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考完全解读 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考完全解读 化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4741934.jpg)
- 王后雄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750064365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166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化学课-高中-升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考完全解读 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备考指南:2007年高考题型预测与答题技术指要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能力测试点1 化学基本概念1
1.物质的组成5
2.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5
3.物质的分类5
4.与“化”有关的化学知识总结5
5.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及其反应5
能力测试点2 化学用语5
4.化合价与无机物化学式及推导8
能力测试点3 溶液及溶解度8
5.化学式的推导8
2.元素符号不同方位数字表达的含义8
3.原子、分子结构的表示8
1.常见的元素8
3.二糖(C12H 22O11
5.由淀粉、纤维素制乙醇的多步反应中物质间物质的量的关系………………………………………………………11
5.由淀粉、纤维素制乙醇的多步反应中物质间物质的量的关系………………………………………………………11
5.由淀粉、纤维素制乙醇的多步反应中物质间物质的量的关系………………………………………………………11
1.糖类概述11
2.单糖11
8.关于结晶的计算13
能力测试点4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配平13
3.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13
1.溶液13
6.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要点13
4.物质的结晶、结晶水合物13
5.风化和潮解13
7.溶解度的有关计算13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3
10.典型计算21
能力测试点5 离子反应21
8.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21
9.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21
7.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21
6.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判断方法21
5.有关概念及其相互联系21
4.氧化还原反应与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21
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21
2.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21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特征21
能力测试点6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7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27
8.书写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方法27
7.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规律27
6.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27
5.离子方程式的书写27
4.离子方程式27
3.离子反应的概念及类型27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27
能力测试点7 钠及其化合物34
3.反应热和热化学方程式34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34
2.燃料的充分燃烧34
4.能量变化的综合利用34
5.燃烧热34
6.中和热34
7.书写热化学方程式34
第二章 碱金属34
10.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40
能力测试点8 碱金属元素40
11.侯德榜制碱法40
9.Na2CO3与盐酸的互滴反应40
8.CO2与NaOH溶液反应产物的判断40
7.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40
6.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40
5.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异同点比较40
4.氢氧化钠的性质40
3.钠的保存、制取及用途40
2.钠的化学性质40
1.钠的物理性质40
能力测试点9 物质的量43
4.钾肥和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43
6.碱金属的制取43
第三章 物质的量43
5.金属锂的保存43
3.焰色反应43
2.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43
1.碱金属概述43
2.阿伏加德罗常数(NA)48
3.摩尔质量48
4.气体摩尔体积48
5.以物质的量为中心各化学量的相互关系48
6.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典型应用48
7.万能恒等式48
8.NA的测定48
能力测试点10 气体定律及其计算48
1.物质的量48
能力测试点11 物质的量浓度及配制52
3.气体反应的计算52
7.平均值规律及应用52
6.确定气体的分子组成52
5.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Mr)的计算方法52
4.气体密度(ρ)和相对密度(D)的计算52
2.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52
1.阿伏加德罗定律52
能力测试点12 氯及其化合物57
5.有关计算57
1.物质的量浓度57
2.使用容量瓶的注意事项57
3.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57
4.配制误差分析57
6.溶解度57
7.溶液浓度的计算57
第四章 卤素57
9.实验室制取气体方法及装置的选择依据63
能力测试点13 卤族元素63
8.喷泉实验63
7.氯水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63
6.盐酸的性质63
5.氯气的工业制法63
4.氯气的实验室制法63
3.氯气的用途63
2.氯气的化学性质63
1.氯气的物理性质63
能力测试点14 原子结构69
第五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69
6.卤素性质的迁移应用69
7.溴的制取69
1.卤族元素性质的通性及递变性69
2.卤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特性69
3.重要化合物69
4.卤素单质及其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69
5.卤素的检验69
8.卤素氢化物的制取69
能力测试点15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73
1.原子的构成73
2.构成原子或离子粒子间的数量关系73
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73
4.元素与同位素73
5.几个概念73
7.元素的微粒半径大小比较规律73
6.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73
7.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依据79
能力测试点16 化学键79
1.元素周期律79
2.元素周期表79
3.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关系的规律79
6.金属性强弱的实验依据79
4.“位—构—性”之间的关系79
5.根据原子序数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79
4.金属键: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5.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6.化学键与分子间力的比较7.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8.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9.电子式的书写方法10.化学键与物质类别关系规律能力测试点17 晶体的结构与性质85
3.共价键85
2.离子键85
1.化学键85
4.用均摊法确定晶体的化学式90
第六章 硫和硫的化合物环境保护90
能力测试点18 氧族元素90
2.常见的几种晶体结构分析90
1.晶体的分类及性质90
3.物质熔、沸点高低比较规律90
能力测试点19 二氧化硫93
1.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93
2.氧族元素比较93
3.臭氧的性质93
4.过氧化氢的性质93
5.一些重要含硫盐的化学性质93
3.亚硫酸的性质97
4.三氧化硫的性质97
5.SO2与强碱反应的产物97
6.漂白原理的比较97
能力测试点20 硫酸硫酸工业97
2.二氧化硫的性质97
1.硫的化学性质97
能力测试点21 环境保护及绿色化学103
6.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稀硫酸的氧化性103
7.化工生产的计算103
5.吸水性和脱水性的区别103
4.有关硫酸工业的综合经济效益的探讨103
3.接触法制硫酸103
2.硫酸盐103
1.硫酸的性质103
能力测试点22 碳族元素109
第七章 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109
10.绿色化学109
9.毒品、兴奋剂、致癌物质109
8.白色污染109
7.农药污染109
1.大气污染109
6.光化学烟雾109
2.温室效应109
3.臭氧层破坏109
4.酸雨109
5.水污染109
2.单质碳的性质114
5.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114
能力测试点23 硅无机非金属材料114
4.一氧化碳的性质114
3.二氧化碳的性质114
1.碳族元素114
6.酸式盐性质的一般规律114
能力测试点24 氮和磷118
1.硅的结构及性质118
第八章 氮族元素118
6.认识化学反应的发生规律118
5.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118
4.硅酸盐材料118
3.硅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118
2.硅的重要化合物118
1.氮族元素的概述123
2.氮气的性质123
4.磷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23
5.隐含反应:2NO?N2O4的应用123
6.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123
7.磷肥的制取和使用123
能力测试点25 氨和铵盐123
3.氮的氧化物123
4.铵盐的检验127
能力测试点26 硝酸127
1.氨气的性质及用途127
2.氨的制法127
3.铵盐的性质127
5.液氨和氨水的比较127
6.铵盐的分解规律127
1.硝酸的性质131
2.硝酸的保存方法131
3.硝酸与金属反应的一般规律131
4.“雷雨发庄稼”的化学原理131
5.工业上用氨制取硝酸131
能力测试点27 化学反应速率131
第九章 化学平衡131
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135
能力测试点28 化学平衡135
5.外界条件的变化对v正、v逆的影响135
4.稀有气体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35
3.有效碰撞理论解释135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135
2.速率与平衡的关系142
4.分析化学平衡移动的一般思路142
5.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142
6.浓度、压强对平衡移动影响的几种特殊情况7.正确识别速率与平衡图象8.等效平衡原理及规律能力测试点29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142
1.化学平衡标志142
3.平衡移动原理142
1.合成氨适宜条件选择147
能力测试点30 电离平衡147
3.“四大”动态平衡比较147
4.适宜生产条件选择的一般原则147
5.化学平衡计算的一般思路和方法147
第十章 电离平衡147
2.合成氨工业简述147
能力测试点31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151
5.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移动151
1.电解质导电的条件151
4.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比较151
3.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51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51
1.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155
能力测试点32 盐类的水解155
5.酸、碱溶液稀释时pH的变化155
4.关于溶液pH的计算155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155
2.溶液的酸碱性和pH155
2.盐类水解应用160
3.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的方法160
4.判断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160
1.盐类水解160
6.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规律160
能力测试点33 酸碱中和滴定160
5.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规律160
1.中和滴定的概念解164
2.中和滴定的仪器及试剂164
3.中和滴定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NaOH为例)4.指示剂的选择5.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能力测试点34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164
能力测试点35 镁和铝167
1.分散系167
2.胶体167
3.胶体的制备和提纯167
4.胶体的应用167
第十一章 几种重要的金属167
能力测试点36 铁及其化合物173
2.合金173
3.镁、铝的化学性质173
1.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化合价173
4.镁、铝的重要化合物173
5.镁、铝的工业制法173
8.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173
6.钙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173
7.“铝三角”及其应用173
1.铁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180
5.“铁三角”(Fe0、Fe+2、Fe+3)的转化关系6.Fe2+和Fe3+的性质7.铁与稀硝酸反应规律8.重要实验9.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能力测试点37 金属的冶炼180
4.亚铁盐和铁盐的鉴别方法180
3.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180
2.金属铁的性质及存在180
3.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183
5.金属冶炼的规律183
6.由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金属知识的规律183
能力测试点38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183
2.冶炼金属的方法183
1.金属冶炼概述183
4.金属的发现史183
能力测试点39 电解原理及其应用189
6.金属腐蚀的一般规律189
4.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方法189
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89
2.化学电源189
1.原电池189
5.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技巧189
1.电解原理193
2.电解时电极产物的判断193
3.电解原理的应用193
4.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193
能力测试点40 甲烷和烷烃193
第十二章 烃193
1.有机物概述197
2.甲烷的结构、性质及用途197
3.烷烃的通性197
4.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概念辨析5.烷烃的系统命名6.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技巧7.烃类的熔、沸点规律能力测试点41 乙烯和烯烃197
能力测试点42 乙炔和炔烃202
4.烃燃烧的规律202
3.乙烯的实验室制法202
2.烯烃的通性202
1.乙烯的结构、性质和用途202
2.炔烃的通性205
4.利用加聚反应的产物的结构简式巧断合成它的单体能力测试点43 苯和芳香烃205
1.乙炔的结构、性质和用途205
3.实验室制乙炔205
1.苯的结构、性质和用途209
2.芳香族化合物209
3.烃分子式的确定209
能力测试点44 石油的分馏209
第十三章 烃的衍生物212
1.石油的组成212
2.石油的分馏212
3.有机物的含碳量高低与燃烧现象的关系212
4.有机化工知识网络212
能力测试点45 溴乙烷和卤代烃212
1.溴乙烷的性质216
3.氟氯烃(氟利昂)对环境的影响216
4.检验卤代烃分子中卤素的方法216
能力测试点46 乙醇和醇类216
2.卤代烃的一般通性216
1.乙醇的结构、性质和制法220
2.醇类220
3.基和官能团220
4.醇的有关反应规律220
能力测试点47 苯酚220
4.由知识迁移合成有机物224
能力测试点48 乙醛醛类224
3.由衍变关系合成有机物224
2.酚与芳香醇224
1.苯酚的结构、性质和用途224
3.醛基的检验228
4.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有机物228
能力测试点49 乙酸羧酸228
2.醛类228
1.乙醛的结构、性质和制法228
能力测试点50 糖类233
5.三种羟基的性质比较及应用233
6.羧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的规律233
4.乙酸乙酯的制取233
3.酯类233
2.常见羧酸的结构和性质233
1.乙酸的结构与性质233
第十四章 糖类油脂蛋白质合成材料233
4.多糖237
6.糖类的用途237
7.糖类水解产物的检验237
8.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237
5.由淀粉、纤维素制乙醇的多步反应中物质间物质的量的关系………………………………………………………能力测试点51 油脂蛋白质237
5.蛋白质的分离与提纯242
能力测试点52 同分异构体242
6.氨缩合反应规律242
3.蛋白质242
4.酯和油脂的比较242
2.氨基酸242
1.油脂242
1.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246
2.化学中的“五同”比较246
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步骤246
4.同分异构体的常见题型及解法246
5.确定同分异构体的一般技能246
能力测试点53 有机反应和合成材料246
能力测试点54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251
第十五章 化学实验251
5.有机合成的常用方法251
3.合成材料251
2.有机物的合成251
1.有机化学的重要反应类型251
4.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251
6.气密性检验259
能力测试点55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259
9.实验安全常识259
8.仪器的洗涤259
7.试纸的使用259
10.实验安全操作259
5.物质的加热259
4.物质的溶解259
3.药品的取用259
2.常用试剂的存放259
1.化学实验常用仪器259
1.物质的分离和提纯268
2.物质的检验268
3.气体的检验方法268
4.常见离子的检验268
5.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化学方法268
6.重要有机物(官能团)的检验268
7.物质鉴别常见题型268
8.常用于物质推断的特殊现象和典型反应268
9.有关有机物鉴别、推断的几点归纳268
能力测试点56 常见气体的制备、收集和净化268
8.仪器装置、操作的创意与设计276
9.测量气体体积常用的方法276
7.尾气的吸收276
10.气体制备反应原理和拓展276
能力测试点57 化学实验的设计与评价276
1.常见气体的制备反应原理276
5.气体的净化276
4.气体的干燥276
3.气体收集装置276
2.气体制备的三种典型装置276
6.气体的检验276
6.化学实验设计方案应遵循可行性286
能力测试点58 化学计算解题方法与技巧286
第十六章 化学计算286
9.对仪器装置、操作的创新设计286
8.化学实验设计方案应具有创新性286
7.化学实验设计方案应遵循简约性286
5.化学实验设计方案应遵循安全性286
4.化学实验设计方案应遵循科学性286
3.定量实验286
2.实验设计的类型及要求286
1.实验设计的类型286
能力测试点59 高考Ⅱ卷计算基本题型分类及解法292
14.整体思维法292
13.讨论法292
12.极值法292
11.平均值法292
10.十字交叉法292
9.关系式法292
8.差量法292
6.酸、碱溶液及pH计算292
5.有关溶液的计算292
4.以化学方程式为中心的计算292
3.以化学式为中心的计算292
2.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292
1.高考Ⅰ卷的计算知识点292
7.守恒法292
9.STS的计算301
决胜高考专家教你考场解答化学试题301
14.化学计算思想方法301
13.化学计算解题的基本思维模式301
12.跨学科综合计算301
11.开放型的计算301
10.数据缺省型的计算301
5.信息迁移型计算301
8.半定量计算301
7.图象型的计算301
6.取值范围讨论的计算301
4.多步反应的计算301
3.确定复杂化学式的计算301
2.反应过量问题的计算301
1.混合物反应的计算301
专家计划书307
答案与提示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