理论教材与教学的历史沿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 文学理论教材与教学的历史沿革](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4722875.jpg)
- 程正民,程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9879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现代文学-文学理论-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 文学理论教材与教学的历史沿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文艺学与文化研究丛书》总序 童庆炳1
前言1
上编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转化(1910—1949)3
导言 现代文学论产生与延续的历史条件3
一、现代文学论知识体系的基础:现代学科体制的建立与“文学”的位置3
二、中国现代文学论的存在方式与形态5
第一章 传统文论资源的近代转化:从《文学研究法》到《文学概论》11
一、桐城派的嫡传:姚永朴的《文学研究法》11
二、选学派与西方文论并置:马宗霍的《文学概论》15
三、学衡派对中西文论的融合:刘永济的《文学论》18
四、文学原理与历史研究的合体:姜亮夫的《文学概论讲述》21
五、建立中国式文学概论的尝试:程会昌的《文论要诠》等23
第二章 现代文学观念的移植:引入西方文论教材29
一、现代文学观念的早期影响:王国维、胡适、鲁迅、周作人29
二、西方文论的间接引入:本间久雄的《文学概论》32
三、鲁迅的文学概论教材: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35
四、体系严密的示范性教材:温彻斯特的《文学评论之原理》37
五、自觉的名著教材:韩德的《文学概论》39
第三章 外来资源的选择与“自己的问题”:新文学作者的建构45
一、新文学言论的经典化与理论工具的运用46
二、新文学作家们的《文学概论》:郁达夫、田汉、老舍、夏丐尊、许钦文50
三、文学教育、普及的需要与调和倾向57
第四章 “科学的文艺论”:文学的重新定义63
一、理论来源:从文学的社会学研究、“唯物史观文学论”到无产阶级文学理论64
二、“新兴文学论”的过渡形态与尝试71
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标准化77
中编 政治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理论教学(1949—1966)89
第五章 解放初高校文艺学教学的转型——1951—1952年高校文艺学教学大讨论89
一、文艺学教学大讨论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90
二、文艺学教学大讨论的过程92
附录:蓝翎忆高校文艺学教学大讨论102
三、文艺学教学大讨论和文艺学教学转型105
第六章 苏联文艺学教材在中国主导地位的确立——北大文研班和毕达可夫的《文艺学引论》114
一、苏联文艺学教材的早期引进115
二、毕达可夫和北大文研班118
附录:胡经之忆北大文研班123
三、如何评价解放前后引进的苏联文艺学教材125
第七章 黄药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论教学和北师大文研班136
一、黄药眠的文论教学与解放后文论教学的转型136
二、黄药眠重马列、重传统、重实践、重能力的文论教学139
三、黄药眠的文论教学和大家素养151
第八章 周扬、何其芳和人大文研班157
一、文研班的办班背景和目的157
二、文研班的机构、师资和学员160
三、文研班的教学内容和方式166
四、文研班的特色和成果173
附录:何西来、缪俊杰、李思孝、李衍柱忆文研班176
第九章 周扬和统编的文艺学教材200
一、周扬和高校文科教材建设200
二、周扬对编写《文学概论》教材的意见和设想206
三、对统编的文艺学教材的评价212
下编 新时期的文学理论教学(1978—2002)221
第十章 海南岛会议和新时期的文论教学221
一、研讨会召开的背景和任务221
二、关于我国当代文学理论的走向和趋势223
三、关于文学研究观念和方法的更新228
四、关于文学理论教学体系和教材的改革231
第十一章 文论教学的新局面和“换代教材”《文学理论教程》237
一、文论教学新局面的出现237
二、“换代教材”《文学理论教程》241
第十二章 面向21世纪的文论教学改革249
一、面向21世纪的文论教学改革的背景249
二、面向21世纪的文论教学改革的方案和成果250
三、文论教改方案和成果所体现的教改思路和方向254
附录:文学理论教学的双向拓展258
附录一 文学理论教材书名总录(1914—2003)264
附录二 文学理论教材目次选辑(1914—1962)282
后记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