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学语文教师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学语文教师手册
  • 姚麟园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012603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1229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12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学语文教师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语音1

语音的生理属性1

目录1

现代汉语1

语音1

语音的物理属性2

音节3

语音的社会属性3

元音4

音素4

音位5

辅音5

音品6

注音字母7

语音系统7

国际音标8

汉语拼音方案8

声母9

字母9

韵母11

四呼12

声调13

调值14

调类14

古调类15

调号15

入声16

普通话音节的结构17

普通话声韵的配合关系18

轻声19

音变19

变调20

“啊”的音变21

儿化23

停顿24

语调24

节拍26

重音27

语气29

押韵30

平仄30

十三辙32

连句韵33

隔行韵34

换韵35

语音规范化36

文字38

文字38

结绳39

文字的起源39

表形文字40

表音文字41

表意文字41

拼音文字42

汉字的起源43

汉字43

六书44

仓颉造字说44

指事45

象形45

会意46

转注47

形声47

通假48

假借48

汉字的字体49

金文50

甲骨文50

隶书51

篆书51

草书52

楷书52

楷书印刷体53

行书53

笔画54

人民体54

笔形55

笔顺56

声符57

形符57

偏旁58

部件59

部首59

结构方式60

异体字61

简体字62

汉字改革63

文字改革63

繁体字63

简化汉字64

推广普通话65

精简字数66

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66

汉字标准化67

正字法68

汉字规范化68

错别字69

查字法70

常用字71

多义字72

同音字72

多音字73

词75

词汇75

基本词汇76

词汇76

语素77

一般词汇77

前缀78

词缀78

词根78

复音词79

单音词79

后缀79

联合式80

合成词80

单纯词80

陈述式81

支配式81

偏正式81

补充式81

多义词82

单义词82

比喻意义83

引申意义83

基本意义83

同音词84

同义词85

辨析同义词的方法86

反义词88

贬义词89

褒义词89

成语90

中性词90

歇后语92

谚语92

格言92

古语词93

惯用语93

方言词94

外来词95

语法体系96

语法96

语法96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97

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述98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115

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116

词类132

五级语法单位132

名词133

动词134

数词135

形容词135

代词136

量词136

副词137

介词139

助词140

连词140

拟声词141

叹词141

词的兼类142

名词短语143

短语143

形容词短语144

动词短语144

介宾短语145

主谓短语145

后补短语146

偏正短语146

复指短语146

联合短语146

句子147

固定短语147

动宾短语147

句子成分148

谓语149

主语149

宾语150

补语151

双宾语151

状语153

定语153

复指154

非主谓句155

主谓句155

独立成分155

名词谓语句156

形容词谓语句156

句子的主干156

动词谓语句156

把字句157

主谓谓语句157

连动句158

被字句158

兼语句159

存现句160

祈使句161

疑问句161

陈述句161

复句162

感叹句162

并列复句163

关联词语163

递进复句164

承接复句164

转折复句165

选择复句165

条件复句166

假设复句166

因果复句167

多重复句168

省略169

紧缩句169

句子分析170

句群171

修辞172

修辞172

修辞格简表173

形式逻辑185

逻辑185

同一律186

矛盾律(不矛盾律)187

排中律(拒中律,不容间位律)188

概念的内涵190

概念190

概念的外延191

概念的概括192

概念的限制192

普遍概念193

单独概念193

非集合概念194

集合概念194

抽象概念(属性概念)195

具体概念(实体概念)195

正概念(肯定概念)195

负概念(否定概念)195

从属关系(属种关系,主从关系)196

同一关系(重合关系,全同关系)196

交叉关系(部分重合关系)197

反对关系(对立关系)198

矛盾关系198

定义的规则199

定义199

语词定义(名词定义,名义定义)200

划分的规则201

划分201

多次划分202

一次划分202

二分法203

连续划分203

判断204

全称肯定判断205

性质判断(直言判断)205

特称肯定判断206

全称否定判断206

单称否定判断207

单称肯定判断207

特称否定判断207

周延性208

判断的对当关系209

同一素材的判断209

对称性关系211

关系判断211

反传递性关系212

传递性关系212

反对称性关系212

非对称性关系212

联言判断213

非传递性关系213

选言判断214

假言判断215

负判断216

多重复合判断217

模态判断218

换质法219

推理219

换质位法220

换位法220

对当关系推理221

三段论公理222

三段论222

三段论规则223

三段论第一格225

三段论的格225

三段论第二格226

三段论第四格227

三段论第三格227

三段论的式228

选言推理230

联言推理230

三段论的省略形式230

关系推理230

假言推理233

纯粹假言推理235

假言联言推理236

假言易位推理236

类比推理(类比法)237

二难推理237

附录(一)汉语拼音方案239

附录(二)简化字总表242

附录(三)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261

附录(四)现代常用汉字表262

附录(五)普通话常用多音字表274

附录(六)古入声字的普通话读音表286

附录(七)姓氏异读表295

附录(八)容易读错的字301

附录(九)容易写错的字304

附录(十)语病306

古代汉语339

基础知识339

古代汉语339

文言文339

古今词义的变化340

连绵词340

通假字341

古今字341

偏义复词341

读破342

同类词342

同源词343

实词的变性活用343

名词作状语344

使动、意动345

为动345

数量的表达346

文言的代词347

敬称和谦称、敬词和谦词347

文言的连动348

文言的兼语348

兼词349

词头、词尾350

文言虚词350

虚词的连用351

判断句351

被动句352

疑问句352

感叹句353

文言的双宾语354

动词宾语的前置354

定语后置355

介词结构的位置355

介词宾语的前置355

文言中的省略356

倒装句358

宾语提前358

句子的短语化359

《诗经》《楚辞》的韵部359

上古声母的特点360

三十六字母——中古声母系统361

中古的韵部362

古今声调的变化363

互文364

句读364

文言的直译365

文言的意译366

今译的基本方法366

一何,壹何……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368

无所368

文言中常见的固定格式368

不亦……乎369

以为、以……为369

无乃……乎369

有以……、无以370

有……者370

有所370

自非370

如……何、奈……何、若……何371

如……然、若……然371

如何、奈何、若何371

此其372

向使、乡使372

安所372

何有于……、……于何有373

何……之有373

何以……为、何……为373

何所373

孰若、与其……孰若374

孰与、与……孰374

用此、用是、是用374

何……焉为374

要之375

相与375

唯……是……、唯……之…… 375

是以375

得无……乎、得无……耶376

庸……乎、其庸……乎376

文言虚词377

一至五画377

六至七画401

八至十二画417

十三画以上454

文言通假字456

一、声符与本字有联系的通假字456

三至五画457

六至七画458

八至九画461

十至十二画463

十三画以上466

二、改换形符的通假字467

三至十一画467

十二画以上470

三、纯粹因音同或音近而替代的通假字472

三至五画472

六至八画474

九至十一画475

十二至十四画477

十五画以上479

古今同形异义词语举例481

一至四画481

五至六画490

七至八画496

九至十画503

十一画以上510

附录(十一)文言虚词表515

一、人称代词表515

二、指示代词表517

三、疑问代词表519

四、程度副词表521

五、范围副词表523

六、否定副词表526

七、时间副词表528

八、情态副词表532

九、语气副词表535

十、表敬、表谦副词表538

十一、频率、重复副词表539

十二、介词表540

十三、连词表546

十四、结构助词表552

十五、语气助词表554

十六、叹词表559

一、并列复句表562

附录(十二) 文言复句表562

二、连贯复句表563

三、对比复句表564

四、总分复句表565

五、递进复句表566

六、选择复句表568

七、取舍复句表569

八、因果复句表571

九、假设复句表573

十、条件复句表576

十一、转折复句表577

十二、让步复句表578

十三、目的复句表579

《诸子集成》581

《四书》、《五经》581

古籍和工具书581

古籍581

《二十四史》583

《二十五史》584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585

《纲鉴易知录》585

《四史》585

《清史稿》585

《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585

《读史方舆纪要》586

《古文观止》586

《文选》586

《全唐文》586

《四部丛刊》587

《四库全书》587

《古文辞类纂》587

《乐府诗集》588

《文苑英华》588

《四部备要》588

《丛书集成初编》588

《词综》589

《宋诗钞》589

《全唐诗》589

《唐诗三百首》589

《太平广记钞》590

《太平广记》590

《白香词谱》590

《宋词选》590

《元曲选》、《元曲选外编》590

《日知录》、《日知录集释》591

《梦溪笔谈》591

《说文解字》592

《尔雅》592

工具书592

《中华大字典》593

《康熙字典》593

《经籍籑诂》593

《广韵》593

《辞海》594

《辞源》594

《新华字典》595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595

《辞通》595

《马氏文通》596

《现代汉语词典》596

《简明汉语字典》596

《四角号码新词典》596

《古书疑义举例》597

《读书杂志》597

《助词辨略》597

《经传释词》597

《经义述闻》597

《文言虚词》598

《文言虚字》598

《词诠》598

《诗词曲语辞汇释》598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599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599

《小说词语汇释》599

《中国人名大辞典》599

《骈字类编》600

《佩文韵府》600

《永乐大典》600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601

《四库全书总目》601

《古今图书集成》601

《十三经索引》602

《中国丛书综录》602

《书目答问补正》602

《贩书偶记》602

《十通》603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603

《中国史学论文索引》604

《十九种影印革命期刊索引》604

《中西回史日历》605

《中国历史纪年表》605

《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605

《历代职官表》605

《中国历史地图集》606

部首检字法607

工具书的查检方法与常用术语607

韵目检字法608

四角号码检字法609

汉语拼音字母检字法609

传611

笔画检字法611

疏612

笺612

训612

故(诂)612

古文613

解613

正义613

注613

读若、读如614

亦声614

初文614

省文614

凡语614

反、切615

之言、之为言615

读为、读曰615

如字615

《诗经》617

作家与作品617

古代文学617

《楚辞》619

《左传》620

《国语》621

《战国策》622

《论语》623

《老子》624

《墨子》624

《庄子》625

《孟子》626

《韩非子》627

《荀子》627

《吕氏春秋》628

《列子》629

《孙子》629

屈原630

《山海经》630

《晏子春秋》630

李斯632

晁错633

贾谊633

司马迁与《史记》634

《淮南子》634

刘向与《说苑》《新序》635

王充与《论衡》636

曹操637

班固与《汉书》637

诸葛亮638

陈寿与《三国志》639

曹植639

干宝与《搜神记》640

陶渊明641

范晔与《后汉书》642

《世说新语》643

刘勰与《文心雕龙》644

钟嵘与《诗品》645

郦道元与《水经注》646

王之涣647

王勃647

王昌龄648

孟浩然648

王维649

李白650

高适651

杜甫652

岑参654

韦应物655

张籍656

韩愈657

王建657

刘禹锡659

白居易660

柳宗元662

李绅662

李贺663

杜牧664

李商隐665

杜荀鹤667

聂夷中667

柳永668

范仲淹668

欧阳修669

苏洵670

王安石671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671

沈括673

苏轼674

李清照675

陆游676

辛弃疾677

王实甫与《西厢记》679

文天祥679

关汉卿681

《水浒传》682

《三国演义》684

刘基686

宋濂686

《西游记》687

马中锡687

汤显祖与《牡丹亭》689

归有光689

徐弘祖与《徐霞客游记》691

徐光启691

张溥692

魏学洢692

顾炎武693

黄宗羲693

《聊斋志异》694

林嗣环694

方苞695

《儒林外史》696

《红楼梦》697

龚自珍700

姚鼐700

袁枚700

黄遵宪702

梁启超703

《老残游记》703

秋瑾704

徐珂705

赋706

骚体——楚辞体706

文学流派706

风骚706

建安文学707

柏梁体707

七体707

班马707

竹林七贤708

正始体708

建安七子708

田园诗709

玄言诗派709

太康体709

宫体诗710

竟陵八友710

永明体710

寒山 拾得711

初唐四杰711

玉台体711

上官体711

古文运动712

李杜712

边塞诗派712

长庆体713

新乐府运动713

唐宋八大家713

南唐二主714

花间词派714

三十六体714

香奁体714

元祐体715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715

西昆体715

九僧715

豪放词派716

婉约词派716

江西诗派716

元曲四大家717

永嘉四灵717

苏门四学士717

江湖诗派717

前七子718

吴中四杰718

台阁体718

唐宋派719

后七子719

唐祝文徐719

竟陵派720

吴江派720

公安派720

临川派720

云间诗派721

归奇顾怪721

南洪北孔722

桐城派722

浙西词派722

南社723

辞赋724

文体724

骈文725

笔记文726

古文726

乐府诗727

古体诗728

近体诗729

律诗730

绝句732

排律732

词733

曲734

散曲735

杂剧736

南戏737

传奇738

话本、拟话本739

章回小说740

诗话741

诗韵743

旧体诗词743

诗词曲格律简介743

平仄744

粘对745

对仗746

孤平747

词牌748

拗救748

三平调748

词的押韵749

词的句式753

曲牌与宫调755

曲的押韵756

曲的四声757

衬字758

诗韵举要759

词谱举要762

曲谱举例770

鲁迅773

作家作品773

现代文学773

郭沫若775

叶圣陶777

茅盾778

郁达夫780

曹靖华782

朱自清783

田汉785

瞿秋白786

闻一多787

老舍789

冰心791

夏衍792

柔石793

沈从文794

冯雪峰795

巴金796

丁玲797

艾芜799

沙汀800

臧克家801

高士其802

张天翼803

赵树理804

吴伯箫806

周立波807

欧阳山808

殷夫809

曹禺810

艾青811

吴强812

姚雪垠813

何其芳814

孙犁815

杨朔816

梁斌818

杨沫819

周而复820

徐迟821

田间822

柳青823

刘白羽824

郭小川825

秦牧827

方纪828

康濯829

魏巍830

杜鹏程831

李季832

马烽833

峻青834

曲波835

贺敬之836

茹志鹃837

李准838

王愿坚840

柯岩841

民众戏剧社842

文学研究会842

文学社团842

湖畔诗社843

创造社843

新月社844

语丝社844

浅草一沉钟社844

太阳社845

南国社845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846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847

中国诗歌会847

荷马史诗849

作家与作品849

外国文学849

《伊索寓言》850

《圣经》851

《一千零一夜》853

莎士比亚854

拜伦856

雪莱857

狄更斯858

莫里哀860

布封861

雨果862

巴尔扎克864

都德865

左拉866

莫泊桑867

欧仁·鲍狄埃868

歌德869

席勒871

海涅872

塞万提斯873

安徒生874

易卜生875

普希金877

果戈理878

别林斯基880

车尔尼雪夫斯基881

杜勃罗留波夫882

列夫·托尔斯泰883

契诃夫885

高尔基887

马雅可夫斯基888

法捷耶夫889

尼·阿·奥斯特洛夫斯基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890

肖洛霍夫892

裴多菲893

伏契克与《绞刑架下的报告》894

惠特曼895

马克·吐温896

德莱塞898

小林多喜二899

泰戈尔900

达尔文902

巴甫洛夫903

人文主义905

文艺思潮905

古典主义906

启蒙主义908

浪漫主义909

批判现实主义911

自然主义912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914

现代派915

内容和形式917

写作917

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918

思想性与艺术性919

素材和题材920

主题921

结构922

构思923

谋篇924

标题925

选材926

点题926

层次928

剪裁928

过渡929

抒情930

人称932

倒叙933

顺叙933

插叙934

补叙935

伏笔和照应936

语言描写937

行动描写938

肖像描写940

心理描写942

景物描写943

场面描写945

细节描写947

侧面描写948

白描949

工笔950

象征手法951

夸张手法952

衬托953

情节954

铺垫955

渲染956

悬念957

含蓄958

通感959

巧合、误会960

幽默、讽刺961

起兴962

想象963

虚构964

联想965

意境966

灵感967

蒙太奇969

意识流969

画外音970

记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971

炼字和炼句972

人物性格973

形象、形象性、形象化974

典型、典型性、典型化975

典型环境977

背景977

文学语言978

民族形式979

文风980

风格流派981

鉴赏982

借鉴983

推陈出新984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985

记叙文986

小说987

电视小说988

微型小说989

科学幻想小说990

推理小说990

散文991

通讯992

报告文学992

消息993

特写994

回忆录995

游记995

议论文996

杂文997

书评998

读后感999

影评999

说明文1000

说明书1001

应用文1002

科学小品1002

书信1003

通知1004

计划1005

条据1006

会议记录1007

总结1008

调查报告1009

日记1010

海报1011

启事1011

电报稿1012

广播稿1013

演说辞1014

诗歌1015

题辞1015

民歌1016

叙事诗和抒情诗1017

朗诵诗1018

格律诗和自由诗1018

散文诗1019

儿童诗1020

朦胧诗1021

剧本1022

喜剧1023

正剧1023

悲剧1025

多幕剧1026

独幕剧1026

电影文学剧本1027

神话1028

寓言1029

方志1030

童话1030

传记1031

编者按1032

序、跋1032

证明1033

改编与移植1033

论点1034

论据1035

论证方式1037

证明方法1039

反驳的种类1040

反驳1040

反驳的方法1042

举例说明1043

分类说明1043

描写说明1044

比较说明1045

比喻说明1045

图表说明1046

数字说明1046

天干、地支1049

天文、历法1049

古代典章制度1049

(附:公元推算干支表)二十八宿1051

十二次1052

四象1053

七曜1053

阴阳五行说1053

分野1054

二十四节气1055

四时1055

北斗七星1055

参商1055

望1056

岁星纪年法1057

十二时1057

朔1057

十二生肖纪年法1058

太岁纪年法1058

十二月名1059

闰年、闰月、闰日1060

夏历、周历、秦历1060

端午1061

寒食1061

上元1061

上巳1061

社日1061

三伏1062

重阳1062

七夕1062

中秋1062

三九1063

十三省1064

十三州1064

历史地理1064

十一行中书省1064

十二州1064

九州1065

九江1065

十三陵1065

八荒1065

八公山1065

八达岭1065

三吴1066

三辅1066

三秦1066

三晋1066

三楚1066

下邳1067

大都1067

三都1067

三十六郡1067

大秦1067

大泽乡1067

大宛1067

大食1067

五京1068

云间1068

广州1068

义兴1068

山西1068

山东1068

少陵1069

中原1069

五岭1069

五岳1069

五津1069

五湖1069

中山1069

申1070

北海1070

长安1070

玉门关1070

东吴1070

东坡1070

华阳1071

西垂1071

四海1071

白下1071

白帝城1071

西河1071

西洋1071

关外1072

关内1072

华容1072

交州1072

齐1072

州1072

阳关1073

军1073

关西1073

羊城1073

江东1073

江表1073

江南1073

宋1074

沪1074

赤县神州1074

赤壁1074

两淮1074

两都1074

两京1074

武陵1075

武昌1075

扬州1075

陇西1075

吴1075

武关1075

京口1076

岳阳楼1076

武侯祠1076

松江1076

轮台1076

易水1076

国1076

咸阳1077

姑苏1077

府1077

郊1077

河东1077

河南1077

剑外1078

临安1078

南京1078

荆州1078

赵1078

昭君墓1078

晋祠1079

晋1079

香山1079

省1079

郡、县1079

秦中1079

徐州1080

殷1080

原、野、鄙1080

都江堰1080

真州1080

亳州1080

景阳冈1081

韩1081

雁门1081

黄鹤楼1081

崤函1081

维扬1081

越1081

锦官城1082

鉴湖1082

道1082

楚1082

碎叶1082

零丁洋1082

蜀1082

豫州1083

蔡州1083

虞1083

路1083

塞外1083

碣石1083

醉翁亭1083

徽州1084

魏1084

豫章1084

黔1084

冀州1084

燕1084

后1086

帝1086

帝王职官1086

三皇1086

五帝1086

皇帝1087

天子1087

妃1087

夫人1087

世妇1087

嫔1087

黄门驸马1088

驸马1088

诸侯1088

太后1088

太子1088

亲王1088

公主1088

宰相1089

相国1089

尹1089

宰1089

丞相1089

司寇1093

司空1093

(附:历代宰相名称和职权变化情况简表)三公1093

司徒1093

司马1093

大良造1094

庶长1094

宗伯1094

职方1094

太师1094

太傅1094

太保1094

参知政事1095

平章1095

令尹1095

太尉1095

御史大夫1095

首辅1096

大学士1096

枢密院1096

枢密使1096

侍中1097

门下省1097

军机处1097

尚书令1097

尚书1097

仆射1098

同平章事1098

中书省1098

中书令1098

中书监1098

六卿1099

士1099

摄政1099

卿1099

大夫1099

吏部1100

六部1100

廷尉1100

九卿1100

少府1100

左徒1101

工部1101

户部1101

礼部1101

兵部1101

刑部1101

常侍1102

起居注1102

三闾大夫1102

大司农1102

纳言1102

给事中1102

员外郎1103

门下侍郎1103

郎1103

侍郎1103

尚书郎1103

秘书郎1103

左右拾遗1104

左右补阙1104

郎中1104

中书舍人1104

供奉1104

谏议大夫1104

衍圣公1105

学士1105

翰林院1105

翰林学士1105

校书郎1106

著作郎1106

史1106

太史1106

左右史1106

国史馆1106

国子监1107

博士1107

正字1107

修撰1107

编修1107

检讨1107

馆阁1107

文学1108

提学1108

祭酒1108

司成1108

司业1108

宗师1108

百工1109

太医令1109

待制1109

银台1109

洗马1109

詹事1109

少正1109

柱国1110

将军1110

钦天监1110

大将军1110

骠骑大将军1110

留守1111

元帅1111

长史1111

都督1111

校尉1111

参军1111

提辖1112

都统1112

提督1112

都尉1112

中尉1112

典属国1112

二十四衙门1113

织造衙门1113

教头1113

虞候1113

宦官1113

太监1113

经略使1114

招讨使1114

锦衣卫1114

东厂1114

西厂1114

节度使1114

布政使1115

转运使1115

制置使1115

观察使1115

团练使1115

提点1116

提刑1116

钦差大臣1116

巡抚1116

总督1116

都护1116

太守1117

郡守1117

刺史1117

州牧1117

京兆尹1117

二千石1117

县令1118

知县1118

知府1118

知州1118

督邮1119

通判1119

令1119

治中1119

判官1119

功曹1119

乡官1120

书吏1120

县尉1120

主簿1120

市令1120

主事1120

孔目1120

押司1120

五等爵1121

大人1121

三老1121

亭长1121

可汗1121

可敦1121

八旗制度1122

二十等爵1122

明清科举制1123

科举1123

制举1124

孝廉1124

贤良方正1124

三甲1125

探花1125

殿试1125

状元1125

榜眼1125

对策1126

会元1126

进士科1126

明经科1126

博学鸿词科1126

恩科1126

会试1126

主考1127

及第1127

九品中正1127

乡贡1127

乡试1127

监生1128

秀才1128

山长1128

举人1128

解元1128

贡生1128

八股文1129

琼林宴1129

庠生1129

廪生1129

童生1129

同年1129

试帖诗1132

字、表字1133

名1133

名号1133

姓、氏1133

郡望1134

室名、斋名1134

号、别号1134

排行1134

诨名、雅号1134

尊号、徽号1135

庙号1135

年号1135

改元1135

谥号1135

贬改姓氏1136

赐姓、赐名1136

避讳1136

九族、三族1137

聘1138

朝1138

礼仪1138

宗庙1139

遇1139

誓1139

盟1139

嫡庶1140

昭穆1140

分封1141

社稷1141

大宗、小宗1141

斋戒1142

封禅1142

射1143

玉帛1143

牺牲1143

鼎1144

拜1145

尚右1146

揖1146

冠1147

虚左1147

笏1148

冕1148

笄1148

肉食者1149

坐、跪、跽、箕1149

容1149

筵、席1150

介胄1151

历阶1151

乡饮1151

鼓、金、旗1152

拜将1152

衔枚1153

文道统一1155

一般原则与一般方法1155

中学语文教学法1155

读写结合1156

精讲多练1157

谈话法1158

评注法1159

串讲法1160

词语教学1161

朗读教学1162

编提纲1164

作文命题1166

审题1167

作文批改1168

作文讲评1169

预习自读课1171

课型1171

提问讨论课1173

一次多篇课1174

口语训练课1176

朗读指导课1177

书面练习课1178

综合复习课1180

附录:特级教师、优秀教师谈中学语文教学11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