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邮票史 第9卷 1979-1991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之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邮票史 第9卷 1979-1991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之三](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4759184.jpg)
- 孙少颖主编;李洪津卷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中国邮票史》编审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4338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51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516页
- 主题词:邮票-历史-中国-1979~1991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邮票史 第9卷 1979-1991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之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 邮票发行工作的拨乱反正1
第一节 整顿邮票发行机构2
一、成立中国邮票总公司3
二、健全邮票发行管理制度6
第二节 加强邮票宣传 支持集邮活动的恢复8
一、邮票宣传活动的开展8
二、举办建国三十年最佳邮票评选活动11
三、重视和支持集邮活动14
第二章 邮票发行工作步入正轨21
第一节 制定邮票选题规划22
一、邮票选题的初步构想23
二、邮票题材的拓展24
三、系列邮票的开发25
第二节 开拓邮票设计思路28
一、加强专业设计队伍的建设28
二、扩大向社会美术家的约稿30
第三节 体现时代风貌的纪念邮票31
一、传统题材的创新32
二、新题材的开拓38
三、人物邮票在选题上的变化39
四、“走向世界”的体育邮票49
五、体现国际性的对外文化交流邮票56
六、别开生面的集邮题材邮票65
第四节 题材丰富的特种邮票72
一、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73
二、展现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艺术75
三、展现壮丽的河山和文化遗产103
四、宣传保护自然资源109
第五节 邮票艺术的第二次高峰118
一、产生艺术高峰的时代背景118
二、中年设计师的创作日臻成熟120
三、艺术手段和形式的多样化121
第六节 邮票新品种122
一、磷光邮票的研制123
二、小本票的发行126
三、附捐邮票的发行133
第七节 1985年邮票管理体制的改革138
一、邮票管理机构的变化138
二、邮票创作室的建立141
第三章 邮票事业发展与机构改革143
一、提出邮票选题的方针和原则144
第一节 邮票选题原则的正式确定144
二、编制新的选题规划145
第二节 邮票设计工作的改革147
一、第一届邮票图稿评审委员会的成立148
二、评审方式、作用及成果149
第三节 1986年后的纪念邮票153
一、纪念性题材有所节制153
二、人物邮票系列化154
三、亚运会系列邮票168
四、对外文化交流邮票169
五、集邮题材邮票170
第四节 1986年至1991年特种邮票选题设计特点173
一、前期系列邮票的延续174
二、新开拓的系列邮票189
三、生肖邮票198
四、附捐邮票和赈灾邮票200
第五节 邮票设计艺术的提高201
一、邮票设计群众性的体现201
二、邮票设计时代性的体现203
三、邮票设计科学性的体现205
四、邮票设计特殊性的体现207
第六节 1990年邮票管理体制的再调整208
一、新的中国邮票总公司成立208
二、第二届邮票图稿评议委员会成立209
三、邮票图稿评议制度的完善209
第四章 普通邮票和邮资封片213
第一节 普通邮票在新时期的重要变化214
一、普通邮票的突破与创新214
二、风光普通邮票216
三、“民居”系列普通邮票219
第二节 普通邮票发行工作中的探索221
一、“北京长话大楼”普通邮票222
二、取消发行的“喜鹊、鸽子”普通邮票223
三、普24“中国石窟艺术”和普24甲小型张225
第三节 邮资信封和邮资明信片230
一、邮资封片的种类和发行数量231
二、邮资封片新品种233
三、首套风光邮资明信片245
第五章 邮票发行办法的变化与邮政资费的调整249
第一节 邮票发行办法的变化250
一、改变纪特邮票配发办法250
二、对违规现象的纠正252
第二节 邮政资费的调整与邮票面值的变化256
一、国内邮资的调整256
二、国际邮资的调整258
三、邮票市场价格的调整262
第六章 邮票印制技术的改进265
第一节 邮票需求的增长266
一、邮票印量的提高266
二、改进的新举措268
第二节 北京邮票厂的技术改造271
一、先进设备的引进271
二、邮票印刷质量的提高274
三、纪念北京邮票厂建厂30年280
四、中国邮票获国际印刷奖283
第七章 中国邮票博物馆287
第一节 中国邮票博物馆的创立288
一、邮票发行局资料室288
二、邮票博物馆的初创与发展289
一、藏品的类别292
第二节 馆藏的概况与管理292
二、藏品的来源295
三、藏品的管理297
第三节 举办国内外邮展 开展学术研究活动299
一、举办专题展览299
二、举办国际邮展301
三、对中国邮票的学术研究302
四、对邮品真伪的研究和鉴定306
附录一 大事年表(1979.1—1991.12)309
附录二 邮票一览表319
附录三 全国最佳邮票评选一览表(1980—1991)353
附录四 邮政资费表359
附录五 文献选录383
主要参考文献445
后记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