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初中数学的科学学习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日)近藤利一著;符春英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
- ISBN:780032012X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163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1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初中数学的科学学习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要培养学生爱好数学4
着急不行 1;4
尽管答案相同 2;4
数学是有条理的一门学问 3;4
知识与智力 3;4
小结 4
目录4
2.怎样学好数学5
思维训练 5
(1)学习数学必备的算术知识5
数量运算所需要的算术知识 6;8
推测和验证 8;8
图形判断所需要的知识8
(2)怎样上好课10
上课是有效的学习途径 12
(3)家庭学习12
为什么上课听不懂 10;12
课堂提问题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好方法 11;12
预习的重要性 11;12
课前的准备 12;13
预习和复习 13;13
预习的方法 13;13
复习的方法 13
(4)如何做笔记14
笔记的主要内容 14;15
复习笔记 15
3.中学一年级数学的学习要点16
(1)整数16
倍数 17;19
最小公倍数 18;19
乘方 17;19
(2)正数·负数19
术语的定义 19
素数 17;19
最大公约数 17;19
约数 16;19
数的种类 16;19
负数 19;21
数轴 19;21
正负数的加法 20;21
正负数的减法 20;21
乘法和除法 21
(3)代数式22
代数 22;24
规则便利于运算 23;24
交换律和结合律 23;24
分配24
律 24;24
代数式 24
(4)方程式25
(5)平面图形27
解方程的步骤 27
解方程实例 26;27
等式的性质 25;27
方程式 25;27
作图 28;30
角的平分线 28;30
垂直平分线 28;30
过直线外的一点作垂线 29;30
圆 29;30
扇形 30
(6)空间图形31
正多面体 33;35
空间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5
投影图 34;35
旋转体 33;35
直线和平面 32;35
平面与平面 33;35
平面的确定 32;35
直线与直线 32;35
(7)函数和比例36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40;41
函数的表示方法 40;41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39;41
对称点的坐标 39;41
y=|x|的图象 41;41
其他函数的例子 41
函数 36;41
坐标轴 38;41
反比例函数 37;41
正比(正比例)函数 37;41
比例函数 36;41
变量和变域 36;41
象限 38;41
4、中学二年级数学的学习要点42
(1)整式的计算42
多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和相除 43;44
练习要点 44
提取公因子 44;44
多项式的同类项 43;44
单项式的乘法和除法 42;44
单项式和多项式 42;44
(2)不等式45
不等式的性质 45;47
不等式的解法 46;47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47
(3)方程组49
二元一次方程组 49;49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49
(4)一次函数51
有定义域的一次函数 54;56
由图象求函数 55;56
过两点的直线表达式 55;56
的直线 54;56
3x-y=2 2x-y=3 56;56
无解的情况 56;56
无数解的情况 56
ax+by=c直线表达式 56;56
与x轴平行的直线 54;56
平行线图象 54;56
函数的变化率 53;56
一次函数的图象 53;56
定义域、值域 52;56
一次函数 51;56
与y轴平行56
(5)角和平行线、多边形57
三角形的内角定理 59;61
多边形的外角和 61
多边形的内角和 60;61
按角分类、按边分类 58;61
同位角、内错角 58;61
对顶角 58;61
三角形 57;61
(6)全等图形、全等三角形63
四边形的全等条件 66
正三角形 65;66
等腰三角形 65;66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64;66
全等的含义 63;66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63;66
(7)命题、定理、证明67
逆定理不一定正确 68;70
(8)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70
直角三角形的全等条件 70
证明 69;70
逆定理 68;70
定理 68;70
图形的基本性质 67;70
命题 67;70
角的平分线 70;72
三角形的内心 71;72
关于三角形内心的问题 72;72
三角形的外心 72
(9)四边形74
正方形的性质 75;76
中位线定理 75;76
菱形的性质 75;76
辅助线 76
(10)平行线和比例、相似形76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 74;76
平行四边形的证明 74;76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74;76
四边形的种类 74;76
矩形的性质 75;76
内分 76;79
外分 77;79
平行线分直线成等比例 77;79
相似形 78;79
三角形的相似条件 78;79
中位线定理的另一个证明方法 79;79
三角形的重心 79
(11)资料的整理80
相对频数、累积频数 82;83
最频值 83
中位数 83;83
代表值 82;83
频数折线图 81;83
组区间、频数 81;83
频数分布表、直方图 81;83
资料 80;83
5.中学三年级数学的学习要点84
(1)乘法公式84
多项式的乘法 84;86
公式的应用 85;86
利用乘法公式计算数字 86
(2)因式分解87
公因子 87;88
复杂的因式分解例题 88
(3)平方根89
平方 89;90
平方根 89;90
根号? 90;90
平方根表 90
(4)带?(根号)的数的计算91
带根号的式子的计算例子 92
分母有理化 91;92
无理数的计算 91;92
(5)二次方程式的解法95
ax2=b的解法 95;100
配方法 96;100
因式分解法 97;100
求根公式法 98;100
无解的二次方程式 99;100
重解 99;100
复杂的二次方程式 100
(6)函数101
y=-x2的图象 102;103
y=f(x)符号的意义 103
y=ax2的图象 102;103
(7)函数的变化率103
y=x2的图象 102;103
二次函数 102;103
函数单值对应 102;103
比例函数 101;103
变化率 103;105
一次函数的变化率 103;105
二次函数的变化率 104;105
由图象求变化率 105
(8)定义域和值域105
值域 106
定义域 105;106
(9)圆107
圆的基本性质 107;109
圆和角的关系 108;109
圆和切线 109
(10)关于圆的证明问题110
圆和相似形 110;111
利用移动图形的方法推导出新的性质 111
两个圆 111
(11)勾股弦定理113
圆的内接正三角形 117;118
圆的内接正六边形 118;118
圆的切线 116;118
正三棱锥 118;118
正八面体 118
三角形的判定 114;118
含30°、60°、90°角的三角形的边长 115;118
正三角形的面积和高 115;118
求直角三角形的边长 114;118
三角形边长的乘方关系 113;118
(12)相似形的计量119
相似比 120;121
面积比 120;121
体积比 121
(13)概率122
概率 122;123
概率公式P=? 122;123
余事件 123;123
概率计算实例 123
总体的推断 125
抽样 125;125
(14)样本调查125
总体 125;125
6.考试对策126
(1)考试的目的126
考试的另一个目的 126;127
善于总结考试 127;127
克服缺点的方法 127
考试的目的 126;127
何谓学力 126;127
(2)出题者的立场128
考试的目标 128;129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128;129
根据授课的内容出题 128;129
小测验 129
(3)学生的立场129
(4)三年级的考试131
考试的时间不够时 131
每做完一题要验算 131;131
考试日期公布以后应注意的问题 130;131
平日学习第一重要 129;131
考试时应注意的问题 130;131
升到三年级后 131;136
在解法上下功夫 132;136
前后单元联系学 134;136
高中入学考试与平日学习136
(5)有关升学考试137
难题的比重 140;148
得分目标80分 148
初、高中的数学有联系 147;148
分式的计算 146;148
有时出题超出范围 146;148
善于处理新遇到的符号 141;148
遇到新符号的对策是看懂说明 142;148
出题者的目的 140;148
推测出题的倾向 139;148
自己亲自画图 139;148
验算方法要多样化 138;148
一定要验算 138;148
慎重再慎重 137;148
考试时的选题技巧 137;148
(1)能诱发对数学兴趣的书151
如何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151
一、二年级不需要 151;151
7.参考书和习题集151
(2)三年级的习题集158
平日学习的习题集 158;160
以应试为目标的习题集 158;160
志愿高中的应试习题集 160
8.总结163
跟不上课的原因 161;163
克服疏忽差错的方法 162;163
学习要点是掌握全面知识的基础 162;163
认真听课是学习的关键 163