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进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进程
  • 公丕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3312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进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伟大革命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形成与发展8

一、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的历史背景8

二、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形成10

三、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展1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革命性意义15

一、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本体论意义15

二、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价值论意义17

三、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方法论意义20

第三节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继承与发展21

一、列宁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的确立22

二、俄国革命与列宁法律思想的发展24

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新发展27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30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基本概述30

一、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基本条件30

二、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基本特征55

三、毛泽东法律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本标志61

第二节 毛泽东法学思想的基本内容70

一、毛泽东的宪政思想70

二、毛泽东的刑事政策思想79

三、毛泽东的经济法思想99

四、毛泽东的国际法思想114

第三节 毛泽东法学思想的时代价值与意义120

一、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实现120

二、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的新发展125

三、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艰难探索128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形成132

第一节 概述132

一、邓小平法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133

二、邓小平法学思想的基本特征138

第二节 邓小平法学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142

一、邓小平法学思想的萌芽142

二、邓小平法学思想的产生143

三、邓小平法学思想的发展144

四、邓小平法学思想的完善146

第三节 邓小平法学思想的逻辑基点148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49

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52

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55

第四节 邓小平法学思想的主要内容158

一、邓小平法学思想中的宪政观158

二、邓小平法学思想中的法治观169

三、邓小平的刑事法治思想179

第五节 邓小平法学思想的关键词分析183

一、民主184

二、法制188

三、依法治国197

第六节 邓小平法学思想的时代意义199

一、邓小平法学思想的承继性199

二、邓小平法学思想的发展性202

三、邓小平法学思想的现实性209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发展212

第一节 概述212

一、历史条件213

二、基本特征219

三、时代意义222

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法学意蕴225

一、马克思主义法律本质和价值理论的新升华226

二、当代中国法律发展的基本取向231

三、法治文明与小康社会238

第三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政治合法性的新阐释241

一、党的先进性与政治合法性242

二、党内民主、治党必严与政治合法性247

三、执政的制度化机制与政治合法性250

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治国方略的选择254

一、社会主义国家治国方略的继承与发展254

二、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的法理与现实基础259

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的重要意义265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深化270

第一节 概述270

一、历史条件270

二、基本特征275

三、时代意义284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法学意义286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286

二、以人为本的法哲学光辉292

三、科学发展与法律发展300

第三节 依法执政的当代法治观307

一、依法执政的理念307

二、依法执政与依法治国319

三、依法执政与司法改革336

第四节 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治理观340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341

二、和谐社会的法治要求348

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要求351

四、和谐社会的稳定有序要求356

第五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366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367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构成要义369

三、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意义378

结语380

后记3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