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休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休闲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4750809.jpg)
- (韩)孙海植等著;朴松爱,李仲广译 著
- 出版社: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4663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47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160页
- 主题词:闲暇社会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休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3
译者前言3
第1部分 理解休闲3
第1章 休闲问题3
1.1 休闲及其功能3
1.1.1 休闲的起源3
1.1.2 休闲的定义4
1.1.3 休闲的功能8
1.2 与休闲相关的概念9
1.2.1 休闲与闲暇的关系9
1.2.2 休闲与娱乐(recreation)的关系10
1.2.3 休闲与玩(play)11
1.2.4 休闲与体育、游戏(game)之间的关系13
1.2.5 休闲与旅游(tour)的关系14
1.3 与休闲相对立的活动16
1.3.1 职业工作17
1.3.2 与职业有关的辅助业务17
第2章 休闲发展史19
2.1 世界休闲发展史19
2.1.1 原始社会的休闲19
2.1.2 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休闲20
2.1.3 中世纪的休闲21
2.1.4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的休闲22
2.1.5 近代休闲23
2.1.6 现代休闲23
2.2 韩国休闲发展史25
2.2.1 休闲活动的产生25
2.2.2 休闲的过渡期(1945—1961)26
2.2.3 休闲的萌芽期(1962—1971)26
2.2.4 休闲的飞跃时期26
2.2.5 休闲发展时期(1982至现在)27
第3章 休闲的本质和基本特征29
3.1 休闲的本质29
3.1.1 休闲的本质29
3.1.2 休闲意识的特征30
3.2 休闲的基本特征31
3.2.1 解放性31
3.2.2 自由选择性32
3.2.3 自我表现性33
3.2.4 价值创造性34
3.2.5 劳动关联性35
3.2.6 生活方式性36
第4章 休闲的制约因素38
4.1 技术发展与休闲38
4.1.1 交通工具的机械化与休闲38
4.1.2 信息传递的电子化与休闲38
4.2 传统的阻力和固执39
4.2.1 外来休闲文化和传统文化39
4.2.2 传统与休闲动机39
4.3 社会经济影响40
4.3.1 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40
4.3.2 劳动时间的缩短40
4.3.3 教育水平的提高41
第2部分 休闲与社会45
第5章 劳动与休闲45
5.1 劳动对休闲的影响45
5.2 休闲对劳动的影响46
5.3 劳动和休闲关系的改进47
5.3.1 劳动和休闲的相互关系模式47
5.3.2 劳动和休闲关系的改进48
第6章 家庭与休闲50
6.1 休闲活动与家庭50
6.1.1 家庭生活与休闲50
6.1.2 家庭休闲活动类型51
6.2 休闲作为家庭的纽带52
6.2.1 休闲与家庭和睦52
6.2.2 休闲和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53
6.2.3 休闲与家庭稳定53
6.3 家庭休闲活动54
6.4 各阶层家庭休闲内容的差异54
6.4.1 不同居住空间的休闲差异54
6.4.2 不同收入阶层的休闲差异55
第7章 生命周期与休闲56
7.1 幼年期与青少年期56
7.1.1 幼年期的休闲56
7.1.2 儿童期的休闲57
7.1.3 青少年期的休闲58
7.2 成年期和老年期59
7.2.1 成年期的休闲59
7.2.2 老年期的休闲60
第8章 社会阶层与休闲62
8.1 社会阶层62
8.1.1 社会阶层的概念62
8.1.2 韩国社会的阶层结构63
8.1.3 社会阶层的评价方法65
8.2 社会阶层与休闲活动68
8.2.1 职业与休闲活动68
8.2.2 教育水平和休闲活动69
8.2.3 收入水平与休闲活动70
第9章 现代休闲的特征和课题72
9.1 现代休闲的性质72
9.1.1 休闲革命的到来72
9.1.2 社会变迁和休闲73
9.1.3 现代人的生活和休闲74
9.2 现代休闲的作用77
9.2.1 关于休闲作用的概念77
9.2.2 休闲的积极作用78
9.2.3 休闲的消极作用80
9.3 现代休闲的任务81
9.3.1 休闲意识问题82
9.3.2 对休闲的承受力问题82
9.3.3 休闲异常问题82
9.3.4 休闲机会不均等问题83
9.3.5 休闲教育问题83
第3部分 休闲行为87
第10章 休闲的动机与心理87
10.1 休闲需要87
10.1.1 需要的概念87
10.1.2 休闲需要89
10.2 休闲动机89
10.2.1 动机的概念89
10.2.2 休闲动机与障碍90
第11章 休闲行为96
11.1 休闲行为的特点96
11.1.1 休闲行为的定义96
11.1.2 休闲行为的特点96
11.1.3 休闲行为的过程97
11.2 休闲行为的类型99
11.2.1 欧美地区的分类99
11.2.2 日本的分类101
11.2.3 韩国的分类103
第12章 休闲需求与供给105
12.1 休闲需求105
12.1.1 休闲需求的概念105
12.1.2 休闲需求的类型105
12.1.3 休闲需求的决定因素105
12.2 休闲供给107
12.2.1 休闲供给的概念107
12.2.2 休闲供给类型108
12.2.3 休闲供给的决定因素108
12.3 休闲供求的影响因素109
12.3.1 政治因素109
12.3.2 经济因素110
12.3.3 社会文化因素111
12.3.4 技术因素111
12.3.5 生态因素112
第13章 休闲政策与教育113
13.1 休闲政策113
13.1.1 休闲政策的概念113
13.1.2 休闲政策主体114
13.1.3 青少年休闲政策115
13.2 休闲教育115
13.2.1 政策、教育的连贯性115
13.2.2 休闲教育的必要性116
13.2.3 休闲和休闲教育的发展119
13.2.4 作为社会教育的休闲教育120
第14章 工作制与休闲123
14.1 休闲与时间123
14.1.1 休闲与时间的关系123
14.1.2 韩国试行5日工作制的背景及意义124
14.2 5日工作制与休闲方式125
14.2.1 休闲制约因素的缓解126
14.2.2 提倡积极的休闲活动127
14.2.3 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感127
14.2.4 21世纪休闲的类型及趋势128
14.3 5日工作制时代的新休闲营销130
14.3.1 各行业针对5日工作制的休闲营销战略130
14.3.2 休闲营销战略的原则132
第15章 未来的休闲社会134
15.1 未来社会的特点134
15.1.1 高龄化社会134
15.1.2 柔性化社会135
15.1.3 分散化社会135
15.1.4 流动社会136
15.1.5 高学历社会136
15.1.6 城市社会137
15.1.7 消费社会138
15.1.8 休闲社会138
15.2 信息社会与国民休闲的展望139
15.2.1 劳动和休闲的整合139
15.2.2 自由流动和旅游、旅行的远距离化、高速化140
15.2.3 家庭旅游与虚拟旅游的实现140
参考文献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