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院实用管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院实用管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4725275.jpg)
- 王少南主编;张洪江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780217134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758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800页
- 主题词:法院-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院实用管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法院实用管理学的研究对象3
一、法院实用管理学的研究对象3
第一编 导论3
第一章 概论3
(二)研究法院实用管理学是推进法院管理现代化的需要4
(一)管理在建设现代化法院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研究法院管理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4
二、法院实用管理学的研究意义4
三、法院使用管理学的理论体系5
(三)研究法院实用管理学是提高各级法院司法能力的重要方式5
(二)从历史的角度研究法院实用管理实践、思想、理论的形成、演变和发展6
(一)从管理的二重性出发,重点从三个方面研究法院实用管理学6
四、管理学的研究方法7
(三)立足于从法院管理者角度出发研究管理的内容、过程和方法7
(一)东方传统管理思想的观点9
一、法院管理的内涵9
第二节 法院实用管理学的内涵和本质9
(二)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观点10
二、法院管理的本质13
一、经济学14
第三节 管理学的学科基础14
二、社会学16
三、心理学17
一、法院实用管理的重要性18
第四节 法院实用管理学的基本问题18
(一)法院实用管理使法院发挥正常功能19
(二)管理的作用还表现在实现组织目标上20
二、法院实用管理学是一门科学21
三、法院实用管理学两个基本假设的推导22
(一)控制性26
四、法院实用管理行为的特征26
(二)过程性27
(三)动态性29
五、法院管理职能和管理行为的区别和联系30
(一)组织目的处于核心地位32
六、法院管理要素对管理行为的影响32
(二)管理主体起决定作用33
(四)环境间接影响管理行为34
(三)管理客体影响管理行为34
一、管理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7
第一节 管理学的发展趋势37
第二章 法院实用管理学的发展37
(一)战略化趋势40
二、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40
(二)信息化趋势41
(三)人性化趋势42
(四)弹性化趋势43
(一)对管理的内容没有统一的认识44
三、管理学理论存在的问题44
(二)管理的本质认识不清45
(三)未形成统一的管理原理46
(四)管理方法不能令人满意47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48
一、中国早期的管理理论48
第二节 中外主要管理理论及对法院实用管理的影响48
(四)人力资源管理思想49
(三)“利”、“义”观49
(二)协调人际关系的思想49
(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50
二、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50
(五)提高管理者素质的思想50
(二)西方早期典型的管理思想51
(一)科学管理理论52
三、西方古典管理理论52
(二)一般管理理论53
(三)行政集权组织理论54
(四)对古典管理理论的评价55
(一)行为科学学派56
四、西方现代管理理论56
(二)管理过程学派57
(四)决策理论学派59
(三)社会系统学派59
(五)系统理论学派61
(六)权变管理理论63
(七)经验主义学派64
(八)经理角色学派65
(一)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66
五、当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66
(二)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67
(三)戴明与朱兰——质量管理理论双子星座69
(四)企业再造理论的探索与实践71
(五)海尔集团的斜坡球体理论73
(一)信息管理75
六、对法院实用管理的影响较大的管理理论75
(三)人本管理77
(二)质量管理77
(一)起源与发展82
一、中国审判管理制度的起源和发展82
第二编 法院实用管理学的内容82
第三章 审判管理82
第一节 审判管理概述82
(二)人民法院审判制度的发展85
二、两大法系国家审判管理制度的比较87
一、审判工作宏观管理的主体89
第二节 审判工作宏观管理89
(一)确立正确的审判工作指导思想90
二、审判工作宏观管理的职能90
(二)构建科学而理性的宏观管理制度,实现审判权的有效而经济的运行91
(三)审判委员会的职能93
(一)确定审判委员会的工作范围和基本原则95
三、审判工作宏观管理的机制设置和运行方式95
(二)审判委员会工作程序97
一、审判流程管理的提出和发展104
第三节 审判流程管理104
(二)实现审判工作从行政型管理向审判型管理的转变阶段105
(一)立、审、执、监分离阶段105
三、审判流程管理应坚持的原则106
二、审判流程管理在法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06
(一)审判流程管理的任务和管理范围107
四、审判流程管理的运行机制107
(三)审判流程管理工作程序108
(二)审判流程管理的主体108
(四)对审判流程管理人员的监督116
一、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引入质量管理体系的价值117
第四节 审判质量管理117
(五)审判流程管理的物质保障117
(三)符合司法改革的方向118
(二)质量管理完全可以被法院管理所接受118
(一)质量管理符合审判权的根本要求118
二、审判质量管理的内容119
(二)合理设置审判质量指标体系120
(一)确定审判质量的目标120
三、审判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120
(三)审判质量管理运行机制125
一、我国民事强制执行制度概述131
第五节 执行工作管理131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强制执行制度132
(三)中华民国时期的强制执行制度132
(一)古代强制执行制度特征132
(二)近代强制执行制度特征132
(五)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强制执行制度133
(六)深化改革、快速发展阶段135
(一)执行工作管理的概念136
二、执行工作管理的概念和性质136
(二)执行工作管理的性质137
(三)执行工作管理的基本职能138
(一)执行工作管理现状140
三、执行工作管理的内容140
(二)执行工作管理的基本思路146
(三)执行工作管理的措施149
(四)执行工作管理运行机制153
一、法院人事管理的概念与特点167
第一节 法院人事管理概述167
第四章 人事管理167
(一)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168
二、法院人事管理应坚持的原则168
(三)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原则169
(二)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169
(一)法院内部人员配置的种类170
一、法院内部人员配置170
(四)坚持改革创新和依法办事相结合的原则170
第二节 我国法院人事管理现状170
(二)法院内部人员配置的数量及比例171
二、法院内部现行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172
三、法院内部现行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173
(一)分类管理是法院干部人事管理科学化的要求175
一、法院实行人员分类管理的必要性175
第三节 法院人员的分类管理175
(三)分类管理是科学的人才观的要求176
(二)分类管理是法官职业化的要求176
二、我国法院人员分类管理的构想177
(一)法院领导干部的管理178
(二)审判(执行)法官的管理179
(三)法官助理的管理182
(四)司法行政人员的管理188
(五)专业技能人员的管理189
(一)加拿大法院法官的管理191
三、加拿大的法院人员管理模式——一个来自域外的经验191
(二)加拿大法院辅助人员的分类、职能和作用192
(三)加拿大法院在人员管理制度上的一些经验194
(一)目标设定195
四、人才资源管理195
(二)选拔条件196
(三)选拔程序197
(五)组织管理198
(四)激励和保障措施198
一、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意义和作用199
第四节 人民陪审员的管理199
二、人民陪审员的选任200
三、人民陪审员的管理202
四、人民陪审员职责的履行203
五、人民陪审员的培训204
一、我国现行的法官惩戒制度205
第五节 法官惩戒制度205
(一)惩戒制度的行政化206
(二)惩戒调查手段简单无力207
二、我国法官惩戒体制改革的思考208
(三)惩戒工作的实体性规定并不完善208
一、法官职业化培训的改革思路211
第六节 法官培训制度211
(一)培训教师——法官职业的引导者214
二、职业化培训的几个环节214
(二)培训课程——法官职业素质的系统设计215
(三)培训方式——职业法官多元化的学习方式的培养216
(四)考核评价——法官职业素质的有效甄别219
(一)人民法院公文的特点222
一、法院公文管理222
第五章 综合协调管理和后勤保障管理222
第一节 综合协调管理222
(二)人民法院公文的作用223
(三)人民法院公文的分类224
(四)人民法院公文的种类225
(五)人民法院公文的体式229
(六)人民法院公文处理230
(一)人民法院档案的内涵、特点及作用235
二、档案管理235
(二)人民法院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238
(三)人民法院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239
(四)人民法院档案管理的基本内容241
(一)接待工作的内涵及类型243
三、接待管理243
(二)接待工作的具体事务245
四、印章管理248
(二)人民法院印章的管理与使用249
(一)人民法院印章的作用249
(一)督查工作的涵义250
五、督查工作管理250
(三)督查工作的作用251
(二)督查工作的特点251
(四)督查工作的方式与方法252
(五)人民法院督查工作的内容253
(六)人民法院督查工作的程序254
(一)车辆管理的含义及方式255
一、车辆管理255
第二节 后勤保障管理255
(二)车辆的分类256
(三)车辆管理的内容257
(二)人民法院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259
(一)人民法院财务管理的概念259
二、财务管理259
(三)人民法院财务管理的原则和体制261
(四)人民法院财务管理的内容263
(五)人民法院经费管理264
(一)资产管理的涵义268
三、资产管理268
(二)低值易耗品管理269
(一)人民法院审判法庭的管理271
四、两庭建设管理271
(三)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271
(二)人民法庭的管理279
(一)枪械的配备范围与标准280
五、枪支管理280
(二)枪械的管理与使用281
(一)服装管理的现行体制283
六、服装管理283
(三)对法官袍配备穿着的管理规定284
(二)加强服装管理的主要措施284
(一)决策的概念及涵义287
一、决策概述287
第三编 法院实用管理的过程287
第六章 决策管理287
第一节 法院决策概述287
(二)决策的特点289
(一)法院决策的概念及特征290
二、法院决策290
(二)法院决策类型291
(一)人民法院之间的相互关系294
一、人民法院的组织结构294
第二节 人民法院的决策主体294
(一)院级决策机构295
二、人民法院的决策机构295
(二)人民法院的内部组织结构295
(二)人民法院的中层决策机构297
(三)人民法院的基层决策组织298
(三)可行性原则299
(二)信息原则299
第三节 决策原则299
一、普遍性原则299
(一)目标原则299
(一)坚持法院工作规律和审判规律原则300
二、特殊性原则300
(四)合法性原则300
(五)最优化原则300
(六)实事求是原则300
(一)信息活动301
一、一般决策程序301
(二)法治的原则301
(三)民主集中制原则301
(四)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则301
第四节 决策程序301
(二)设计活动302
(三)抉择活动304
(四)评审活动305
(一)涵义306
二、特殊决策程序306
(二)应急管理的原则和等级307
(三)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的方法308
(一)人的需求是能够改变和引导的,由此可以使人们的满足能够达到圆满的程度310
一、对人的假设的认识310
第七章 激励与控制310
第一节 激励机制310
(二)对人的认识是主管人员为什么要对下属进行激励和怎样激励的前提311
(一)传统激励理论312
二、激励理论312
(三)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激励理论313
(二)当代激励理论的综合313
三、对法院人员激励的原则314
四、人民法院激励的方式与要求316
(一)计划是控制的依据,管理过程中控制的范围319
一、人民法院控制机制的涵义319
第二节 控制机制319
(三)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法院的组织目标320
(二)反馈对控制是至关重要的320
二、控制的内容321
(一)控制的作用323
三、控制的作用和原则323
(二)控制的原则324
(一)控制的一般程序326
四、控制的程序326
(二)有效控制的设计328
(一)反馈控制330
五、控制的类型330
(三)前馈控制331
(二)同期控制331
六、控制的方法与技术332
(三)统计资料分析333
(二)专题报告分析方法333
(一)现场视察法333
(六)信息控制法334
(五)程序控制法334
(四)预算控制法334
(二)坚持评价与法院素质、行为相结合338
(一)坚持公平与效率的法律标准338
第八章 考核338
第一节 审判质量考核338
一、建立质量指标体系的原则338
(二)指引作用339
(一)评价作用339
(三)坚持法官依法行使审判权与依法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相结合339
二、效果评价339
三、指标设置340
(五)问责作用340
(三)监督作用340
(四)选优作用340
四、主要指标分析341
(一)对立案阶段的管理和评价343
五、对诉讼不同阶段的管理和评价343
(三)对执行阶段的管理与评价344
(二)对审判阶段的管理和评价344
六、数据的采集和汇总345
(四)对再审阶段的管理与评价345
(一)可以了解庭室工作质量346
一、庭室工作考核的必要性346
第二节 庭室工作考核346
(二)考核方法要可行347
(一)考核指标要客观347
(二)庭室考核是评价庭室负责人工作能力的需要347
(三)庭室考核是对部门进行奖励的依据347
二、庭室考核的要求347
三、考核的内容348
(四)考核结果要反馈348
(三)考核时间要适当348
(三)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349
(二)投入指标、效果指标和路径指标349
(一)说明性指标、描述性指标与警示性指标349
(二)全面细致351
(一)客观公正原则351
第三节 人员业绩考评351
一、考评的原则351
(一)职业道德352
二、考评的内容352
(三)规范严格352
(三)职业技能353
(二)职业实绩353
(四)职业成就354
(一)考核的方法355
三、考评的方法和程序355
(二)测评的程序357
一、考核内容358
第四节 对下级法院的监督考核358
二、奖惩办法359
(一)法院文化的涵义及特征363
一、法院文化363
第四编 法院实用管理的创新方法363
第九章 法院文化管理363
第一节 法院文化与法院文化管理363
(二)法院文化的内容和层次367
(三)法院文化的功能370
(一)法院文化管理的提出371
二、法院文化管理371
(二)法院文化管理的目标和原则373
(一)法院精神文化的涵义375
一、法院精神文化与法院精神文化管理375
第二节 法院精神文化管理375
(二)法院精神文化管理的涵义376
(一)法院群体共同价值观念的确定377
二、法院精神文化的构建377
(二)法院发展目标的设置380
(三)法院管理哲学的提炼383
(四)法院精神的塑造384
(五)法官现代司法理念的确立387
三、法院精神文化的树立和培育391
四、法院精神文化管理的方式395
(一)法院规范文化的涵义398
一、法院规范文化与法院规范文化管理398
第三节 法院规范文化管理398
(二)法院规范文化管理的涵义和原则399
(一)法院规章制度的构建401
二、法院规范文化的构建401
(二)法院行为准则的构建406
(三)职业道德规范的构建408
(一)柔性管理的提出412
三、法院规范文化管理的途径412
(二)柔性管理的基本原则413
(三)柔性管理的实施方式416
(一)法院物质文化的涵义417
一、法院物质文化与法院物质文化管理417
第四节 法院物质文化管理417
(二)法院物质文化管理的涵义419
(一)法院物质文化构建的基本要求421
二、法院物质文化的构建421
(二)法院物质文化建设的基本格局422
(一)法院物质环境建设的现状426
三、法院物质文化管理的推进426
(二)法院物质文化管理的推进427
(一)法院信息化的驱动因素430
二、法院信息化的驱动因素和发展水平430
第十章 信息化管理430
第一节 人民法院信息化管理概述430
一、法院信息化管理的内涵430
(二)法院信息化发展水平431
(二)国外法院信息化发展情况433
(一)国内法院信息化发展情况433
三、国内外法院信息化发展情况433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435
四、法院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435
(二)法院信息化的基本对策436
(一)信息基础设施439
五、人民法院信息化的要素构成439
(四)外部供应商443
(三)社会信息基础设施443
(二)信息化人员443
(一)诉讼信息管理系统444
一、审判管理网络化444
第二节 人民法院信息化管理内容444
(二)统计报表数据系统447
(三)证据展示系统448
(一)院长决策支持系统449
二、行政管理智能化449
(四)庭审录音系统449
(五)电视直播系统449
(二)办公信息管理系统450
(三)视频会议系统454
(四)IP电话系统456
(五)法院电子公文传输系统457
(六)“一卡通”系统459
(七)数字综合监控系统461
(八)数字会议系统462
(九)公众广播系统465
(十一)GPS车辆卫星定位系统466
(十)多媒体查询系统466
(十二)人民法院物资装备管理统计系统468
(十三)用友财务管理系统469
(一)法院人事信息管理系统470
三、人事管理信息化470
(二)干部考核系统471
(三)人才测评系统472
(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473
一、网络安全的理念475
第三节 人民法院信息化的保障475
二、网络安全目标476
(四)可控性477
(三)可用性477
(一)保密性477
(二)完整性477
(二)访问控制478
(一)物理安全478
(五)可审查性478
三、网络安全主要技术手段478
(三)实时检测480
(五)网络防毒481
(四)安全评估481
(七)数据备份与恢复482
(六)网络加密传输与认证482
(一)什么是ISO483
一、ISO和ISO9000基本知识483
第十一章 ISO9001:2000质量管理483
第一节 ISO9001质量管理与法院管理483
(二)什么是ISO9000484
二、认证485
(一)过程488
三、法院推行ISO9000的主要过程和作用488
(二)作用490
(二)使用493
(一)批准493
第二节 ISO9001质量管理在法院管理中的整体运行493
一、《质量手册》的批准、使用、管理、适用范围493
(三)管理494
(一)总要求495
二、管理体系要求495
(四)适用范围495
(一)管理承诺496
三、管理职责496
(二)文件要求496
(三)质量目标和方针497
(二)以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为关注焦点497
(四)职责、权限与沟通498
(一)策划501
五、审判过程的有效实施501
四、资源管理501
(一)人力资源501
(二)基础设施501
(二)与诉讼参与人有关的过程502
(四)审判过程和有关工作的实施503
(三)采购503
六、测量分析和改进504
(五)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504
(二)不合格控制505
(一)监视和测量505
(三)改进506
(二)工作程序507
(一)目的与范围507
第三节 ISO9001质量管理在法院管理中的程序运行507
一、文件控制程序507
(一)目的与范围510
二、记录控制程序510
(二)工作程序511
(一)目的与范围512
(二)工作程序512
三、管理评审控制程序512
(一)目的与范围514
四、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514
(二)工作程序515
(一)目的与范围516
五、诉讼参与人财产控制程序516
(二)工作程序517
(二)工作运行519
(一)目的和范围519
六、监视测量装置控制程序519
(二)工作程序520
(一)目的与范围520
七、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520
(二)工作程序522
(一)目的与范围522
八、内部审核控制程序522
(一)目的与范围524
九、审判和相关过程的监视测量控制程序524
(二)工作运行525
(一)目的和范围527
十、不合格控制程序527
(二)工作程序528
(二)工作程序529
(一)目的和范围529
十一、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529
(一)政务工作531
一、办公室(行装处)作业程序531
第四节 ISO9001质量管理在法院部门的运行531
(二)财务工作534
(三)装备工作537
(四)信息工作540
(一)人员录用543
二、政治部作业程序543
(五)宣传工作543
(二)人员培训546
(三)人员考评548
(四)人员管理551
(一)立案管理555
三、立案庭作业程序555
(二)信访管理562
(一)一审刑事诉讼案件审理程序565
四、刑事审判作业程序565
(二)二审刑事诉讼案件审理程序575
(一)民商事一审案件审理程序581
五、民事审判作业程序581
(二)民商事二审案件审理程序583
(三)破产案件审理程序585
(一)行政诉讼案件审理589
六、行政审判作业程序589
(二)非诉执行案件执行592
七、赔偿委员会办公室作业程序596
(一)再审案件审理600
八、审判监督庭作业程序600
(二)案件评查601
(一)执行管理604
九、执行作业程序604
(二)执行审查606
(三)案件执行607
(四)执行监督610
十、研究室作业程序614
(一)法医、文检的鉴定617
十一、技术室作业文件617
(二)评估、审计、拍卖、鉴定622
十二、法警支队作业程序627
十三、监察室作业程序635
十四、法官学院作业程序638
(一)人与环境的关系641
一、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641
第十二章 ISO14001环境管理641
第一节 ISO14001环境管理与法院管理641
(二)严重的环境危机642
二、什么是ISO14001标准643
三、推行ISO14001体系认证的社会意义644
四、法院管理引入ISO14001标准的作用及现实意义645
(一)策划(规划)646
一、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概述及运行模式646
第二节 ISO14001环境管理在法院管理中的整体运行646
(三)检查与纠正措施647
(二)实施与运行647
(二)环境方针648
(一)总要求648
(四)管理评审648
二、ISO14001环境管理在法院管理中的整体运行648
(三)策划(规划)649
(四)实施与运行650
(五)检查和纠正措施652
(六)管理评审654
(四)程序655
(三)职责655
第三节 ISO14001环境管理在法院管理中的程序运行655
一、方针目标管理程序655
(一)目的655
(二)范围655
(三)职责656
(二)范围656
二、体系文件控制程序656
(一)目的656
(四)程序657
(四)程序658
(三)职责658
三、法律法规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658
(一)目的658
(二)范围658
(三)职责659
(二)范围659
四、管理评审程序659
(一)目的659
(四)程序660
(四)程序661
(三)职责661
五、环境管理运行控制程序661
(一)目的661
(二)范围661
(三)职责662
(二)范围662
六、内外沟通管理程序662
(一)目的662
(四)程序663
(四)程序665
(三)职责665
七、内部审核管理程序665
(一)目的665
(二)范围665
(四)程序667
(三)职责667
八、教育培训管理程序667
(一)目的667
(二)范围667
(三)职责668
(二)范围668
九、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668
(一)目的668
(四)程序669
(四)程序672
(三)职责672
十、监测管理程序672
(一)目的672
(二)范围672
(四)程序673
(三)职责673
十一、记录控制程序673
(一)目的673
(二)范围673
(四)程序675
(三)职责675
第四节 ISO14001在法院管理中的具体运行675
一、能源管理规定675
(一)目的675
(二)范围675
(三)职责676
(二)范围676
二、噪音管理规定676
(一)目的676
(四)程序677
(三)职责677
(四)程序677
三、废弃物分类管理规定677
(一)目的677
(二)范围677
(二)范围678
(一)目的678
四、污水管理规定678
(三)定义679
(二)范围679
(三)职责679
(四)程序679
五、化学品管理规定679
(一)目的679
(五)程序680
(四)职责680
(四)程序682
(三)职责682
六、设备管理规定682
(一)目的682
(二)范围682
(四)程序684
(三)职责684
七、新、改建项目环境影响管理规定684
(一)目的684
(二)范围684
(三)职责686
(二)范围686
八、相关方环境控制规定686
(一)目的686
(四)程序687
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管理体系产生的背景689
第一节 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与法院管理689
第十三章 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689
二、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现状690
三、什么是OHSAS18001标准692
(二)推行OHSAS18001认证有助于推动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693
(一)推行OHSAS18001认证为企事业单位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提供了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693
四、推行OHSAS18001认证的社会意义693
(五)推行OHSAS18001认证会对企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694
(四)推行OHSAS18001认证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694
(三)推行OHSAS18001认证会使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由被动强制行为转变为主动自愿行为,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694
五、法院管理引入OHSAS18001认证的现实意义695
(六)推行OHSAS18001认证将在社会上树立企事业单位良好的品质和形象695
一、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模式696
第二节 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在法院管理中的整体运行696
(三)策划(规划)697
(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697
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法院管理中的整体运行697
(一)总要求697
(四)实施与运行698
(五)检查和纠正措施701
(六)管理评审702
(三)职责703
(二)范围703
第三节 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在法院管理中的程序运行703
一、方针目标管理程序703
(一)目的703
(一)目的704
二、体系文件控制程序704
(四)程序704
(四)程序705
(三)职责705
(二)范围705
(四)程序706
(三)职责706
三、法律法规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706
(一)目的706
(二)范围706
(四)程序708
(三)职责708
四、危险源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708
(一)目的708
(二)范围708
(四)程序711
(三)职责711
五、教育培训管理程序711
(一)目的711
(二)范围711
(一)目的712
六、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712
(四)程序713
(三)职责713
(二)范围713
(一)目的714
七、内外沟通管理程序714
(四)程序715
(三)职责715
(二)范围715
(三)职责717
(二)范围717
八、内部审核管理程序717
(一)目的717
(四)程序718
(四)程序719
(三)职责719
九、管理评审程序719
(一)目的719
(二)范围719
(四)程序721
(三)职责721
十、紧急应变与响应管理程序721
(一)目的721
(二)范围721
(四)程序724
(三)职责724
十一、监测管理程序724
(一)目的724
(二)范围724
(三)职责725
(二)范围725
十二、纠正预防管理程序725
(一)目的725
(四)程序726
(三)职责727
(二)范围727
十三、记录控制程序727
(一)目的727
(四)程序728
(四)程序729
(三)职责729
第四节 OHSAS18001在法院管理中的具体运行729
一、审判活动安全管理规定729
(一)目的729
(二)范围729
(四)程序732
(三)职责732
二、执行活动安全管理规定732
(一)目的732
(二)范围732
(一)目的734
三、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734
(四)程序735
(三)职责735
(二)范围735
(四)程序736
(三)职责736
四、健康体检管理规定736
(一)目的736
(二)范围736
(三)职责737
(二)范围737
五、信访安全管理规定737
(一)目的737
(四)程序738
(四)程序739
(三)职责739
六、安全用电管理规定739
(一)目的739
(二)范围739
(二)范围740
(一)目的740
七、机关工作人员休养休假管理规定740
(四)程序741
(三)职责741
(四)程序742
(三)职责742
八、安全事故管理规定742
(一)目的742
(二)范围742
(四)程序744
(三)职责744
九、车辆管理规定744
(一)目的744
(二)范围744
(一)目的745
十、消防管理规定745
(四)程序746
(三)职责746
(二)范围746
(三)职责748
(二)范围748
十一、相关方安全控制规定748
(一)目的748
(四)程序749
参考书目751
后记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