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4725138.jpg)
- 房列曙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4717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011页
- 文件大小:886MB
- 文件页数:14页
- 主题词:人才-选择-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卷(中国古代)3
第一章 先秦的人才选拔制度3
第一节 氏族社会时期的人才选拔3
一、“能者”和“贤者”的选拔3
二、试用考察和选贤与能5
第二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7
一、乡兴贤能和贡士考察8
二、任贤使能9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招贤察能、养士与奖励军功9
一、春秋时期的招贤、察能与考绩10
二、战国时期的礼贤、招贤15
三、养士之风大兴18
四、奖励军功19
第四节 学校考试与诸子的人才思想20
一、官学考试21
二、私学考试与孔子的人才思想23
三、墨子、孟子等人的人才思想25
第二章 秦汉的人才选拔制度29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学校教育与人才选拔30
一、中央官学教育与人才选拔30
二、地方官学教育与人才选拔35
第二节 西汉察举制的创立与发展37
一、察举制的创立37
二、察举制渐趋完善39
一、察举制由“举”到“试”51
第三节 东汉察举考试的发展51
二、东汉时期的左雄改制58
三、汉代的征辟、任子和其他人才选拔方式60
第四节 汉代人才选拔制度评议63
一、汉代察举考试的作用和影响63
二、察举制的弊端65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的人才选拔制度69
一、三国西晋学校教育与人才选拔70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学校教育与人才选拔70
二、东晋、南朝学校教育与人才选拔83
三、十六国、北朝时期的学校教育与人才选拔88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察举制度和人才选拔91
一、三国、西晋时期察举考试的变迁和人才选拔92
二、东晋南朝察举制与人才选拔97
三、十六国、北朝察举制的发展102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考试106
五、科举制度的萌芽109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111
一、三国、西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创立与实行111
二、东晋、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沿用及衰落120
三、北朝九品中正制的续行及寿终正寝127
第四章 隋唐五代的人才选拔制度136
第一节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136
一、隋朝对传统选举方式的改造和科举制度的萌生137
二、唐代科举考试选拔制度的确立141
三、五代时期科举制度的延续154
第二节 学校考试选拔制度的发展158
一、隋朝学校考试选拔制度158
二、唐代学校考试选拔制度159
第三节 隋唐五代的官吏选任制度165
一、选官途径165
二、官员选任制度172
第五章 辽宋金元的人才选拔制度181
第一节 宋代的人才选拔制度181
一、学校考选制度181
二、科举取士制度193
三、官吏选任制度206
第二节 辽金元的人才选拔制度216
一、辽代的人才选拔制度216
二、金代的人才选拔制度217
三、元代人才选拔制度225
第一节 明代的人才选拔制度233
第六章 明清(鸦片战争前)的人才选拔制度233
一、明初“三途并举”的人才选拔制度234
二、明中后期科举制度的“一枝独秀”240
三、明代人才选拔后的任用与考核249
四、明代人才选拔制度的特点及利弊分析257
五、明代君臣的人才思想264
第二节 清代的人才选拔制度269
一、清代的官学考选制度269
二、科举取士制度278
三、清代其他人才选拔制度297
四、清朝君主的人才思想302
第二卷 中国近代(上编:晚清)315
第七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315
第一节 官吏的选拔制度316
一、科举选拔人才制度316
二、学校选育人才制度318
三、捐纳制319
四、官吏的铨选320
第二节 改革人才选拔制度的思想主张322
一、人才选拔制度的弊端322
二、改革人才选拔制度的主张329
第三节 军事人才选拔制度的变化334
一、士兵的选拔335
二、将领的选拔336
第一节 朝内官的选拔制度344
第八章 太平天国的人才选拔制度344
一、天京事变前的人才选拔制度345
二、天京事变后的人才选拔制度349
第二节 一般军中人才的选拔制度353
一、保举禀奏制354
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制度358
三、招贤制度365
第三节 守土乡官的选拔制度368
一、乡官选拔制度的形成368
二、乡官的选拔办法370
第九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373
第一节 外语人才的选拔制度374
一、外语学校的设立375
二、生源的选拔制度376
三、外语教师的选用制度377
四、学生学业成绩考试制度378
第二节 留学生的选拔制度381
一、出国留学人员的选拔制度381
二、归国留学生的选拔和任用制度383
第三节 洋员的选拔制度386
一、洋务派选拔洋员的制度387
二、列强对海关人才选拔的控制388
三、洋员选拔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390
第四节 军事人才的选拔制度392
一、军事学堂人才的选拔制度392
二、淮军的人才选拔制度399
第一节 资产阶级维新派改革人才选拔制度的主张405
第十章 维新运动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405
一、改革吏治的主张406
二、改革官吏选拔制度的主张409
三、改革学校教育和选拔人才制度的主张411
四、改革军事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的主张411
第二节 戊戌变法时期官吏选拔制度的改革412
一、官吏选拔制度的改革413
二、人才选拔制度改革的失败417
第三节 维新运动时期学校人才培养制度的改革420
一、“百日维新”期间的教育改革421
二、各种新式学堂的创办423
第四节 军事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428
一、军事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429
二、新建陆军人才的选拔制度430
第十一章 20世纪初清政府的人才选拔制度435
第一节 官吏选拔制度的变革436
一、裁减冗署冗官436
二、改革科举制度436
三、对原有科举出身人员的选拔制度439
第二节 新式学校的人才选拔制度440
一、清末的人才教育思想440
二、清末学制的制定443
三、学堂人才的甄选制度445
第三节 留学生的选拔制度454
一、出国留学生的选拔制度455
二、归国留学生的选拔制度457
第四节 20世纪初军事人才选拔制度的变化460
一、北洋军士兵的选拔制度460
二、北洋军将领的选拔制度462
第三卷 中国近代(下编:民国)469
第十二章 南京临时政府的人才选拔制度469
第一节 首任大总统的推定和参议员、议长的选举469
一、首任大总统的推定469
二、参议员、议长的选举470
第二节 文官制度的规划471
一、文官考试委员会472
二、文官考试的程序内容473
三、文官的任用474
第十三章 北京民国政府的人才选拔制度476
第一节 学校的人才选拔制度476
一、学生操行成绩和学业成绩考查规程476
二、高等学校的人才选拔制度481
三、中等学校的人才选拔制度490
四、小学教员的检定考试制度504
第二节 留学生的选拔制度507
一、出国留学生的选拔制度507
二、归国留学毕业生甄拔考试制度513
第三节 文官选拔制度516
一、文官选拔政策的制定516
二、文官考试制度518
三、文官的甄别、甄用和甄录制度535
一、临时参议院的改选538
第四节 国会选举制度538
二、第一届国会的选举544
三、第二届国会的选举和第三届国会的流产551
四、几种非法组织的选举553
第十四章 广州革命政府的人才选拔制度558
第一节 孙中山的人才选拔思想558
一、人才选拔思想的依据559
二、人才选拔的标准和原则563
三、人才选拔的方式567
四、人才的培养和任用575
五、人才选拔思想的作用和贡献578
第二节 文官选拔制度580
一、考试院组织条例580
二、考试条例及其施行细则582
三、法官考试制度587
第三节 国会选举制度589
一、非常国会的选举589
二、正式国会的选举593
第十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人才选拔制度596
第一节 学校的人才选拔制度596
一、高等学校的人才选拔制度596
二、中等学校的人才选拔制度609
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审查及部聘教授办法628
四、中初等学校教员检定考试制度630
第二节 留学生的选拔制度637
一、出国留学生的选拔制度637
二、回国留学生的审查登记和抗战期间留日学生的甄审制度653
第三节 文官选拔制度659
一、公务员制度的推行与考试院的设置及其职权659
二、公职候选人考试665
三、任命人员考试668
四、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的考试688
五、检定考试693
六、奖学考试696
七、文官的分发任用、甄别与考绩697
一、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的选举706
第四节 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的遴选制度706
二、省参议员的选举708
三、县参议员的选举710
四、市参议员选举办法716
五、乡镇民代表的选举720
第一节 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人才选拔制度725
一、建党初期对干部的选拔与培养725
第十六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人才选拔制度725
第四卷 中国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725
二、大革命时期人才选拔和培养制度的发展728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人才培养与选拔制度731
一、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731
二、干部的选拔与培训732
三、白区党组织的建立与干部的选拔、培训、管理制度742
四、苏区干部的监督机制745
五、党和苏维埃政府在干部的选拔和使用政策上的失误和教训750
一、干部选拔的基本原则753
第三节 抗日根据地民主政府的人才选拔制度753
二、在职干部的教育培训与学校的招生考试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757
三、干部的管理与监督761
四、干部的优待政策777
五、毛泽东、陈云的人才思想782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789
一、解放战争时期干部队伍的基本状况及其特点789
二、人才的选拔与培养792
三、干部的调配与监督803
四、各种人才的待遇811
第十七章 建国初期的人才选拔制度816
第一节 干部的教育与管理816
一、建国初期干部的教育816
二、干部的管理819
第二节 学校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823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和教育体制的改革823
二、高校的招生考试及其对人才的培养824
三、研究生的招考与留学人员的选派828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830
一、对知识分子的团结、教育和改造830
二、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832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834
第一节 学校对人才的选拔与培养834
一、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变革834
二、“左”倾指导思想下的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影响836
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对人才成长的影响838
第二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知识分子政策的变化838
二、知识分子政策的变化839
第三节 干部的选拔和培养842
一、干部的选拔与任用842
二、干部的培养与锻炼845
第十九章 新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847
第一节 学校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847
一、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847
二、研究生招生考试和学位制度864
三、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和自学考试制度872
四、普通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与就业制度883
五、公费出国留学人员选派制度888
第二节 干部的选拔与培养895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895
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910
三、企业干部聘用制度919
四、后备干部的选拔与培养925
五、乡镇干部的选拔与聘用933
一、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职务的聘任940
第三节 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与聘任940
二、特殊人才的选拔与培养949
第四节 邓小平人才思想与江泽民人才强国战略974
一、邓小平人才思想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975
二、江泽民人才强国战略的产生及与邓小平人才思想的关系984
三、贯彻邓小平人才思想和江泽民人才强国战略的途径992
四、营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环境1002
后记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